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今年上半年,美股新高不斷卻波幅減弱,但近來美股市場又重現波動性,讓投資者對四季度美股走勢多了一絲憂慮。
重現波動性
都是美聯儲惹禍?
美股指數屢創新高似乎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就在一片看漲聲之中,美股市場的低波動性曾引發許多投資者的關注,“安靜”似乎成為當時華爾街的常態。市場數據顯示,美股成交量自2月來呈現出逐漸下滑的趨勢。瑞信交易策略部的報告顯示,5月美股日均成交量為57億股,創下自2007年以來歷年5月的最低水平。此外,今年前5個月道指的日波動幅度隻有一天達到或超過2%,而在2010年同期有10個交易日,2009年同期有33個交易日。
不過,進入第三季度,美股市場出現較大波動。7月初,道指維持在17000點左右,到了8月初卻一度跌至16330點,目前又回升至17113點左右。就在上周5個交易日中,道指波動幅度均超過100點,標普500指數有四個交易日的點數波動超過了過去250個交易日的平均水平。
美國私人財富管理公司Evergreen Gaveka表示,先是外匯市場,然后是商品和固定收益市場,現在輪到股市,波動性已經悄然回歸。美聯儲結束第一輪和第二輪量化寬鬆(QE)時,市場也是這麼表現,所以當美聯儲最新一輪QE接近結束時,市場經歷一段不確定和緊張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美國券商TD Ameritrade首席策略師基納翰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增加以及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讓投資者和企業變得更小心。
美股年末行情如何演繹?
本周標志著第三季度的結束和第四季度的開始,美國公司新一輪財報季即將拉開序幕。與此同時,10月份又是美聯儲決定退出QE的月份。由此可見,進入第四季度,美股投資者不得不應對很多不確定的變量。Marketwatch專欄作家邁克撰文指出,9月美股的波動性較高,然而10月美股的波動性更高,加之美聯儲將於10月底徹底退出QE,美股或掀起驚濤駭浪。MarketWatch專欄作家吉爾戈曾指出,根據一份華爾街專業人士的調查,39.4%的受訪者認為大盤將展開為期1個多月的調整,11月份再入市或將是最穩妥的方式。
美國知名基金經理赫什曼近日發表文章,指出上周在美國市場出現的震蕩走勢顯示出投資者並不願意爭當接盤者。估值偏高、趨勢分化以及利率出現壓力,美股市場面對極度危險的環境。
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在過去5年時間裡,第四季度都是持有股票的良機。在多頭情緒高漲的背景下,市場可能繼續大漲。美銀美林技術分析師加裡表示,大部分基金的表現劣於大市,隨著四季度的來臨,這些基金將繼續“追高”,也將明顯提振股市。美銀美林首席投資官尼特近日在報告中指出,盡管在通脹缺位的情況下美聯儲的緊縮政策將會非常緩慢,但美聯儲“偷偷摸摸退出”已經開始改變全球投資格局,建議投資者可以增持受到此前零利率政策傷害的行業,包括做多美元和美國的銀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