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証監會大幅調整主板發審委成員

吳黎華

2014年04月24日01:3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証監會大幅調整主板發審委成員

  中國証監會4月23日對第十六屆主板發審委委員候選人進行了公示。名單顯示,本次主板發審委換屆在委員來源方面作了較大調整,大幅度增加市場買方的投資者代表。增加了來自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委員數量,新從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保險公司從事投資管理的專業人員中選聘委員,並從上市公司董秘中選聘委員。此外,還新增來自香港証監會和香港交易所的委員各一名。與此同時,來自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的委員則逐漸淡出。

  名單顯示,來自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委員候選人有兩名,分別為股權投資部副主任和股權投資部處長﹔來自保險公司的委員候選人有四名,分別來自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來自上市公司董秘的委員候選人有兩名,分別來自中國神華和燕京啤酒﹔來自公募基金的委員候選人有四名,分別來自工銀瑞信、建信基金、嘉實基金和匯添富基金。

  根據2006年起施行的《中國証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的規定,主板發審委委員為25名,部分發審委委員可以為專職。其中中國証監會人員5名,中國証監會以外人員20名。發審委委員每屆任期一年,可以連任,但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3屆。

  從以往來看,發審委委員很少出現主動辭任的情況。然而,2013年12月,第十五屆主板發審委委員顏克兵因個人原因辭職,顏克兵就職於北京市天銀律師事務所,此舉被市場視作証監會主動“清理”發審隊伍的動作。據了解,在此次補充新一屆候選委員名單中,包括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及資產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將不再推薦新候選委員。市場普遍認為,此舉旨在消除發審委的道德風險:來自中介機構的發審委委員,比較容易引發市場對於過會項目與發審委委員之間利益關系的猜想。

  北京某券商的一位投行業人士表示,從此次名單更迭來看,監管部門淡化中介機構色彩的用意主要是防范可能出現的利益關聯。該人士坦言,在不少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招攬客戶時,與之相關連的發審委委員通常會成為強有力的游說“籌碼”,証監會此舉正是從根本上對此類事情加以杜絕。

(責編:郝帥、呂騫)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