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走过黄金十年未来“信心”是关键
本报记者 夏芳
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英俊少年,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小企业长得如参天大树。从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食品饮料行业有了质的飞跃,当他们走过十年后,迎接下一个十年时,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食品饮料行业内的上市公司,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过去的十年,面对当前的形势,他们又是如何来展望未来十年的。
《证券日报》:您怎么看食品饮料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
蒙牛乳业:过去十年,中国乳品行业与中国经济同步快速增长,蒙牛集团的年销售额从十年前的20亿元增长到去年的超370亿元,而中国国民的年平均饮奶量也从十年前的不足7公斤增长到现在的25公斤,这些增长都是跨越式的。
得利斯:过去的十年对于肉类加工企业来说,因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健全,国家政策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对农产品的发展也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另外,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加强,因此,品牌、品质较好的企业受益较大。
青岛啤酒:过去十年中,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有了巨大的发展,行业集中度得到较大的提高,前4大啤酒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
双汇发展:十年来,中国的肉类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了快速发展。肉类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消费机构显著变化,消费转型和机构升级加快,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产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质量和安全成为主要竞争力,品牌化发展进入新时代。
汇源果汁:饮料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发展是比较快的,增速在25%以上,而汇源果汁在过去的十年中与国外大型企业合作,公司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表明大家都看好国内的饮料行业,而事实证明,我国的饮料行业发展势头较好。
杜康控股:过去十年白酒行业高速发展,品牌、渠道、产品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证券日报》:请问从行业及公司层面上看,目前面临哪些困难?
蒙牛乳业:作为一家快消品公司,蒙牛现在每天为7000万消费者提供产品,如何保证这7000万份产品的安全与优质,是公司肩上最重的担子。同时,蒙牛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各种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用“有质量的成长”回报我们的投资者,也是公司面临的挑战。
得利斯:目前,国内前三甲肉类加工企占据市场份额不到5%,一些小规模的企业由于在屠宰等方面投入较小,成本较低,就造成了行业内的非正常化竞争,这对于大企业来说,在扩张方面就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青岛啤酒:国内小啤酒企业较多,过度竞争导致规模型企业的品牌效益没有体现出来,行业整合还没有达到预期。
双汇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动物疫病风险长期存在,食品安全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另外成本增长过快。
汇源果汁:公司已经成立20周年,目前又制定了下一个战略规划,公司在做好果汁主业的同时,把现代有机农业、果业已具规模,公司围绕果业进行深加工,打造上下游产业链。
杜康控股:现在的白酒行业增长速度放缓,行业整合的大幕刚刚拉开。
《证券日报》:对于未来,您希望有哪些政策支持?
蒙牛乳业:希望持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让优质的产品、优良的企业脱颖而出,增强消费者对中国食品行业、中国乳品行业的信心。
得利斯:因为肉类加工行业存在周期性,希望以后的宏观调控政策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行业进行调控。另外,食品企业的融资相比科技类企业的融资困难较大,希望以后政策上给予支持。
青岛啤酒:希望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通过进一步的调整产品结果,提升企业的品牌效益。
双汇发展: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行业的整治力度,出台促进农牧业、肉类生产和供应的支持政策,不断推进养殖业、屠宰业和肉类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汇源果汁:目前,国内小型企业较多,而它们的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因此,希望未来监管机构加大不规范企业的查处力度。另外,行业管理方面,多头管理现象要进一步规范。
杜康控股:未来会有大量的区域品牌发展受到局限,甚至被整合,但对于具有全国性品牌基础的公司来讲,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