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彭亮)29日,在2012財經戰略年會主題分會“建設美麗中國”上,中國社科院城環所所長潘家華表示,三軌並行的城鎮化,對建設美麗中國所帶來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
以下為潘家華發言全文:
我想針對城鎮化的能源和政策含義講五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關於我們當前的城鎮化的理解界定和態勢,我簡單地說一下中國當前的城鎮化應該是一個三軌並行的城鎮化進程,一軌是我們數量統計,字面上的城鎮化,我們每年1.1到1.2個百分點,2011年底是51.23、51.27,有人說這是不完全的城鎮化,有人說是未城鎮化,但是這是官方統計數,這是一個城鎮化。即使是這樣,按照剛才江司長所說的,2020年到60%,2030年70%,每年也應該是有一個百分點的,這是統計意義上的城鎮化。
第二軌,市民化進程,十八大文件當中叫農業專業人口,以前叫流動人口,后來叫農民工,名字很多,有2.5億人,有人說2.3億。如果一年按照1200萬市民化的話,就需要20年時間,也要到2030年,剛才江司長說的80萬噸標煤是字面上的還是統計上的。
第三軌是城鎮化的質量的整體提升,這一軌的城鎮化主要體現在我們城中村和老城改造,因為城中村和老城改造基本上是沒有規劃、沒有地下設施、相應的城市基礎設施的,這一部分相應的對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城市系統規劃也應該是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所以我們應該說三軌並行的城鎮化。這樣一種城鎮化它的規模應該是前無古人,也應該是后無來者的,印度不可能,盡管人口很多,但是不如中國人多,印度不可能有眾多能源像我們中國這樣的城鎮化,我們是6.8億噸鋼,印度3000萬噸鋼,30年之內趕不上中國,可以說我們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規模。
第二我想講講我們的三軌並行的城鎮化所意味的對建設美麗中國的挑戰,剛才江司長也說了,因為我們能源的未來需求,我們是按照7.5萬噸翻番,不按0.8,就按照0.6的環境系數,應該等於4.2,如果我們再按照碳排放,因為這些年我們的氣侯變化碳排放比較多,我們至少在3.5%碳排放的增速以上,未來十年碳排放至少增長45%以上。而我們當前的V17的排放2011年中國一個國家的排放量佔世界總量的28%,美國佔16%,歐盟佔11%,中國一個國家比美國加歐盟27國的總和還多一個百分點。如果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40%的話,這樣的數字美國從1970年以來人均排放一直在穩中有降,V17的排放也基本上屬於大致持平略有增加的狀態。歐盟是溫室氣體排放和總量都是穩中有降的趨勢。如果我們是這樣一種態勢的話,到2015年要拿回這麼一個全球的減排協議,現在中國樹大招風,要滿足我們的城鎮化進程,對我們來說挑戰是不言而喻的。
剛才江司長也說了,美國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控制下來了,實際上二氧化硫、丹陽化合物是最好控制的,隻要有投入,隻要讓這些設施運行,就沒有控制不了的,無非就是脫硫、建污水處理廠,但是我們要看到,這些都需要消耗能源。十一五期間減煤沒完成,但是二氧化硫和吸氧量都是超過30%到45%完成,道理非常簡單。如果我們下一步繼續促進綠色發展的話,對排放的要求更高,循環也是一樣,隻要有能源消耗沒有循環不了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說的迅速、綠色、低碳城鎮化核心的關鍵和難點還咱們低碳,這是低碳的挑戰。
第三我想說現在我們的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存在的一些主要的問題在哪裡?現在很多人說節能,其實我覺得這些都屬於芝麻,真正的西瓜在城鎮化,像北京二到五環的規劃,像北京這樣的中國大院,清華大學幾個平方公裡圈起來,我們中南海大家都圈起來,所有的路都是斷頭路,沒法循環起來,所以交通不可能不堵。現在北京地鐵已經建到450公裡了,紐約也好,倫敦也好,地鐵都是開放式的,紐約全部是新澤西,我們的北京地鐵全部在北京城內循環,擁堵肯定是不可避免、緩解不了。我們的規劃還沒建好就拆,重慶的標志性的建筑,沈陽的體育館建好沒幾年,亞洲最大的,說拆就拆了,規劃怎麼確定下來?沒有人擔責、追責、問責,這才是最大的浪費,這些都是能源!再就是我們的建筑質量,別人一般的建筑質量沒有五十年、一百年,沒有建好就垮掉,這有GDP嗎?存量也就是那麼一點,所以我們的規劃質量,其它方面沒實行就不細說了。
現在我們中國這樣的消費模式應該說不屬於特別理性的,所有的廣告都是講的尊貴、奢華、豪華,跟我們現在的資源存量和資源供給顯然是不相匹配的。當然現在我們有些政策應該說意向也是好的,但是執行起來應該是沒有經過充分論証的。像我們的階梯電價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政策,但是我們沒有弄清楚,從學理上講,應該是資源消費的累進稅,而不是企業拿著這個稅為自己妥協,企業怎麼可以拿公權為企業謀求利益呢?學理上不通。階梯一毛錢,對中產階級以上的人多用一萬度電也就是一千塊錢,不算什麼,根本起不到階梯累進的效果。所以我們制定政策的時候要真正保障我們健康的、可持續的城鎮化確實還是面臨很多挑戰的。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