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三中全會解讀:發展中規范 中國債券市場再迎黃金十年

鄒光祥

2013年11月18日13:3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今年注定是中國債券市場最不平常的一年,而近期債券市場的急劇調整,已經到了“見証歷史”的時刻。

從年初刮起的“打黑”風暴到近期的“股債雙殺”,債券市場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中國債券市場該何去何從?在債券市場集體陷入迷茫之際,1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無疑撥開了籠罩在市場的陰霾。

債券市場目前遭遇的諸多困境依然是成長中的煩惱,隻有在發展中才能化解。“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有助於完善我國債券市場,帶來改革的遠期利好。”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將有助於企業珍惜再融資資源,均衡企業融資成本,分散融資風險。”

對於《決定》提出的發展並規范債券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債券市場今年以來出現了利益輸送等不規范的現象。監管層為此出台了相關政策,市場已經逐漸規范,但在規范的同時還需要發展,不能“一收就死”,最好應進行規范式發展。

在眾多債券市場人士看來,發展依然是當前市場首要的任務。《決定》中有關債券市場“發展並規范”的提法讓從業者看到了信心。

債券市場諸多問題的暴露並不可怕,應該被視為一次風險的集中釋放,唯有把這些已經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堵上,中國債券市場才能迎來更好更快地發展。

今年4月中旬,以萬家基金的基金經理鄒昱和中信証券固定收益部執行總經理楊輝被調查為開端,一連串債市資深從業人員相繼“落馬”,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債市“打黑”風暴。

在此之前,中國債券市場走過了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階段,被視為“黃金十年”。在此期間,各類新興債券品種層出不窮,發行規模不斷邁上新台階,市場整體規模逼近30萬億元,“力壓”股票市場。

在“打黑”風暴中,監管部門很快展開了一連串的整頓和治理行動,包括暫停部分金融產品開戶、將丙類戶逐步取消和升級、叫停債券關聯交易、加強交易監測、取締線下交易與過戶等。

受監管的治理整頓影響,今年債市的流動性和交易量已經受到一定影響。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這種影響是暫時的,是成長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從提升直接融資比例的角度看,債券市場也大有可為。

創新仍然是債市突出主題,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應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比如,解決市場分割、實現互聯互通等應進一步推進等。

《決定》為債券市場市場化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央財大証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指出,在市場發展的初期暴露出的這些問題恰恰為監管的精准化提供了好的著眼點和時機,讓我們能夠及早提高從業行為准則,保証債券市場的長期發展。

當前債券市場存在的問題絕不應該就此因噎廢食,退縮金融市場化改革的腳步。業內人士表示,從規范的角度看,債券市場當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需要進一步出台有關政策,從外部加以約束﹔相關機構則需要做好內部建設,強化行業自律。當前,我國債券市場雖已取得跨越式發展,但總體看來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實體經濟發展需要、會員投融資需求之間仍存在差距。

“從根本利益來說,當前市場的發展,既不否定成績,也不擴大問題﹔既要堅持創新,也要防范風險﹔既要堅持市場化理念,也要優化政府監管。這才是當前市場發展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副秘書長楊農稱,“當前我們要繼續高舉市場化改革理念,繼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牢固地確立在發展中規范。對於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局部性問題,不能夠矯枉過正,更不能夠因噎廢食”。

從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過去數年的大擴容,不過是中國債券市場黃金時代的開端。在這樣的歷史關頭,更加需要繼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有《決定》的指引,中國債券市場的市場化將再次出發,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

(責編:李海霞、劉然)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