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周出爐的兩項12月全美制造業數據分別創下近期新低,在歲末年初各方對美國經濟2015年將“持續給力”的積極預期中,顯得格外刺眼。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看來,全球經濟復蘇疲軟的隱憂已對美國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前景產生了一定的沖擊。
制造業增長不及預期
1月2日首先與市場見面的是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的12月全美制造業報告,其中的制造業指數跌至55.5,低於11月的58.7和經濟學家做出的預期中值57,創下半年新低。在子指數當中,12月的新訂單指數跌至57.3﹔產出指數降至58.8。但雇佣指數攀升至56.8,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高。
通常來講,ISM制造業指數高於50表明制造業整體而言處於增長而不是萎縮態勢。接受調查的全美部分經理人表示,美國西海岸港口的勞資糾紛已導致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進口延誤,影響到制造業的生產。
相比之下,權威機構Markit發布的12月美國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創11個月新低,就更多是緣於“採購經理人對全球經濟疲軟的擔心”。
報告顯示,12月全美制造業PMI降至53.9,低於11月的54.8和市場普遍預期的54.0。在相應的子指數當中,產出指數終值同樣創2014年1月以來終值新低﹔雇佣指數則創2014年7月以來最低,“雖然制造企業依然在聘用人手”。
美經濟前景整體樂觀
盡管如此,目前大多數經濟學家對2015年的全美制造業前景仍持樂觀態度。ISM全美制造業報告顯示,全美就業率已經升至四個月來最高點,表明上月工廠增加了工作崗位。在全球經濟疲軟隱憂已然沖擊美國經濟前景的背景下,制造業依然增加的工作崗位令人相信,美國市場的規模足以支撐今年全美制造業增長。
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經濟學家戴爾斯指出,盡管其他經濟體在苦苦掙扎,美國制造業仍在增長,“國內的強勁需求將確保2015年工業和整體經濟仍有極佳表現”。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拉斯金則表示,除了美國國內強勁的需求之外,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存在大量閑置資源,將使得美聯儲有足夠的時間繼續將基准利率保持在超低水平,從而客觀上為2015年的美國經濟提供持續動力。
他強調,美元指數在2015年初升至11年高點的最主要因素,便是美國經濟表現優良的預期﹔在2015年全年,“我們很可能會看到美聯儲加息 ,這將使美國與其他地區區分開來”﹔此外,與美聯儲加息相似,美元進一步走強也會在中長期導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在2015年,這兩項因素和海外經濟放緩一樣,不會對美經濟增長態勢造成實質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