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不完全 企業發展史扑朔迷離
根據招股書,由於公司從事軍品業務,部分信息涉及國家秘密,這部分內容豁免披露。
同時,公司坦承,由於涉及軍工產品,天和防務被允許“豁免披露”和“脫密處理”,對投資者判斷公司投資價值會帶來不少風險。
據機械行業分析師分析,涉及軍工產品,天和防務不能對外披露產品詳細信息、核心技術人員以及產品主要客戶信息等。然而,“豁免披露”和“脫密處理”,似乎並不能解釋天和防務隱匿的問題。根據招股書顯示,2009年,公司淨利潤僅為591萬元,同年還是天和投資控股集團的母公司虧損557.73萬元。
對比2010年、2011年,公司爆發式增長的營收以及利潤,天和防務解釋為,產品銷售的波動較大造成的業績波動較大。由於IPO審核的相關披露規定,2009年以前,天和防務相關業績無法查詢,但是,上市前業績突然爆發增長,尤其在一些主要信息不能披露的情況下,公司依然面臨突擊上市嫌疑。
相比賬面財務數據,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從事產品的企業發展經歷,幾乎完全沒有交代,天和防務企業發展史也頗為扑朔迷離。
根據其招股說明書,天和防務前身為天和投資控股集團,截至目前,公司依然體現出明顯的投資公司特征。
公開披露的公司股權演變過程顯示,2004年,西安天和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當時公司注冊資本僅為700萬元。次年,更名為天和投資控股集團,2007年底,上海眾合投資增資,德隆系舊將聶新勇等入股,此時注冊資本也沒有超過3000萬元。
2010年3月,天和投資整體變更為天和防務,注冊資本才增至9000萬元。
作為其營收以及利潤主要來源,招股書顯示,子公司天偉電子成立於2001年,注冊資本僅為50萬元。
十年內,這家注冊資本僅為50萬元的公司,發展為總資產高達3.6億、淨資產2.6億、2011年淨利潤1.6億的企業,堪稱一個奇跡。
然而,這樣一個奇跡的企業發展史,在招股書中並未有詳細披露。
更令人疑惑的是,諸多公開資料顯示,天偉電子前身為天和實業集團,而該集團前身為1994年成立的西安信風電子有限公司。
天和防務如何實現巨大跨度,其核心技術、人員,先期發展資金來源,均無任何披露。
“天偉電子2001年成立,跟信風電子、信風網絡均無任何關系。”天和防務投資者關系部劉姓工作人員表示。(時代周報)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