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李海霞)28日晚間,央行決定自2015年3月1日起對稱降息0.2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繼2014年11月降息后半年內第二次降息。
此次降息,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央行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調整為1.3倍。
早在此之前,多家機構就已經預測,央行將在春節后降息,更有機構預測到了2月底前的時點,而央行今日降息,也正所謂眾望所歸。
談到為何此時降息,民生宏觀團隊認為,降息是基於經濟下行、物價低迷,全球貨幣寬鬆大潮愈演愈烈,競相向鄰國輸入通縮等原因。“央行降息可緩解債務風險,緩釋通縮壓力。”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金融採訪時也表示,此次降息並不突然,市場一直在預期。“配合去年的降息和降准,今年首次降息是針對目前經濟運行下行壓力而進行的一整套配套方案策,是一攬子的貨幣計劃”。
“寬鬆的政策環境是實現新常態轉型的正確操作。”曾剛認為,“不能指望一次降准或降息就能扭轉目前的經濟狀況。”
在曾剛看來,未來貨幣政策有任何動作都要取決於實體經濟的未來。“未來經濟狀況不容樂觀,短期經濟前景沒有明顯好轉跡象。”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央行對稱降息是對目前經濟下行和通縮壓力的反應,但剛兌不破銀行負債無法下降,由此導致貸款利率難以明顯下行。
魯政委還表示:“匯率不貶降息效果甚微﹔剛兌不破,降息效果鈍化。降息之后,存准率未來也將繼續持續下調,匯率也會繼續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