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巴曙鬆:網絡支付未來五年或超20萬億

2013年11月21日09:3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手機看新聞

網絡支付未來五年或超20萬億(網絡配圖)

  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一天就完成了350億的銷售額,支付寶一天完成的交易筆數超過1.88億筆,網購網付的爆炸性增長已備受關注。11月20日,在中國清算協會主辦的“網絡支付安全論壇”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在其《中國網絡支付安全白皮書》研究報告中指出,網絡支付與銀行卡交易規模相比,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預計3-5年內網絡支付交易規模至少還有增長6倍,達到20萬億元以上。

  “其中,移動支付呈現爆發式的增長,市場預計2013年全年移動支付市場規模會超過8000億,是去年規模5倍以上。”巴曙鬆說,隨著3G移動網絡的發展普及,基於移動網絡的電子商務活動不斷發展,與之配套移動支付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事實上,移動支付市場的爆發態勢已在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業務發展比重中反映出來。據統計機構Gartner的數據預計,2013年全球移動支付用戶數將達到2.45億,同比增長22%,交易量將達到2354億美元,同比增長44%。而支付寶手機支付用戶超過1億,其移動平台支付錢包的用戶數也接近1億規模,預計年支付量將達到1000億美元(約6000億元人民幣)左右,也就是說支付寶今年的手機支付量預計將佔到全球市場的40%以上。

  巴曙鬆表示,決定未來中國支付實力的核心是安全與效率,兩者要平衡發展。過去數年國內支付企業在安全領域的投入相應較多,因此風險控制技術比較領先。據悉,目前在國內網絡支付市場風險水平約為0.01%,包括支付寶在內主流支付機構風險水平更是明顯低於該水平,而這一風險水平在國際網絡支付市場普遍為1-2%。

  針對即將來臨的移動支付時代,巴曙鬆指出,移動支付的快速崛起將給中國支付產業帶來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

  巴曙鬆建議,通過技術創新,而非傳統金融增加交易成本犧牲效率的方式解決支付安全問題。事實上,在電子商務等新經濟產業模型中,用戶交易成本和風險損失並不是單純的負相關關系,通過安全技術創新是可以實現效率與安全雙重提升。

 

(責編:喬雪峰、聶叢笑)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