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親朋好友相聚,小酌兩杯,氣氛甚是融洽
人民網鄭州2月6日專電村裡長久不修、坑坑窪窪的路少了,開著嶄新的轎車走親戚的人多了﹔喝酒喝的面紅耳赤、東倒西歪的人少了,忙著計劃來年做生意的人多了﹔村裡三五成群、圍著打牌的人少了,忙著去庄稼地裡施肥的人多了。“路寬了,水通了,心順了,這日子,越過越有勁兒。”尉氏縣霍寨村村民霍國興告訴記者。
今年春節,在開封尉氏縣農村,記者耳聞目睹了農民過年的新變化。
車多了
“嘀嘀嘀……”大年初一一大早,一輛嶄新的轎車停在了霍寨村村民霍傳杰的家門口。
“喲,這車可是值10來萬。”在家門口聊天的幾位村民圍了過來。
“也不咋值錢,回家過年不就圖個方便麼。”車主霍開渠笑著說,今年春節,考慮到車票不好買,他索性就新買了一輛轎車,驅車2000公裡從深圳回家過年。
“以前過年回不了家,誰想著今年能開車回家過年。”
像霍開渠這樣買了新車駕車回家過年的農民還有很多。
春節期間,轎車在尉氏縣鄉村隨處可以看到。帕薩特、福特、大眾……在村庄道路旁邊,各式各樣的轎車讓這個古老的村庄洋溢著現代的氣息。
以霍寨村為例,400多戶的村庄,就有20多家村民購買了小轎車,還有不少村民正打算購買。
酒少了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是武俠劇裡常見的場景,也是往年尉氏縣農村春節過年的真實寫照。今年,記者發現,餐桌上的肉少了,青菜多了﹔喝酒的人少了,喝茶的人多了。
“不喝的面紅耳赤東倒西歪你回不了家,今年很奇怪,大家都不勸喝酒了。”去年,因為喝酒,記者的一位朋友在醫院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曾經是喝酒好手的記者的幾位親戚,今年也放下了酒杯端起來茶杯。
“我血壓高,酒可不敢再多喝了。”今年春節,記者的一位親戚去拜訪了很多的朋友,加上自己開車和一家人走親戚,沒有人再勸他喝酒。
以前,家裡來客人,東家會把自己家的豬鴨魚肉上個遍,擔心自己體重發胖的姑娘舉著筷子繞桌子走一圈,看著碟子裡的肉,無從下手。
“村裡都有大型超市,平時,出家門走個三兩步就能買到肉,不比前幾年了。”尉氏縣李寨村村民曹永清告訴記者,農閑時,他們都會去村裡鄉裡的超市逛逛,鄉村超市成了一道風景線。
酒飽飯足是農民春節熱情好客的表達方式。如今,隨著“口袋”漸鼓,他們健康飲食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