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南縣農村孩子的新年夢想:“我想有一張新課桌”
寒假前夕,安徽省阜南縣許堂鄉東徐小學一名二年級學生在破損的課桌旁看書。該校幾乎每間教室都有類似破損嚴重的課桌,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不便。據了解,該校是一所農村學校,由於學生回流,學校教學設施明顯不足。孩子們告訴記者,自己的新年願望是能有一張新課桌。本報記者 張學軍 攝
重慶市渝北區華秦小學校長廖清林:“跨省”村小圓了山村娃求學夢
在海拔近千米的華?山上,一條省界線劃分開四川、重慶。但位於省界邊上的重慶市渝北區華秦小學卻一視同仁,點亮了川渝兩地158名山村娃娃的“讀書夢”。
三面樓房,塑膠操場,依山而建的華秦小學門口便是盤山公路。公路對面不遠處的一座座農房,就已超出重慶地界,屬四川省鄰水縣高灘鎮。華秦小學校長廖清林打趣說:“我們站在教室門口,就能放眼看到四川了。”
9歲的陶?林是鄰水縣高灘鎮寶家村人。按照規定,他應該在鄰水縣入讀小學。但他家距離鎮上的小學幾十裡山路,距華秦小學卻隻有20分鐘車程。按照國家就近入學規定,在得到重慶市渝北區教委應允后,父母歡喜地把小?林就近送到華秦小學就讀。
像陶?林一樣“跨省讀書”的學生,在華秦小學共有40多名。廖清林說,孩子們對省界沒什麼概念,他們並不知道自己上學、放學都需要跨省。
華秦小學地處高山,山村收入微薄促使許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加之山路陡峭遙遠,158名學生中,有70名選擇住校。
五人一間宿舍,上鋪睡覺,下面是書桌,牙刷、毛巾擺放得整整齊齊——這是華秦小學的學生宿舍,住宿條件甚至比某些城裡學校還要好。陶?林告訴記者,與其他寄宿生一樣,自己的住宿也是免費的,而且每周一、三、五都能喝到學校免費提供的牛奶。
雖地處高山,孩子們的所見所聞卻並不閉塞落后。電視、電腦、網絡、實物展台,學校每間教室都可以用多媒體授課。鋼琴、畫板、科學試驗台、手工制作模型,孩子們的音樂、美術、科學、勞技課程沒有落下一樣。
對於小學畢業后上初中的選擇,一度也是跨省就讀學生父母的困擾。在國家有關異地高考政策出台前,這些學生小學、初中都可以在重慶就讀,但考慮到高考的相關規定,很多父母不得不在初中畢業后將其接回四川就讀。2013年重慶試行異地高考方案后,這些學生們的出路又多了一條。“高中在重慶就讀后也可以順利參加高考,長期困擾這些學生和家長的難題將不復存在。”廖清林說。(連肖 劉相琳 記者 胡航宇)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