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萬元再征個稅?
不同聲音:個稅起征點並非越高越好
個稅起征點(免稅額),由於關系萬千市民“荷包”,從來都是民生焦點。
“個稅不覺調,也沒減多少,民眾一片聲,代表知多少?”幾乎在去年提高個稅起征點至3500元的同時,此帖一度熾紅網絡。個稅起征點到底多少為宜?昨日,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原主任王健給出了“月入萬元再征個稅”的答案。
一石激起千層浪,個稅起征點是否越高越好?湖南多位本土財經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觀點一】
月入萬元再征個稅利好經濟發展
“應該將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提高”的說法並非王健獨創,這一論斷在業界由來已久,前原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就曾經直言將個稅上調至5000元,也一度引來輿論爭議。
較之於姚景源之前的觀點,此次王健顯然准備更為充分。他表示,將個稅起征點提到每人每月一萬元,根本不會對國家的財政收入有很大的影響。緣由很簡單,當下所得稅收起來,佔國家稅收的比重,沒有一年超過7%,但包括金融危機在內的2008年、2009年,沒有一年的財政收入增長是低於10%,去年更是達到20%。
王健進一步解釋:“短時間來看,提高個稅起征點的政策可能使中低收入人群僅僅提高了幾百元的收入,但是隨著政策的持續,他們就會慢慢覺得這幾百元可以花了。這樣至少對消費市場起到促動的作用,也是對整個經濟有好處的。”
【觀點二】
過高上調起征點反而擴大收入差距
當下,業界一度將調高個稅起征點視為改變收入分配的利器。他們認為,由於我國財富分布狀態屬金字塔型格局,個稅起征額度的每一個單位的上升,都能減輕很大數量人群的經濟壓力,這比寬泛的補貼要精確和有效得多。
對於上述論斷,湖南大學財稅務系主任羅宏斌教授直言不敢苟同,在他看來,個稅起征點的上調,對多數低收入就業職工毫無作用,而隨著個稅起征點上調的幅度加大,受益人群繼續快速減少,故單純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會形成抑低、提高的逆向調節作用。
他分析稱,提高個稅起征點,表面看會使中低收入者少繳稅,但我們忽視的是高工薪階層可能會少繳得更多些。因為窮人少繳的稅往往佔自己收入比例更大些,而富人少繳的部分佔其收入的比例一般要小很多。“簡化和調低稅率,對改善中等收入夾心層的狀況顯然更為有效。”
【觀點三】
不應將個稅作為調整收入分配利器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來人們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意味著起征點以下的中低收入者可以免征稅,個稅起征點越高越好,這幾乎贏得社會共鳴,無限拉高起征點的聲音也一度甚囂塵上。
在這一點上,羅宏斌教授同樣表示謹慎,談到稅收的調節作用,他直言大家不要將個稅視為調整社會貧富差距的利器,在他看來,繳納個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通過個稅征收有利於培養國民納稅意識,調節收入分配可通過改變初次分配以及加大對低收入者財政保障等更有效措施。
對此,湖南法學會財稅法學分會副會長陳平凡表示贊同,財政部調整個稅起征點最主要的依據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數據,我們與其期盼有關部門大幅度提高個稅起征點,更應該呼吁、監督有關部門把關系個稅體制的改革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