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如何發展?
借助國家政策,挖潛國內市場需求
2012年12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這讓周柏林喜出望外。“近期,一系列支持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陸續出台,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發展光伏產業的信心。”盧嵩認為,興安的光伏產業在新一輪行業整合中被市場倒逼著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
“原來,中國的光伏產業被稱為‘三頭在外’:原料、裝備技術、市場在國外。”周柏林說,現在正進行自我轉型,努力推出適應國內市場需求的系列產品。
“光伏應用產品國內市場很廣。我們做了測算,如果把現有路燈改造成太陽能路燈,單是廣西的市場就夠興安現有企業生產5年。再加上太陽能灌溉、太陽能殺虫燈等產品的推廣,國內市場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盧嵩說,“據預測,明年下半年光伏產業將迎來回暖。我們已在思考行業復蘇后的部署,包括用地指標的爭取和新建一個110千伏的變電站等。”
桂林凱創光伏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政國介紹,2011年下半年,該公司產品從傳統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片轉型到太陽能路燈、庭院燈、交通信號燈等。目前,太陽能路燈、庭院燈等已應用到全市多個縣、城區、鄉鎮的路燈改造工程中。2012年8月至11月,共收到2000多萬元的訂單。
興安鎮石坑村共有5人在吉陽光伏應用上班,最近都接到了復工通知。周柏林告訴,2012年11月份,桂林吉陽新能源簽下訂單6兆瓦,且在加緊生產,另有200兆瓦的訂單也在洽談之中。“行業整體在回暖,預計國家產業政策落地后,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會迎來生機。”(人民網 張克慶參與採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