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楊迪) 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6日閉幕,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19日上午接受人民網財經專訪,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培勇表示,當今中國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要瞄准穩增長,發展才是硬道理。與此同時,必須兼顧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這是今年所確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搭配格局的一個立足點。
高培勇指出,目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要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以往的積極財政政策有很多變化之處,雖然使用的是同樣一個名稱,這種變化主要基於幾個原因。
首先,我國從2008年開始一直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持續五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實踐之后,今天面對的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的布局已經發生了變化。在2008年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時候,我國可以大規模地、超計量地實施經濟擴張,實施以擴大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擴張型的財政政策。但是時隔五年之后,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就好象我們人類服用抗生素,吃多了,吃久了,肯定是有變化,第一,它的藥效是要減弱的﹔第二,它可能還會有副作用。
高培勇表示,就藥效而言,2008年曾經啟動過四萬億的投資規劃,從而收獲了經濟企穩回升,而且是在全球范圍之內率先企穩回升的效果。但是在今天,面對世界經濟長期的低速增長的態勢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態勢,即便再採用四萬億元甚至更多一點的投資計劃,來實施逆周期調節,它的藥效和2008年相比是下降的。
另外,還必須看到,在2008年的時候,我們是萬眾一心,全力去保增長,當這樣的政策實施五年之后,今天,我們不僅有保增長這樣一種任務,還有調結構的戰略目標。也就是說,為了實施保增長,對於結構的調整還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說產能過剩,這裡面有長期矛盾的積累,也有長期實施擴張性的、以擴大投資為主要內容的宏觀經濟政策所帶來的一種必然的副作用。
高培勇稱,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談到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表述和以往不同,叫做發揮宏觀經濟政策逆周期調節、推進結構調整的作用。把宏觀經濟政策同時鎖定為兩個並行的目標,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根據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以及宏觀經濟政策所需要進行的調整而作出的。
這就給我們帶來一個很有意思的格局,就是當今中國要繼續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要瞄准穩增長,發展才是硬道理。與此同時,必須兼顧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這樣的目標。就是在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或者說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要同時追求兩個目標,這可能是今年所確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搭配格局的一個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