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增量資金強攻藍籌 公募等機構年關期盼吃飯行情

2014年11月04日08:42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增量資金強攻藍籌 公募等機構年關期盼吃飯行情

  “我想,是時候換換思路了!”在上周參加完圈內的緊急聚會后,上海某券商資管的資深投資經理老鄭(化名)向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此次緊急聚會的發起,緣自上周滬市的強勢反彈,參與者囊括了公募基金經理、券商投資經理以及私募大佬等諸多人士。而相較於上証指數5.12%的周漲幅,上周滬市高達9731億元的成交量顯然更令他們興奮。雖然對巨量成交的資金來源百思不得其解,但老鄭告訴記者,大家隱隱感覺到,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機會正在出現!

  數據顯示,滬深兩市上周整體仍呈資金淨流出狀態,總計流出資金為245.2億元,但滬深300指數成份股卻呈資金淨流入狀態。自上周二開始,滬深300連續四天實現資金淨流入,合計流入資金達43億元。若以行業劃分,上周金融行業有31億元資金淨流入,位居所有行業首位,也是僅有的兩個資金淨流入行業之一﹔進一步細分行業后則發現,銀行業以21.4億元的資金淨流入位居所有二級行業之首。

  老鄭認為,這種資金流向可能為A股后市指明了方向,近期投資熱點或從概念股、成長股切換為低估值藍籌股。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也表示,隨著通脹放緩,尤其是油價和房價下跌,貨幣政策放鬆空間加大,這無疑對資本市場構成利好,進而可能引發市場預期逆轉,尤其利好藍籌股這塊“估值窪地”。

  天量成交“迷人眼”

  在許多機構眼裡,上周A股的強勢反彈,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某私募人士向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上証指數下跌觸及60日均線時,往往會出現反彈,所以上周指數反彈並不意外﹔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反彈的幅度比較大。伴隨反彈急劇攀升的成交量,大大出乎市場的預料。“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被上周滬市的成交量給驚倒了!”該私募人士說:“上周末,大家都在思考,在目前這種位置,如此巨量的強勢反彈到底意味著什麼?”

  機構之所以如此困惑,在於更早的一周,市場還在為宏觀經濟疲軟的背景下A股將回調多深的話題而爭論,渾然不覺滬市的低估值藍籌股們正“暗流涌動”。德邦基金彼時發布的報告強調,支撐7月以后A股市場上漲的三大支柱是經濟回升、改革預期和滬港通,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三大支柱正遭受考驗,能否繼續支撐A股向上尚需觀察。

  而在許多基金經理們眼裡,支撐A股上漲的三大支柱中,經濟回升最為脆弱,三季度低於預期的GDP數據或將在短期內抑制A股上漲。一位基金經理就曾向記者表示,雖然在資金洶涌入市的推動下,A股走勢貌似與經濟基本面脫節,但在重視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們眼裡,這種短暫的飆漲最終還是要回歸經濟基本面的正常軌道。

  不過,上周的天量成交卻表明,資金洶涌入市打造的A股“小牛市”似乎仍在繼續。“直到現在,我們還是不清楚,上周這麼大的成交量是如何形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存量資金的炒作,而是一股新的增量資金涌入。”昨日收盤后,老鄭向記者表示:“這股資金對銀行股和眾多低估值藍籌股的強打強攻,將在未來一兩個月內引導市場的投資方向。”

  新格局有望成型

  市場人士揣測,上周增量資金強攻大盤藍籌股,或意在改變此前市場“深強滬弱”的格局,將集聚大量低估值藍籌股的滬市作為下一波行情的主戰場。

  老鄭告訴記者,在上周六的聚會中,大家基本達成的共識是,在部分成長股“泡沫”明顯、概念股反復炒作已近尾聲的時候,藍籌股作為“估值窪地”會吸引更多增量資金的涌入,而這或許便是上周新增資金強攻大盤藍籌股的主要原因。“要想打造一波行情,單憑一股資金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形成市場的一致預期。而在目前形勢下,繼續主攻成長股、概念股,一方面是難以找到新邏輯,另一方面多數場外資金風險偏好不高,難以吸引新增資金入場。因此,大盤藍籌股成為增量資金的新選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老鄭說。

  而上周末滬市強勢上漲的同時創業板指數卻出現下跌的迥異走勢,似乎也在佐証這個觀點。匯豐晉信基金發布報告稱,近期市場風格轉換明顯,大盤和中盤藍籌行情扑面而來,同時資金流出小盤股明顯,預計短期這一格局將持續。匯豐晉信認為,此前三季報顯示上市公司業績增速放緩,上周市場逼空式反彈主要可能還是源自資金驅動,此外,市場傳言明年降息以及新股密集發行過后資金回流,短期投資者入市投資需求增加,場內充裕的流動性將繼續對股指的強勢形成支撐。

  匯豐晉信投資總監、雙核策略擬任基金經理曹慶表示看好藍籌股的潛力。他說:“藍籌股估值低主要蘊含著投資者對國內系統性風險的擔憂。例如銀行,從PB和PE折算的話,隱含的不良貸款率在8%-10%,而我們預計銀行實際不良貸款率不會超過3%,存在明顯的高估。未來隨著國內系統性風險降低,市場風險預期降低,低估值藍籌股有很強的估值回歸動力。”

  “吃飯行情”還是牛市漸啟

  增量資金對銀行等藍籌股的強打強攻,顯著提振了市場的樂觀情緒。但這究竟是一波年關前的“吃飯行情”,還是A股新一輪牛市的開端呢?對於這一點,機構投資者普遍持謹慎態度。

  德邦基金指出,上周二開始的上漲有三大典型特征:一是整體性的全線上漲,極少股票不漲﹔二是快速放量,四天成交放出6月來新高﹔三是強周期行業領漲,消費行業漲幅落后。這三點都是牛市的典型特征。但德邦基金同時指出,在基本面不具備情況下的“假牛市”裡,短暫出現這種情況也曾有過,因此,這個時候特別需要理性分析,牛市的條件是否具備,是否真牛來了,還是假牛陷阱。

  德邦基金認為,通常來講牛市需要兩大宏觀基礎中的至少一個:首先,經濟季度增速(或6個月內)高於5年季度均速,即經濟出現繁榮或繁榮預期﹔其次,無風險收益率趨勢線大幅下行,股市估值抬升動力十足。如果這兩個條件無一存在,牛市就不具備條件。而目前第一個條件顯然不具備,第二個條件因券商報告形成預期,可能是推動目前牛市沖動的主要動力。不過,德邦基金提醒投資者,市場也存在預期過高風險,從港口、鋼鐵、航運、空運、基建、電力、甚至銀行板塊都出現大漲來看,有將經濟回升看作類似2009年初大逆轉的預期,但是從各級政府財力和中央對地方舉債管控來看,推動經濟的力度遠不可相提並論。

  老鄭表示,增量資金與存量資金不同,短期逐利的特征非常明顯,往往是“打一槍換一炮”。從上周的上漲來看,這批資金的強打強攻,展露出短期拉高市場的強烈意圖,且主攻方向非常明顯,頗有“以點帶面”的風格,很有可能在短期內造成A股大漲,但中長期的持續性不強。

  “從A股的歷史經驗來看,這種增量資金發動的行情,最鮮明的特色就是瘋狂短炒。如果未來政策或流動性不如預期,這種短炒之后的調整也會很劇烈。”老鄭說,“所以,在沒有更強的邏輯支撐前,不可對行情的可持續性預期過高。”

(責編:田原、夏曉倫)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