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在京召开【7】--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第五届“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在京召开【7】

2013年03月01日21:07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主持人:谢谢韩主任。刚才几位领导嘉宾,包括唐主任、陈部长、尹主任、韩主任、黄主任都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围绕着中央一号文件,说的都是老话题了。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每个人都谈出了新的观点、新的主张。说到发展现代农业,或者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企业应该是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家说了这么多,我们也特别想听一听来自一线的企业家对一号文件、对今年的“三农”事业有着怎样的期待。下面我们有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永业集团党委书记吴子申先生。

吴子申介绍永业集团正是依循着中国农业政策引导方向,创新观念,深耕三农获得企业快速发展

吴子申(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永业集团党委书记):非常荣幸站在这个台上与大家分享。借着还没有出正月,向长期以来帮助、关心、支持永业集团的领导、朋友们表示感谢,同时也向大家拜年。

一眨眼,如何让农民富裕起来座谈会已经举办五年了。参加会议的都是老领导、老朋友,我们每次都能听到各位领导的真知灼见。永业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会成功,它一定会有一个内在的原因。去年,我们在几位领导的主张下,搞了几次聚谈,解析永业的案例,通过讨论,我们找到了永业发展的内在原因。企业的战略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成功,它成功与否的一个核心动力,就是你创造或者找准了一个方向,成功也就成了必然。在过去的十二年间,中国“三农”领域里面,政策、方向、发展过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永业也就是踏着这样的路径逐步成长起来的。

永业五年发展了十倍,累计给国家交了3.5亿多的税。永业科技服务网络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个,贴身服务广大农民,在整个系统内服务人员达到11万人。永业自身有三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个永业体系系统里,在各地,有将近一百家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不同形式服务着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如何帮助农民富裕起来这个话题。永业在这个领域里面求得了自己的发展,我们发现成功的内在原因得益于我们做的是农业。我觉得党中央已经给的我们很多东西,从精神、思想上启发我们,接下来告诉我们发展方向,告诉我们如何去做。当然,做好做坏是要靠我们的基层饯行。

做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从过去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小小的做生命素厂家,发展成了一个横跨一二三产业的贴身服务农民的系统产业集群。一个企业带领着一群人,带领着三万五千个基层网点共同奔波在如何帮农民富裕的道路上,同时求得我们自己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赢得了国际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亲睐。永业让内蒙古最低廉、最低质的沙漠资源、风化煤的资源、旅游资源发挥出价值,走出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环境增绿,科技引导下的绿色循环发展新型农业之路。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两个启示:第一,钱学森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要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业,我们一直在遵循这个理论,探索一条发展路径;第二,近五年之内,我们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动力要比很多政府机关还要认真,而且更能够深刻领会其中的内涵,从中找到了很多发展机遇。所以我今天很感慨,永业的发展是靠着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的成功。我们是方法、方向的践行者。

我们从思维观念方面做了几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我们做了一个观念方面的创新。我们带领着三万五千家的基层网点从过去赚农民的钱,到今天大家共同要帮助农民赚钱。我总开玩笑,如果你要赚钱,一定要赚富人的钱,如果你想赚穷人的钱,你是死路一条。

第二,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知识,技能的优势,与社会各界广泛的开展产学研教合作,调动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我们跟很多大学和院校合作,让专家、田间地头的农业得到推广,共同携手服务农民。

第三,我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我们公司70%、80%都是本科以上的学历,大家都是想着要做一件事情,发挥我们在金融、渠道、管理等方面优势,帮助农民解决买难和卖难。比如,在如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料和供应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我们做出了一些研究实践。

第四,管理方法创新,对投身三农事业的人,实行奖励前置的管理方法,让三农产业成为人才高地,让帮助农民富裕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也被欧洲商学院和复旦大学写入了管理学院的案例。人都是逐利的,内在的激励机制就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大家凭什么在行业里面贡献?这是内生的动力,我们抓到了。农业要发展,必须要形成相应的人才高地。

第五,积极探寻农业现代化和服务社会化的解决之路。尤其在今年一号文件之后,我们更要紧扣着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经营创新。我们碰到的问题很多是有地没人种、有人没地种这样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社会化的信息不对称是形成这种局面直接的根源。我们怎么样去改变过去的政府包揽,如何去指条路,给个方向,进行一些转变,都值得去研究。同时,我也认为这个过程背后蕴藏着非常大的发展机遇。

比如,上海月嫂高薪也很难聘到。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就是40岁到50岁的妇女,有些地区的妇女在农村一年不说18万,可能每月1800元都难挣。只要我们完善培训机制,给她最好的专业培训半年时间,完全可以上岗。挣不了18万,挣8000块钱也比她们闲置在农村的收入要多。

另外,我们在上海市安亭镇,做了一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示范点,打造一个东方的迪斯尼农业王国。让很多城市中五谷不识的人,从小孩教育抓起。我们就是想利用长三角1.2亿人口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把城乡结合这个市场搞活,使全国方方面面的人都能到这里培训学习。我们希望在中国找到十个这样的基地,真正从如何让农民富裕、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找一条路。

这次,我专门邀请到了内蒙古的力农集团和远洋新农业这两个企业和大家共同接触。力农集团是规模化养殖的一个企业,一个饲养圈是50户,每一户一年赚十万块钱,两千只羊。有这样一个规模,去年的经济效益非常好。看未来的发展,他会带领很多的老百姓去致富。远洋新农业,他们帮助内蒙古准噶尔旗的乡村,去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两万。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管理、人才、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找到从两万块变成五万块到十万块的发展路径。今年的一号文件提的非常好,永业只是在实践现代农业发展领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更多的企业与我们共同投身“三农”领域,在党和国家政策引导下,实践让农民富裕起来的宏伟事业。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值班编辑、庄红韬)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