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頂別墅業主詳述建造過程 稱平時很低調【3】--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北京樓頂別墅業主詳述建造過程 稱平時很低調【3】

2013年08月13日08:04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京樓頂別墅業主詳述建造過程 稱平時很低調

  專訪

  樓頂“超級別墅”一經曝出,便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稱它的主人系張必清。在探訪中,鄰居提供了“別墅”主人張必清的電話,通過電話,張必清接受了京華時報的專訪。

  他說,此前他也曾擔心陽光房會太招眼,但沒想到會造成現在的后果,如果相關部門有要求,他會拆掉違建。

  我沒說過“敢蓋就不怕告”

  京華時報:您看到網上關於“樓頂別墅”的熱議作何感想?

  張必清:現在我在雲南出差,網上關於我在樓頂蓋別墅的傳聞,我都看到了。網上說我的房子是違建之后,各種評論也都蜂擁而至。本來,今天我是在給人家講課,看到網上的這些東西后,血壓一直高。所以,我講完上午的課以后,原定的下午的課就沒有去。

  我只是一位行醫的人,我的點穴位治病法是祖傳的,平時我干什麼事也都比較低調,像“你們去告吧,我敢蓋就不怕告”這類的話,我是不可能說出來的。我干著這麼善良的職業,別人居然能把我說成像那種帶有“流氓氣”的人,我真的很委屈,有種牆倒眾人推的感覺。

  京華時報:樓頂上的“別墅”是違建嗎?

  張必清:我住的4號樓的樓頂,也就是大家在外邊能看到的樣子。其實那個並不是別墅,只是一個簡單的三層“躍層”,其中一部分面積屬於開發商贈送的。

  不光4號樓是這樣,其他樓的頂層也都有一戶戶型和我家相似的房子。剩下有20多平米的陽光房確實是我自己私自蓋的違章建筑,包括半圓形的那個陽光房。

  如果大家有機會路過,都可以去現場看一下。贈送給我的陽光房距離樓房的外圍牆很遠,我也就私自蓋了點陽光房。一方面希望能夠“平衡”一下房子,另一方面是為了能夠佔點空間來養養花之類的。也算是自己的一點私心吧。

  京華時報:你說樓頂那個不是違建別墅,那為什麼從外表看那麼像別墅?

  張必清:網上流傳的照片不知道大家是否仔細看過。如果仔細放大看的話,能清楚地看到,最像別墅的那個東西其實只是一排黃色木頭。好像網上很多人也都在說,那個黃色的位置最像別墅。其實那是我剛做的一排葡萄架。

  住在頂層,夏天會感覺特別熱。所以,我就在今年又單獨加了一個20多米長的葡萄架,也算是形成了一個長廊吧。現在裡邊還有絲瓜、南瓜、爬山虎等植物,也是很漂亮的。

  葡萄架原本是竹竿的,但容易被風刮走,后來我就重新改了一下。用木頭做好以后,把它們都固定在一起。也可能是因為木棍之間的距離太近,實際距離隻有30厘米,離得遠了以后,讓人看起來感覺密密麻麻的。若是我不住在這裡,我在看完網上的東西以后,看到那一排葡萄架也肯定會誤以為是別墅,因為它真的很像。

  這也是我不對,不應該弄這個葡萄架,搞得像是一個別墅。

  京華時報:為什麼沒有被拆除呢?

  張必清:當初蓋房的時候,城管部門也到現場了解過情況。之后城管可能通過走訪鄰居了解到,我這個人還不錯,因為我平時都在給鄰居們免費治病看病,包括給鄰居的朋友們看病。

  而且我蓋的那點陽光房的影響也不大。陽光房的材質也都是非常輕的,對樓體的安全也不會有影響。城管工作人員和部分鄰居也都到樓頂上邊看過,最后也算是對我的一種理解,所以一直都沒拆。

  做假山共花掉80萬左右

  京華時報:如果不是別墅,那樓頂上的假山是干什麼用的?

  張必清:高出樓頂的陽光房位於樓頂中央,周圍還有很多煙囪(排氣管道)。每到做飯的時候,樓下各家各戶的?鍋炒菜味兒就會順著排氣管道飄出來。我住在樓頂,晚上睡覺時,還會有濃烈的廁所臭氣飄出來,家裡根本沒辦法開窗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就想把排氣管道加高,也就是想辦法把排氣管道給包起來,好讓它的排氣口能高出我的窗戶一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試過很多種辦法。以前曾用過鐵皮包裹,但是到了冬天,刮起西北風來,鐵皮的聲音非常刺耳。后來,我從網上了解到,可以用一種樹脂類的材料做成假山,然后再把排氣管道包裹好。但是想到如果只是單純做一些包裹的話,樹脂的假山可能會被風吹走。最后就考慮應該把多一些的假山石凝固到一起,還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可是做好了以后又發現四周都是光禿禿的,非常不美觀,后來就又給假山加了一些洞,讓它有了一定的凹凸效果,看起來就像真山了。

  其實假山的材質是非常輕的,和塑料臉盆的材質是一樣的。

  京華時報:假山能起到預期的作用嗎?

  張必清:一塊一塊運到樓頂以后,通過拼接、黏合,把煙道口的位置全部留出來,最終形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總共花費80萬左右。假山做好以后,一方面能隔熱降溫,一方面還能排除味道的干擾,效果還是不錯的。

  但是后來看著假山總感覺光禿禿的。我就又找了一些盆栽,放到假山的縫隙台階位置。畢竟北京市政府也是鼓勵樓頂綠化的嘛。植物的土壤也是非常輕質的,是一種叫“保綠素”的東西,一麻袋才一公斤重。

(責編:郝帥、劉陽)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