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興安光伏企業造假傳聞調查:有困難 無表演 謀發展【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廣西興安光伏企業造假傳聞調查:有困難 無表演 謀發展【2】

被稱為廣西“光伏之都”的興安縣日前被指造假,企業疑請臨時工表演上班,並以發展光伏產業之名“圈地”,引發社會關注。”  周柏林介紹,吉陽新能源廠區佔地200多畝,尚未利用的空地約25畝,“按照我們與縣裡的協議,所有土地10年內不得另作他用。
2013年01月03日09: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光伏企業狀況怎樣?

  生產中斷數月,有的企業現已恢復生產

  興安光伏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如何?

  在桂林吉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制絨、擴散、鍍膜、絲印、檢測分選等工段大約有幾百名工人在崗生產﹔在桂林尚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門衛攔住,告知公司正在建冷水塔,進行技術改造,不能進入﹔在桂林凱創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車間沒有生產。

  根據幾家企業提供的2012年員工考勤表、工資發放冊等原始資料顯示,吉陽新能源公司在崗員工410人,工資發放到1—9月,10月份停產一個月,發放基本生活費,11月份恢復生產﹔尚鼎新能源在崗員工89人,工資發放到1—10月﹔凱創光伏在崗員工40人,工資發放到1—10月。

  “2011年底以來,因受國內外市場變化,特別是歐盟、美國‘雙反’政策影響,整個光伏行業都步入‘寒冬’。受此影響,興安的光伏企業生產運行也不穩定,有的企業還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盧嵩說,“但園區內的光伏企業都在千方百計保運轉,一些企業還堅持發放工人工資,目的是積蓄技術骨干力量。”

  盧嵩介紹,2008年底,正值全球金融危機,光伏產業處於低谷之際,興安縣引進北京中聯科偉達公司,開啟光伏產業的發展。到2011年,全縣光伏產業產值為46.53億元,佔全縣規模工業的41.93%,上繳國稅1000萬元、地稅4199萬元。

  “目前,興安的光伏產業在整個行業鏈條中處在中下游的位置,除了硅料不生產外,鑄錠、切片、電池片、組件及其他應用產品等都有生產。”盧嵩說。

  “興安在上一輪產業沖擊中沒有受到太大損失,整個產業鏈目前負債僅4.8億元。”興安縣委書記羅永東說,2012年以來,興安光伏企業通過賺取加工費維持運轉,並以國內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大研發、生產力度。

(責任編輯:李洪濤、陳健)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