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有近憂但無遠慮?“逃離”中國能否緩解低迷【6】--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日企有近憂但無遠慮?“逃離”中國能否緩解低迷【6】

本期主持:本報記者 黃燁 見習記者 夏妍 實習生 劉夢潔

2012年11月20日07:34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相關鏈接

  【事件】

  日本要求賠償100億日元

  11月13日,日本內閣召開會議,首次討論在華日本企業遭受損失問題。日本政府稱,日本企業在游行中遭受重大損失,准備替在華日企提出高達100億日元(約合7.85億元人民幣)的巨額索賠。相關文件稱,“在華日系車企應該完全按照中國的法律進行索賠”,強調中國對此次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日本政府將盡快要求中國政府進行賠償。

    

  【評析】

  中國沒義務賠償在華日企損失

  ■ 王傳言

  由於日本提出釣魚島國有化而導致的中日關系危機理應由日本負責,而由此連帶產生的日本企業的損失無疑也應該由日本政府來負責,而不應該將這樣的責任直接推卸掉,反咬一口,要讓中國來承擔。所以,日本國會的要求無疑是荒誕的,在華日企這幾個月的損失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歸根結底還是解鈴還須系鈴人,要回歸到日本國內,尋找提出釣魚島國有化的人以及政府。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稱,在中國各地爆發的反日游行中,日本企業遭受的損失約為數十億至100億日元。不僅如此,在華日企還做出了減少產出,甚至退出中國的計劃,這其中必然存在著巨大損失,不僅是企業的利潤,更可怕的是會導致更多的中國人失業。所以,從經濟的角度上看,中日關系的焦灼狀態其實對於雙方都是毫無益處的,當挺直脖子叫囂著要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時候,隨著日本在華企業的減少或者減產,受到直接損失的不是日本企業本身,其實正是中國人,那些在日本企業工作的中國人。

  既然從根源上講,日本企業的損失是由於釣魚島國有化導致的。那麼,中國沒有理由來賠償其損失。再者,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的個體,也理應接受市場大潮的考驗,而政治因素也正是市場經濟影響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政府過度干預了企業的運作,那麼,企業本身就會產生依賴感,也會扭曲自身的價值意義,給企業的運作造成無形的障礙。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李海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