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院與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兼任犯罪學與刑事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理事﹔北京市刑法協會副會長。
我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家,因為觸犯刑律而“倒下”。在昨日舉行的2012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與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張遠煌教授透露說,目前國內普遍的情況是,企業家防范刑事法律風險的意識相當淡薄,企業家的犯罪越來越多。
張遠煌教授介紹說,從調查來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企業家因為觸犯刑律而倒下。企業家的犯罪不是越來越少,而是越來越多。國企老總代表國家管理資產,本身都是職務犯罪的高發人群,加之其直接管理的資產龐大,一旦觸碰法網,將遭受更為嚴厲的處罰。以去年國企老總18起貪污案為例,其中16起案件判處都在15年以上,這種處罰力度已經跟殺人搶劫犯罪比較接近了。與國企相比,民企生存沒有壟斷地位,要充分競爭,所面對的刑事風險范圍也要寬得多。在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即將發布的2012年中國企業家犯罪報告中,收集的300多起案例經過分析,涉及77個罪名。國企老總涉及罪名最多的是受賄、貪污,民企老總幾乎所有都涉及。
張遠煌教授認為,我國企業家犯罪現象與社會制度設計缺陷和運行機制不良有關。雖然我國的法治制度建設已基本完成,但是法治環境仍有待於提高。法治的要害在於對法律本身的敬畏和遵從。而在市場經濟中,如果守法經營利潤比違法者獲得的少,這種情況就會誘使一些企業家鋌而走險,跟法律玩游戲。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企業隻要在本地GDP貢獻比較高,對地區經濟發展作出貢獻,有點違規行為地方政府有時會睜隻眼閉隻眼。這樣很多企業家形成一種僥幸,隻要對GDP貢獻比較大,相當於買了免予刑事風險的保險,一些企業家則用錢免災。這樣的種種心理導致我國企業普遍對刑事法律風險防范不重視,很多企業家不懂法律,也沒有法律意識,長期游走於刑事法律風險的邊緣。
張遠煌教授指出,目前企業的法律顧問和法務部門,主要關注的是諸如知識產權等民商事法律風險,對刑事的法律風險往往疏於防范,很少看到有企業家聘請專門的刑事法專家提供幫助,往往都是東窗事發之后找最知名的刑事法專家,找最知名的刑事法律師打官司,但這個時候為時已晚。(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