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冷了,能溫暖度冬是不少人的期盼,於是,“輕、薄、時尚”的保暖衣成了市民首選。
然而,走進各大超市賣場,各種品牌的保暖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單看價格,懸殊也夠大,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保暖衣應該怎麼挑?有沒有相關的標准呢?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保暖衣琳琅滿目
走進位於汝河路的某家大型超市,保暖衣佔據了特賣場的好幾個櫃台,很多保暖衣上打著“莫代爾”、“萊卡”、“純羊毛”等標簽用來吸引顧客。記者看到,前來購買保暖衣的顧客絡繹不絕。
在一家知名內衣品牌專櫃前,記者看到,一套標示含有“精梳棉”的保暖衣價格是280元,售貨員向記者介紹道:“這套衣服裡主要成分是精梳棉、羊毛和聚酯纖維。羊毛會使衣服比較有彈性、保暖性,吸濕性都特別好。這個是百分百聚酯纖維的,這種材料成分高的話,衣服一般不會變形,而且透氣性也特別好。”
可是當記者就如何挑選保暖衣問市民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表示並不清楚。“都說那什麼萊卡、莫代爾的好點,具體的啥材料咱也不知道,要我說還是買貴的,准沒錯。”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說。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挑選保暖衣呢?
記者採訪到中原工學院紡織學院鄭瑾博士,請他為我們支支招。
“一般來講,越厚的保暖衣會越暖和,但是挑選保暖衣也是有方法的,訣竅可以總結為:看、聽、摸、試、選。”作為紡織材料方面的專家,鄭瑾為市民支了五招:
看面料:保暖內衣內外面料的好壞,是影響穿著舒適與否的關鍵。目前市場上的保暖內衣可按高、中、低檔來分,其使用的面料有40支全棉、32支全棉、滌棉 (棉含量在30%∼40%之間)、純化纖等多種,其中以內外表層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產品為優,柔軟性、細潔度、透氣性、光澤度均較好,而且洗滌后不會起球起毛,長期穿著也不會有衣物斷絲、抽絲的現象。
聽聲音:老式保暖衣是在保暖內襯中加一層超薄熱熔膜(俗稱PVC塑料膜)來增強抗風能力,但這種產品穿著時容易發出“沙沙”聲,且透氣性受影響,會有“燥熱感”,易起靜電。新一代保暖衣使用新材料、新工藝取代了熱熔膜,基本上克服了上述缺點。選購時隻需輕輕抖動或用手輕搓,聽一下是否有“沙沙”聲即可判別。
摸手感:優質內衣在中間保溫層使用超細纖維(直徑在1.2絲以內)織造,用手揉捏時,手感柔順、沒有異物感。
試彈性:目前市面上採用較先進技術的保暖衣在面料和底料中均加入了萊卡,內襯芯層採用高彈性的高分子聚合物,雖然價格高於普通產品,但穿在身上,貼身感良好,沒有臃腫感覺,各關節的活動也十分自如。
選品牌:選擇保暖衣,還是要選擇知名企業的產品會更放心。一般來講,這些產品從原料選用、紡紗、織布、染色、復合、縫制到檢驗出廠,各個環節、工序都需嚴格把關,使產品的保暖性、透氣性以及抗菌、彈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標准。
(來源: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