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量巨大的保險資金廣受關注,其動向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與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相比,由於考核機制的不同,保險資金可謂生性保守。眼下有跡象表明,部分險資可能先知先覺,躲過了本次大盤暴跌。業內人士認為,部分險資的異動也在拷問藍籌行情的持續性。
險資業績或提前達標
至少從多家公募基金的申購贖回情況可以看出,部分保險資金元旦過后就萌生退意。多家公募基金人士對中國証券報記者透露,保險資金年后一直在進行贖回,公司的資產規模有所縮水。一位深圳公募基金機構部人士稱,一些險資從去年12月起就開始不那麼樂觀,杠杆翹起的牛市令向來保守的保險資金認為風險過高。
從目前與權益類投資最為相關的投資連接險為例,考核機制意味著這些權益投資每年隻要完成5%-6%的絕對收益就可以達標當年的考核。在去年四季度啟動的藍籌行情中,如果選擇在近期賣出,大部分保險資金已經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的業績考核。有接近險資的人士介紹,保險資金在去年上半年的成長股行情中完成了2014年的絕對業績考核。隨著藍籌行情的啟動,險資開始在去年年底加倉。“如果在1月離場,那麼絕大多數險資已經完成了2015年全年的考核指標。”
對於險資而言,年初最重要的是要設置全年的投資安全墊。接近險資的人士估計,目前兩市中權益類險資在1萬億左右,如果這些資金退出,必定會對大盤產生影響。在深圳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看來,元旦之后的大盤寬幅震蕩正是保險資金離場而游資接盤造成的。
藍籌行情還能走多遠
市場從來都不缺少悲觀者,起伏的市場意味著悲觀者總會有看對的時候。
有接近險資的人士對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一些市場人士認為目前的經濟基本面還不足以支撐一輪超級大牛市。“目前國內經濟的地產泡沫、基建泡沫還沒有破裂,在投資佔GDP比重過高的情況下,調結構意味著藍籌行情的"基石"可能出現問題”。
“基石”指的就是本來行情風頭最勁的金融和地產板塊。2014年四季度,地產銷售數據出現回暖,因此帶動股價上行。增量資金的邏輯是,隻要業績還有增長,估值修復就有動力。而按照上述基金經理對於當前國內經濟的理解,隻要投資在GDP中的佔比出現下降,地方政府就會出現償債危機,對於銀行資金的需求就會減少,銀行利潤就會下降。而地產行業利潤下降從2014年就已經開始。因此,2015年地產和銀行業績出現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倘若地產和銀行的業績出現下滑,那麼此前券商和保險等自我強化的邏輯就會出現偏差,因此牛市難以持續。(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