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行情或先平后高
由于今年春节距“两会”仅4个交易日,历史数据显示,在2005年至2014的10年间,“两会”中上证综指出现6次下跌,即使上涨,多数也幅度偏弱(表1)。而在“两会”后的一个月内,10年间下跌次数明显减少,上涨年份的上证综指涨幅均较为可观。
在上述10年间,惟一与2015年“两会”背靠春节类似的是2007年。这一年春节与“两会”间距也只有5个交易日,市场在两会前中后期呈现出明显的先抑后扬格局,中后期的市场涨幅和板块强度均远强于其他9年间。反观2014年底后的市场,与2007年前后颇为类似,由于春节前央行停止公开市场操作增加流动性,2月中旬后市场呈现资金加速流出的局面,故预期“两会”前端的市场表现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不过本周蓝筹股逐步回温的情况下,市场有望在3月先平后扬。
“两会”热点将逐步转向蓝筹类股
在板块方面,对2005~2014年10年间“两会”前中后期活跃板块进行排序后发现(表2),行情的脉络有明显的从主题性投资(“两会”前)向防御、大市值品种(“两会”中)和蓝筹类品种倾斜(“两会”后)的痕迹。该特征在2011年后更为突显。
数据显示,在“两会”前夕,计算机板块自2011年后连续4年排名居前,环保类则从2013年后连续2年为强劲表现;在“两会”期间,医药生物板块是2011~2014年4年间连续大涨的品种;而在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房地产、保险则成为2011年后连续4年强劲表现的品种。在“两会”进行中和结束后,2014年以蓝筹周期股为主的趋势更为明显。
今年的“两会”前市场热点与2007年较为接近,通讯股的强势已持续月余。两融数据也显示,春节后融资盘以净流入制造业为主,金融类居次,通讯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居第三(图3)。此前金融类资金流出的局面已正式扭转。在此预期下,与高层提出的“四个全面”相契合,在次新股的阶段退潮后,资金有望重新逐利“两会”前后大概率表现的民生消费类(医药医疗、通信计算机、互联网产业)、基建关联类(“一带一路”、京津冀、水务、环保、地产、金融等)及改革类(国企改革)等三大产业,相关细分品种将再迎重要表现契机。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