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李克強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2】

2013年05月15日07:5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二、該管的事必須管住管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不僅要取消和下放權力,還要改善和加強政府管理,關鍵是要在搞活微觀經濟的基礎上搞好宏觀管理,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治理能力,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效能,建設現代政府。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民群眾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我們最大限度地放權,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隻有建立公平的環境,才能實現公平的競爭。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還很不規范,經營不講誠信、假冒偽劣屢禁不絕、侵犯知識產權時有發生、尋租行為不少。這些現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對於誠實守信的經營者就是不公平,就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扭曲現象,從而傷害整個經濟健康發展。這不僅會影響國內各種所有制企業的正常經營,也會影響國外投資者來華投資發展。所以,我們這次改革絕不是一放了之,在放權的同時必須加強市場監管。

  當前,一定要把監管的重點放到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經濟社會發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領域上來。比如食品安全問題就涉及千家萬戶,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是一日三餐,民是以食為天,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加強監管。最近,“摻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連發生,加重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這些雖然只是局部的、苗頭性的問題,但影響惡劣,危害很大,一定要高度重視、嚴格監管、嚴厲打擊,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亂,要讓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價,決不能再出現問題奶粉那樣的信任危機。雖然現在我們財政緊張,也要在加強基層監管手段上舍得用力花錢,讓老百姓對食品安全有信心。還有環保問題,不僅是重大發展問題,也是重大民生問題。近年來,環保方面採取了不少措施,對建設項目實行了環境評價制度,但重事前審批、輕事中事后監管問題仍然嚴重,未能實行全過程監管,造成一些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和投入運營后,又因環境問題引發很多社會矛盾。我們說在環保工作上要不欠新賬、多還老賬,如果不加強監管是做不到的。加強監管還有利於環保和節能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次轉變職能,放和管是兩個輪子,隻有兩個輪子都做圓了,車才能跑起來。大量減少行政審批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實行“寬進嚴管”。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發現問題就必須叫停、處罰,這往往要得罪人,甚至要做“惡人”,比事前審批難得多。工作方式也不一樣,事前審批是別人找上門,事后監管則是自己要下去,到現場了解情況,實施監管。同時,我們一些政府機關和干部在行政審批方面通常是輕車熟路,但在市場監管方面辦法還不多、經驗也不足。這主要不是因為干部水平本身的問題,還是體制不對頭,所以事倍功半。這種管理方式上的轉變,對各部門、各級政府都是新的考驗和挑戰,責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我們作為人民的政府和國家的公務員,要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就要擔這個責任,不斷提高自身水平,這是無法回避的。

  第二,要創新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在經濟領域簡政放權的同時,我們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的職責必須加強。總體上看,現在我們的產品供應是充足甚至有些方面是過剩的,而服務則存在短缺問題,質量也需要提高。增加服務供給,滿足社會需求,必須把政府的作用與市場和社會的力量結合起來。要把政府的工作重點放到“保基本”上來,加快織就織好一張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安全網”,特別是要“補短板”、“兜底線”,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同時,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務領域,要更多更好發揮市場和社會的作用。要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步伐,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務。大力引入社會資本,增加競爭,滿足多樣化需求。即使是基本公共服務,也要深化改革、利用市場機制、創新供給方式,更多地利用社會力量,加大購買基本公共服務的力度,要加快制定出台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凡適合市場、社會組織承擔的,都可以通過委托、承包、採購等方式交給市場和社會組織承擔,政府辦事不養人、不養機構。這樣既能加快解決公共服務產品短缺問題,又能形成公共服務發展新機制,對企業、老百姓和政府,都是“惠而不費”的好事。當然,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機制的同時,政府也要加強監管、搞好服務。

  第三,要優化必要的行政審批程序。政府轉型要有個過程,不該審批的不再審批,該審批的則要把關審好。由於多種原因,像鋼鐵、水泥等行業上項目都是需要審批的,但多年來恰恰沒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相比之下,家電、服裝等行業早已走上市場化軌道,不用政府審批,靠市場優勝劣汰,沒有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這說明,該審批的審批不嚴格、執行不到位的,費力辦了事而又事與願違,還不如已放給市場的。這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反思。履行審批職權就要把責任擔起來,本行業的事情一定要摸清摸透,出了問題要敢於碰硬,該報告的要及時報告,把確需審批的事項管住管好。現在經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項目,可以批給張三,也可以批給李四﹔可以早批,也可以晚批﹔可以多批,也可以少批。這種自由裁量的隨意性,不利於建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影響了市場主體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也容易滋生腐敗。解決這個問題,要提高規劃布局和標准制定的水平,這才能真正考驗我們的行政能力。還要從體制上加以保証,再造行政流程,完善審批制度,建立標准明確、程序嚴密、運作規范、制約有效、權責分明的管理制度。

  第四,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轉變職能、減少微觀事務管理后,政府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管宏觀,管好那些最該管的事。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隻有把那些該放的放了,才能抓大事、議長遠、謀全局,少管微觀、多管宏觀。宏觀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搞好宏觀調控,要更加重視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保持經濟總量平衡,促進重大結構優化,維護全國市場統一開放,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下,既要處變不驚、按預期的發展目標搞好調控,又要未雨綢繆、充分考慮各種可能性,如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怎麼辦,物價漲幅超出上限怎麼辦,農產品供給出現大的波動怎麼辦,諸如此類問題,都要超前謀劃應變的調控預案。要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有效性,把政府掌控的資源集中用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中央在宏觀調控上一定要有權威性,要留有“撒手?”。在宏觀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國務院經統籌考慮採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地方也要理解並堅決執行。地方政府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要有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自覺維護黨中央、國務院權威,維護中央大政方針的統一性和嚴肅性,提高執行力,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當前,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轉變職能,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都是硬任務,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確保完成。

  這裡,我還想特別強調的是,政府履行職能必須依靠法治。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轉變政府職能本身就是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國務院及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帶頭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無論履行哪一項職能,從行為到程序、從內容到形式、從決策到執行都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讓行政權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內運行。要依法規范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行為,維護市場經濟運行秩序,保障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我們一定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職能,推動改革發展,建設現代政府。

  三、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堅決打好政府職能轉變攻堅戰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對這項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大幅減少對微觀事務的干預,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務,切實加強宏觀管理,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更加堅定的決心和意志,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

  一是組織領導要有力。這次政府職能轉變,國務院部門包括內設機構已先行一步,要繼續帶好頭,一級給一級作表率。國務院已經建立了機構職能轉變的相關工作機制。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對本部門的職能轉變工作負總責,把責任落實到各司局、各處室。既要落實放權的責任,也要落實監管的責任,兩者齊頭並進,既防止放不到位,又防止出現監管真空,一定要走出“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央編辦等牽頭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研究審核各部門提出的職能轉變事項,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工作推進力度。

  二是部門任務要落實。要進一步對現有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摸底核實,不能捉迷藏,也不能摻水分。盡快研究提出新一批取消和下放的事項,優先取消和下放那些含金量高、能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的審批權。對應當取消和下放但一時還做不到的事項,要明確提出時間表,積極創造條件盡早推出。對應當保留的事項,要提出明確意見,優化審批程序,提高效率。根據職能轉變要求,抓緊按程序對現行法律法規進行清理和修訂。要把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情況納入部門年度考核的主要內容,建立長效機制。

  三是地方政府要跟進。地方各級政府對國務院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需放給市場和社會的,任何一級都不得截留。對下放給地方的項目,要做好承接、加強規范,把后續監管做到位,切實負起責任。同時,結合實際抓緊研究出台本級政府職能轉變的具體措施,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堅決取消和下放。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增強全局意識,統籌抓好本省的職能轉變工作。

  四是監督檢查要有效。落實好職能轉變要求,必須依靠嚴明的紀律和有效的監督。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決不允許相互扯皮、推諉拖沓,明放暗不放。改革要公開透明進行,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適時以適當方式公開,接受輿論和社會的監督。有督促還要有檢查,各部門都要逐一對照要求,搞好自查自糾,接受上級督查。國務院將在適當的時候派出督查組,了解已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的執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對做得好的要表揚表彰,特別對通過簡政放權穩增長、調結構、促發展成效明顯的經驗要及時推廣,對工作開展不力的要進行問責,以推動職能轉變工作的深化。

  同志們,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是一項重大改革。改革貴在行動。我們要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精心組織、扎實工作,加快推進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法治政府建設,為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李海霞、喬雪峰)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