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

央行:對互聯網金融不宜管得過多過死

閆立良

2014年03月25日08: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央行:對互聯網金融不宜管得過多過死

  要為創新和發展留有余地和空間﹔抓緊推進“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

  “對互聯網金融要予以適度監管,不宜管得過多過死,要為創新和發展留有余地和空間,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央行有關負責人24日表示,央行13日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和虛擬信用卡業務意在防風險,這兩項業務只是暫停,不是終止。

  “此次針對網絡支付業務制定專門的管理辦法是央行與業界的共識,央行有關司局與業界已經討論互動了3年。”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對賬戶功能劃分和實行額度管理也是屬於進一步的共識,但在功能如何劃分和具體額度設定方面僅業界的機構之間就有分歧,還需進一步的溝通和論証。網上流傳的《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就是央行和一些支付機構之間進行“點對點”溝通的新近工作底稿。肯定地講,這個辦法的重心不在具體額度上,而是在業務及流程的各項風險控制上。

  這位負責人稱,《征求意見稿》目前僅處於在央行職能司局與機構小范圍討論的階段。對《征求意見稿》涉及的重大問題,還需要征求社會公眾的意見。網絡支付管理辦法一定會在監管部門、支付機構、消費者三方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最終出台。

  “目前,互聯網應用的大眾化和金融服務的普惠功能提升已經呈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大趨勢,互聯網金融創新有利於發展普惠金融,有旺盛的市場需求,應當給予積極支持,也應當佔有相應的市場份額。”這位負責人強調,對一些新的業務要留有觀察期,冷靜地分析總結,一切有利於服務實體經濟和促進創業增長的金融創新均應受到尊重和鼓勵。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金融功能屬性和金融風險屬性,鼓勵創新就要包容失誤,但要把失誤可能引發的風險控制在可預期、可承受的范圍內。這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加強規范管理,促進以創新為動力的這一新型金融服務業態在可持續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這位負責人稱,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鼓勵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監管,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一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合理把握創新的界限和力度﹔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應服從宏觀調控和金融穩定的總體要求﹔三是要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四是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五是要處理好政府監管和自律管理的關系,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作用。抓緊推進“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充分發揮協會的自律管理作用,推動形成統一的行業服務標准和規則,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大型機構在建立行業標准、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社會公眾等方面,應起到排頭兵和模范引領作用。”這位負責人強調。

(責編:羅知之、劉陽)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圖說財經|人民電視

  • 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盜墓影視劇或遭禁播
  • 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廣州車展美女車模扎堆亮相
  • 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揭秘車模鮮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娛自樂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