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干薯條含抗氧化劑? 專家稱含量不超標即安全--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餅干薯條含抗氧化劑? 專家稱含量不超標即安全

2012年12月19日15:34        手機看新聞

  徐福記的三款休閑食品含有抗氧化劑的消息,經媒體披露之后,引發沈陽消費者的一些追問:到底哪些食品含有抗氧化劑呢?食用含有抗氧化劑的食品,安全嗎?

  昨天,沈陽晚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其實像沙琪瑪、薯片這樣含糖的食品以及方便面、罐頭等保質期比較長的食品,多數含有抗氧化劑。

  徐福記涉事食品能退換

  前天,就徐福記部分小食品標注含有TBHQ和BHT(抗氧化劑)的事情,徐福記認証微博發布《致徐福記消費者及社會大眾的公開信》。在《公開信》中,徐福記向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大眾表示歉意,但並不召回涉案的酥心糖、芒果酥和芝麻香沙琪瑪,隻表示可以無條件退貨或換貨,並再次做出保証,徐福記所有的產品質量合格,安全無慮。

  徐福記還表示,公司會依法提出上訴,不過,為尊重司法審理程序,即日起涉案及與案件相關內容或議題,徐福記不再予以回應。

  記者採訪還得知,沈城下架徐福記的超市,暫時並無讓徐福記恢復上架的計劃。

  食品多含抗氧化劑

  昨日,沈陽晚報記者走訪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發現,多數休閑食品的配料表上都標注了抗氧化劑。比如,某品牌餅干的配料表,標明使用了精煉食用植物油,而且含有抗氧化劑﹔另一款原裝進口餅干的配料中也寫明,使用的植物油是棕櫚油,抗氧化劑是焦亞硫酸鈉。此外,薯片、沙琪瑪、罐頭、方便面、月餅,甚至很多調味料,都含有各種抗氧化劑。同時,抗氧化劑的種類並不相同,有的是丁基羥基茴香醚(BHA),有的是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等。

  有專家認為,一些食品沒有標示出含有抗氧化劑,卻不代表它不含有。就拿方便面的配料來說,一般都會添加精煉植物油或者食用豬油,而方便面面餅又多是經過棕櫚油炸制的,這樣的話,方便面裡就基本都含有抗氧化劑。有些廠家之所以不標注,是因為抗氧化劑是含在油品中的,根據國家法律規定也可以不標注。

  抗氧化劑能夠保質

  專家解釋說,大多數休閑食品含有的抗氧化劑,確實是在使用相對廉價的棕櫚油時帶入的。此外,不只是棕櫚油,隻要是油脂,幾乎一定會添加抗氧化劑。因為油脂在接觸到空氣時,很容易發生氧化變質,這就會影響油脂食用的期限和質量安全,因而需要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劑。其實,抗氧化劑是否添加,取決於保質期,而與油種無關。比如,沙琪瑪這樣的糕點類食品,多數保質期在3-6個月。要想確保在保質期內食品不變質,就必須添加抗氧化劑。

  據了解,國家規定TBHQ的最高添加量為200PPM(萬分之二),也就是說每公斤油脂不得超過0.2克,BHT的最高添加量在膠基糖果中不得超過400PPM(萬分之四),在其他允許添加的食品中不得超過200PPM(萬分之二)。消費者可以參照這些數值,去選購含有抗氧化劑的食品,隻要沒有超標,食品就應該是安全的。

  沈陽晚報記者 谷麗紅

  觀點

  添加劑背后紛亂急需梳理

  備受輿論關注的徐福記被曝含違禁抗氧化劑事件,雖然法院已經做出了判決,但結論似乎並未完全讓人折服:一方面徐福記公司不斷地喊冤,堅稱自己清白,產品質量可靠,還准備上訴﹔另一方面,網民、媒體和行業專家也對此事表達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

  應該看到,隨著科技的發展,農產品進入了工業化生產時代。人們對食品的感知,包括色、香、味要求的提高,已難以從原生態獲得,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從前幾年的“三聚氰胺”到今年上半年的“工業明膠風波”,再到現在的徐福記“添加門”,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食品添加劑“惹的禍”。

  因此,必須由國家、行業和企業共同梳理隱藏在食品添加劑背后的紛亂,保証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和用量,才能根本解決由此而引發的食品安全“恐慌”。

  回顧

  法院判定徐福記賠償消費者

  ●8月28日,消費者張某在深圳一家超市,購買了三款徐福記食品:芒果酥、芝麻香酥沙琪瑪、落花生酥心糖。

  ●張某以上述食品產品標簽中,標注含有食品添加劑TBHQ、BHT為由,向深圳福田法院起訴徐福記。

  ●福田法院11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最后,法院一審判定徐福記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必須對消費者作出相應賠償。

  聲音

  徐福記:

  “標”錯還是“加”錯未有定論

  ●科普作家“雲無心”:徐福記是“標”錯還是“加”錯未有定論。如果徐福記確實是原料帶入,那麼是否違法取決於規定是“可以不標示”還是“不可以標示”。如果是前者,那麼徐福記的做法就不能判為違法。

  ●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食品科學系主任張國治:徐福記並非沒有瑕疵,因為根據規定,TBHQ在油脂中的使用量上限是0.2g/kg,徐福記公布的來自廣東質監部門的檢測標准中,成品沙琪瑪的TBHQ的含量標准為0.024g/kg。“單憑一個0.024g/kg數據,隻能証明不超標,並不能証明是否原料帶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徐福記要注重細節才能做大做強。要認死理,也可以說有問題。《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食品與食品添加劑與標簽、說明書所載內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銷售。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董金獅:徐福記如果是主動添加,那麼就是欺詐,如果是由原料帶入,那就是明知故犯。

(來源:沈陽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