远离理财毒丸:去银行办理业务五大注意事项【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远离理财毒丸:去银行办理业务五大注意事项【3】

钱经

2013年02月05日15:46        手机看新闻

  2.寻租毒丸:

  毒性:●●●●

  代表作:吉林信托骗贷案;中诚30亿矿产信托

  与恶意毒丸基本上都是民间金融结构发起成立不同,寻租毒丸一般都来自正规的金融机构。一旦出了事情,至少可以有正规金融机构做垫背,不会出现圈钱人跑路、投资人傻眼的情况。从这一点看,寻租毒丸的毒性稍弱。

  正规金融机构对于产品设计一般都有比较系统全面的风险控制,在这套制度之下,一些产品自然会被限制甚至不能面世。但制度是靠人执行的,圈钱方如果搞定了金融机构的某些重要人士,制度就可能被打折执行甚至不执行,一些奇葩产品也就诞生了。

  近几年信托行业超速发展,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风险控制也频频出现纰漏,造成不少有问题的信托产品面世。2012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就有超过10款信托产品出现问题。典型的如吉林信托骗贷案和中诚信托的30亿矿产信托。

  这两款出事情的信托有一个共同点:借款人都存在问题,一个是此前已欠累累,一个是背负了大量的高利贷。作为信托,最基本的义务就是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调查,一方面判断是否合适成立信托产品,另一方面要把借款人的情况在信托产品信息中给予披露。像借款人此前已经有很高负债率的情况,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再做信托,更不用说要在产品信息中披露了。但这两家信托公司的相关人员,并没有做到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不幸中的万幸,这两家公司在产品出事后,都通过各自的方法确保了投资者本金利息不受损失。不过以后此类情况下,投资者利益是否都能得到完美保护,就不好说了。

  解毒:选择正规、管理规范的金融机构,同时注重产品条款中的责权利细节,就算产品出了问题,也可以找金融机构赔偿。

 

(责任编辑:朱瑶、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