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們信仰上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來說話”(In God we trust﹔everyone else must bring data.)。這句話在美國非常流行,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美國統計和管理學家愛德華•戴明的一句名言。但在信息膨脹的今天,即使你不用數據來說話,你表達的情緒就已經成為一種數據,且被專業人士予以量化。
傳統的有效市場假設理論認為,由於理性投資者尋求的是利潤最大化,金融市場中資產的價值已經包含了一切存在的、新的甚至是隱藏的信息。然而,有人對這個觀點產生了質疑。2010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從社交媒體中表現出來的情緒指數與道瓊斯工業指數的走勢之間具有接近90%的相關性。隨后在2011年,研究范圍又擴展到了新聞調查、Twitter訂閱以及谷歌搜索引擎數據,通過情緒追蹤技術,比較這些指標對道指、交易量、市場波動率還有黃金價格的影響。結果表明,這種搜索數據能夠預測股票市場的變化,用Twitter投資者情緒指標預測一到兩天后的股市收益率的結論在統計上也是顯著的。
這就是“行為金融學”,它更重視行為和情緒因素以及社會情緒在金融決策中的作用。人是非理性的。由人參與的市場定價往往是錯誤的,價格往往不等於價值,隻用基本面解釋股價的波動是不足的,也要用心理學解釋股價的波動。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衡量投資者情緒和社會情緒指標成為了金融預測中最重要的一環。
那麼金融市場如何反映這種行為呢?上文提到的市場波動率就與此有關。有一類金融產品叫期權,定價的時候很重要的指標就是對未來股票波動的一個預期。在美國市場有大量的期權進行交易,金融機構就全部收集起來,期權的定價用的是未來收益率波動的預期,如果知道了期權的價格就可以倒算出來參與的基金經理和交易員對未來波動率的預期。同樣,通過這個思路也可以算出金融市場上所有參與群體在買賣期權時對未來市場漲跌的預期。
有業內人士曾把1990年到現在的大規模網絡數據進行對比,這些數據包括新聞媒體數據、網絡搜索數據和社交媒介簡訊,發現市場暴漲的時候大家情緒很穩定,市場暴跌的時候大家情緒起來了。再通過一些金融量化手段,將用戶散亂的情緒變為理性的數據,再將生硬的數據變為可視化的圖像,做成能夠直觀理解的指數產品,從而將市場情緒做為了一種新的投資工具。
現在國內已經有機構和媒體在這方面進行嘗試,機構有專業的結構性數據,媒體有全面的非結構性數據。兩者的結合是對大數據最好的闡釋。可以想見,在不遠的未來,這種趨勢將會繼續延伸。因為在爆料突發新聞、信息趨勢、情緒發泄這件事兒上,相信沒有比社交媒體更快更直接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