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的武鍋仍臨退市深淵 5年虧損17億元--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巨虧的武鍋仍臨退市深淵 5年虧損17億元

沈翀 徐海波

2013年01月04日07:41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2012年12月26日,年報仍然預虧的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鍋)奇跡般地出現在了恢復上市公司名單之中。而就在短短9天前,中小股東剛剛用手中的投票將武鍋推向退市的邊緣。

  什麼樣的積怨讓中小股東從廣州、杭州、深圳等地趕到武漢來投“反對票”,不顧投資歸零的風險?什麼樣的原因讓全球電力行業巨頭阿爾斯通接盤武鍋后,在一步步將其打造成世界一流鍋爐生產基地的同時,業績卻一落千丈,資不抵債?

  5年虧損17億元

  12月的武漢寒風刺骨,《經濟參考報》記者以被委托股東代表的身份親歷了武鍋的股東大會。在劍拔弩張的交流過程中,窺見這個昔日國內鍋爐制造巨頭的5年浮沉。

  與老國企不同,武鍋廠區安靜、整潔,幾輛擺渡車不停地往返於廠門與辦公樓之間,接送參會股東。進入辦公樓,工作人員統一穿著干淨的帶有阿爾斯通標識的制服,禮貌地給股東們指路,然后快速回到自己的工作間。“這哪像資不抵債的虧損企業,阿爾斯通對企業的管理深入到了各個細節,”在杭州做窗帘生意的股東王利芳說“甚至他們用的窗帘每平方米成本都在百元以上。”

  王利芬的問號來源於企業的年報數據與眼中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鍋爐廠形成的巨大反差。在股東大會上,這個問題也成為武鍋中小股東質疑大股東的焦點。

  2007年8月,阿爾斯通從武漢鍋爐集團手中收購武鍋51%的股權,被寄予厚望的入主迎來的卻是由盈轉虧的季報,當年虧損高達4.8億元,其后三年連續虧損,僅在2010年獲得武漢市1億元的財政補貼,武鍋才避免退市。但2011年,武鍋又陷入了2.6億元的巨虧。

  “收購5年,武鍋合計虧損超過17億元。”中小股東代表金宏宇說,而同行卻在這五年飛速發展。從公開的年報看,杭鍋股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從2008年不到1億元增加到3億多元﹔華光股份與華西能源的淨利潤也在億元左右。這些只是業內的二線企業卻將昔日排行第四的武鍋遠遠甩在后面。

  對於武鍋業績的持續下滑,武鍋董事長楊國威解釋,這5年來管理層都在一步步實現收購當初的承諾,將武鍋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鍋爐廠。2007年到2008年國內鍋爐市場需求快速恢復之時,武鍋正經歷技術改造和新建工廠的建設、搬遷,客戶隻有看到了新廠、看到了新產品才會下訂單,因此錯過了高峰期。

  武鍋方面提供的資料分解了虧損來源,7.01億元的虧損是來源於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前已簽署的合同﹔4.3億元的虧損來自於武鍋所背負的負債的財務費用﹔6.4億元的虧損是在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收購武鍋后發生的。

  投資者卻認為阿爾斯通派駐的管理層應對武鍋虧損負責。

  已經離職的原武鍋設計處工程師王兆勇說,阿爾斯通對武鍋傲慢的改造策略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他說,從過去外資收購國內鍋爐廠的成功經驗看,都是慢慢過渡,逐步引進,逐步轉型。而阿爾斯通一刀切地將武鍋從一個擁有多類鍋爐生產產品的企業改造成單一產品生產基地,不僅喪失了不少傳統客戶,也錯過了市場機遇。再加上其水土不服的營銷戰略,在技術沒有高人一籌之時,價格卻高於國內同行,造成很長一段時間武鍋都拿不到項目。

  另一方面也與阿爾斯通的中國策略相關。王兆勇懷疑武鍋被阿爾斯通用作自己的代工廠,由於外銷和代工利潤率的差別,導致企業淨利潤減少。

  他說,公開年報顯示,華光股份、杭鍋股份、華西能源的主營業務利潤率在14%至22%左右。而武鍋的主營業務利潤率不到3%,這麼低的利潤使人懷疑武鍋是不是在轉移利潤。

 

(責任編輯:李海霞、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