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正在以無比巨大的力量和規模,改變著中國農民的命運,塑造著中國發展的邏輯。
的確,我們完全有理由自豪。我們隻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就把城鎮化率由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不到20%提高到去年的52.57%,而西方國家(OECD)這一歷程用了300年的時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批又一批農民工在城鎮化的大潮中背負行囊,在陌生的城市中闖出了一個新天地,甚至有不少農民工在城市辦起了自己的公司,這種在城市不同程度的成功和扎根,是他們做夢都沒有想過的。我們完全有理由喜悅,農民工的打工收入,正在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越來越佔據重要的份額。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毫無疑問,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沒有農村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就是不完全的現代化。沒有農村的小康社會,中國的小康就是不完全的小康。我們的城鎮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居功至偉,怎麼給予高度的評價都不為過。在充分肯定城鎮化取得的輝煌成就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城鎮化在轟轟烈烈的推進之中,過去沒有意識到的問題突然出現了,過去沒有准備的情況出現了,過去沒有過的城鄉矛盾凸顯了。
正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前不久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時說的那樣,當前我國城鎮化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后﹔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用地粗放低效﹔城鎮空間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城市服務管理水平不高﹔體制機制不健全,阻礙了城鎮化健康發展。
剪不斷,理還亂。中國城鎮化的外部條件和內在動力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必須走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之路。城鎮化質量的關鍵在哪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兩會答記者問時,一針見血地指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
克強總理說,現在大約有2.6億農民工,使他們中有願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要有就業支撐,有服務保障。而且城鎮化也不能靠攤大餅,還是要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東、中、西部地區因地制宜地推進。還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邊是高樓林立,一邊是棚戶連片。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改造一千萬戶以上各類棚戶區,這既是解決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也是降低城鎮化的門檻。尤為重要的是,新型城鎮化必須和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要保住耕地紅線,保障糧食安全,保護農民利益。
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是如此的迫切和必要。在我國城鎮化推進的實踐中,我們看到大量的農民工身在城市,卻難以融入城市。我們看到,城市公共服務的溫暖並沒有完全惠及廣大農民工。很多農民工游走在鄉村和城市邊緣,把孩子和老人留在鄉村。很多二代農民工由於成長在城市,難以回到阡陌進行農耕生活,而城市又很難以平等的身份容下他們。
農民在波瀾壯闊的城市化進程中,不斷地、自發地、堅韌地把鄉村和城市的紐帶聯接起來。第一次大包干,那時,農產品極大豐富,農民要通過自己的營銷把農產品賣到城市,但這一次融入,十分不徹底。第二次是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迅速推進的城鎮化,這一次,農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融入城市的血脈,哪裡累和苦,哪裡就有農民工的身影。
社會流動起來了,農民工奮斗的業績可以改變農民自己的命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是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現在這種束縛已經不見了。在城市化這樣一個巨大的歷史變革中,我們絕不允許讓城鎮化成為一個剝奪農民利益的過程,絕不允許讓城鎮化成為一個利益向少數人集中和積聚的過程。
發展依靠人,發展為了人。城鎮化的紅利應該由全體公民共享。這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的根本宗旨。
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如何推進?
首先,要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城鎮化首先而且也不應該是消滅農村的過程,在我國這樣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十幾億人口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始終是一件大事。因此,必須在城鎮化過程中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生產。雖然我國谷物自給率仍然高達97.7%,但糧食自給率包括谷物自給率開始下降。當前農業生產的要素和環境已繃得很緊。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難度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田灌溉用水缺口達到300多億立方米,近10年來平均每年因旱災損失糧食600億斤以上。
其次,要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城鄉統籌、節約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質量。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規模,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吸納就業、人口集聚功能。一些地方貪大求洋,土地的城市化快於人口的城市化,城鎮化快於工業化最終使城鎮化徒有其表,這方面的教訓太深刻了。
再次,加快推進戶籍制度、社會管理體制和相關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為人們自由遷徙、安居樂業創造公平的制度環境。村庄建設要注意保持鄉村風貌,營造宜居環境,使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良性互動。
總之,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要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發揮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