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监管约束难挡爆炒新股
在纽威股份本月17日成为首只新股之前,证监会、交易所出台限制发行市盈率和上市首日涨幅的措施,一度让人看到抑制“炒新”的希望。但为何新股仍然难逃被爆炒的命运?业内人士指出,两大原因使得监管约束难挡爆炒新股。
首先,证监会此前紧急出台监管措施“限制”高价发行,使得一二级市场出现价差,“意外”给新股炒作提供了空间。12日证监会出台《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后,新股发行价骤降,近10天以来,在定价的新股中,过半发行市盈率低于30倍,这无疑给上市后的炒作提供了空间。
IPO停滞前最后一只新股浙江世宝,发行价被压低至每股2.58元,但其在上市首日开盘价居然上涨至每股15.62元。尽管此次交易所给上市首日的新股定出了价格上限,但不少股票上市后连续上涨。记者发现,在创业板新股中,除炬华科技,其他新股上市后均连续上涨。对此,东兴证券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由于二级市场创业板股价都不低,因此如何平衡发行价与上市首日价格是新股发行的一个难点。
其次,交易所对新股上市首日的监管约束,虽然限制了首日涨幅,却难以限制投机之风的延续。尽管上市首日仅有2秒自由竞价交易时间,但是上市后第二天、第三天,投机资金继续推涨新股,成为近期弱势A股的一大另类“亮点”。
记者根据近期每日成交公开信息发现,参与“炒新”的不仅有个人大户,还有机构投资者,这些席位在新股上市首日之后,继续大力买入新股。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交易所限制了首日涨幅,实际上反而给机构投资者一些投资机会。“原来是新股上市大都上涨50%-100%,机构不敢再买,但现在首日才涨40%左右,后面机构反而更敢下手了。”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