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略帶轟炸式的預披露讓市場承壓。
最近一周以來,滬指幾乎單邊下挫。截至27日收盤,滬指收於2003.49點,再次逼近2000點大關。市場人氣低迷,投資者信心匱乏。面對極度脆弱的大盤,不少投資者將其歸咎於管理層毫無顧忌和節制的批量預披露。
在市場陷入迷茫和困頓的階段,投資者該如何認識此輪調整?
資本市場向來不乏娛樂精神,而現實的表現卻很難讓人樂得起來。有網友戲言,今年做的好的就是什麼都不做,也有人戲言今年做得好的不是因為買了什麼股票,而是因為賣了什麼股票。對市場和對自己的調侃之情溢於言表。
把倉位降到最低,甚至空倉成為近期不少資深投資者的無奈選擇。筆者認為,此輪調整正是這種集體減持行為的結果。個中原因,無外乎就是對經濟前景的過度擔憂和IPO似有擴容的不滿。
對今年市場的劇烈波動,投資者多多少少都有一定預期。從年初的賺錢不易,且買且珍惜,到如今的空倉不易,且賣且珍惜,一樣都讓人糾結。正如一位投資大佬慨嘆:空倉其實比持有更難受。
如此復雜的心情正是當下市場困頓的真實寫照。中國資本市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表現出情緒化和非理性,除了市場本身就具有的放大器屬性之外,筆者覺得主要和四個偏差導致的信心不足有關。
一是評價經濟的標准和正在轉型的經濟不適應。經濟轉型已經在發生,理應用新標准來研判經濟,如果還用重化工業那套指標來分析經濟走勢,難免會感到不安。目前,滬深300指數裡,傳統經濟成分股比例偏重,乃至處於絕對主導地位。
二是穩增長新舊思維不同。新型穩增長不是強刺激,也不是不刺激,而是微刺激。如果還是按照強刺激的思路去預期,看到仍是微刺激,難免會失望。
三是預期偏樂觀,但現實不達預期。中國股市距上一輪牛市已經7年,人心思漲從未如此強烈,特別是去年創業板的結構性牛市更是令人憧憬。在經濟轉型和金融深化的大背景下,新五朵金花肯定代表了未來,但經歷了一年的爆炒之后資金已經飽和,而業績增長已經被透支,因此業績稍有不達預期便會被拋棄。
四是隻見新股擴容,不見資金擴容。沒有增量資金進入,存量資金的博弈更多的是以一種“投機性”存在,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資金出逃。這次導致股票調整的直接理由毫無疑問是對於IPO恢復的擔心,盡管我們可以說預披露只是IPO要經歷的9環節之一,市場有誤讀,我們也可以說實際擴容的節奏會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力,也會引入更多的資金入市,但眼前的現實是擴容實實在在,排隊的企業一大堆,而救市措施尚未看到,場外資金入市意願不強,反差明顯。
目前,投資者並不太關心估值,或者說沒有任何一種估值標准對市場有效。即便是此前市場熱衷的故事喝題材,似乎也正在失效。
拋開市盈率、市淨率等誰也說不准的估值標准不談,上述四個因素確實能夠解釋市場調整,那麼市場更關心的是什麼時候結束調整。個人覺得隻有以上讓大家沒有信心的因素改變,市場的信心才能獲得重建。
和上面四個不利因素相對應,可能會導致信心恢復的因素包括:1、經濟比市場預期樂觀,2、政策力度超預期,3、業績拐點再次出現,4、發現新股擴容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或者新的資金入市。如果出現這些因素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市場便有望結束調整。從這四個因素看,似乎最早應該出現應該的是第4個,現在要做的可能是等新股開閘之后再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