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經濟學家答問錄”之一:怎麼看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

中國經濟換檔中速增長 全面超越發達國家機會來臨

李海霞

2013年09月05日00:05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經過30多年近10%的超高速增長以后,從2010第一季度開始中國的GDP增長速度出現了連續13個季度的下滑。2013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為7.5%,與今年年初所定年度增長目標持平。

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對中國發展前景進行了分析研判。專家認為,總的看來,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預期已經形成。但這種減速,不是某些國外輿論所強調的“中國經濟不行了”的夸大其辭或危言聳聽。

人民網記者對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以及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求解中國中長期發展之道。

我國經濟將實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換

侯永志:我們十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認為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明顯變化,未來經濟還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

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依然會有強大的需求拉動力。中國有10數億人口,廣大人民的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未來中國潛在的消費需求無法估量。城鎮化的繼續推進,將帶來巨大的以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投資需求。中國雖已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但人均制造業增加值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幾倍的差距。完成工業化,中國還有不短的路要走。這個過程也會產生大量的投資需求。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依然會有強勁的來自供給者的支撐力。雖然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但仍可長期保持較高的儲蓄率﹔勞動力年齡人口雖已絕對下降,但勞動者整體素質卻越來越高。隨著國家創新戰略的落實,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將會與日俱增。

最值得強調的是,中國有強大而穩固的、服務於全體人民利益的政權。強大而穩固的政權是任何國家推進現代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証。

祝寶良:由於中國的全要素增長率面臨較大的提高瓶頸,中國GDP的潛在增長能力將由現在的10%下降至7%-9%,且在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下降。未來3到5年內,我國失業率可以保持在4%以內,就業人數基本可以實現1000萬/年。

中國外貿地位的提升、新興戰略性行業的興起以及區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成為中國經濟可保持8%左右增速的重要原因。

雖然中國外貿增速較以往有所下降,但出口份額並沒有下降。我國在服務業、金融業、信息服務、養老行業等方面的出口都有長足發展。同時,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如醫藥、裝備制造業等行業已經發展起來。中國的沿海地區的過剩產能已經從長三角地區向中西部轉移,區域經濟發展更加優化。

更為重要的是,這屆政府的宏觀調控無論是在能力和水平上都在加強。

王遠鴻:2011-2020年,我國GDP潛在增長區間在7%-8%,我國經濟將實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的轉換。

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轉折,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折,社會生產力得到大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社會和諧穩定得到鞏固和發展,這為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黨和政府的發展理念、宏觀調控水平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是與處在相同發展階段的經濟體相比,我國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需求規模巨大,科技創新能力較強,人力資本提升空間較大,區域間要素和產業轉移發展空間較大。

四是全球經濟發展處於低迷期,也為我們全面超越發達國家提供了機會。我國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將不斷提高。

(責編:孫博洋、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