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下調滯后“不會成為常態”--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成品油價下調滯后“不會成為常態”

李躍群

2012年11月16日08:21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自2009年國家發改委發布成品油調價機制以來,每逢油價下調,國家發改委都無一例外地准時兌現。不過在今年的11月,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出現了首次“失調”。

  息旺能源分析師儲節旺稱,“這次調價不准時是非常特殊的,以后不會是常態。”

  中國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源於2009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根據這一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上述辦法中的兩大邊界條件,其實只是調價的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不過,在下調油價方面,國家發改委為了避免“漲快跌慢”,每逢達到下調油價的邊界條件,便會在當天下午發布通知,下調油價。此前的7次下調,皆無一天滯后。

  對於准時下調這一良好形象,國家發改委是相當重視的。在2010年7月28日,當時民間監測機構數據均顯示三地原油變化率已突破-4%,不過國家發改委當天並未准時下調成品油價格。有媒體次日發文質疑國家發改委當時創了新調價機制推出后首次不准時下調油價的先河。

  國家發改委對這一報道反應相當迅速,7月30日便通過接受新華社專訪的形式進行辟謠。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首次’未及時下調價格的質疑是‘沒有任何依據,純屬主觀臆斷’。”

  在專訪中,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國家發改委一直嚴格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和《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近期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些波動,但未達到調價邊界條件。

  由於國家發改委此前從未公布過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的具體計算方法,因此國內的成品油資訊機構的公式都只是一個近似公式。國家發改委的上述回應也成為成品油資訊機構調整計算公式的一個寶貴參數。早報記者了解到,數家成品油資訊機構均作出了調整,此后數次下調,無一失准。

  今年11月14日,國內的油氣資訊機構根據調整后的公式,發出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已經打開的信號,不過國家發改委卻遲遲未動。外界關於“‘降油價’成‘空歡喜’ 現行機制實施來首次”的聲音再起,這次,國家發改委沒有出來回應。

  “這次下調確實是滯后,”一位分析人士稱,“但是不應視為未來的一種常態,因為根據不久之后就要推出的新的定價機制,未來的調價更加規律、周期更短、更及時是趨勢。”

  對於此次國家發改委調價的滯后,有專家稱並不合適。“機制定了就得執行,否則就是一紙空文。這次油價是下調,不會出現排隊搶購的情況,沒有理由擔心會出現秩序混亂。”

  10月是傳統油品銷售旺季,但今年市場卻出現旺季不旺的特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指出,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出現下降趨勢,石油消費總量雖在上升,但增速正逐漸放緩。

  銀河証券研究部石油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裘孝峰認為,明年全球石油需求難以明顯復蘇,而供應端將進一步改善。除非有重大突發因素,明年國際原油平均價格或低於今年,國內汽柴油價格水平有可能與今年持平或者更低。

  “一般來說,如果國內需求不是很緊張,成品油價格處於下調區間時,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時機就比較合適。”王震說。

  他指出,中國超過一半以上的原油依靠進口,這要求成品油價格進一步與國際油價接軌。

  當前,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2011年末,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到57.9%。中石油集團一位高管對新華社記者表示,2012年中國原油進口比重可能突破60%。

  事實上,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多次強調,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擇機出台”。眼下距離年尾隻有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年內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否會面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國際油價和國內通脹較低的時候,是新機制出台的良好時機。

  另外,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表態,國內原油期貨也有望推出。廣東省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建議,后期中國新定價機制挂鉤的油種可以考慮挂鉤國內原油價格。

(責任編輯:田原、楊波)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