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系數測算【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統計局住戶調查辦主任詳解居民收入基尼系數測算【3】

2013年02月01日19: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三、測算基尼系數的方法與步驟

  國家統計局根據一體化住戶調查指標新口徑和調查戶基本信息、人口普查資料,參考個人所得稅資料等背景信息,對城鄉居民收入歷史數據進行了回溯調整,在此基礎上測算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主要方法與步驟如下:

  第一步:按新的指標口徑調整歷史數據。

  新指標是指2012年12月份以后實施的一體化住戶調查制度中的可支配收入指標。該指標是國家統計局按照聯合國統計委員會《國民經濟核算2008》以及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住戶收入統計堪培拉手冊2011》中的居民收入口徑制定的,具有國際可比性。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標中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來源可分為:工資性收入、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轉移淨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淨租金。

  國家統計局按照新的可支配收入指標口徑,利用已有的城鄉居民收入分戶調查資料,調整形成了2003年-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同口徑的可支配收入分戶數據。具體就是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指標調整為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主要是從純收入指標中扣除了農村居民社保支出、利息支出、贈送城鎮居民支出,增加了農民工在外花費的收入。同時,規范完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徑范圍,主要是進一步扣除了交納社保費用和所得稅以外的全部轉移支出(社保支出和所得稅在原指標中已扣除)、以及以房貸利息為主的全部財產性支出,增加了自有住房折算淨租金收入和實物折算收入。

  第二步:校准城鎮高收入戶調查收入偏差。

  為了解決調查樣本中高收入戶記賬收入偏低的問題,國家統計局採用了多種國際上常用校准方法進行試算,比較了各種方法的利弊,最后選擇了有確切數據來源、校准量最大的校准方法。

  一是比較歷年城鎮住戶調查的一相樣本(即大樣本摸底調查戶,三年一次,訪問調查)與二相樣本(即記賬調查戶)的住房、職業、文化程度、訪問調查的收入等方面的差距,對不同類型的記賬調查戶的比重進行校准,以提高高收入戶的比重。

  二是根據稅務部門發布的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納稅人收入情況校准住戶調查中高收入戶樣本比重和收入水平。

  三是對一體化住戶調查中國家抽中的16000個調查小區中所有200多萬住戶的摸底調查資料與現有城鄉住戶調查戶基本信息進行對比,對城鄉住戶調查樣本構成進行評估。

  同時,國家統計局也對國內相關研究的校准方法進行了研究。經比較,最終採用以個人所得稅資料為依據,測算確定高收入戶樣本結構權重和人均收入水平的調整系數和調整模式,對高收入戶群體進行平滑校准。

  第三步:按照全國城鄉人口比例,調整合並城鄉住戶調查數據。先調整農民工歸類,形成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總體。將年內外出務工半年以上的農民工,從現行的農村人口調整為城鎮常住人口,保持與人口統計分類的一致性。再按歷年城鄉人口比重對城鄉住戶調查分戶數據進行加權合並。

  第四步:計算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在城鄉合並樣本數據的基礎上,依據基尼系數計算公式,利用SAS軟件計算出了全體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數。所有數據未進行城鄉、地區或時序的價格差異調整。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Wi和Pi 是指將調查戶按收入由低到高進行排序,計算第i戶代表的人口的收入佔總收入比重(Wi)和第i戶所代表的人口佔總人口比重(Pi)。

  總之,國家統計局本次測算2003年-2012年全體居民收入基尼系數,主要基於樣本充足、調查扎實的城鄉住戶調查詳細分戶資料,並盡可能消除了城鄉居民收入指標口徑不一致和高收入戶樣本偏差對基尼系數的影響,測算得到的基尼系數具有國際可比性,也反映了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趨勢。但與很多國家政府統計面臨的問題一樣,由於缺少確切信息,很難校准稅外收入的偏差。根據老樣本和老口徑數據進行調整得到的結果,也可能會與新樣本和新數據得到的結果有一些差異。未來,國家統計局將根據新的一體化住戶調查數據,在進一步廣泛收集校准背景資料及深入研究樣本校准方法的基礎上,及時發布基尼系數和相關方法,也有可能對基尼系數的歷史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校准修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