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給了中小企業一個壯大發展的機會,未來若干年,中小企業將持續做加法,甚至做乘法﹔改革促轉型,國有企業、大型企業改革成本上升,資源優化配置既要做加法,也在做減法,寄希望於企業活力和效率提高需要時日。因此,創業板牛市、中小板慢牛行情不會輕易結束。基於業績預期和資金、股票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階段性調整不影響上漲主基調,優質成長股的調整仍構成買進機會。
A股吸引力逐漸增強
一個春節,給了老百姓相互交流的機會。理財投資、股市基金這些大眾化的元素不可避免被提到,大家在交流投資理財途徑和方法的時候,必然要探討投資收益、風險等問題。2013年信托業因中誠信的一個項目危機,讓很多人認識到買信托不是固定收益,更不是無風險收益,而是存在連本金都拿不回的可能。銀行理財、余額寶雖然火爆,但年化收益也就5%上下。相比較而言,股市的吸引力則很強,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購買股票基金債券是未來繞不開的家庭理財課題。創業板去年漲了80%,賺錢效應很明顯。主板權重指數較熊,全年跌了7%,但風險並不是很大,在2014年還可以打新股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拿出一部分資金參與投資,進入股市。我們看到馬年春節過后,A股的多頭實力逐漸增強,這就是大眾做多意願的真實寫照。
體現到資金面上,我們注意,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節后出現快速上升,目前已經達到3720億元左右。融資客的行為,除了加倉原有樣本股之外,甚至敢於加倉一些中小盤股。融資市場是個水漲船高的過程,各券商做大該業務的積極性仍非常高,可以預期的是,今年融資余額仍會有上千億的增量,這個力量會越來越影響A股市場格局,不可小視。
創小板仍處於成長期
股市是資源配置的重要途徑,新股IPO開閘后,創業板、中小板市場成為擴容的主力,這意味著這些市場肩負起經濟轉型發展的重任,目前可以看得見的是,各方面的政策著力點都在促進市場的壯大與發展,包括新三板、櫃台交易、創業板和中小板。從A股市場的情況看,截至2014年2月中旬,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分別為721家和380家,總體數量依然偏小。
筆者認為,創業板和中小板處於成長期,這就像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既需要長個頭,也需要增體重加營養。過去一段時間創業板漲得快了些,結果就是存量股票漲得相對高了些,內生動力消耗的也過快,今后需要增加營養,增加體重,新股發行上市就是給市場增重的過程,同時也是增加營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市場需要反復震蕩來消耗能量,使其成長更加健康些。因此,我們看到在新股發行上市的這段時間,創業板和中小板漲漲停停,同時也伴隨著調整,但總的趨勢是上漲。
強者恆強和超跌反彈均有熱點
從板塊指數上看,創業板是市場是典型的強者恆強,中小板和主板權重股以及部分板塊及個股始終存在超跌反彈的需要。
強者恆強的創業板代表了投資者對於經濟轉型的理解,各路資金先入為主的投資方式也顛覆了傳統的價值投資理念,即便在新股大擴容的背景下,真正的優質成長股依舊是稀缺的,這也注定了這類個股的趨勢不易突變。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隨著創業板和中小板的逐漸壯大,融資融券標的也將繼續擴大,后續的買力可以預期﹔創業板和中小板逐漸成為A股市場主導力量之后,相應的金融衍生品必然會出現,比如,基於中小盤股的指數期貨。無論是被動投資做對沖,還是主動投資,真正的成長股必然會被各路資金繼續瓜分。這些個股調整就是買進機會,從大的趨勢講,尚不存在牛轉熊的可能。
從超跌反彈角度看,在一個中性偏多的市場環境下,一段時間跌幅大的股票存在超跌反彈機會。我們更看重成長股的超跌反彈,一類是在時間和空間上調整比較充分,股價安全性有了保障﹔一類是強勢股短期內快速調整,調整幅度比較大的話也容易引發超跌反彈。從機會可持續角度看,我們認為藍籌股的超跌反彈往往是短期估值修復,而中小市值成長股的超跌反彈可操作性則比較強。
最后,我們要說的是,尋找共鳴、扎堆投資已經成為當下諸多資金的偏好,這種趨勢短期內不會逆轉,基於業績預期和資金、股票供求關系變化引起的階段性調整很難瓦解這一陣營,隻有“黑天鵝”事件或者基本面突變才可能引發資金的分歧和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