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在京召开【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在京召开【3】

2013年03月01日21:0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主持人:谢谢唐主任为我们带来的四点真知灼见。刚才跟陈部长在私下里的探讨,接下来我们听一听陈部长有什么样的真知灼见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掌声有请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

陈晓华指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

陈晓华(农业部副部长):

原来我以为是一个圆桌会议,也没有打算做发言。因为主要目的是想听各个方面对“三农”工作的新的思想和建议。

我想我们这个座谈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每一届都是围绕每年的一号文件来谈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这已经成为新闻界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的一个好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一个品牌。对于这个做法,农业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的肯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线或者说聚焦主要是创新农业的经营体制。这个题目很好的体现了党的十八大的精神,确实是推动农民增收,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的一个重大的制度性的举措。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文件出台以后,大家对如何理解和把握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讨论很多。因为这个主题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涉及到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创设。所以,难免在各方面会引起一些讨论。通过学习,我认为全面正确的理解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保障这项工作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运行非常重要。

我体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出发点就是文件上讲的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句话绝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在生产关系的调整上,我们是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的。凡是涉及到生产关系的调整,始终要明确一点,就是要推动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是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建立制度的基础和组织的基础。所以我想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的理解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核心。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调整而调整,而是为了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我的一个认识。

第二点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前提是什么?也是文件上讲,要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针对性。因为我们实行的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我们整个农村制度的基础,也可以说家庭承包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础。对这一点必须毫不动摇。生产力发展、生产水平提高了,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今后发展了,还是要坚持。世界上搞农业,包括发达国家,多数都是实行的家庭型,无非就是各国的国情不一样,规模大、规模小而已。所以我非常赞同创新经营体制,不是不要我们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所以这是我的第二个认识。

第三点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重点,就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来的要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和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制。也就是说,十七届三中全会讲的,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要素的聚集的方向转变,来提高集约化的水平和专业化的水平。我觉得十八大用了四个化,其中家庭这个层面我理解,重点是集约化和专业化。统一经营又要向农民的联合合作去转变,也就是十八大四化里面的后两个,组织化和社会化。所以,我觉得这么来理解,能够把握我们今后推动农业经营体制这项工作的重点。

第四个认识,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落脚点,也是文件上讲的,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衡量创新体制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和标准。所以,只要是能够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要是能够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都应该允许群众去创造、去大胆的试和大胆的闯。所以对文件精神的理解,对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认识确实需要全面的把握。

让农民富裕起来,我觉得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新闻界的朋友们来推动。所以我希望这种形式继续坚持下去,使我们这个座谈会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庄红韬)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