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消費者是上帝。對於中國近200家財務公司來說,其服務對象即消費者,是企業集團成員企業及其產業鏈客戶,他們的需求,是財務公司發展的方向。
企業集團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產業、管理模式與文化,對資金、財務和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千差萬別,因此,財務公司作為一個群體,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及服務需求,也各有不同。但是,個性中包含共性,歸納起來有三大共同點。
一是結算、賬戶與現金集中,這是企業集團最朴素、最初始的需求,也是財務公司最基礎的業務。通過賬戶及其頭寸的管理,實現現金集中,形成企業集團“現金池”,並通過收支結算服務,提高結算效率,協助集團監控資金流量和流向。這一功能,也就是國資委認定的財務公司輔助管理功能的最基本體現。
要履行好這一功能,財務公司要在信息系統、業務流程、賬戶架構、管理體系等方面下功夫,在投入不足的情況下達到期望效應不現實,特別是對於規模較小的財務公司而言,會有相當大的困難。因此,國內外司庫專家們對企業建立“內部銀行”的忠告是,在系統建設等方面要量力而行。
很多企業集團為支持財務公司盡快做大,會傾向於強制所屬成員單位將資金存放到財務公司。這一支持雖然必要,且短期效果極好,但長期來看,市場機制更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作用。如果財務公司不積極改善服務,在效率、流程、收益率等方面跟不上銀行或其他機構,會降低成員單位的信任。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財務公司要提高定價能力,特別是存款和理財能力,以提高客戶的“粘性”。
二是信貸服務及客戶系統管理,即要為集團公司及其成員單位提供融資支持,這是財務公司最基礎的金融功能。這一功能要求財務公司要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或渠道保障,不外乎兩方面:一方面,內源融資,即“取之於集團、用之於集團”,通過盡量提高存款集中度,把集團內部分散在各成員單位的資金集中到財務公司這一平台,發揮規模效應,做大“資金池”,以滿足貸款單位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外源融資,即通過集團外部市場融資,拓展融資渠道,保障內部資金供給,包括發債、証券回購、同業拆借、資產証券化、再貼現、轉貼現等各類外部渠道籌集資金,為集團所用。
從國外相似功能的機構運作情況看,典型的如GE、西門子等集團都把財務公司當作融資和金融平台,集團背后提供信用支撐,由財務公司對外融資,然后進行其他金融活動。當然,從成本、安全和效率等方面考慮,內源融資始終是最主要的來源。銀監會曾要求財務公司“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與信貸服務緊密相關的另一項功能是客戶系統管理,這又與輔助管理功能相關。由於企業集團組織結構都比較復雜、管理鏈條長、旗下機構眾多,集團總部很難清晰掌握所屬機構的財務支付信用、創造現金實力、銷售回款動態、資金周轉效率等指標,因此,利用財務公司平台,為所屬企業“建檔”,並長期、動態跟蹤,可以更精確、更全面地評價所屬機構的信用狀況、增長真實性、經營風險等情況。要履行這一功能,需要財務公司從信息系統、客戶信用評價、資金定價等方面提高服務水平。
三是包括外匯、投資、產業鏈、保險等中間業務,財務公司在這類服務中大都扮演“橋梁”作用,利用自己的資質、隊伍、系統等優勢,培育增長點,滿足集團內部成員特定需求。從企業管理鏈條看,除屬中間環節的內部上下級管理外,還包括對前端上游供應商的管理和對后端下游銷售終端客戶的管理,前者形成企業的應付款,后者形成應收款,應收應付款管理如何做到及時、高效、有價值,是近年來國內外司庫業內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財務公司拓展產業鏈服務的“藍海”。至於中間環節的內部管理,除了前文所說的結算、賬戶與信貸管理之外,在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浪潮下,如何為成員企業管理利率匯率風險,也是財務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廣義資金管理也包括投資、保險,尤其是年金等的管理,對不少企業集團而言,如果內部專業金融機構不多,大都希望財務公司能承擔起金融綜合服務的功能。事實上,通過財務公司這一平台,企業集團既可以建設一個高效的內部資金融通市場,也可以有效改善產業鏈上的資金與金融生態,達到“內外雙修、上下共贏”的理想效果。
產融結合對財務公司而言還遠未結束。
(作者 王增業 系中油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金融與會計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