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份上证指数月K线继续收阴,5月份行情将如何演绎,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表示,在2000点特殊位置附近,利空及利好将交替登场。而杀跌动能宣泄之后,将是结构性行情反扑之时。在结构性行情演绎过程中,哪些行业最被机构看好呢?《证券日报》研究中心通过对逾千份研究报告进行统计,梳理出机构看好并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的个股1397只,数据分析显示,银行(100.00%)、传媒(87.04%)、钢铁(84.85%)、非银金融(75.69%)等四大行业受关注个股占比居前,今日本版对上述行业进行分析解读,以供投资者参考。
银行政策面回暖迹象明显
数据显示,近30日内,银行板块内16只个股全部被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在申万一级行业排名中高居榜首。
具体看,被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投资评级累计次数超过10次(包含10次)的有: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宁波银行。
一季报业绩全部实现增长
机构看好银行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业绩有保障。2013年全年16家上市银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2.8%,其中五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增速分别为11.4%、17.3%、15.4%。2014年一季度16家银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11.8%,其中五大行、股份制、城商行增速分别为10.2%、17.3%、12.9%。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40.82%)、华夏银行(26.17%)、兴业银行(21.74%)、浦发银行(20.30%)、南京银行(19.13%)、宁波银行(18.32%)、中信银行(16.14%)、民生银行(15.08%)今年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5%。
存款定期化持续、资产端非标业务发展各异:存款的定期化一季度表现仍然非常明显。负债成本的上升使得部分资产端未积极转型的银行息差受到拖累。资产结构方面,以招行、中行、中信、南京为代表的部分银行一季度非标业务增长较快,南京、中信、光大、招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总资产比重一季度也有明显提高。交行、浦发、民生、兴业在一季度明显放缓了业务增速,其中民生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开始转向结构调整而不再追求规模增长。
发行优先股也是银行板块受到机构看好的原因之一。在优先股相关条例获批后,资本市场对银行优先股的发行就一直颇为关注。首例银行优先股发行在4月29日浮出水面。浦发银行公告称,拟发行优先股总数不超过3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亿元。浦发银行成为继广汇能源后第二家披露优先股发行方案的A股公司,也是首家披露优先股发行预案的上市银行。
广发证券指出,未来5年内我国上市银行一级资本缺口趋近3000亿元。与此同时,未来5年内,半数银行存在一定的股权融资压力。而在上市银行估值持续破净的局面下,为了减轻上市银行普通股融资压力,作为合格一级资本工具的优先股试点十分迫切,其中,平安、农行、民生、兴业、华夏、浦发的资本缺口相对较大。
银行股存在阶段性行情
2014年4月22日,央行决定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县域农村合作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3年年末,农商行全部存款大致为6万亿元,如果县域占比50%,释放流动性600亿元。2013年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大致1万亿元,如果县域占比50%,释放流动性25亿元。
对此,中信建投表示,金融改革从农村开始深入,农村商业银行存准率、75%存贷比政策都可能放松。尽管短期内行业基本面风险犹存,但政策面已转暖,银行股存在阶段性行情。政策面转暖的要点包括:降准、QFII的扩容和蓝筹股T+0交易机制的推出。推荐: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招行银行。
安信证券表示,银行一季度业绩略好于预期,资产质量虽未看到向好拐点但目前仍稳定,拨备充足,虽然在经济未企稳之前绝对收益空间有限,但在行业格局重塑的过程中,主动转型调整、拥抱互联网金融、积极为金融大变革做准备的银行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转型目前在业绩差异中已经逐渐有所体现。看好积极变革、更具市场化理念、不断提升全方位金融服务能力的银行,建议积极关注兴业、平安、中信、华夏、民生、浦发。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