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謠言背后有推手(熱點解讀)--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有的是商業推銷,有的是借機斂財,還有的只是為了娛樂而傳播 

末日謠言背后有推手(熱點解讀)

2012年12月18日07: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蔣躍新作(新華社發)

  從淘寶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產商的“末日抵押”,從旅行社推出“末日旅游”到邪教組織騙人斂財,從無知者的恐慌搶購到白領的娛樂傳播……

  距離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了,盡管中外專家不斷辟謠,關於“世界末日”的預言還是不斷滲透,帶來現實的后果。誰在炒作荒誕的“末日謠言”?誰在這場“謠言游戲”中受傷害?面對“末日”我們該反思什麼?

  

  “這不是第一次末日猜想”

  據統計,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迄今已有約200個版本

  “太陽活動異常,地球內部的能量平衡系統面臨崩潰,瑪雅人的預言即將實現,人類將遭遇滅頂之災……”電影《2012》所反映的全球災難,很多人相信會在現實中發生。

  南京退休高級工程師蔣某將房產抵押,並舉債7萬元,准備在“末日”來臨前捐贈﹔遼寧大連市沙河口區馬欄街道蘭青社區的王大爺因為相信“末日”即將來臨,不控制飲食,導致糖尿病病情惡化送醫院急救。

  在互聯網上,“末日說”成了最流行的話題之一。百度貼吧出現了“世界末日吧”,其中,“12月21日黑暗降臨后,地球將會有連續3天的黑夜”最為流行,導致一些地方市民搶購蠟燭和火柴。

  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則不斷接到市民電話咨詢,問“末日來臨,是否需要搶購大米”。

  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告訴記者,這並不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關“世界末日”的謠言,迄今已有約200個版本。比較著名的如1891年摩門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毀滅說、2000年千禧年危機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眾關注。較早的預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術士的末世預言引起西方長達30年的恐慌。

  如今,一波波“末日論”已經成為歷史的笑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12月21日絕不是最后一次“末日猜想”。

  誰在炒作末日謠言?

  “末日逃生船票”、逃生工具等在網上熱賣﹔邪教組織借機斂財

  事實上,針對“瑪雅人預言太陽紀結束地球毀滅”等謠言,美國NASA官方網站、中國科學院、瑪雅人的后代等,從去年以來已經多次辟謠,但科學的聲音卻淹沒在商業化的浪潮中。

  在商家眼中,“末日”從來都不是一個傳說,而是一個噱頭和商機。在瘋狂的商業廣告推動下,謠言被不斷渲染放大。

  “進入2012,全球各地災難來襲,當我們正在陪伴家人玩耍,當我們正在高速行駛,當我們……突然地震來了,突然各種無情的災難來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視!”某逃生工具經銷商在其廣告語中寫道。

  在淘寶網上,鍵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頁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搶手的是一張“末日逃生船票”,已經售出了340件。

  “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紙質船票、火車票、信封、船卡,還有《聯合國授權2012諾亞方舟登船資格証書》,消費者可以在票上定制姓名、性別、國籍、艙位類型、艙位號等個性信息。此外,還有應急套裝和壓縮餅干等銷售。

  在浙江義烏,民間發明者楊宗福正在加班加點地制作“諾亞方舟”。這種售價在150萬元到500萬元之間的逃生裝置,已經接受了26個預訂。他告訴記者,他本人並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說法,自己設計制作的“諾亞方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逃生裝置。

  “我從來沒有宣揚過末日說,但一些客戶相信這個說法,催著訂單在21日前送到。”楊宗福說。

  與“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相比,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旅游套餐和圖書銷售更為直接。“末日來臨前必須去的十大地方”,一些旅行社調整線路以迎合顧客對於“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冊》、《末日地下生存手冊》等打著“末日”旗號出版的圖書也達幾十種。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瀾,邪教、犯罪分子等也借機生事、詐騙錢財。上海市公安局稱,12月5日7時至6日7時的一天內共接到25起借末日謠言騙錢的警情。在陝西,還出現了“全能神”邪教組織,鼓吹“隻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借此斂財。

  社交網絡風行使每個擁有便攜設備的普通人成為“發布者”,復雜的傳播環境也讓謠言散布更快。

  “我們中的很多人正在以娛樂心態傳播末日謠言,成為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而另一些人特別是缺乏識別能力的老年人和孩子,正因為你的行為受到傷害。”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人文學院新聞與科學傳播系教授李大光說。

  謠言止於智者,反思不可或缺

  專家提醒,謠言為何盛行不衰值得反思,不如變“世界末日”為“世界反思日”

  對於盛行的末日謠言,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說,所謂的“世界末日”說根本不靠譜,但謠言為何盛行不衰卻值得反思,不如變“世界末日”為“世界反思日”,反思一下人類行為。

  科普網站“果殼網”主編徐來認為,“謠言止於智者”,隻有長期宣傳科普知識,才能夠真正讓大家擁有判斷力,抵御借機牟利的商業行為,否則在這次謠言破滅之后,還會不斷有新的“傳說”誕生。而應急救災知識及物資的儲備,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並非“末日”來了才需要。

  12月10日,寧波一家文化創意公司通知員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2天,發600元“末日遣散費”,希望員工與家人及最愛的人一起吃頓團圓飯,送份溫情的禮物。這一舉動引起社會熱議。公司總經理坦言,並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對員工的重要性,希望給員工家人同樣的溫暖,傳遞正能量”。

  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僅僅是愚昧和迷信,許多相信謠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特征:缺乏關愛。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虛幻的末日想象,映襯出的是一種真實的生存焦慮。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我們距離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內心越來越遠,這讓現代人感到無助、焦慮甚至恐懼,加劇了“末日感”。很多年輕人潛意識裡將世界“末日”轉化為“娛樂和購物狂歡”,以此排解壓力、舒緩焦慮,尋找心靈依托。

  “從社會心理的角度,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末日的想象:假如末日真的來臨,我們將與誰陪伴?人生最珍貴的又是什麼?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也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這對我們的未來更重要。”夏學鑾說。

  (據新華社12月17日電 記者李舒、趙琬微、王曉潔)

(責任編輯: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