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創新高上市公司擔綱主角
根據普華永道昨日發布的最新數據分析,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市場繼續保持活躍勢頭,交易總數量為176宗,較去年同期上升31%,創歷史新高。其中,上市公司因融資渠道優勢成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活動的主力軍,2014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海外並購交易數量佔比達56%。
報告指出,在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中,上市公司融資渠道通暢,主要通過現有超募資金、非公開發行股票 、債券融資、銀行並購貸款等方式為海外並購項目進行融資﹔上市公司的海外並購交易平均金額遠大於非上市公司。
而在投資主體中,民營企業的活力開始超越傳統國企。數據顯示,民營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達120宗,是國有企業交易數量的兩倍之多﹔民營企業交易金額同比增長超過120%,主要專注於高科技、電信和零售等行業。此外,民營企業積極尋找技術、IP、品牌購買機會將其引入中國,已經成長為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活動中越來越重要的力量。
相比之下,前三季度國有企業海外並購交易金額首次出現下滑,幅度達37%。主要原因在於能源電力行業特大型交易數量較少,與此同時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國有企業積極涉足非資源類的其他行業,投資行業更為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的海外投資熱情持續升溫。在2014年前三季度前十大海外並購中,不乏厚朴基金、弘毅投資等的身影。這些私募基金不僅為上市公司提供資金以及海外並購經驗和技術支持,更與上市公司展開合作一起“走出去”,同時也開始獨立操盤主導大宗海外收購交易。
普華永道中國國際稅務部合伙人庄樹青表示:“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並購經驗的豐富,他們正在嘗試不同的融資渠道:比如在証券市場進行二次配售,發行海外債券,引入PE投資等。”她指出,2014年9月商務部發布新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這將有助於提高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招標投資項目中的競爭力。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咨詢服務主管合伙人李明表示,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交易活動總體增長趨勢將在2015年得以延續,短期來看,上市公司擁有更便捷的融資渠道,而更多的A股公司也將參與到海外並購活動中去。
(上海証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