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

土豪花7年建“活人墓” “紀念碑”高達4米(圖)

吳小康、鐘泉盛、魏蒙

2014年04月04日21:2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土豪花7年建“活人墓” “紀念碑”高達4米(圖)

  這是4月3日拍攝的墓地現場。墓穴周圍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看起來更像一座小公園。廣西柳江縣62歲的譚志定花費七年時間建造的“土豪活人墓”近期在網絡上“走紅”。在城市墓地價格不斷飆升、有人連呼“死不起”的當下,“土豪墓”讓不少人心生“羨慕嫉妒恨”。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墓穴周圍有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看起來更像一座小公園。廣西柳江縣62歲的譚志定花費七年時間建造的“土豪活人墓”近期在網絡上“走紅”。在城市墓地價格不斷飆升、有人連呼“死不起”的當下,“土豪墓”讓不少人心生“羨慕嫉妒恨”。

  “土豪墓”是如何建造起來的?是否屬於“違規建筑”?

  七年建成“土豪活人墓”

  “土豪活人墓”位於柳江縣裡高鎮仁保村。沿著鄉村公路走,離仁保村還有幾十米遠,就遠遠看到村頭一座像紀念碑般挺拔的建筑。村民告訴記者,這裡就是當地著名的“活人墓”。

  近距離看,這個佔地近40平方米的墓可謂手藝精良、匠心獨具。墓地中央豎著一座高約4米的“紀念碑”﹔墓的四周及碑座石板上,雕刻著不少跟古代典故相關的字畫,石碑正后方的圍牆上安放著一個石制龍頭,似乎在翹首仰望著石碑。墓前修建了一座紅色涼亭,內設石桌和石凳,涼亭前有溪水流過。

  一位路過的村民告訴記者,平時大家喜歡聚在這裡聊天,將其當成了玩耍的地方,根本沒把它當作墓地。

  墓地的主人叫譚志定。他告訴記者,“活人墓”是當地的一個殯葬風俗,農村人講究入土為安,活著的時候就籌備好自己身后棲息的“寶地”才能夠安心。“你看村裡的荒地當中有不少大塊石頭,其實就是村民為自己將來修建墳墓用來佔的‘預留地’。不少老人不到60歲就買好棺材放在家裡,也是為百年之后做准備。”

  自2007年起,譚志定就著手打造自己的墓地。常年在農村從事建筑承包,給他建墓地帶來很大的便利。從墓地造型到材料選購,譚志定基本上都是一個人完成的。“有時候幫別人干活剩下點邊角料,就拉回來建墓地,所以建設成本非常低。”

  建墓經過“精心策劃”

  不僅僅是墓地,譚志定的家也個性十足。走近譚志定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鉛筆尖形狀的塔頂,下面是一條狹窄的回廊,然而進入院落,卻是完全不同的構造,九曲十八彎的小橋與回廊,又夾雜著曲徑通幽式的園林風格。在二層還有一座紅磚白瓦的涼亭,裡面擺放著一台當地特有的石琴。

  “有人說他家像城堡,也有人說他家像教堂,這種中西混搭的風格在村裡顯得格外突兀,村民們對他造出這樣一座標新立異的“活人墓”一點也不感到奇怪。”裡高鎮一位與譚志定比較熟悉的副鎮長覃漢謀說。

  為了建造“活人墓”,譚志定曾動了不少心思。他說:“我建墳墓的地方選在自家祖墳附近,之前是塊荒地,上面都是亂石,光平整土地就花費了不少精力,加上平時活多,不干活的時候就做一點,因此建了這麼長時間才基本完工。”

  譚志定更願意將自己的墓園稱為“休閑建筑”。他向記者出示的一份由9位村民共同落款的証明材料稱:“所建的‘休閑建筑’是在亂石堆上填土建成,並非耕地面積,它的建成給我村群眾帶來很多方便,群眾很滿意。特此証明。”

  覃漢謀說,按照當地農村習慣,村民們找到合適的荒地后,隻要其他村民沒有意見,便用土堆、石堆、石柱等將地塊先圈起來做個標記,以便日后建成墓地。

  文明殯葬與傳統習俗如何平衡?

  當前,一邊是墓地價格節節攀升,令公眾大呼“死不起”,一邊卻是部分人行使特權違規建造豪華墓,刺激著社會神經。在此背景下,譚志定的“土豪活人墓”格外引發關注。有人提出疑問:這座墓是否合規?

  柳江縣民政局紀檢組組長覃林素說,裡高鎮屬於土葬區,根據我國殯葬管理有關規定,單人遺體墓穴佔地不得超過4平方米,每增加1人,可增加用地2平方米。經過實地查看,排除其他建筑面積,譚志定所建墓穴未違反相關規定。

  柳江縣國土局副局長劉成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採礦、取土等”。經調查了解,譚志定建造的墓地並沒有佔用耕地,因此沒有違反相關規定。

  “雖然我們沒有發現相關違規情況,但這樣的行為不值得提倡。”劉成說,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但如果每個人都給自己造這麼大一座墳,我國的土地資源將越來越有限,因此推行文明殯葬很有必要。

  裡高鎮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出於對當地民俗習慣的尊重,不會強制譚志定拆除墓地,但已建議自行對這座墓進行適當整改。

  事實上,記者發現,在全國多地,由於怕漲價、佔風水的普遍心理,很多人提前搶購禁止銷售的“活人墓”“家族墓”,並且呈現出攀比趨勢。記者在一處大規模墓地採訪發現,“活人墓”如今迅速升值。前兩年賣才2.8萬元的墓地,現在漲到6.8萬元。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曉群認為,任“活人墓”發展會導致惡性循環,形成活人攀比購墓,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一方面會加劇墓地供應不足的假象﹔另一方面“活人墓”也推動了一些不規范的開發行為,導致很多非法墓地會大量出現,最后的結果很可能是大量土地被佔用的同時出現大量閑置的墓穴。

  一些殯葬專家也表示,《殯葬管理條例》要求所有購買墓地的人必須出示被葬人死亡証明和被葬人火化証明才可以交易,就是為了遏制出租、轉手倒賣墓穴等事件的發生。

  專家建議,相關部門要履行職責嚴加監管,不能讓違法者非法經營墓地,更要對囤積、炒墓、倒賣行為嚴懲不貸。(記者吳小康、鐘泉盛、魏蒙)

下一頁
(責編:王千原雪、楊波)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