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李中成馬年初五冒雪探望貧困戶
人民網?上2月8日電(記者 李闊 通訊員 李偉)大學生村官,是在最基層工作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來自各大高校,二十多歲剛大學畢業就投向廣袤的農村揮洒青春。
春節期間,本網新春走基層記者來到安徽省?上縣,走近百名大學生村官群體,傾聽他們的青春夢想,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
最大壓力:發展農村經濟
2月6日是農歷馬年初五,已多月無雨的皖北農業大縣——安徽省?上縣迎來了入冬以來的首場雪。上午10點,雪花越飄越大,很快將地面覆蓋成白茫茫一片。
“瑞雪兆豐年啊,真是一場及時雪!”望著窗外的雪花,已提前趕到村部上班的?上縣陳橋鎮三王社區大學生村官李中成難掩心中的喜悅。大雪若持續下去,住在村裡破舊瓦房內的老人怎麼辦?會不會冷?
來不及多想,李中成立即趕往幾公裡外的村民宋學珍家。宋學珍的丈夫早些年因病去世,自己帶著孩子在浙江打工,為了多掙錢,今年春節也未回家過年。“這房子有些漏風,大雪天很冷吧?”李中成握著留守在家的宋學珍爺爺、奶奶的手,關切地詢問道。“大過年的冒著雪你又來了,說不出的溫暖啊!”對於李中成“雪中送炭”,宋學珍家人十分感動!
3年前,23歲的李中成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村官,從省會大都市回到皖北農村,擔任三王社區黨委書記助理,團支部書記。三王社區位於?上、利辛、?東區三縣區交界,曾是個“雞鳴聽三縣”的偏僻小村庄。李中成說,在皖北農村任職,發展農村經濟是他們這些村官目前面臨的最大壓力。
“若想真正解決貧困戶生計問題,光靠政府救濟不行,還得盡快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富裕起來。”春節剛過,李中成就開始謀劃著致富項目,幫助村民盡快脫貧致富。
“今天,村民王營彬已經到了廣西,聯系甘蔗苗種,准備引進回村裡種植。”李中成說。王營彬是村裡的貧困戶,為了讓其盡快掌握種植技術,提高收入,李中成就通過安徽農業大學的同學和網絡,幫王營彬介紹甘蔗種植項目。
去年,有村民種植了200多畝的葡萄採摘園,后因品種不好,收益受到影響。在?上縣農業專家的指導下,李中成通過網絡幫助村民找到了新品種,計劃春季就更換品種。
一年來,在李中成的牽線搭橋下,村民們成立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有人承包了33畝土地種植欒樹,也有村民承包了一個魚塘,放養了兩萬元的魚苗。合作社還蓋起了八間蠶室,引進了六百床蠶蛹,並種植了三十多畝桑樹。
“通過流轉土地,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還吸引了農民工返鄉創業,”李中成告訴記者,如今的三王村不僅有輪窯廠、花磚廠、運輸隊,還有大型超市和現代觀光旅游農業示范園,村民年人均收入8200元,村集體收入每年有120萬元。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