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直擊:虹宇宙虛擬房屋被炒,泡沫幾何? “虹宇宙SS房產,限量420個,不要問了,問就是20萬不砍價。”“閑魚”平台上,有賣家挂出了虹宇宙的限量虛擬房產。同時出售的,還有虹宇宙的其他房型,挂牌價從幾百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號稱基於區塊鏈技術的3D虛擬社交產品虹宇宙打出了“元宇宙第一套房”標語。在虹宇宙描繪的世界裡,用戶可以超越現實,化身虛擬數字人,擁有一整棟屬於自己的房子,隨時隨地和朋友們“開趴”。 在虹宇宙用戶牛建剛的想象中,“你可以不出門就看到南極企鵝,可以去你喜歡的地方。”然而,正在測試中的虹宇宙卻被網友指出頁面卡頓,耗電嚴重,完成度低,虛擬資產一度被清空。 人民網《人民直擊》記者調查發現,虹宇宙虛擬房屋在二級市場交易活躍,挂牌價幾百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有專家指出,由於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發展模式和虛擬貨幣參與的經濟系統,很容易規避監管,要防止虛擬世界私人鑄幣沖擊現實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合理規制虛擬資產交易,警惕泡沫風險。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虛擬資產交易相關政策正在著手研究中。 免費搶“房” 有人挂牌2萬元出售 在虹宇宙推出虛擬房屋當日,李茜掐准時間迅速進入虹宇宙頁面,准備搶佔屬於自己的“元宇宙第一套房”。 李茜成功了。她免費收入了一套S級半海景別墅,還有一套B級山村小屋。11月24日,這套S級半海景別墅在“閑魚”平台挂牌出售,標價3888元。李茜介紹,她的一位朋友更加幸運,“一搶到SS級房屋就在虹宇宙的群裡拋預售了,賣了2萬,走的‘閑魚’交易。” 李茜出售的半海景別墅。“閑魚”網頁截圖 虹宇宙是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下秀)北京五街科技有限公司發布運營的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3D虛擬社交產品。天下秀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檬在個人微博發布的公開信寫到:“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在虹宇宙裡建設一棟天下秀的‘大樓’,天下秀的全體員工要在虹宇宙的虛擬世界裡共同辦公一天,未來在虹宇宙裡面也能夠有更多的企業和機構。” 虹宇宙官方微博@Honnverse虹宇宙宣稱:“元宇宙生活,即將開啟”﹔“元宇宙第一套房,等你來搶喔”。多名虹宇宙用戶認為,虹宇宙的虛擬房屋未來會有增值空間。 虹宇宙打出“元宇宙第一套房”標語。微博網頁截圖 10月21日上午10點,虹宇宙P星登陸計劃開啟預約。據天下秀官方消息,虹宇宙P星房屋發行總量為35萬套,第一輪次登陸活動將分4次免費發放2萬套,佔整體數量的5.7%。 “以后會增值,你反正搶就對了。”李茜說,天下秀不缺資金,未來或許會在虹宇宙再造其他星球。她認為,現在持有的虹宇宙“房子”再差都不要丟,如果虹宇宙未來不造其他星球,現在的“房子”就更值錢了。 虹宇宙P星登陸計劃開啟預約當天,預約人數2小時破1萬,28小時破5萬。 一時間,虹宇宙登陸券“一票難求”。10月25日,有科技博主公開表示,“看好Honnverse,為未來充個值”並配圖顯示花費5000元購買了編號為55的虹宇宙P星登陸券。他還透露,登陸券“外場炒到一萬了”。 目前,虹宇宙的虛擬房屋根據P星球的不同地貌,分為13種房型,每種房型的發行量和稀缺度都不同,房子的等級從高到低分為SSS、SS、S、A、B、C級,級別越高越稀有。虹宇宙登陸階段房屋發行規則圖表顯示,A、B、C級房型售價從88元至8.8元不等﹔S級以上房型售價並未標出明確數字,價格未知。 未標明的售價為虛擬房屋的增值提供了想象空間。在“閑魚”平台上,有SS級房屋成交價超過2萬元。 虹宇宙雖然市場火爆,但口碑欠佳。有網友反映,虹宇宙存在卡頓嚴重、系統bug、耗電嚴重等問題,預約當天“提前5分鐘進都是黑屏,網站完全卡死。”“搶到的SS級房屋,下一秒換成S。” 11月24日,有用戶吐槽虹宇宙資產被“清空”。一位網友在虹宇宙官方微博留言稱:“我的房怎麼沒了!做的任務怎麼沒了!更新完像重新注冊一樣!進去后啥都沒了”。對此,虹宇宙稱:問題正在進行修復。 《Honnverse虹宇宙用戶協議》顯示,該服務依賴於區塊鏈技術來完成數字藏品的權屬變更,為平台提供區塊鏈技術服務的是區塊鏈服務網絡。在購買數字藏品的行為中可能存在購買有漏洞的智能合約資產等相關風險,虹宇宙有權隱藏受上述原因影響的數字藏品。任何情況下,用戶都不得以無法查看自有資產為由,提出對北京五街科技有限公司的索賠。 就資產清空、房屋定價等相關問題,記者咨詢了虹宇宙客服,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也有網友對虛擬房產分級做法表示不滿:“房子分啥等級啊,說好的住房不炒呢?” 虛擬產品交易的“擊鼓傳花” 牛建剛在“閑魚”平台上發布了求購虹宇宙登陸券的信息。他認為,這是國內唯一一款貼近元宇宙的應用,“現在已經有人開始變現了,搶到了房子就可以賣。現在低價玩虹宇宙,博的是未來賣給追高的人。” 不少人和牛建剛一樣,想抓住元宇宙這個風口。11月下旬,“閑魚”平台和多個元宇宙相關的QQ群裡,有多人出售、收購虛擬房屋、島嶼,挂牌價格在幾百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張宇飛買來了一套SS級環海島嶼,准備轉手出售,在“閑魚”平台挂牌價23999元。他介紹,交易時可以在“閑魚”直接拍下,轉讓時錄視頻。“你打開郵件接收就行了,收到后你確認收貨即可。” 12月6日,在“閑魚”上,一套挂牌價為20001元的虹宇宙房屋,最高出價為198890元。知情人士透露,一些號販子手中有多套房源,“炒起價格來,讓新人進來接盤。” 虹宇宙房屋最高出價198890元。網頁截圖 有用戶反饋,在其他平台或私下交易房屋等數字藏品、道具,導致被騙。虹宇宙修改了房屋贈送規則:由原“持有3天、被5位用戶訪問、實名認証、年滿18歲”修改為“持有15天、被50位用戶訪問、實名認証、年滿18歲”。 房屋贈送的訪問量限制,催生了代刷虹宇宙房屋訪問量的賣家。有網友在虹宇宙相關QQ群表示:“必須達到訪問量才能贈送”,建議賣房者“找群管理刷訪問量”。“閑魚”一名賣家稱,虹宇宙房子訪客50個訪客5元刷滿一套,量大優惠,為房哥大佬們服務,“給名稱就行。” “沒有必要去買,花五六千塊錢買個房子,而且還是虛擬的,不現實。”有網友說。然而市場上依然有搶“房”者。他們將虛擬產品交易比作“擊鼓傳花”,看誰接最后一波。 虹宇宙表示,有反饋顯示部分用戶在第三方交易平台對Honnverse虹宇宙登錄賬戶、數字藏品、道具等進行私下交易而受到欺詐,致使賬戶丟失或蒙受經濟損失,提醒用戶切勿炒作,謹防上當受騙、蒙受損失,並稱將對所有涉及私下交易、誘導炒作、欺詐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重點監控,一經發現,將對相關賬戶進行限制登陸、禁止登陸等措施。 12月24日,記者再次在“閑魚”平台以“虹宇宙”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未搜到相關商品﹔以“環海島嶼”“極地木屋”等關鍵詞進行搜索,仍能搜到虹宇宙虛擬資產在售。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虛擬資產交易相關政策正在研究中,尚未出台,虛擬房屋售價幾十萬的情況無法斷定是否合法。如果被騙,暫無解決辦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當前虛擬房屋採用NFT技術實現了唯一性和點對點的交易模式,往往是無法定價的,交易價格取決於雙方的價值共識。虛擬資產不是消費品,而是投資品,不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虧損造成將無法追回。 虹宇宙開啟預約后,天下秀股價從10月21日開盤時的8.28元/股漲至11月19日收盤時的15.31元/股。 11月19日,上海証券交易所下發《關於對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指出,在公司當前業務及產品技術發展階段下,李檬在公開信中提到以材料科學、分布式科學、AI算法、量子計算以及相關硬件科學共同推動,借助MR等內容,可能對投資者產生誤導。 上海証券交易所關於對天下秀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 天下秀對此表示,公司並未參與 AR、VR、MR 及相關硬件技術研發,亦無相關硬件技術儲備或專利,目前虹宇宙產品也尚未接入前述硬件技術。虹宇宙作為實驗階段產品有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在盤和林看來,由於元宇宙去中心化的發展模式和虛擬貨幣參與的經濟系統,很容易規避監管,造成新的問題,需嘗試將這些交易納入到監管體系當中。“要防止虛擬世界私人鑄幣沖擊現實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新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沈陽認為,“元宇宙發展中可能產生多次泡沫,淘汰一批公司。”實現元宇宙健康發展,要合理規制虛擬資產交易,警惕泡沫風險。 (文中牛建剛、李茜、張宇飛均為化名)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rmzj@people.cn 推薦閱讀: 人民直擊丨賬本、獵犬和野豬 人民直擊丨未成年人電子煙暴露情況調查(下) 人民直擊丨未成年人電子煙暴露情況調查(上) 人民直擊丨江蘇灌南港被指環評造假 噪聲擾民頻遭舉報
資本市場觀察:中國移動回A上市 560億募集資金將投向何處 在取得証監會IPO核發批文后,中國移動22日起正式進行網上網下申購,A股上市指日可待。加上今年8月回歸A股的中國電信,移動通信領域的三大龍頭將齊聚A股市場。 招股說明書顯示,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中國移動募集資金規模約487億元,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后將接近560億元。這一數額略超此前中國電信537億元的募資額,有望成為A股近十年以來最大的IPO。 投資5G背后的經濟賬 從招股說明書的募投項目看,募資額的一半——280億元將投入到5G精品網絡建設項目中。這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獨立組網網絡的一份子。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建成5G基站超過115萬個,佔全球70%以上﹔5G終端用戶達到4.5億戶,佔全球80%以上﹔全國所有地級市城區、超過97%的縣城城區和40%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 對於中國移動而言,投資5G是未來持續提升用戶體驗,推動用戶消費的關鍵。“5G用戶月均收入88.9元,較4G客戶提升10.0%。”半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國移動5G網絡客戶已達到1.27億戶。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戶對於娛樂、健康、教育、安全等信息需求將持續增長,從而將帶動網絡質量和速度的升級需求。”華泰証券研究報告預測,智能家庭構建將為運營商在5G產業鏈中帶來更多創造價值的機會,進一步幫助運營商打開新的市場空間。 除了C端消費級市場,5G更廣闊的應用場景是B端企業級市場。基於5G可靠優質的基礎網絡、豐富多樣的增值功能,中國移動可面向企業用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更便捷靈活的定制化服務,從而實現更高的附加值。 更重要的是5G網絡對產業發展、經濟增長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外溢效應,這也是5G被稱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5G建設不僅掀起了新一輪移動通信網絡投資浪潮,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創新和用戶信息消費轉型升級,更打開了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新空間。 在工業互聯網,5G賦能傳統行業不斷實現數字化轉型﹔與AI結合,5G助力實現生產的高精度實時檢測與柔性生產﹔圍繞智慧城市建設,5G為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變革提供新可能。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5G發展和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預測,5G商用一年來經濟社會影響潛力初步釋放,預計2020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8109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1897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2.1萬億元,間接帶動經濟增加值7606億元。 東京奧運會的場外“黑馬” 募投的100億元,將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這一項目將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關鍵領域及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針對6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開展前瞻研究,並圍繞移動市場、家庭市場、政企市場、新興市場中的場景化應用開展業務平台研發。 持續研發與5G強相關的前沿技術、前瞻布局下一代6G技術,是堅持創新驅動,筑牢公司競爭力和護城河的長遠舉措﹔圍繞5G使用場景,建設數智生態,則是補齊當下5G應用短板的現實之舉。 在剛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移動的5G技術就在體育超高清直播這一領域小試牛刀,展示了“破局”互聯網平台統治長視頻行業的能力。 疫情籠罩下的東京奧運會“空場”舉辦,中國移動咪咕以全量全場次超高清直播、5G觀賽黑科技等“組合拳”成為賽場外的一匹黑馬,將一場雲端“滿座”的全場景沉浸式奧運盛宴贏得觀眾的熱捧,成為東京奧運轉播APP測評得分排名第一的新媒體平台。 “聚焦奧運會、歐洲杯、中職籃等頭部賽事版權合作,率先將HDR Vivid技術應用到國際大型體育賽事,為用戶提供360度沉浸式、超高清直播服務。”2021年6月,咪咕視頻全場景月活用戶達2.42億戶。 在愛奇藝、優酷、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統治下的長視頻領域,能取得這一突破實屬不易。去年,芒果超媒通過自制綜藝,從內容側開始破局這一市場﹔今年,獨家體育賽事和演出版權,配合中國移動的5G前沿高清直播技術,咪咕似乎也找到了破局“密碼”。 而更值得期待的是,具有多年底層通信技術積累的中國移動,能否在5G時代實現“降維打擊”,突破視頻行業寡頭現狀,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視頻內容和視聽體驗,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就能一見分曉。 資本市場的檢驗 5G 精品網絡建設項目、雲資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千兆智家建設項目、智慧中台建設項目、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及數智生態建設項目……從中國移動A股上市募集資金投向不難看出,新基建是其未來重要的投資方向。 如果說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中,以財政資金為主的政府投資發揮了關鍵性作用,那麼在以新技術新產業為核心的新基建,其發展壯大將更加依賴資本市場的力量。 究其根本,傳統的鐵路、公路、橋梁等傳統基建項目,投入資金規模大,對原材料和普通勞動力需求多,上游供應鏈長。擴大傳統基建,容易在短周期內盤活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穩定社會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因此也成為政府逆周期調節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且財政資金用於公共性事務支出也符合其資金性質的應有之義。 而新基建的特點與傳統基建不同,其供應鏈相對較短,對經濟的短期拉動作用不如傳統基建明顯,且新基建涉及新技術的研發,往往伴隨著一定風險。因此引入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風險資本,成為新基建拓寬融資來源的客觀需要。通過資本市場,投資者將資金投向有前景有潛力的企業,企業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的投資性收益和財產性收入。在正向反饋的激勵下,資本市場可吸引更多資金投入到新基建領域。 投資要更“有效”,避免“為了投資而投資”,就需要提高投資的精准度。投資收益的公開透明、投資結果的評價反饋,都是提高精准度的有力手段。在以信心披露為核心的資本市場,公司業績和股價就是企業的投資答卷和投資者的投票結果,有效的投資,經得起資本市場的長期檢驗。面對我國數字經濟廣闊的發展空間,回歸本土資本市場后的中國移動,值得期待。
人民財評:設置“紅綠燈”,讓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相關重大問題進行深刻闡釋,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正確認識資本,才能使之在促進科技進步、繁榮市場經濟、便利人民生活、參與國際競爭中發揮積極作用,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資本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資本主義有資本,社會主義也有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有效抑制其消極作用,馬列經典著作中沒有現成答案,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缺乏成熟的經驗,這是我們黨面臨的一個全新課題。從現實看,我們如何引導資本更好推動生產力水平躍升、服務實體經濟,對於下一步發展十分重要。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資本的穩定有序發展、健康良性運作將有效提振中國經濟。 必須看到,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回望改革開放的歷程,國外資本、民營資本等不斷激活中國發展的“一池春水”,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推動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但一段時間以來,限制競爭、贏者通吃、價格歧視、損害消費者權益等問題時有出現,也折射出資本無底線逐利帶來的風險。創造性與無序性哪一方面是主流,取決於我們能否引導規范資本的行為,能否將對資本的規律性認識轉化為有利於資本有序發展的政策。 從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作為經濟工作八項重點任務之一,到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再到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依法加強對資本有效監管,中央對資本監管的要求一以貫之。一段時間以來,對平台涉嫌壟斷的行為立案調查,打擊資本向民生領域無序擴張,避免校外培訓資本化……相關部門加大對互聯網、房地產等資本的規范力度,有助於促進公平競爭、提升人民福祉,也有助於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避免行業“爆雷”。事實証明:有所不為方能有所為。用法律、制度為資本劃定行為邊界,是防范資本無序擴張的必要前提。 監管政策針對的是違法和違規行為,絕不是針對特定行業或企業。遏制資本無序發展,絕不是不要資本、打擊資本。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為資本設置“紅綠燈”,正是為了疏堵結合、放管並舉,讓監管規范和促進發展兩手並重,有效激發資本的正向能量。從攻克“卡脖子”難題,到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家宏觀政策相吻合、更好補齊中國經濟短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資本規范健康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這就需要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資本合規經營發展鋪路奠基。 保持信心,搶抓機遇,各類資本定能獲得更大發展空間,為中國經濟注入澎湃動能。 相關鏈接: 人民財評:“十四五”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答卷精彩 人民財評:尊重做好經濟工作規律 推動高質量發展 人民財評:把握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重要要求 人民財評:穩步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控制71個賬戶操縱4隻股票 証監會對一股民罰沒4.46億元 人民網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王震) 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証監會近日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潘日忠通過控制71個証券賬戶操縱4隻股票,被沒收違法所得共計2.23億元,並處以相同金額罰款,共計罰沒4.46億元。 當事人潘日忠1970年出生,居住於山東省萊陽市。經查明,為實施操縱行為,潘日忠自行借入部分証券賬戶,並通過配資中介董某、王某明配資借入部分証券賬戶,共控制並使用“戴某芳”等71個証券賬戶。其中,操縱“天鐵股份”使用31個賬戶,操縱“嘉澳環保”使用32個賬戶,操縱“鼎捷軟件”使用42個賬戶,操縱“瑞普生物”使用49個賬戶。 潘日忠採用“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交易”等多種手段影響股票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其中,2018年12月19日至2019年3月1日,控制使用31個賬戶,操縱“天鐵股份”盈利37450465.10元﹔2019年1月14日至2月15日,控制使用32個賬戶,操縱“嘉澳環保”盈利33644259.05元﹔2019年3月14日至4月15日,控制使用42個賬戶,操縱“鼎捷軟件”盈利132804051.90元﹔2019年4月1日至5月22日,控制使用49個賬戶,操縱“瑞普生物”盈利19374218.77元。 証監會認為,潘日忠的上述行為構成“操縱証券市場”行為,具有操縱市場的主觀意圖,對於當事人提出不具有操縱証券市場的故意,文化程度不高等陳述申辯意見不予採納。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証券法》第二百零三條的規定,証監會決定:對潘日忠沒收違法所得共計223272994.82元,並處以223272994.82元罰款。
NFT:通往元宇宙,還是走向大騙局? 當NFT遇上藝術品,一張圖片、一首歌、一段視頻,甚至一個頭像都可以與一串代碼“擦出火花”,身價發生幾何倍數暴漲,突破現實世界認知。 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質化代幣”。 “從技術上來看,NFT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契約的數字化憑証。”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告訴記者, NFT具有可驗証、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可以用來標記特定資產的所有權。 今年以來,明星、大V、企業紛紛打造推出自己的NFT產品,數字藝術品儼然成為NFT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之一。 當“萬物皆可NFT”,這串連接虛擬與現實的“神秘代碼”,會成為通往元宇宙世界的關鍵密鑰,還是又一場幣圈和資本炒作下的零和游戲?很多問題需要提前思考。 NFT走紅“出圈” 今年3月,在佳士得拍賣行,NFT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34萬美元(約合4.5億人民幣),刷新數字藝術品成交記錄的同時,也讓NFT這個詞強勢闖入大眾視野。 NFT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是創作者Beeple將其從2007年5月1日起每天在網上發布的繪畫照片,在湊滿5000張后用NFT加密技術組合到一起制作生成。圖片來源 佳士得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在NFT交易平台Opnesea上,看似普通的馬賽克頭像、圖片、收藏品頻頻售出“天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Opensea累計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平均每個NFT售價為872美元。 國際奢侈品巨頭LV也推出了NFT游戲,玩家有機會在游戲中免費獲得價值在2萬到2000萬美元之間的NFT黃金明信片。 在國內, NFT吸引著科技巨頭和資本跑步入場。支付寶上線NFT藝術收藏小程序“螞蟻鏈粉絲粒”,騰訊上線NFT交易平台“幻核”APP,字節跳動旗下TikTok也宣布推出NFT系列作品…… “正像是物理社會中資產憑証的重要性一樣,元宇宙生態也具有大量數字化資產,需要資產憑証來促進元宇宙經濟循環。”在李鳴看來,數字化資產憑証是元宇宙生態的關鍵要素,而NFT可以成為元宇宙中數字化資產憑証的一種表現形式,並且將隨著元宇宙的發展逐步演進。 元宇宙概念持續熱炒,讓市場看到了NFT的商業機會。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元宇宙為NFT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應用場景,NFT將成為實現虛擬物品數字資產化和流通交易的重要工具。 反對聲音則認為,NFT與元宇宙的突然走紅,背后很可能是一些媒體與幣圈精心設計的炒作。有媒體報道,此前在佳士得拿下“天價”NFT畫作的競拍者,正是某NFT基金的創始人。 “NFT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尤其國外‘天價’NFT藝術品的出現,讓更多投機者找到新的金融炒作工具,加速了泡沫的形成。”李鳴說。 與此同時,鑒於國內對於虛擬貨幣監管態度,一些機構、企業也在試圖淡化NFT的“代幣”屬性,更願意稱其“通証”。今年6 月,支付寶在推出NFT付款碼皮膚時曾強調,NFT是解決數字藝術品確權的一種有效和可靠的技術手段,和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有著本質區別。 目前包括騰訊、阿裡等大廠NFT相關產品平台上,都已刪去NFT字樣,改為“數字藏品”等稱呼。 正在異化的NFT “起碼四位數”“后面炒高了我再出”“私下交易沒辦法監管”……在一個螞蟻鏈NFT火炬數字收藏群裡,記者發現,原價39元數字火炬經過瘋狂加價,早已被炒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人民幣。 9月16日,支付寶限量發行21000個亞運會數字火炬,不到4分鐘售罄。雖然螞蟻鏈在9月24日發布聲明,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數字藏品炒作,抵制權益類交易、標准化合約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但在網絡上,關於數字火炬的交易與討論從未停止。 狂歡之下,NFT正在偏離價值,走向異化。 藝術品、游戲、炒作、幣圈化、元宇宙……對於普通人來說,很難辨清究竟哪個才是NFT的真正標簽。 “要想玩得長久,就不能短期內都想割韭菜就跑路,把整個行市給毀掉。”長期關注NFT、虛擬貨幣的投資者劉勇認為,目前市場對於NFT更多的是投機、炒作,關注其真實價值的人群並不多。 “一些主流的幣圈交易所,也在打著NFT的概念發新幣,很普遍。”劉勇向記者坦言,有時候,很難判斷這是投資還是騙局。就自己而言,不論是炒幣還是炒NFT,實際上就是投機,跟著市場趨勢快進快出,賺些快錢。 “一個USDT=1美元,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兌USDT在平台上交易,主流平台都通用,很方便。”交談中,劉勇打開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如何在交易所購買NFT幣。 “我手機上的這些App,在國內應用商店已經不能下載了,需要去國外應用市場。或者從非官方市場下載,但是不太安全。”在他看來,NFT的真正價值在於能夠實現虛擬物品的資產化,應該遠離幣圈。 風險之中,不想踏空的年輕人,伺機而動。 記者接觸發現,年輕人更容易接受並參與NFT交易,他們希望能捕捉到新一輪的造富機會。 “其實這裡面風險很大。”在劉勇看來,投資NFT的風險比炒幣更甚,“NFT產品的流動性弱,需要有人接盤。” 在記者加入的幾個NFT交流群裡,90后、00后佔比超過半數,也是其中最活躍的群體。這些群裡,不時會有人發布“抽獎擼空投”“免費領NFT資產”“NFT投資”等廣告信息。這些鏈接、二維碼,通常會誘導用戶下載App或者注冊平台。 “一些NFT游戲、交易平台,出於吸引用戶、宣傳等目的,平台會不定期向用戶錢包發放‘空投’。”NFT玩家李旭告訴記者,這種“空投”其實可以看作是獎勵或者分紅,一種是對於內測用戶、使用者的獎勵,另一種是為了項目上線拉攏人氣。“這在幣圈很常見。” 李旭說。 在國內某NFT網站上,記者發現,一些照片、動漫設計、數字文創等標價從幾十、幾百甚至到上千萬元,用戶可以直接點擊購買。同時,用戶也可以上傳圖片鑄造自己的NFT作品,購買更多的“燃料”,所能鑄造的作品等級就更高。 某NFT藝術品交易平台的商品網頁和藏家榜排行。制圖 申佳平 官網信息顯示,這家創立於今年5月NFT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目前已有超5000海內外創作者入駐,注冊用戶超10萬人。 “人人可以上傳鑄造NFT,但並不是每個NFT都有價值。”在李旭看來,平台應該讓收藏者能夠和NFT創作者互動、社交,形成價值的生長,而不是隻在價格后面加個零,盼著下家接手。 然而,在狂熱的市場中,“理性聲音”往往被淹沒在“造富幻想”中。 警惕“擊鼓傳花”騙局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有些國內NFT交易平台宣稱“持牌經營”“合規交易”“人民幣結算”等吸引投資者。 “事實上,這種合規持牌的批准極難取得。”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告訴記者,據《國務院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的規定,如果想要在正式的交易所開放NFT交易,必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或者需要取得國務院或者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的批准。 在肖颯看來,國內NFT資產的交易場所往往不具備這樣的批准,因而其合法流通會受到限制。“基於NFT潛在的一系列風險,我們不贊同現在放開NFT交易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於NFT、元宇宙概念的炒作已經蔓延至上市公司和二級市場。一些蹭熱點、炒概念等行為,也正在引起監管部門的警惕。日前,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中文在線發出關注函,要求說明互動閱讀業務與元宇宙概念和NFT概念的關聯性。此外,多家上市公司也接連收到交易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公司及相關方是否存在蹭熱點、操縱市場、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情形。 行業人士認為,目前國內對於NFT的法律性質、交易方式、監督主體、監督方式等尚未明確,NFT存在炒作、洗錢和金融產品化等風險,對於NFT投資應該保持謹慎態度,警惕“擊鼓傳花”式的金融騙局。 “無論是以加密貨幣計價,還是結合借貸、挖礦、價格預言機等多種方案以增加二次流動性都有違反我國現行監管法規的風險。”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大偉告訴記者,NFT投資市場存在如下風險點:NFT交易平台本身的合規風險﹔NFT發行方是否構成ICO(即發幣行為)的合規風險、是否侵犯著作權的風險﹔NFT的購買方再售時是否有流動性風險。 “NFT的交易行為是否合法合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譬如兩個自然人之間的直接買賣如果是以人民幣計價並且沒有其他違規情節,現行法規並不禁止。但如果設立一個平台來撮合交易,那麼平台合規的風險就比較大。”王大偉說。 “應當著重從NFT產品的定價、銷售(拍賣)、營銷模式、二手專賣(轉拍)等方面進行監管。”肖颯提醒道,區別於境外的NFT交易平台,現階段國內尚不存在NFT二次交易、轉讓贈送等場景,NFT也尚未出現金融化的趨勢。但是,國內對於金融行為的強監管不會變,基於NFT目前存在的風險,應著重提升投資NFT行為中的合法合規意識,加強行業潛在風險的監管與防范。 專家提醒,NFT的發展需要引導,若能脫虛向實,可以有進一步的發展﹔如果一味陷在當前的虛擬資產中,炒作一陣風之后自然就消寂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劉勇、李旭均為化名,實習生許願、張子穎對此文亦有貢獻)
財經觀察:北交所開市 資本市場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按下快進鍵 北交所今日正式開市,首批81隻個股開盤多數走強。 “中小企業能辦大事”,近年來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備受關注。北交所正式開市,資本市場支持中小企業按下快進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北交所的主要服務對象,迎來發展機遇。 在9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証監會指出,北交所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對象“更早、更小、更新”,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需求,形成科技、創新和資本的聚集效應,逐步發展成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 如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王成仁認為,北交所的設立將有效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支持企業提升自身創新實力,更好成長為行業龍頭、“隱形冠軍”。 “北交所更加強調對於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這與專精特新企業畫像高度匹配。”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北交所的設立將有效搭建起專精特新企業和資本市場的連接通道,同時豐富了資本市場退出渠道,繼而激發創投資本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動力。 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工信部推動各地培育4萬多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三批培育認定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企業如何抓住機遇?當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中,有些已在新三板上市,還有一部分企業沒有做好上市准備。 王成仁表示,在板企業應繼續提高創新發展水平,向更高層次邁進,爭取在北交所上市。對於未上市企業,應加大上市輔導力度。此前,工信部會同財政部印發通知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將上市培育作為資金扶持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鼓勵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台等服務機構,一對一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上市相關服務。“企業可加強與這些服務機構對接,爭取國家支持,減輕上市輔導壓力。”王成仁說。 “進一步規范公司運行和管理機制,為登陸北交所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在付一夫看來,專精特新企業應該在鞏固現有技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還要在完善公司內部管理制度與財務稅務合規等方面持續發力。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龐大、最具活性的群體,是我國經濟韌性最重要的保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十四五”規劃綱要均對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作出重要部署。 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北交所邁出了關鍵一步。 “做優資本服務,發揮股權融資的激勵和約束作用,能有效促進中小企業規范化發展、拓寬眼界,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平台和支撐。”王成仁認為,解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有利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實現創新發展,進而支撐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專精特新企業掌握行業性尖端技術,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有助於增強我國信息科技等產業的安全性,提高科技自主創新和發展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雙重沖擊下,培育和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助於提振中小微企業的信心,保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更好地促進“六穩”“六保”。
証監會回應康美藥業案:巨額民事賠償讓“首惡”承擔應有責任 人民網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廣州中院對康美藥業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依法作出一審判決,4名原高管人員組織策劃實施財務造假,依法承擔100%的連帶賠償責任24.59億元。 証監會表示,康美藥業証券糾紛案是我國首單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件。此次判決示范意義重大,巨額民事賠償讓“首惡”承擔應有責任。 首單特別代表人訴訟案件 具有裡程碑意義 証監會指出,康美藥業公司連續3年財務造假,涉案金額巨大,持續時間長,性質特別嚴重,社會影響惡劣,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作為投資者保護機構中証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響應市場呼聲,依法接受投資者委托,作為代表人參加康美藥業代表人訴訟,為投資者爭取最大權益。 此次法院依法作出一審判決,示范意義重大,是資本市場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標志性案件,對促進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健康發展,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裡程碑意義。下一步,証監會將在全面總結首單案件經驗的基礎上,推動完善代表人訴訟制度機制,支持投資者保護機構進一步優化案件評估、決策、實施流程,依法推進特別代表人訴訟常態化開展。 立體化責任追究體系 實現“懲首惡”的目標 証監會表示,相關各方通過多種手段並舉,構建了民事、行政、刑事立體化的責任追究體系,讓康美藥業案幕后實際操縱上市公司的為惡者付出沉重代價,實現了“懲首惡”的目標。 一是巨額民事賠償讓“首惡”承擔應有責任。此次康美藥業特別代表人訴訟,法院綜合考慮案件基本事實、相關被告在虛假陳述行為中的主觀過錯等因素,判決馬興田夫婦及邱錫偉等4名原高管人員組織策劃實施財務造假,屬故意行為,依法承擔100%的連帶賠償責任24.59億元,有利於強化對資本市場違法作惡者的懲罰和震懾。 二是上市公司積極追收原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佔款。在廣東省及各方的協調努力下,10月30日,康美藥業公告披露,經揭陽中院對公司控股股東關聯方資產進行強制執行,所得款項共計16.41億元已支付至公司管理人賬戶,用於沖抵關聯方佔用公司資金。通過追收原大股東、實際控制人佔用資金,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讓上市公司重新輕裝上陣。 三是司法機關同步追究原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刑事責任。經偵查終結,佛山市檢察院已於10月27日向佛山中院提起公訴,指控馬興田犯相關刑事証券犯罪。佛山中院於當日立案受理相關案件,並與前期受理的康美藥業、馬興田單位行賄案合並審理,切實追究相關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特別代表人訴訟與普通代表人訴訟有何區別? 証監會介紹,按照新《証券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証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20〕5號)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啟動普通代表人訴訟,發布權利登記公告,投資者保護機構在公告期間受50名以上投資者的特別授權,可以依法作為代表人參加特別代表人訴訟。其與普通代表人訴訟的區別為: 一是訴訟代表人不同。普通代表人訴訟的代表人是投資者,特別代表人訴訟的代表人是投資者保護機構。二是訴訟加入原則不同。相較普通代表人訴訟的“明示加入”,特別代表人訴訟是“默示加入”,能夠擴大投資者保護的范圍,更好發揮對違法行為的震懾作用。三是訴訟效果不同。相較普通代表人訴訟,特別代表人訴訟能夠一次性解決糾紛,但也意味著相關責任人短期內面臨巨額賠償,增大了破產風險,增加獲得賠償的不確定性。
人民財評:千億董事長更應對投資者保持敬畏之心 通策醫療10月14日晚發布三季報,14日和15日股價連續跌停。10月17日在雪球平台上,有網友稱“通策醫療股票是股市殺豬的最好題材”,針對類似不滿與質疑,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回懟稱“他們買我們的股票是我們的恥辱”,其中還夾雜不少臟字。 通策醫療三季報顯示,當季淨利潤2.69億元,同比上升僅5.88%,或許與部分投資者的期望有些差距,加上股票暴跌,投資者心裡自然不好受。雖然有些話偏激了些,但正如公司法第97條規定,股東對公司的經營擁有提出建議或者質詢的權利。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或其董監高提出質疑,也是行使其應有的質詢權。 上市公司董事長用一些臟字罵網友,顯然有失身份、對股東或投資者缺少起碼的尊重。此前証監會主席易會滿明確提出,要敬畏投資者,回報投資者,積極踐行股權文化。股權文化的核心內容是股東主權理念,也即股東是公司的主人翁,股東與經營者之間屬於代理關系,經營者要尊重股東所享有的質詢權、知情權等各項權利。 公司法還規定了“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股東平等原則,反對以強凌弱,大股東可以參與公司治理,中小股東同樣有權利參與,不能說大股東持股比例高,就藐視其他股東的權利。 隻有懂得尊重和回報投資者的上市公司,才會贏得市場的認同和尊重。毫無疑問,如果上市公司與投資者關系緊張,投資者將逐漸遠離,個股流動性也可能趨於枯竭,如此其價值如何挖掘?其估值就可能弱於市場平均水平,這肯定也是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不願意看到的。 很多上市公司董監高都是響當當的企業家,企業家當然要有企業家的精神和風度,面對投資者偏激言辭,作出適當解釋是可以的,但應該理性文明,真正體現敬畏投資者的姿態。如果臟話連篇互懟,與街頭潑婦又有何異?這豈不是毫不客氣將自己凌駕於中小投資者之上? 企業家既要將更多精力放在公司經營管理、開拓創新方面,也要重視與投資者的溝通工作,重視投資者關系管理。除了上市公司正規的信息披露渠道外,還要通過業績說明會、股東大會、互動平台等,加強與投資者溝通,通過公司董監高與投資者等就公司經營、戰略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展平等交流對話,甚至是面對面對話。這既有利於暢通公司與外部的信息雙向交互渠道,幫助消除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信息壁壘,贏得投資者的信任與認可﹔也可讓管理層了解到市場與投資者的訴求,通過消化與吸收,以其中合理訴求為指引,敦促上市公司時刻保持正確合規的經營策略,恪守企業社會職責。 此前通策醫療股價被炒到上百倍市盈率,現在又招致罵聲一片,也提醒我們,無論是上市公司正規信息披露,還是在其它平台與投資者信息溝通交流,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應注意正確引導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預期,不能過度夸大上市公司發展潛力,讓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存在不切實際預期。 總之,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董監高應對投資者保持謙遜尊敬畏懼心態,將投資者奉為上賓,才能真正確立股東的主人翁地位,上市公司的治理才能納入正確軌道,促進各方共贏。
A股22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監管密集行動釋放什麼信號? 11月,A股上市公司相關方被立案調查數量攀升。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1月1日-11月30日,A股22上市家公司收到來自証監會的立案告知書,數量創年內新高。記者梳理發現,眾多上市公司及其實控人、高管成為調查對象,信息披露違規成為監管“重災區”。 在22家被立案的A股上市公司中,15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披違規,2家上市公司涉嫌短線交易,2家上市公司涉嫌內幕交易,1家上市公司涉嫌操縱証券市場。此外,有3家上市公司未按規定履行要約收購義務等事項(為同一控股股東被調查)。 監管密集行動釋放了什麼信號?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看來,“証券法規定國務院証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全國証券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督管理,基本工作目標都是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公開、公正、有效,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証券法對信息披露進行了專章規定,可見其重視程度,加強信息披露、打擊違法違規披露,就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資本市場公開、公平、秩序的基本職責。” 從官方表態來看,近年來証監會對於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幕交易、財務造假等方面的監管持續趨嚴。証監會近日印發的《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也再次點明了對於上市公司不法行為的從嚴態度。 今年11月21日,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方面,証監會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監管,大股東、董監高等“關鍵少數”公眾公司的意識明顯增強。 信息披露違規為何成為“重災區”?11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涉嫌信息披露違規佔比接近七成。對此,程鳳朝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理念問題,“一些已經上市的公司還沒有充分、正確認識到,上市伊始公司就已經實現了從私人公司向公眾公司轉變,已經不是個人或者部分人的‘私人財產’”﹔另一方面,作為上市輔導的中介機構盡職不夠,沒有為公司認真剖析上市的利與弊和責任義務。 “簡而言之,監管最大的意義和影響就是樹立公眾對資本市場的信心!”程鳳朝表示,持續強化監管、維護公眾利益,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証券市場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監管的重心,一是要客觀公正,維護政策的穩定性、持續性﹔二是加大對已出台政策的宣貫力度,讓廣大上市公司學習掌握並提高履職效能﹔三是加大對中介機構的監督檢查,使其歸位盡職,切實起到護城河的作用。
報告: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總體業績向好 新興產業亮點頻現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 (黃盛)日前,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度經營業績快報。快報顯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滬、深、北三家証券交易所共4945家公司披露三季度報告,共實現營業總收入52.37萬億元,實現淨利潤4.75萬億元,新能源、高技術制造等展現經濟新動能,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業績亮眼。 對此,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財經表示,整體來看,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穩健向好,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性和上市公司的底蘊,新興產業業績搶眼,我國經濟運行恢復向好的趨勢不斷明晰。 業績總體穩健增長 經濟穩中向好韌性強 快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境內市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52.37萬億元,同比增長8.51%,佔GDP總額的60.18%﹔實現淨利潤4.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6%。實體營收增速持續高於金融,第三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9%,遠高於金融類上市公司-3%的增速。 “從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來業績來看,整體總營收和總利潤實現了正增長,展現一定的經濟韌性。”上海申銀萬國証券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晨向人民網財經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整體運行經受了疫情沖擊的嚴峻考驗,但是在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的部署和持續落實下,前三個季度經濟呈現出“平穩開局、有所回落、恢復增長”的走勢,展現出一定的經濟韌性。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中關村國睿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程鳳朝對此表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經濟總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單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3.5個百分點,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然處於領先位置。“這是我國當前經濟的特征,也是上市公司發展的底色。”程鳳朝說。 “特別是隨著黨中央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不斷發力,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從就業看,在各項穩增長穩就業政策加力落實下,三季度就業形勢有所好轉,重點群體就業得到有力保障,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程鳳朝說,特別是証券監管部門出台《關於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的通知》,推出助企紓困23項舉措,優化了監管工作,有效幫助企業應對疫情的影響,為上市公司恢復增長,提振地方經濟復蘇發揮了較好的助力作用。 第三季度營收增速較快 北交所、科創板業績亮眼 快報顯示,分季度看,第三季度營收17.77萬億元,淨利潤1.49萬億元,同比增長7.09%、0.69%。分板塊看,北交所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領先,達35%﹔科創板淨利潤增速領先,達24%。 此外,第三季度科創板和創業板三季度單季營收同比增長30.4%和24.6%,增速相比二季度擴大5.0和6.9個百分點,科創板和創業板三季度單季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8.5%和32.3%,增速相比二季度擴大2.5和21.5個百分點。 對於第三季度上市公司營收向好,周海晨表示,今年5月以來,我國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出了穩住經濟33項一攬子政策措施和19項接續政策措施,政府對於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所給予的支持與努力,在下半年疫情修復的過程中也確實看到效果,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逐步走出困境。 周海晨認為,從總量來說,我國官方制造業PMI從今年4月的最低值47.4開始逐步修復,到9月為50.1,顯示出整體經濟在逐步修復﹔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來看,今年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從5月份的最低點(3.3%)開始逐步修復,到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3%,增速環比上月進一步擴大2.1個百分點。此外,消費端零售市場和服務業也在穩步恢復,助力經濟發展。 從各大板塊的業績表現來看,周海晨認為,各板塊呈現出科創板優於創業板、優於主板的趨勢,體現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經濟增長,起到了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重要作用。 從具體數據來看,周海晨表示,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的確其研發支出增速和研發投入強度遠高於整體A股,且仍在不斷提升。從研發支出來看,北交所、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研發支出在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35.7%、33.0%和26.6%,增速遠超主板與滬深A股。以研發支出佔營收比重來看研發投入強度,北交所、科創板和創業板前三季度研發支出佔營收比重分別達到4.3%、8.5%和4.6%,同樣遠高於主板(1.9%)和滬深A股(2.2%)。 “這些板塊持續不斷的高研發投入為我國科技企業帶來了更多成長性,也為整體經濟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周海晨說。 光伏新興產業亮點頻現 數字經濟市場需求強勁 快報顯示,光伏、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業績亮眼。光伏產業鏈隨著產能釋放,硅料、硅片、組件公司頻現百億訂單,各環節開工率均有所提升,光伏上市公司普遍維持高景氣。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出口創歷史新高。 對此,周海晨表示,光伏作為與宏觀經濟關聯度相對較低的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相對較小,同時其面向政府服務的屬性也增加了一定的經營韌性。在財報數據上,光伏產業鏈上下游業績增速均為大兩位數高增長,全產業鏈延續高景氣。 “四季度是國內光伏裝機旺季,國內需求旺盛,同時考慮到歐洲市場的需求,今年光伏全產業鏈高景氣將得以維持。”周海晨說。 對於三季度新能源車產業鏈的表現亮眼,周海晨認為,從5月開始政府大力推進復工復產,三季度汽車制造業快速修復。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三季度汽車制造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5.7%,環比回升6.6個百分點,增加值同比也由二季度下降7.6%轉為大幅增長25.4%,對工業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此外,快報也顯示,數字經濟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總額同比增長10.66%,市場需求強勁,上市公司數字(智)化進程加速。 周海晨對此認為,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的內涵很廣,主要包括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涉及到的主要公司分布在電子、通信、計算機、自動化設備、零售等各個領域。目前數字經濟在消費服務端普及率相對較高,但是在工業制造、智慧城市等方面仍需進一步滲透,其中不乏蘊含很多設備與軟件端的國產替代新需求。”周海晨說,就中、長期視角而言,數字將會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大新的生產要素,將會發揮巨大價值和作用。
2022年服貿會觀察:北交所成立一周年 交出亮眼“成績單” 截至8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06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3家,總市值達2000億元,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57億元。 這是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新鮮出爐的一組數據。9月2日是北京証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宣布成立一周年。一年來,北交所市場運行情況如何?后備企業儲備怎樣?隨著這組數據出爐,答案得以揭曉。 在服貿會金融服務展區,北京金融街展台展示了北交所一年來的“成績單”。人民網記者 王震攝 ——優質企業初步聚集 上市公司達106家,發行上市實現常態化 北交所於2021年9月3日注冊成立,是繼上交所、深交所之后時隔30年新設立的第三家証券交易所。 一年來,作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在支持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優質企業初步聚集,發行上市實現常態化。 “北交所已初步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王成仁告訴記者,目前,北交所中小企業佔比77%,戰略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佔比超八成,23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公司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王成仁表示,北交所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創新實力強的潛力型、成長型企業,形成良好市場預期,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方面取得較好的效果。 “近期北交所審核速度明顯加快。如華嶺股份、天馬新材、新芝生物從受理到交易所過會分別耗時僅32天、52天和58天。”申萬宏源中小公司部新三板研究組小組主管劉靖表示,目前,北交所在審企業接近130家,其主要優勢是對財務要求的門檻相對低,以及審核的效率較高,這對創新型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資金活水”不斷涌入 累計融資227.57億元,投融兩端高效對接 對於創新型中小企業而言,北交所為其提供了直接融資的便利渠道,在帶動各方面長期資金進入,為企業提供強力資金支持。 截至8月31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227.57億元,平均每家融資超過2.1億元﹔上市公司股價較發行平均價上漲20%。8月12日,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舉辦的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上,北交所副總經理李永春表示,一年來,北交所改革實現了良好開局,市場功能大幅改善,投融兩端對接高效。 “資金活水”不斷涌入。北京交所融資制度靈活,已經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與此同時,北交所主題基金擴容、公募基金取消精選層投資比例限制也極大地增加了北交所產品的流動性和靈活性,為企業贏得更多資金關注。 “未來預計北交所將通過混合做市、推行指數等方式,增強流動性,引入更多類型的投資者。”在劉靖看來,在經過9個月的正式運行后,北交所逐步進入下一個加速發展階段。 業內認為,北交所不斷豐富投資者類型,保持主題基金常態化發行募集,鼓勵機構投資者積極入市,為良好的市場投融資生態持續引入源頭活水。隨著投資者的增多、入場資金的涌入,北交所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必將大幅提升。 ——市場主體參與踴躍 合格投資者達510萬戶,市場生態逐步優化 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510萬戶,是宣布設立前的近3倍﹔500余隻公募基金布局,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RQFII均已入市﹔112家証券公司深度展業,21家商業銀行積極對接。 “北交所市場生態逐步優化,呈現出結構性向好態勢,特色、亮點逐步顯現。”8月25日,在金融街論壇系列活動上,北交所市場發展部副總監鄭偉平指出,北交所構建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與新三板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豐富了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的成長路徑,使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功能更完善、服務更全面。同時,不斷優化的市場生態,也為創投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未來北交所將成為專精特新企業非常重要的上市場所。”劉靖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推動形成100萬家創新性中小企業、培育1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交所有望成為我國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戰場。
A股上半年“成績單”出爐:上市公司總營收34.54萬億元 同比增9.24% 人民網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王震)今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快報。報告顯示,截至8月31日,滬、深、北証券交易所482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報業績,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54萬億元,同比增長9.24%。在疫情反復、國際沖突加劇、外部通脹等超預期因素沖擊下,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保持增長態勢,我國經濟“基本盤”底色彰顯,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整體業績保持韌性增長,實體公司增速高於金融類公司 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54萬億元,同比增長9.24%,遠高於同期GDP增速,佔GDP的比重進一步擴大。實現淨利潤3.25萬億元,同比增長3.19%,一、二季度增速分別為5.49%、1.16%,二季度業績普遍好於市場悲觀預期,充分體現了上市公司作為各行業龍頭的強大競爭力及發展韌性。 非金融類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和淨利潤29.23萬億元、1.95萬億元,同比增長10.89%、4.55%。自2021年一季度起,實體企業營收增速持續高於金融類公司,顯示我國經濟脫虛向實的良好發展態勢。 分行業看,行業間差異明顯。煤炭油氣、基礎化工、動力電池原料、光伏新能源行業公司業績增長迅猛,受疫情反復、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因素影響,航空、餐飲、旅游等行業公司仍處困境。受益於國務院穩定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上半年上市公司收到稅費返還4689億元,同比增加162%,在積極的政策措施下,上市公司的現金流有所改善,預計會對下半年的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二、注冊制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創業公司厚植研發投入 全面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合計新增139家,佔上半年全部新增上市公司家數的82%。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支出營收佔比1.69%,其中科創板、創業板與北交所公司研發強度分別為8.62%、4.82%、4.58%。計算機、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研發強度居前,分別高達 10.29%、10.10%和6.84%,市場“含科量”、“含新量”顯著提升。 三、主板“現金牛”底盤穩定,頭部公司繼續領跑 主板上市公司營收、現金流等穩中有升,為上市公司業績筑基,盈利質量進一步改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排名前200家的公司份額佔總體的72%和85%,彰顯頭雁效應。截至目前,102家公司已發布中期現金分紅預案,現金分紅金額超1700億元,積極回報投資者日漸成為市場共識。 四、資本市場持續向好發展,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 退市公司數量歷史再創新高,進退有序的市場生態加速形成,股票質押風險顯著緩釋,風險公司得到穩妥處置。再融資渠道更加通暢,並購重組助推公司做優做強,實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股份回購的公司數量顯著增加。崇法守信、規范透明、開放包容的良好証券市場生態正進一步形成。
零跑汽車IPO分析 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跑汽車”)於今年3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和招股書,或將成為第四家在港上市的國內造車企業。 零跑汽車成立於2015年,目前已推出3款車型,分別為2019年推出的S01、2020年推出的T03及2021年推出的C11。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零跑汽車零售銷量4.1萬輛,同比增長274.1%。根據零跑汽車官網信息,今年1-5月份累計交付量為40735台,已接近去年全年交付量。 盡管銷售數據亮眼,但零跑汽車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其淨虧損逐年擴大。2021年,零跑汽車取得營收31.32億元,經調整后淨虧損高達26.28億元,毛利率為-44.3%。此外,研發投入不足、熱銷車型利潤微薄、屢遭質量投訴等問題,也成為影響零跑汽車“加速”的重要原因。 虧損持續擴大 毛利率至今為負 零跑汽車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2021年,零跑汽車的營收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而同期淨虧損分別為9.01億元、11億元、28.45億元,3年時間累計虧損超48億元。 盡管其毛利率呈現改善態勢,由2019年的-95.7%增長至2021年的-44.3%,但與同為造車新勢力的“蔚小理”(蔚來、小鵬和理想汽車)相比,零跑汽車還有差距。 值得關注的是,營收大漲396%、交付量翻四倍、行政及銷售開支大幅壓縮……2021年,在相關財務數據好轉的同時,零跑汽車虧損為何仍高居不下? 業內分析認為,高昂的原材料和耗材成本或是其虧損的重要原因。招股書信息顯示,2021年全年,零跑汽車合計交付43748輛電動汽車,實現汽車及部件銷售收入30.58億元,同期零跑汽車銷售成本為45.19億元。據此計算,不考慮不同車型影響,零跑汽車平均每售出一台車就要虧損3.34萬元。 零跑汽車近三年經營情況。圖片來源:零跑汽車招股書 在銷售成本中,僅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便高達41.22億元,可謂“高價買來低價賣”。且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佔銷售成本比重逐年增加,2019-2021年,這個數據分別遞增(67.6%、78.1%、91.2%)。 業內分析認為,未儲備足夠原材料、原材料價格上漲或許是零跑汽車銷售成本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汽車制造業上游原材料成本漲幅不斷擴大,如每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一年內增長近10倍,動力電池其他主要原材料鈷、鎳均大幅漲價。 此外,據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末,零跑汽車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43.38億元。而2021年經營活動現金淨額為-10.18億元,投資活動現金流為-30.03億元,融資活動現金流為82.59億元。 融資是公司獲取資金、保障持續經營的重要手段。據天眼查資料顯示,零跑汽車至今已經進行7輪融資,總融資額超百億。 研發投入不足 熱銷車型利潤微薄 根據招股書中計劃,零跑汽車會將上市募集資金的約40%用於研發,約25%用於提升生產能力,約25%用於擴張業務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約10%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其中還表示,零跑汽車自主研發智能電動汽車核心系統及電子部件中的所有關鍵軟硬件,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具有全域自主研發能力的新興電動汽車公司。 “全域自研”意味著相比較於其他新勢力汽車品牌,需要在更多研究領域投入研發資金,那麼零跑汽車在研發上投入如何?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零跑汽車研發投入分別為3.58億元、2.89億元、7.40億元,分別佔同期總營收的306.4%、45.8%、23.6%,呈明顯下降趨勢。 對比“蔚小理”三年研發投入費用,2019-2021年,蔚來為44.29億元、24.88億元和45.92億元﹔小鵬汽車為20.70億元、17.26億元、41.14億元﹔理想汽車研發費用分別是11.69億元、11.00億元、32.86億元。 從研發投入絕對量來看,零跑汽車離已上市的第一梯隊“蔚小理”仍有差距。 “我們聚焦15萬元至30萬元的中國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車市場。”零跑在招股書中介紹。招股書引用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售價在人民幣15-30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汽車佔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39%。2026年,預計售價在人民幣15-30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汽車將佔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49.1%。 然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跑汽車已交付2708輛S01、46162輛T03、3965輛C11,87%的交付量由售價不到10萬元的T03車型獨佔。而符合其市場價格定位的C11車型,交付量不到一成。 有質量投訴 曾召回部分車輛 “零跑新車當天黑屏、維修半個月、換兩大部件、承諾退車又反悔”。在近日舉辦的重慶車展上,一名女車主手舉標語現場維權,引發媒體關注。 有關重慶車展女車主維權事件,零跑汽車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該用戶車輛所述問題已解決。零跑非常注重用戶體驗及交付質量,我們正積極與用戶溝通解釋,會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復。” 零跑汽車因質量問題被投訴,不是第一次發生。此前,零跑汽車曾因車輛電池被“偷梁換柱”,被消費者投訴“涉及虛假宣傳”。據浙江電視台《1818黃金眼》節目報道,去年4月,一位車主提車時發現零跑汽車宣傳搭載的中航鋰電電池,在交車時電池電芯被“替換”為欣旺達。商家對此回應稱,該顧客屬於“盲訂”,所有配置以交付為准。 2020年10月,杭州長江乘用車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起,召回2019年6月27日至2019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2019款零跑S01純電動汽車,共計150台。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據了解,2020年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於儀表軟件資源優化bug的原因,可能會導致:1、360全景影像卡滯花屏,在倒車或啟動駕駛出車位時通過360全景影像可能查看不到周圍障礙物實時變化,會引起駕駛員判斷不清周圍環境狀態的后果,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事故,存在安全隱患。2、行駛中儀表黑屏,短時間內在儀表上可能顯示不了必要的車輛信息,會引起駕駛員判斷不了車輛狀態的后果,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事故,存在安全隱患。 與此同時,零跑汽車在1-5月銷量同比大漲的背后,也存在拖延新車交付時間的情況。在某投訴平台輸入“零跑汽車”,共出現319條相關投訴,其中絕大多數與逾期交付相關。 招股書與官網信息不符。圖片來源:招股書、零跑汽車官網 此外,零跑汽車還存在官網信息與招股書信息相矛盾的問題。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全年,零跑汽車交付43748輛電動汽車,然而根據其官網信息顯示,2021年全年累計交付則為43121台。2022年1、2月份交付數據也存在此現象。
規則機制不斷完善 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成“標配” 人民網北京7月11日電 (記者王震)直面投資者關切,“掌門人”現場釋疑解惑,今年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數量取得突破,年報業績說明會正成為“標配”。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滬深北三市共計4490家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召開比例約95.43%。其中,滬深300指數公司、“A+H”上市公司、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基本全部召開。 董事長總經理出席率約98% 投資者參與度提升 “關鍵少數”的參與程度是業績說明會“含金量”的重要衡量指標。據統計,已召開業績說明會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長總經理出席率約98%,“掌門人”為投資者現場釋疑解惑,互動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體現了溝通的高度、厚度和溫度,令投資者“獲得感”滿滿。此外,本年度,滬深兩市9成左右的公司獨董參與或出席業績說明會,助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與投資者共話高質量發展。 根據上交所上証路演、全景網、中証路演等市場主流平台統計,上市公司共收到提問105371條,公司回復率達92.95%,提問的個人投資者佔90.13%。此外,機構投資者青睞的Wind平台及散戶多瀏覽的東方財富吸引了投資者百萬次觀看。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負責人表示:“以召開業績說明會為抓手,加強投資者關系管理,是上市公司擁抱新發展理念的求新求變之舉,証監會持續推動建立健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鼓勵引導上市公司把握好適應新階段新變化新要求。” 規則機制不斷完善 業績說明會常態化已成共識 高效的投資者關系管理,正是優秀公司治理的基本展現和外部延伸。舉辦業績說明會,是上市公司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響應相關政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董事會與投資者的良好溝通機制。2020年12月,証監會開展上市公司治理專項行動,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整體水平。 2021年,証監會目標明確地啟動了對業績說明會的整體推動部署,通過對重點公司的分類推進,到今年,已實現年報業績說明會基本全覆蓋,走向量、質雙高。今年5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落地實施,明確了推動業績說明會高質量召開的新內涵和新要求。 “召開業績說明會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關鍵時期的重要縮影,也是上市公司董事會和‘關鍵少數’關注、尊重投資者的重要體現。”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負責人表示,常態化召開業績說明會已形成共識,上市公司與投資者更加主動地互動溝通,促進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提高質量的有效途徑和長效機制。
美麗田園IPO分析 近日,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下稱“美麗田園”)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摩根士丹利、海通國際與華泰國際擔任其聯席保薦人,沖擊“美容院第一股”。 美麗田園招股書顯示,2021 年,美麗田園收入17.807億元,同比增長18.5%,淨利潤2.083億元。 不過,近年來美麗田園旗下多家公司被行政處罰,醫療糾紛頻發,每年因此向客戶退賠款達上千萬元。此外,其IPO前突擊分紅1.2億元在近期也引發了質疑。 IPO前突擊分紅1.2億 近些年,“顏值經濟”盛行,消費者對於“美”的追求也在升級。從個護美妝到醫療美容,各大醫美機構受到人們的青睞。 人民網財經了解到,美麗田園的日常面部及身體護理服務定價較貴,定位偏向高端,以31-50歲之間的女性消費者為主要服務群體。招股書顯示,2021年美麗田園直營店的活躍會員有77356名,較2020年上升12.5%。2021年,活躍會員每年平均光顧門店13.3次,平均消費約2.0832萬元。 近年來,美麗田園業績逐年攀升,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美麗田園分別向股東派息7710萬元、7280萬元和8670萬元。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2月,在赴港IPO前,公司向現任股東派息1.2億元,有關款項已於2月28日以現金結清。以此計算,2019年至今,美麗田園已經向股東分紅3.566億元。 “企業上市后由於鎖定期等問題,老股東不能馬上賣股票變現,IPO前分紅是補充老股東資產流動性的一種手段﹔此外還有老股東不願與新股東分享滾存利潤等原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投資系副教授、量化金融專碩項目主任屈源育介紹,對於企業而言,IPO前分紅的現象並不罕見,但有企業通過分紅代付薪酬涉嫌違規。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度“大手筆”分紅可能對企業經營狀況造成影響。此前也有企業支付上年應付股利並進行現金股利的分配導致公司的資產結構發生變化,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明顯降低的現象。 此外,據了解,美麗田園採取“會員儲值”的營銷方式,即通過預存一定的資金獲得區別於普通客戶的商品、服務折扣或增值服務。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其合約負債分別為9.1473億元、11.55062億元、13.47685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約65.11%、76.84%、75.68%。 “美麗田園預收款佔營收比例高與它的商業模式有關,美麗田園採取會員儲值的營銷方式,會員的儲值相當於企業的流動負債。”屈源育表示,從行業特性角度,美麗田園預收款佔比超75%無可厚非,但如果某段時間內會員退款增加,或將對美麗田園影響較大。 存在醫療糾紛及違規行為 根據美麗田園招股書上顯示的2021年收入數據,其是國內最大的日常面部及身體護理服務提供商、第二大的身體及皮膚護理服務提供商,旗下涵蓋旗艦品牌美麗田園以及貝黎詩、秀可兒及研源等新興品牌。 記者從招股書了解到,美麗田園177家直營店及160家加盟店覆蓋全國,近年來發生過醫療糾紛和行政違規行為。 招股書披露,2019年,一名消費者在美麗田園一家直營店接受眼瞼整形手術約兩個月后,因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損害視力,最終法院判決直營店賠償損失109133.6元,理由是手術前未告知消費者此特定風險。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麗田園向客戶作出的退款及賠償總額分別約為人民幣1010萬元、人民幣1930萬元及人民幣2190萬元,以此計算,近三年來,美麗田園合計退款及賠償金額達513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1年底,美麗田園共有1940名專業服務人員,包括注冊醫生、經培訓的美療師、護士及店長。其中,大部分美療師是由美麗田園在自己成立的美麗田園培訓中心進行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而注冊的醫生護士僅有215名,佔比約11.08%。 除醫療糾紛外,其旗下子公司也多次遭到行政處罰。2019年12月10日,上海秀可兒門診部有限公司因“未按照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標示要求運輸、貯存醫療器械”被罰2萬元。次年11月30日,該公司又因“經營、使用未依法注冊、無合格証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違法事實,被沒收物品,罰款15.4萬元,責令改正,警告。 醫療糾紛和違規行為是否會對企業IPO造成影響呢? “近年來,港交所監管趨嚴,對企業違法違規披露和整改的要求趨嚴,對其未來業務可持續性影響的判斷也日益謹慎。即使通過了港交所這一關,企業違法違規對投資者的購買意願也會造成影響,進而影響股票發行的定價和發行成功的概率。”屈源育說。 醫美行業應如何規范經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眾對美的追求愈加強烈,醫美消費需求加速釋放。然而,醫療糾紛、虛假宣傳、制假造假等醫美亂象也隨之而來。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數據,2015-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收到的醫美行業投訴從483件增長到7233件,投訴量增長近14倍。 人民網財經梳理發現,近年來,針對醫美行業亂象,國家各有關部門曾出台過多個文件,多次開展專項行動,不斷推進醫美整治工作。 2020年,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醫療美容廣告屬於醫療廣告,非醫療機構不得發布醫療廣告,提高了醫美廣告發布的門檻。 2021年6月,國家衛健委辦公廳聯合8部門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11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再次重拳整治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制造“容貌焦慮”等各類醫美廣告亂象。 “應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監管部門需重拳出擊,多方合力才能治理醫美市場亂象頑疾。”在屈源育看來,整治醫美行業亂象應重點從前端發力,提高醫美行業的准入門檻,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違規的醫美機構的處罰力度,從而使其規范發展。媒體也應積極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曝光違法違規的醫美機構,促進整個醫美行業健康發展。 屈源育建議,醫美行業自身還應提高門檻和安全性,藥品、器械的生產和使用需符合規范,與此同時嚴格管理醫師的准入資質,拒絕虛假和過度宣傳,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風險,才能為以后上市創造一定條件。未來,合規經營、規范運營將成為醫美機構的必然選擇。 針對上述問題,本網聯系美麗田園進行採訪解答,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實習生李皓對本文亦有貢獻)
雙語直播帶貨出圈 新東方教培轉型“翻紅” 6月13日,港股新東方在線股價收漲39.97%,盤中一度漲超100%,報8.72港元/股。6月10日,新東方在線大漲近40%,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90%。較5月13日低點股價2.84港元/股相比,6月13日股價已達三倍之多。 近日,新東方在線旗下直播帶貨平台“東方甄選”迅速走紅全網。據悉,“東方甄選”從0到100萬粉絲用了6個月,而從100萬到300萬粉絲隻用了短短幾天時間,截至6月13日18時,粉絲量已升至347萬。 業內分析認為,東方甄選優質的直播內容及恰逢其時的時間節點引得流量青睞,也得益於新東方多年教培行業的積累,未來在商品組織、商業變現方式等方面仍有持續進步空間。 “雙語”直播迅速走紅 在東方甄選直播間裡,新東方前高中英語老師董宇輝,因臉型神似兵馬俑,被網友取名“方老師”,他一邊用英語講解牛排,一邊把英語單詞和短語寫在小白板上。憑借“雙語”直播,內容有趣且有學識,東方甄選直播平台迅速走紅。 有網友稱,“在直播間,學習到了古代詩詞、科學成就、人生哲理、英文翻譯......” 根據微信指數數據,6月11日“東方甄選”關鍵詞搜索指數日環比高達137%。 東方甄選微信搜索指數。圖片來源:浙商証券研報 2021 年 12 月 28 日,東方甄選進行首播,定位於助農項目直播平台,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與新東方在線 CEO 孫東旭分別在俞敏洪個人抖音直播間與東方甄選直播間帶貨銷售農產品。 直播起初,銷售額並不出色,俞敏洪曾在個人公眾號透露過每天銷售額“少得可憐”,還曾因在個人直播賬號為東方甄選直播引流被界定為違規推銷產品而終止直播。 有數據顯示,此前,俞敏洪的14場直播帶貨,場均觀看人數3.3萬,場均銷量2821件,平均每場的銷售額僅為13.2萬元。 2022年6月10日,董宇輝老師雙語直播帶貨突然走紅,東方甄選直播間商品交易總額(以下簡稱“GMV”) 和觀看人次數據出現爆發。當日,新東方在線股價大漲近40%。 有數據顯示,6月10日東方甄選觀看人次、GMV 分別達到907萬、1457萬。6月11日數據繼續提升,觀看人次、GMV 分別達到1275萬、2014萬。最多時候,東方甄選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高達10萬+。 電商大促、觸發引流機制或成爆火原因 開播近半年,銷售額及觀看人數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可以用“慘淡”形容,東方甄選為何“一夜之間”爆火? 有業界分析認為,618電商促銷期間,直播電商行業去頭部化趨勢是重要原因之一。 今年618期間,各平台多位頭部主播缺位。東吳証券表示,缺位使得商家端和用戶端同時出現供需缺口。從平台和商家利益出發,主播層面的去頭部化正逐漸成為趨勢,優質的中小主播正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有數據顯示,抖音、快手等平台其他同量級主播自618促銷活動以來,粉絲量和銷售額也有明顯上漲趨勢。如此看來,618期間電商促銷及直播電商去頭部化趨勢使得行業內中小主播廣泛受益,不只是東方甄選“一枝獨秀”。 除此之外,流量是直播帶貨的關鍵,優質內容觸發平台推薦機制從而流量暴增也是東方甄選爆火的原因之一。 據了解,對於新發布的視頻或直播間,平台會根據視頻標簽提供一個大約200瀏覽量的初級流量池,把內容推薦給可能會感興趣的人群進行測試。測試過程中,系統會根據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關注量、視頻完播率(停留時長)等數據進行評估,若數據反饋良好,系統將把視頻推送至流量更大的下一級流量池,並以此類推。 除此之外,還有“挖墳效應”存在,是指平台會不定期重新挖掘數據庫裡的“優質舊視頻”,並重新給這些視頻更多曝光。當作者發布了足夠多垂直的內容,標簽變得更清晰后,系統能夠匹配更精准的用戶。優質內容加上足夠精准的用戶,“一夜”爆火也並非不可能。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信息傳遞更加豐富、更加高效的媒介,其本身工作內容也需要從業人員具有強大表達能力及信息輸出能力,這與新東方本身教培業務具有相當高的契合度,其原有員工從事教培行業,具有豐富經驗及以上所提到的表達及輸出能力。東吳証券表示,觀眾能從東方甄選直播本身中獲取較大樂趣,雖然受眾上有門檻,偏向高知人群,但是用戶粘性和活躍度表現較佳。 信達証券分析師表示,從直播內容來看,中英文順暢切換給予觀眾新奇感,直播內容談吐專業、內容豐富、知識性強,結合新東方老師在課堂上訓練出來的幽默感與節奏感,通過具有知識性的品類使用介紹,完成直播帶貨的過程,有料有趣而且有用的直播內容與帶貨方式,與其他主播形成顯著的差異化,短期內其他主播難以模仿。 直播轉型仍有提升空間 有數據顯示,近15天東方甄選直播間商品銷售中食品、生鮮、圖書為前三品類,佔比分別為33.1%、26.9%、22.4%,三項加起來超過80%。通過對比6月11日東方甄選與抖音其他頭部帶貨主播的數據,東方甄選粉絲數為320萬人,客單價84元,客單價雖低於大部分頭部直播間,但銷售額超過 2000萬,可見東方甄選銷售轉化率相比較高。 6 月11日抖音直播帶貨達人榜前十(按直播銷售額排序) 。圖片來源:東吳証券研報 浙商証券研報分析表示,東方甄選客單價低主要因為其銷售的化妝品、3C 家電等高客單價品類較少。假如未來能夠拓寬品類,東方甄選客單價有較大提升空間。 根據中信証券研究分析,在短期強勁的勢能下,預計東方甄選粉絲數有望逐步達到千萬級,若假設常態化能夠達到日銷800-1000萬元GMV,對應年化GMV為29-37億,參考遙望網絡20%左右的收入/GMV比例(若公司加大自主品牌比例,該轉化率會更高),對應收入為5.8-7.3億元。 按照以上分析,僅東方甄選直播間銷售收入就能達到新東方在線2021財年總營收的一半左右。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抖音、快手、淘寶三大電商直播平台2021年直播電商GMV總額預計已近2萬億,專業機構與頭部主播表現突出。浙商証券表示,流量、直播間(內容)、 供應鏈等運營能力環環相扣構筑的綜合能力是競爭勝負手。 中信証券研報分析稱,基於教培行業的積累,東方甄選在內容研發、組織建設和人才積累等方面有優勢,同時還有獨特的品牌故事和內涵,具備不可復制性。從平台角度看,東方甄選所提供的正向價值觀(助農、文化性直播等)也是平台所需要弘揚的。 也有專家表示,盡管此次新東方直播“火出了圈”,但人氣能否維持,銷量能否持續增長,還有待觀察。各家教育企業本身差異很大,無法都按照新東方模式去做直播,但新東方模式為教育行業帶來新的啟發,教培企業的跨界轉型也大有可為。 相關閱讀: 蕉下控股IPO分析 燕之屋IPO透視
燕之屋IPO透視 在2021年赴港上市無果后,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之屋”)將上市目標投向A股資本市場並提交了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 今年4月22日,中國証監會就燕之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提出反饋意見,要求說明57個問題。5月9日,燕之屋更新了招股說明書,但並未完全就上述証監會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另外,燕之屋在此次IPO之前的一系列關聯收購、股權轉讓以及董事長個人的負債情況,也讓各界對這隻 “燕窩第一股”備加關注。 營銷撐起的“業績” 通過招股書可知,燕之屋主營燕窩產品,包括即食燕窩、鮮燉燕窩、干燕窩及其他燕窩衍生產品。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營收分別為9.51億元、12.99億元和14.99億元,年均復合增速25.5%﹔對應淨利潤分別為0.79億元、1.22億元和1.72億元。 同時,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燕之屋銷售費用分別約為 3.08億元、3.17億元和 3.91億元。若不考慮新收入准則將為履行銷售合同發生的運費、耗材費、電商平台佣金作為履約成本計入營業成本的影響,燕之屋 2020 年以及 2021 年銷售費用分別為 3.83億元、4.51億元,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率分別為 32.40%、29.50%和 30.08%。對應的研發費用則分別為0.19億元、0.18億元、0.19億元。 2019年-2021年燕之屋銷售費用明細。單位:萬元 來源:燕之屋招股書 此外,燕之屋大額銷售費用主要支出在廣告宣傳上,引起社會關注。以2021年為例,燕之屋廣告宣傳費用約2.67億元,佔總銷售費用比例為68.37%。 証監會在對招股書的反饋意見中表示,燕之屋先前的代言人劉嘉玲宣稱,其保養秘訣是“吃燕窩隻選燕之屋碗燕”,稱自己“每天吃一碗燕之屋的碗燕”﹔在一些宣傳燕之屋燕窩的廣告中也寫到,清朝的皇帝因食用燕窩而長壽,慈禧太后也靠燕窩進行滋補,使得太后年過六旬容顏依舊……要求燕之屋具體列表說明:關於燕窩的營養價值介紹等相關材料、數據來源,是否有權威出處,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合規風險等,公司是否因此受到行政處罰。 但燕之屋在更新的招股書中,並沒有對此做出解答。 此外,燕之屋進行產品研發和生產的主要平台廈門市燕之屋絲濃食品有限公司。據食品生產許可獲証企業信息查詢平台顯示,廈門市燕之屋絲濃食品有限公司持有的是食品生產許可証,食品生產類別為:罐頭﹔飲料。 燕之屋研發了燕窩粽子與燕窩月餅。招股書顯示,后者是由第三方上海訣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代工生產。據企查查顯示,上海訣麒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妝品產銷商,產品有面膜、唇蜜、蛋白飲。 高價關聯收購與商譽風險 成立於2014年10月31日的燕之屋,此次IPO引起監管關注的還有其錯綜復雜的關聯收購、收購關聯企業過程中評估結果的公允性,以及關聯收購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 2021年6月-9月間,燕之屋收購了哈爾濱市金燕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爾濱金燕薈”)、長春市金燕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春金燕薈”)、北京天飛燕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天飛燕”)和太原市吉祥燕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原吉祥燕”)各自55%的股權。招股書顯示,截止到本招股書出具日,燕之屋已完成對北京天飛燕、長春金燕薈、哈爾濱金燕薈和太原吉祥燕的收購,假設報告期初北京、長春、哈爾濱和太原為發行人直營市場,燕之屋各期關聯交易的比例為 8.64%、6.96%和 7.79%。 其中,北京天飛燕成立於2021年3月22日,2021年上半年的淨資產為193.2萬,淨利潤為93.2萬,燕之屋收購花了3267萬。 長春金燕薈成立於2021年3月19日,2021年上半年的淨資產為149.6萬,淨利潤為49.6萬,燕之屋收購花了1606萬。 哈爾濱金燕薈成立於2021年3月16日,2021年上半年的淨資產為194.4萬,淨利潤94.4萬,燕之屋收購花了1837萬。 太原吉祥燕成立於2021年5月20日,2021年上半年的淨資產為61.43萬,淨利潤虧損8.83萬,燕之屋收購花了1254萬。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企業注冊時間集中在2021年的3月至5月期間。在收購之前,燕之屋實控人之一鄭文濱及其妻子薛鳳英管理著燕之屋哈爾濱、長春、北京地區的產品經銷業務,燕之屋另一位實控人李有泉管理著太原地區的產品經銷業務。雖然上述企業淨資產總額為598.63萬元,但燕之屋的收購總估值達1.45億元。 通過收購關聯方經銷商的方式,燕之屋降低了關聯交易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燕之屋向關聯方銷售金額分別為 16774.33 萬元、16609.82 萬元 和 16757.60 萬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17.65%、12.79%和 11.18%。 燕之屋實控人之一鄭文濱的妻子薛鳳英,除了是上述被收購的北京天飛燕的實控人之外,還是北京中大百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控人,並是燕之屋的持股人之一。據招股書顯示,北京中大百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目前也是燕之屋的第二大客戶。 燕之屋的經銷商同時又是公司的股東、實控人及親屬等,引起了証監會對利益輸送、定價公允性、業務真實性等問題的密切關注。証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要求說明燕之屋進行上述控股權收購的原因、合理性和收購時以門店為主體進行模擬合並所依據的財務數據,並說明各門店、商場專櫃會計核算基礎和內部控制情況﹔同時結合收購的定價依據、相關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評估結果、評估增值的合理性等,補充說明被收購企業評估結果是否反映其公允價值,是否存在可能減值而未充分計提的資產項目,收購后形成的商譽是否存在可能減值而未充分計提,交易定價是否存在損害發行人利益的情況。 對此,燕之屋在更新版的招股書中稱,為避免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進行關聯收購,收購價格根據天津中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的評估作價確定,但並未直接言明被收購企業評估結果是否反映其公允價值。 此外,收購哈爾濱金燕薈、長春金燕薈、北京天飛燕也給燕之屋造成商譽減值風險。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燕之屋商譽的賬面價值為 6415.44 萬元,佔報告期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的比例為 23.01%。 一名券商內部人士告訴人民網財經,商譽是企業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簡單來說,公司收購資產時支付對價與標的淨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形成商譽。同時,按照《企業會計准則》,企業合並、收購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如果減值測試顯示,資產組確實發生了減值,那麼商譽整體確認減值。這個減值測試在業績承諾期過了之后依然有效。 “因為標的公司經營的不確定性,如果商譽過高,溢價收購來的公司可能會導致合並報表之后的總資產減值。”該券商人士說,資產減值意味著現時資產預計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比原來入賬時所預計的要低,此外商譽的變化將影響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利潤表中“商譽減值”記錄在“資產減值損失”下,將直接帶來企業利潤的減少。 換言之,燕之屋通過溢價收購的關聯企業北京天飛燕、長春金燕薈、哈爾濱金燕薈和太原吉祥燕,一旦經營出現不確定性,燕之屋由收購形成的商譽或將減值,減值的數值會在燕之屋的利潤表中體現出來。 燕之屋招股書顯示,2021 年末,燕之屋商譽金額為 7516.46 萬元,同期淨利潤為17177.59萬元。招股書認為,若未來宏觀經濟、市場條件、產業政策或其他不可抗力等外部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導致被收購公司經營業績下降,可能使燕之屋面臨商譽減值的風險。 對賭回購與創始人個人債務風險 燕之屋的前身廈門燕之屋生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之屋有限”)在2020年計劃IPO之前,頻繁進行了一系列的股權轉讓和增資,並存在多處對賭協議。歷次股權轉讓或增資的價格公允性、合理性,以及對賭協議潛在的風險受到社會關注。 比如,2020年9月18日,鄭文濱將燕之屋有限7.91%股權以0元價格轉讓給付煜。10月19日,廈門市雙丹馬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丹馬”)將燕之屋1%股權轉讓給廈門火炬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炬投資”),交易價格1000萬元﹔27日,雙丹馬將燕之屋有限1%的股權,以 1800.00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福州天壹同創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天壹同創”) ,同時雙丹馬還將燕之屋2.7%、2%股權以0元的價格分別轉讓給黃進成、黃文小。 2020年10月27日,福建陽明康怡生物醫藥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陽明康怡”)將燕之屋1%、1.25%、0.5%、0.5%、0.25%分別轉讓給曾煥容、師濤、吳俊杰、張青、肖雯,交易價格分別為1800萬元、2250萬元、900萬元、900萬元、45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此后燕之屋進行了兩次增資。2020年12月燕之屋整體變更為此次的上市主體股份有限公司,並啟動增資,向員工持股平台廈門金燕騰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金燕騰飛”)發行164.71萬股股份,發行價格12元/股,募集1970萬元,后者持股比例為1.93%。2021年6月,薛鳳英以12元/股對燕之屋增資2070萬元,實現持股1.99%。 証監會在對招股書的反饋意見中表示,火炬投資、天壹同創受讓燕之屋股權分別是12元/注冊資本、21.6元/注冊資本,而金燕騰飛、薛鳳英對燕之屋增資均為12元/股,要求燕之屋說明上述增資或股權轉讓價格的確認方式及公允性,相鄰增資或股份轉讓價格是否存在重大差異以及歷次增資或股權轉讓是否適用《企業會計准則—股份支付》。 燕之屋在更新版招股書中表示,火炬投資受讓燕之屋有限股權時未按照國資監管相關規定履行資產評估及評估備案程序,存在程序瑕疵。而此前的招股書並沒有闡明相關事項,也未就資產評估等程序進行說明。 除了程序問題外,光耀天祥、弘燕投資、陽明康怡等投資機構在受讓燕之屋股權時,與雙丹馬、燕之屋創始人黃健等簽署對賭協議。值得關注的是,2021 年 8 月 24 日 ,陽明康怡、 雙丹馬、黃健與燕之屋簽訂相關股權轉讓協議,其中對賭條款自証監會受理燕之屋上市申報材料之日起自動終止,各方就該條款范圍內的權利義務一並解除。 但若燕之屋上市申請被証監會或証券交易所退回或否決,或燕之屋撤回IPO申請,陽明康怡、雙丹馬、黃健與燕之屋簽訂的上述股權轉讓協議中的股權回購的條款則自動恢復。也即,如果燕之屋此次上市失敗或放棄上市,黃健、燕之屋需要對上述股權轉讓中的陽明康怡、雙丹馬的股權進行回購。據招股書顯示,在當時的股權轉讓后,雙丹馬佔燕之屋有限32.32%的股權,陽明康怡佔佔燕之屋有限7.5%的股權。據企查查顯示,雙丹馬實控人為黃健,后者持股77.0170%。此外,黃健之子黃俊豪持股雙丹馬8.5574%。 另據招股書披露,燕之屋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黃健存在約1.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負債,借款利率在12%-18%。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倘若此次燕之屋IPO再失利,陽明康怡、 雙丹馬、黃健與燕之屋簽訂的對賭條款中的股權回購,能否順利執行,也值得進一步關注。 針對上述問題,人民網財經聯系黃健及燕之屋相關部門進行採訪,但截止到發稿前,並未收到回應。 相關閱讀: 蕉下控股IPO分析
蕉下控股IPO分析 近日,城市戶外品牌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蕉下”)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於主板上市。 2013年,蕉下推出第一款防晒產品雙層小黑傘,吹響了進軍中國防晒服飾行業的號角。隨后,其業務迅速擴張,2021年,蕉下分別佔據中國防晒服飾行業總零售額和線上零售額5%、12.9%的市場份額。 其招股書內容顯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別取得營收3.8億元、7.9億元和24.1億元,產生淨虧損2300萬元、7.7萬元、54.7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為1968萬元、3941萬元及1.357億元,淨利潤率分別為5.1%、5%、5.6%。 營銷費用蠶食利潤 收入一路狂飆,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0%,淨利潤卻不及營收零頭,且經調整前淨利潤連虧三年,蕉下2021年虧損高達54.73億元。蕉下解釋稱,虧損的主因是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的公允價值增加導致流動負債增加,該項目無法反映核心經營業績及業務前景。 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其毛利率從50%增長至59.1%。根據Wind數據顯示,同為戶外用品品牌的上市公司牧高笛和探路者2021年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4.6%和40%。 仔細翻看其招股書,營銷費用超過銷售成本,成為蕉下最主要的支出內容。2019-2021年,蕉下銷售成本分別為1.92億元、3.38億元及9.86億元,佔收入比分別為49.3%、42%及40.3%,逐年下降。然而,分銷及銷售開支分別為1.25億元、3.23億元、11.04億元,佔收入的32.4%、40.7%和45.9%,呈逐年上升趨勢。 蕉下2019-2021年分銷及銷售開支表。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從細分項目看,廣告及營銷開支由2019年的0.37億元上漲至2021年的5.86億元,飆升1488.32%。同期,電商平台服務收費由0.28億元大幅增長710.71%至2.27億,這兩項加起來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 招股書中提到,蕉下注重內容營銷,打造了由直播、測評和軟文等形式的營銷體系,構建新興線上平台營銷矩陣。近年來,蕉下加強與電商的合作,同時加大在社交平台的宣傳推廣。在某社交平台,搜索“蕉下”話題,有4萬多篇內容,2021年,蕉下與超過600名KOL展開合作,其中不乏李佳琦、羅永浩等頭部主播。 這意味著,蕉下的營收有相當一部分落在了這些KOL們兜裡。招股書中還表示,若無法具成本效益地使用社交媒體及內容平台作為營銷工具,蕉下獲取新客戶的能力和財務狀況可能會受到損害。 科技含量到底如何? 在蕉下的官網上,“科技”二字高頻出現,其科技含量到底如何? 蕉下官網的產品介紹。圖片來源:蕉下官網 根據招股書內容顯示,2019-2021年,蕉下的研發費用為1990萬元、3590萬元及7160萬元,佔收入比為5.3%、4.6%和3%,呈逐年下降趨勢,且研發費用一項被列入“一般及行政開支”內,2019年至2021年,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4928萬元、9172萬元、1.77億元,分別佔收入的12.8%、11.6%及7.4%,也呈下降趨勢。 蕉下職員結構。圖片來源:招股說明書 截至2021年底,蕉下共有1410名全職員工,約69%具有學士或以上學歷,而其中研發人員有197名,佔14%,銷售營銷人員佔比則高達58.6%。 相比於銷售費用和人員的規模,蕉下的研發投入相對較少。 招股書表示,蕉下在中國擁有123項專利,另有72項專利正在申請中。據天眼查資料顯示,蕉下申請過的186項專利中以外觀設計類居多,除此之外,有關防晒清涼且被授權的專利不到10項。 蕉下表示,自家黑科技“L.R.C黑膠涂層”具有UPF50+的防晒效果,一部分傘具、帽子都使用此項黑科技。據悉,防晒產品效果以UPF值來衡量防紫外線效果,UPF值大於40,並且UVA的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被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網上搜索防晒服關鍵詞,相關商品由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多達數萬件。有博主對多件不同品牌防晒傘進行測試,發現幾十元的傘具也具有UPF50+的防晒效果,防晒效果和幾百元的傘具差距不大,而蕉下大多防晒傘具售價區間為149-319元。 蕉下傘具售價。圖片來源:某電商平台蕉下官方旗艦店 另一項黑科技“AirLoop冰絲”面料,到底有多涼快?據悉,目前涼感測試標准有國家標准GB/T 35263-2017《紡織品接觸瞬間涼感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標准規定,接觸涼感系數大於等於0.15以上,才具有接觸瞬間涼感性能。據數據顯示,蕉下部分防晒衣的接觸涼感系數分別為0.23及0.25,市場上其他品牌防晒衣的該項數據也都在0.23-0.3之間,蕉下在價格上也並沒有體現出優勢。 投訴平台收到投訴 在一些網絡投訴平台,也有多起針對蕉下產品的投訴,主要投訴內容涉及虛假發貨、質量差、虛假宣傳等。 事實上,蕉下並沒有自己開設工廠生產,而是委托廠商進行生產。招股書內容顯示,蕉下與生產商建立OEM模式,在此模式下,生產商按照蕉下的設計和指示進行生產,對部分產品所使用的原材料,蕉下要求生產商按指定購買。 如此一來,蕉下將生產外包,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然而因生產廠家眾多,制造工藝參差不齊,如何保障產品質量是一個難點。 蕉下在電商渠道加速擴張,線上店鋪數量迅速增加。在某電商平台上,搜索“蕉下”查詢店鋪,“官方店、專賣店、自營店、直銷店、品牌店”不計其數,多位消費者表示,如此多的店鋪讓人難辨真假。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招股書內容,2019年至2021年,蕉下來自分銷商的收入分別0.68億元、1.44億元、3.95億元,分別佔同期收入的17.6%、18.2%及16.4%。而其中一名分銷商深圳子正科技有限公司,由蕉下的共同創始人之一林澤的母親擁有80%的權益,分銷關系於2021年12月終止。 當前,隨著“防晒經濟”飛速發展,傳統服裝品牌如優衣庫、迪卡儂、探路者等也都陸續推出防晒產品。在線下門店布局方面,優衣庫在中國已超過800家,探路者超過700家,蕉下隻有66家。面對具有產業鏈優勢、影響力更大、性價比較高的傳統服裝品牌,如何保持市場優勢,牢牢守住市場份額,對蕉下將是一個重要挑戰。 針對以上投資者、消費者關注的問題,本網聯系蕉下進行採訪解答,但截至發稿未作回應。
業界熱議人民幣國際化:穩慎推進人民幣資本項可兌換 不斷擴大開放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黃盛)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承辦的宏觀形勢論壇(2022年春季),在召開期間發布了“大裂化:俄烏沖突后全球經濟新冷戰評估與防范”研究報告。報告認為,隨著貨幣多元化的全球趨勢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應該加快——一方面推動貨幣多元化趨勢的發展,另一方面要趁勢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強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中的地位。 報告分析稱,當前人民幣在貿易項下已完全可兌換,但在資本項下仍是部分可兌換,直接投資項下基本可兌換,金融投資項下有限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要加快破除人民幣資本項下不能基本可兌換這一主要障礙。 對此,在此次論壇研討期間,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表示,經濟全球化正逐步變得區域化、集團化。就中國經濟來說,對外要著力改善國際環境,將開放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內要著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與此同時,還是要保持政策的相對連續性和穩定性,還要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走不斷擴大開放、不斷深化市場化的改革之路。 針對貨幣多元化的趨勢和眼下國際貨幣市場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廖群建議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前追求的主要是人民幣現代化,今后人民幣國際化關系著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應加速推進。”他說,加快推進有兩大因素,一是人民幣項下可兌換的進度要加快,二是中國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的速度也要加快。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要繼續積極地創造條件推動,同時也要審慎穩妥地決定可操作的方案。在資本項下的可兌換將是人民幣在實現實質性國際化道路上必須接受的考驗。 中銀証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我國擁有繼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條件。5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升幅1.36個百分點),並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人民幣權重仍保持全球第三位。這一方面反映出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以及中國出口市場份額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近年來中國推動金融改革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一些新成果。“權重的提高是對中國前期金融雙向開放的認可,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國際認可和接受程度,為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管濤表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還要堅持市場選擇、互利共贏,要堅定地推動制度性的開放,要堅持推進國內金融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不斷地改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來華經商、投資,增強中國市場抗風險的能力。 中國社科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林躍勤認為,擴大金融開放、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可以通過“一帶一路”以及數字貨幣,繼續擴大人民幣互換,使人民幣擁有越來越多使用場景和存在感,也要讓人民幣有更好的穩定性,具備穩值增值的特性。如果匯率動蕩以及人民幣貶值、避險和儲備功能減弱、投資回流的渠道太少,就會影響到人民幣國際化。
去年七成大消費公司盈利 消費勢頭穩中向好 近期,A股4600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年報披露結束。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末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至4682家,總市值96.53萬億元,規模穩居全球第二。2021年,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總收入64.97萬億元,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9.81%。 數據顯示,2021年大消費(食品飲料、家電、汽車、醫療保健、餐飲旅游、文化傳媒、零售)板塊表現不俗,行業經營業績普遍向好。在統計的777家大消費板塊上市公司中,71%的公司實現盈利,大方向上盈多虧少。 宏觀消費市場復蘇 拉動經濟穩定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1年,消費品市場恢復明顯,已高於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4%,拉動經濟增長5.3個百分點。第四季度,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5.3%。 具體來看,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8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威表示,2021年,我國消費市場實現有序恢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升級類商品銷售額實現較快增長,2021年,金銀珠寶、體育娛樂用品、文化辦公用品、化妝品和通訊器材等商品零售同比分別增長29.8%、22%、18.8%、14%和14.6%,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1.2%、15%、12.1%、11.7%和13.7%,增速明顯高於商品零售平均水平﹔ 二是服務性消費支出恢復性增長,2021年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佔比重為44.2%,較2020年回升了1.6個百分點﹔ 三是線上消費需求穩定釋放,2021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5%﹔ 四是進口消費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我國進口消費品同比增長9.9%﹔免稅消費規模高速增長,2021年,海南實現離島免稅購物金額495億元、購物人數672萬人次,分別同比增長80%和49.8%。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表示,去年以來,消費市場呈現整體回暖和局部分化的雙重特征,既有品質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增加、升級類商品消費加快增長、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等亮點,也有消費恢復勢頭因疫情多發受阻與線上市場、下沉市場及創新型消費持續升溫等相並存。 朱克力認為,結合一些重點消費板塊如零售、食品飲料、娛樂等上市公司表現,從線上看,線上零售成為新型消費熱點,不少新品和升級類商品熱銷,消費者對健康、綠色、智能產品及國風國潮偏好顯著,直播帶貨成為電商標配。從線下看,一些城市線下商貿遇冷或中斷對實體零售和餐飲服務帶來沖擊,但冰雪消費、醫療美容、在線旅游等新型消費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潛力不斷釋放,同時基於社區、縣鎮、商圈等場景體驗的帶入提升了用戶消費意願和消費體驗,用戶定制和“黑科技”頗受年輕人青睞。一個貫通城市鄉村、涵蓋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的消費生態圈正在形成。 消費板塊上市公司行業表現分層明顯 從盈利公司數量來看,在統計的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家電、食品飲料、零售行業分別有86%、76%、76%的公司實現盈利。文化傳媒行業公司實現盈利比例相比較少,為62%,而餐飲旅游行業實現盈利公司數量未過半,為47%。 制圖:焦磊。數據來源:Wind 2021年,家電行業上市公司實現13582.15億元,同比增長16.14%,實現淨利潤865.02億元,同比增長6.25%。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佔據營收前三甲,分別取得收入3417億元、2277億元、1885億元,實現淨利潤285億元、130億元、230億元。從業務層面看,大部分白電企業實現了正增長,明顯好於行業平均水平,營收增長靠前的有海信家電(39.6%)、美的(20.2%)。在黑電上市公司中,淨利潤增速靠前的為四川長虹、極米科技和四川九洲,增速分別為187.4%、79.9%、78.9%。在廚小電領域,新興賽道——生活智能電器和集成灶表現亮眼,科沃斯、億田智能和火星人營收分別增長81%、71.7%、43.7%,淨利潤分別增長212.7%、45.8%、36.2%。 2021年,食品飲料行業上市公司實現營收 8943.13億元,同比增長14.32%,歸母淨利潤1566.57億元,同比增長12.44% 。分子版塊來看,除肉制品由於豬肉價格下跌影響,食品飲料各子版塊營收均實現增長,乳制品和白酒企業營收佔據了上市食品飲料企業收入的一半以上,而白酒板塊勢頭凶猛,創造了行業近7成的利潤。貴州茅台、五糧液、伊利股份分別實現淨利潤524億元、233億元、87億元,位列盈利前三甲。 2021年零售行業上市公司受疫情反復,業績表現不佳,行業整體營收及淨利潤增長皆為負數。但主要的52家上市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034億元,同比增長4.69%,實現歸母淨利潤129.99億元,同比減少9.04%。從子板塊來看,除超市業態外,百貨、專業市場及連鎖、黃金珠寶等其他業態均實現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 得益於2020年行業基數較低,2021年文化傳媒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爆發式增長,較2020年同比增長1532%,取得營收4593億元,同比增長11%,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與文化傳媒相類似,餐飲旅游行業上市公司營收2021年也整體小幅恢復,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5%。淨利潤也基於上一年的低基數猛增1355%,達54億元。從細分板塊看,免稅板塊收入增速最快,達28.7%,歸母淨利潤同增57.2%﹔休閑度假景區板塊,收入增速達到24.2%,歸母淨利潤大幅扭虧﹔自然景區板塊,大部分自然景區客流同比提升,收入同增11.3%﹔出境游尚未恢復,加之疫情反復,旅行社及商旅服務板塊收入減少近一半﹔餐飲收入板塊,收入同增15.2%,由於存在政策補貼,21年歸母淨利潤虧損擴大。 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拉動經濟高質量增長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 《意見》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項重點舉措。一是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二是全面創新提質,著力穩住消費基本盤﹔三是完善支撐體系,不斷增強消費發展綜合能力﹔四是持續深化改革,全力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五是強化保障措施,進一步夯實消費高質量發展基礎。 梁威認為,《意見》對我國消費板塊具有積極意義。他表示,一是有助於增強消費信心,在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消費的情況下,《意見》一系列舉措有助於穩定居民收入和消費預期,增強消費信心﹔二是有助於推動優化升級類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供給,更好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釋放消費結構升級潛力﹔三是有助於豐富進口消費供給,推動免稅零售業態提質擴容,釋放進口消費潛力,更好承接消費回流﹔四是有助於新型消費加快發展,以匹配消費需求為導向,推動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業態與模式創新。 在朱克力看來,《意見》的提出聚焦消費領域難點堵點,從系統全面促進消費的角度為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提供了實現路徑,著眼於短中長期相結合,以全面創新提質穩住消費基本盤、以完善支撐體系不斷增強消費發展綜合能力,既有利於夯實消費領域近年來持續拓展、消費結構升級趨勢不斷強化的趨勢,也對2022年我國具體消費領域尤其是重點消費板塊將帶來可預期的積極影響。 他表示,通過綜合施策,在消費者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下,一些傳統消費領域如家電、汽車、家居建材等市場空間將一步釋放,相應的品質消費需求也將水漲船高。同時,隨著消費業態和模式的迭代創新,包括文化娛樂等領域的新興消費、健康養老托育等方面的高品質服務消費將不斷增加,成為消費持續增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上市公司助力中國創新跑出加速度 4天建成一層樓,“空中造樓機”在百米高空如履平地,詮釋中國速度﹔ 誤差精確到厘米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飛入百姓家,導航全球尋常巷陌﹔ 筑夢“太空之家”,中國空間建設轉入建造階段,世界關注的“天宮”空間站“完全體”將在今年亮相…… 近年來,大國重器紛紛亮相,令人目不暇接。從助力國家基建,到服務衣食住行,再到探索浩瀚宇宙,科技創新的背后,處處有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身影。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中國上市公司正持續迸發活力,跑出科技創新“加速度”,企業成長“后勁足”。 ——創新活力不斷提升 A股戰略新興行業公司顯著增加 科技創新離不開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效發揮資本和市場的力量,架起金融資本與科創要素的通道,促進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是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密碼。 隨著科創板、創業板相繼試點注冊制,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証券交易所等重大改革順利落地,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吸引力大大提升。清科數據顯示,2021 年,中企境內外上市數量達 645 家,首發募資金額達 8,562.10億元,數量和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仍是主力軍,北交所開市為“專精特新”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制圖:申佳平 目前,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分別超過400家、1100家,A股戰略新興行業的上市公司已近2200家,較三年前增長了約900家。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行業市值佔比由三年前的22.2%上升至31.8%。上市公司結構的不斷優化,既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直接反映,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體現。 制圖:申佳平 ——研發費用增長明顯 投入超百億元的上市公司數量達12家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A股已有超過33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報。其中,3071家公司披露了研發費用數據,合計研發費用為9035.79億元,同比增長27.5%,研發營收比約為2.1%﹔在科研人才方面,從有可比數據的2933家上公司來看,2021年研發人員總數約為194.8萬人,比上年增長11.8%。 與此同時,更多上市公司開始通過實施股權激勵等方式提升高端技術人才薪酬待遇,以激發其積極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已有約17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其中,創業板和科創板公司佔股權激勵的“半壁江山”,大多把“核心技術人才”納入股權激勵名單。 “實體上市公司研發強度達2.3%,是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1.6倍。”4月9日,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指出,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佔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一半以上,研發投入規模與三年前相比實現翻番,專利數量增長74%。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疫情之下,企業發展的不確定性加大,科技創新能夠助力企業脫困發展。同時,相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創新激勵政策,也有利於促進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力度。 ——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A股上市公司專利數量累計超過129萬件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A股上市公司專利數量累計超過129萬件,其中2021年申請專利數量約為12.6萬件,比2020年增長10.9%。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專利總申請量超11.8萬件,佔A股全年專利數量的九成以上。 制圖:申佳平 受益於政策紅利,機械制造、生物醫療、半導體及電子設備等行業駛入創新發展的快車道,上市公司也日益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 經過27年的建設,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業體系已基本形成。據國家發改委介紹,到“十三五”末,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已超過4000億元。東方財富Choice顯示,A股市場北斗導航概念有75家公司,截至4月26日,總市值合計超過6000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產銷規模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場認可程度顯著提高。3月10日上午,蔚來正式登陸港交所,中國造車新勢力“蔚小理”正式在港股會師,均實現美國、香港兩地上市。A股市場,截至今年3月,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相關企業合計市值已超過2萬億元。上市公司有力地支持了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處於核心地位,同時也是企業的生命線。提升創新能力,切實增強科技“含量”,上市公司正在成為原始創新和新興技術的重要發源地,引領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仍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充分發揮各方合力、久久為功,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 【人民財經觀察·聚焦上市公司年報】 上市險企淨利潤微增 權益投資將成未來投資策略的“關鍵少數” 從上市銀行年報看“活水”效能:真金白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北交所首份年報成績單: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創新驅動屬性突出 2021科創板:發力“硬科技”,交出“硬成績” 新能源汽車呈亮眼新趨勢 自主品牌“馬力十足”
期貨業首部法律出台,利好的不止是期貨 最近幾天,中國金融領域迎來一件大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簡稱《期貨和衍生品法》),將於2022年8月1日起施行。 可能有人覺得,自己不炒股,更不玩金融衍生品,期貨這塊有沒有法律與自己關系不大。事實顯然並非如此。為了弄清這部法律的影響,海叔專門請教了一些期貨和衍生品領域的資深專家。 期貨關乎生產和消費 期貨交易是相對於現貨交易而言的,交割貨物往往延后於交易達成。長期以來,期貨和衍生品給人的感覺,都是專業、復雜、門檻高、風險大。其實對於更多實體企業來說,期貨和衍生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套期保值”,對沖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價格波動風險,穩定企業供銷。 比如,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尿素、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廣泛應用於醫藥、農藥、化肥、染料等領域﹔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大豆、豆油、玉米、雞蛋期貨,則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菜籃子”﹔上海期貨交易所主推的銅、鋁、鉛、鋅、原油期貨,更是不少制造業企業的“工業糧食”。 中國期貨市場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品種體系不斷完善,市場規模體量穩步擴大,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已上市的期貨期權品種數量達到94個,其中商品類84個,涵蓋能源、糧食、金屬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多個重要領域。 鄭州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王曉明介紹,截至目前,鄭商所共上市23個期貨、6個期權產品,構建了覆蓋糧、棉、油、糖、果和能源、化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多個國民經濟重要領域的品種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寬闊的風險管理平台和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表示,上期所積極發揮螺紋鋼、線材、熱軋卷板、不鏽鋼等期貨品種的功能,通過及時適應現貨產業調整和變化,修訂螺紋鋼、熱軋卷板期貨的合約規則、交割品級、計重方式等,有效降低了產業客戶的參與成本,更好地服務產業升級。 可以說,期貨及衍生品市場與實體經濟密不可分,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期貨業首部法律的出台,自然有著非凡的意義。 圖為寧夏銀川市黃河路一加油站工作人員在給汽車加油。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 新法律填補了空白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期貨與衍生品市場也快速發展壯大。長期以來,中國期貨行業一直依賴《期貨管理條例》這一行政法規運行,而場外衍生品市場更是隻有部門規章進行規范。這與行業和市場的發展早已嚴重不匹配。”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昕對海叔說。 周昕表示,海外市場主體和投資者十分注重期貨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層級。“隻有條例、規章,沒有專門法”的情況會無形中提升中國金融市場在海外投資者心中的風險。因此,國內外市場一直期待中國的期貨和衍生品行業出台一部基礎性法律,指導行業的發展方向,清楚界定各類參與機構和監管機構的定位和功能。“填補了資本市場法治的重要空白,為期貨和衍生品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厘清了方向,也為市場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法律基礎。”他說。 在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文勝看來,《期貨和衍生品法》獲得表決通過,標志著中國期貨市場得到了更多認可、迎來了規范發展的新起點。 “這部法律,有助於促進場內期貨、期權及場外衍生品市場平衡發展﹔有助於促進期貨市場運行體制機制的進一步市場化﹔有助於期貨經營機構進一步強化自身內部自律性管理和制度性管理。更重要的是,該法將促進我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增強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定價上的話語權。”馬文勝告訴海叔。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 從實踐來看,《期貨和衍生品法》將帶來哪些改變?証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從市場實際情況出發,統籌考慮兩個市場: 一方面,系統規定了期貨交易及其結算與交割等期貨市場基本制度,確立交易者保護體系,規范期貨經營機構、期貨交易場所、期貨結算機構和期貨服務機構等市場主體的運行,明確期貨市場的監督管理等。 另一方面,將衍生品交易納入法律調整范圍,充分吸收二十國集團在全球金融危機后達成的加強衍生品監管的共識,借鑒國際成熟市場經驗,確立了單一主協議、終止淨額結算、交易報告庫等衍生品交易基礎制度,並授權國務院制定具體管理辦法,使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有法可依”。 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總裁許丹良對海叔表示,《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台進一步夯實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基礎,明確了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線,防止脫實向虛、金融空轉。例如,該法規定了服務實體經濟、限制過度投機的原則﹔鼓勵利用期貨市場和衍生品市場從事套期保值等風險管理活動﹔專門規定採取措施推動農產品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發展,引導國內農產品生產經營等。 “一個功能發揮良好、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期貨市場,能夠吸引更多的國際參與者交易,將為更多能源、農產品、貴金屬和核心金融資產進行定價、套期保值及風險管理,從而使得本國在國際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促進本國貨幣國際化。”許丹良說,長期以來,國內期貨公司主要以經紀業務為主,機構間同質化競爭嚴重,限制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期貨和衍生品法》將期貨交易做市等業務增加為期貨公司的業務范圍,有利於增強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以及中國期貨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從“四個敬畏”到“五種能力” 上市公司吹響新階段高質量發展集結號 “上市公司整體面貌發生積極變化,‘晴雨表’功能得到更好發揮,有力支持了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4月9日,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發表講話,要求上市公司奮發有為、迎難而上,著力提升“五種能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三年前,正是在同一場合,易會滿提出上市公司必須謹記和堅持“四個敬畏”,尤其是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董監高要常懷敬畏之心。 從常懷敬畏之心、守住“四條底線”,到加強“五種能力”建設,反映的是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上市公司的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內外部環境發生復雜深刻變化的當下,上市公司發展面臨新挑戰也不乏新機遇。如何攻堅克難、勇毅前行,既需要資本市場為上市公司提供有力支撐,更需要上市公司自身努力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易會滿指出,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將堅持“四個不變”:資本市場堅定深化改革的方向不會變,高水平開放的步伐不會變,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堅定態度不會變,凝聚合力保持健康平穩發展的態勢不會變。 全面深化改革,上市公司迎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上市公司作為我國4800多萬戶企業中的優秀代表,不僅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微觀基礎,也是所有中小微企業爬坡過坎的榜樣表率。 近年來,証監會將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國上市公司正在迎來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呈現出規模快速增長、活力不斷提升、結構持續優化、治理更加規范等積極態勢。 ——資本市場對優質企業的吸引力大大提升。2019年以來,科創板、創業板相繼試點注冊制,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証券交易所等重大改革順利落地。截至今年3月底,境內上市公司共4782家,總市值80.7萬億元,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家數、市值與2018年底相比分別增長33.4%和85.3%﹔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分別超過400家、1100家…… ——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2019年,証監會加大力度整治上市公司信披違規、內幕交易、操縱股價、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突出問題,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營造良好生態,同時對上市公司和大股東提出“四個敬畏”原則和“四條底線”要求。三年來,上市公司整體面貌發生積極變化,“清欠解保”取得明顯成效,股票質押風險不再是資本市場的重大隱患。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現金分紅4.4萬億元,較之前三年增長近50%。2021年,近九成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1/4的公司披露ESG或社會責任報告,日益成為踐行現代企業制度、回報社會的示范樣板。 ——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正在加快形成。新《証券法》出台后,証監會相應完善了發行上市、融資重組、債券發行等制度規則,積極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顯著提升,資本市場法治供給顯著改善。三年來,共對上市公司移送稽查立案232家次,與之前三年相比增長82.7%﹔共有77家公司退市,是之前三年的6倍,資本市場吐故納新的速度正在加快。 面向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能力建設 易會滿指出,無論現在還是將來,資本市場將以“四個不變”為上市公司攻堅克難、勇毅前行提供不竭動力。 証監會將扎實推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平穩落地,以注冊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法治體系完善、監管轉型與能力提升等重點改革任務落地見效,進一步增強基礎制度的適應性包容性,持續優化市場結構和生態,更好發揮資本形成和資源配置功能。 在提高資本市場開發水平方面,將抓緊研究推出新一輪自主開放務實舉措,穩步擴大滬深港通標的范圍,推動滬倫通機制拓展優化,穩步擴大商品和金融期貨市場雙向開放,豐富國際化品種供給,全面提升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加快推動企業境外發行上市監管新規落地,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支持我國企業依法合規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好發展。按照“尊重國際慣例、遵守國內法規”的原則,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取得成果,為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構建可預期的國際監管環境。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助力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堅定“兩個毫不動搖”,在繼續大力支持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同時,堅定不移支持民營企業創新轉型、健康發展。証監會將致力於為不同所有制企業打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通過股票、債券、基金、REITs、期貨期權等多種工具更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推動優質民企融資提速擴面。 易會滿還指出,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注重發揮合力,持續關注和解決市場關切,加強預期管理,共同營造資本市場的良好發展環境。 著力提升五種能力,為穩宏觀經濟大盤貢獻力量 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資本市場將始終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而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國企改革、民營經濟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貢獻積極力量。 長期以來,資本市場為服務國企改革提供了融資、並購等支持,推動著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在支持民營經濟方面,目前民營上市公司數量已超過3000家,家數佔比約2/3,近年來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佔到八成以上。同時,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作用正日益凸顯,目前A股戰略新興行業的上市公司已近2200家,較三年前增長了約900家﹔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佔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一半以上,研發投入規模與三年前相比實現翻番。 “上市絕不是‘終點’,而是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起點’。”易會滿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仍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上市公司要著力提升“五種能力”: 一是抓基礎,鞏固治理能力。要通過構建有效的治理機制和內控制度,平衡好股東與管理層、大股東與中小股東、公司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形成健全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企業價值創造提供保障。 二是強主業,增強競爭能力。証監會將繼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規則,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穩健發展,著力提升發展的效率和效益。 三是育長板,提升創新能力。証監會將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契機,進一步增強發行上市、再融資、並購重組等基礎制度對科技創新的適配性,發揮好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支持創新的戰略性作用,完善債券市場對科技企業的融資支持機制,推動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 四是增韌性,提高抗風險能力。証監會將進一步提升風險監測和識別能力,推動信息共享,及早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同時,健全有效的債券融資約束機制,強化場內外股票質押融資業務一致性監管。 五是重效益,提升回報能力。証監會將持續加大投資者保護工作力度,進一步引導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積極回應利益相關者訴求,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做踐行新發展理念的表率。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億萬人民有著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共克時艱的堅定意志。充分發揮各方合力、久久為功,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
証監會通報2021年20起典型違法案例 財務造假成“重災區”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王震)4月1日,証監會官網通報2021年20起証監稽查典型違法案例,案件涉及財務造假、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私募違法違規以及對抗執法等﹔違法違規主體涉及個人、上市公司、券商、私募、審計機構等,亞太藥業、瑞華所、海通証券等被點名。 証監會表示,監管部門持續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等信披違法行為,依法嚴肅追究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和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違法責任。此次通報中有6起是財務造假典型案例,如2016年至2019,年宜華生活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71億元,累計虛增利潤28億元﹔2018年至2019,廣州浪奇年通過虛構大宗商品貿易、虛增存貨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129億元,虛增資產20億元。 2021年証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 一、宜華生活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公司實施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6年至2019年,宜華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宜華生活)實際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指使上市公司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71億元,累計虛增利潤28億元。本案表明, 二、廣州浪奇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系統性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浪奇)通過虛構大宗商品貿易、虛增存貨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129億元,虛增資產20億元。本案警示,上市公司應當依法誠信經營,向投資者如實披露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弄虛作假必將付出沉重代價。 三、年富供應鏈、寧波東力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虛構供應鏈業務實施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7年寧波東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波東力)完成對深圳市年富供應鏈有限公司(簡稱年富供應鏈)的收購。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年富供應鏈通過虛增出口代理服務費、虛構境外代理採購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35億元,虛增利潤4億元。本案表明,對於利用新業務、新模式實施財務造假,違反重大資產重組規則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行為,始終是監管部門打擊的重點。 四、龍力生物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直接刪改會計資料實施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5年至2017年,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力生物)通過刪改財務數據、偽造會計憑証等方式,導致2015年度虛增資產近5億元,虛減負債17億余元,虛增利潤近1.4億元;2016年度虛增資產近1.3億元,虛減負債28億余元,虛增利潤近2.5億元;2017半年度虛減負債29億余元,虛增利潤近2億元。本案提示,上市公司應嚴格按照企業會計制度及准則、《証券法》要求,依法依規進行會計核算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五、亞太藥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子公司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6年至2018年,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亞太藥業)收購的全資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虛構業務往來,累計虛增收入4億余元,虛增利潤近2億元。本案提示,子公司財務信息的真實、准確、完整是上市公司整體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基礎,上市公司應當加強對子公司的規范管理,督促其守法合規經營。 六、藍山科技欺詐發行及相關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案。本案是一起新三板公司欺詐發行的典型案件。2017年至2019年,北京藍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藍山科技)通過虛構購銷業務、研發業務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8億余元,虛增研發支出2億余元,虛增利潤8000余萬元,導致公開發行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華龍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開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為藍山科技提供相關証券服務,未按業務規則審慎核查,出具的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本案警示,新三板公司應敬畏市場規則,切勿“帶病闖關”,相關中介機構應勤勉履職,共同維護新三板市場健康發展。 七、科迪乳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侵佔公司利益的典型案件。2016年至2019年,河南科迪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迪乳業)控股股東及關聯方在未經上市公司內部決策程序的情況下,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分別為8億元、25億元、34億元、68億元,控制上市公司為其違規提供擔保累計5億元。本案表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實施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違法行為,嚴重侵害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利益,監管部門必將予以嚴肅查處。 八、正中珠江未勤勉盡責案。本案是一起審計機構未充分執行審計程序的典型案件。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簡稱正中珠江)在為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年報審計服務中,風險識別與評估階段部分認定結論錯誤,未嚴格執行舞弊風險應對措施等審計計劃,並存在其他未勤勉盡責行為,甚至出現內部人員配合上市公司攔截詢証函、將偽造的走訪記錄作為審計証據的行為,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本案警示,審計機構應當保持職業懷疑,嚴格按照審計准則的要求執行審計程序,不得進行“走過場”式的審計。 九、瑞華所未勤勉盡責案。本案是中介機構屢查屢犯的典型案件。2021年,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簡稱瑞華所)在湖南千山制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索菱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延安必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年報審計項目中,因存在風險評估程序、內部控制測試程序、實質性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先后多次被行政處罰,合計罰沒1600余萬元。本案表明,監管部門始終緊盯履職盡責不到位、屢次涉案違法的中介機構,依法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 十、海通証券未勤勉盡責案。本案是一起財務顧問未有效履行持續督導義務的典型案件。海通証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通証券)在奧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持續督導工作中,未對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民間借貸等事項保持充分關注,未對相關事項進行充分核查和驗証,出具的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本案提示,財務顧問應當切實履行持續督導責任,督促上市公司規范運作。 十一、華晨集團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債券市場欺詐發行的典型案件。2017年至2018年,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華晨集團)通過提前確認股權轉讓收益等方式虛增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近26億元,並在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申報材料中記載了上述虛假財務數據。本案表明,債券發行人通過編造虛假財務數據騙取債券發行資格,嚴重破壞債券市場信用基礎,必須嚴肅查處。 十二、永煤控股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債券發行人虛假陳述的典型案件。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控股)未如實披露資金歸集控股股東情況,累計虛增貨幣資金861億元。本案提示,債券發行人應當如實披露重要信息,不得掩飾實際償債能力,損害債券持有人利益。 十三、勝通集團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債券發行人財務造假的典型案件。2013年至2017年,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通集團)通過虛構購銷業務、編制虛假財務賬套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615億元,虛增利潤119億元。本案表明,監管部門依托債券市場統一執法工作機制,堅決維護債券市場公平和秩序,對於實施系統性財務造假、披露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將依法徹查嚴懲。 十四、陳某等人操縱中昌數據股票價格案。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內外勾結操縱公司股價的典型案件。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中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昌數據)實際控制人陳某指使總經理謝某、市場操盤手胡某控制使用101個証券賬戶,通過連續交易、對倒等手法操縱中昌數據股價,非法獲利1147萬元。本案警示,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應當依法合規提升企業價值,堅守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披露虛假信息、不操縱股票價格、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四條底線”。 十五、李某等人操縱“金逸影視”股票價格案。本案是一起証券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聯合查辦的操縱市場違法犯罪典型案件。2019年,李某等人動用約9億元資金操縱“金逸影視”股價,非法獲利1億余元。2021年,操盤手、配資中介等35名涉案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本案表明,証券監管部門與公安機關始終堅持“零容忍”方針,切實加強執法協作,持續保持對操縱市場全鏈條、全方位、立體式追責力度。 十六、黃某等人操縱“纖維板1910合約”價格案。本案是一起利用信息優勢操縱期貨合約價格的典型案件。2019年9月至10月,某期貨交易所纖維板指定交割倉庫期貨專員黃某利用提前獲悉“纖維板1910合約”可交割倉單的關鍵信息,伙同他人共同操縱“纖維板1910合約”價格,非法獲利231萬元。本案警示,期貨市場從業人員應當堅持職業操守,切勿利用信息優勢非法謀取不當利益。 十七、中程租賃內幕交易*ST新海股票案。本案是一起利用內幕信息規避投資損失的典型案件。2019年4月,中程租賃有限公司(簡稱中程租賃)時任董事長在獲悉上市公司新海宜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新海)2018年度將大幅虧損的內幕信息后,將中程租賃持有的1536萬股*ST新海股票賣出,規避損失6797萬元。本案表明,內幕交易嚴重破壞資本市場公平交易秩序,損害投資者信心,監管部門堅決依法從嚴查處。 十八、楊某等人內幕交易魯商置業股票案。本案是一起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環節的內幕交易窩案。2018年9月至12月,魯商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魯商置業)策劃收購山東福瑞達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股權。在內幕信息公開前,並購重組參與方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及其同事、客戶、親友、鄰居等內幕交易魯商置業股票,導致10人被行政處罰。本案提示,上市公司應當加強並購重組環節的內幕信息管理,內幕信息知情人要增強自律意識,防范和杜絕內幕交易。 十九、廣州基岩違法違規案。本案是一起私募基金管理人嚴重違反信義義務的典型案件。2017年至2020年,廣州基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基岩)違規實施虛增基金資產、挪用基金財產、承諾最低收益等多項違法行為。本案警示,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秉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理念,依法合規運作,不得實施欺詐客戶等違法行為。 二十、朱某拒絕、阻礙調查案。本案是一起當事人對抗証券執法的典型案件。2020年6月,時任杭州中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某採取多次拒絕接聽電話、拒不接收法律文書等方式對抗証監會執法人員調查,最終被罰款20萬元。本案表明,依法對証券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是監管部門的法定職權,被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配合,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
央行、銀保監會、証監會就恆大問題答記者問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12月3日,中國恆大集團(上市代碼:HK03333)在香港聯交所發布了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公告,廣東省人民政府對此高度關注,當晚立即約談了中國恆大集團實控人許家印。應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請求,為有效化解風險,保護各方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督促推進企業風險處置工作,督促切實加強內控管理,維護正常經營。當天,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証監會網站發布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內容。 人民銀行:恆大風險主要源於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恆大集團出現風險主要源於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境外美元債市場是高度市場化的,投資人較為成熟、甄別能力較強,對於相關問題的處理也有清晰的法律規定和程序。短期個別房企出現風險,不會影響中長期市場的正常融資功能。近期,境內房地產銷售、購地、融資等行為已逐步回歸常態,一些中資房企開始回購境外債券,部分投資人也開始買入中資房企美元債券。 “中國始終堅持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穩妥有序推進中國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有關部門將繼續保持與境外市場相關監管部門的溝通,敦促境外發債企業及其股東,嚴格遵守市場紀律和規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妥善處理好自身的債務問題,積極履行法定償債義務。對於企業匯出資金償付及回購境外債券的,有關部門將在現行政策框架下提供支持和便利。”該負責人說。 談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恆大地產集團派出工作組,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應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請求,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組,這是推進企業風險處置工作、督促切實加強內控管理、維護正常經營的有力舉措,人民銀行對此表示支持。人民銀行將繼續配合廣東省政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風險化解工作,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銀保監會:不會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正常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銀保監會關注到恆大集團對一筆境外債券未能履行擔保義務,這是市場經濟中的個案現象。銀保監會相信境內外監管部門會依法公平公正地處理相關事宜。恆大集團全部債務中金融債務佔比約三分之一,結構比較分散,其金融投資數額很小。因此,這不會對我國銀行業保險業的正常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金融監管部門依法保護消費者、投資者和經營者正當權益的原則立場不會有任何改變。中國金融的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改革開放取向不會有任何改變。 “據了解,廣東省等地方政府和部門正在依法依規指導督促恆大集團及其所屬企業穩妥有序化解風險,積極推動項目復工復產建成交樓,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也正在積極參與相關工作。銀保監會將認真貫徹國家有關政策,在落實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的前提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房地產和建筑業的金融服務。現階段,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重點滿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並購貸款,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力度,促進房地產行業和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說。 証監會:恆大集團風險事件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外溢影響可控 証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恆大集團經營管理不善、盲目多元化擴張,最終導致風險暴發,屬於個案風險。當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總體保持健康發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堅守主業、經營穩健。目前,A股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韌性較強、活躍度較高,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率保持在1%左右的較低水平,涉房上市公司、債券發行人經營財務指標總體健康,恆大集團風險事件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外溢影響可控。 下一步,証監會將繼續保持市場融資功能的有效發揮,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正常融資,促進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外匯業務違規整治力度加大:財付通、中信証券等多家機構被罰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杜燕飛)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日前公布了一批行政處罰決定,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付通)、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農商行)、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証券)、農業銀行深圳福田支行等機構,因違反外匯管理有關規定,分別被處以罰款278萬元、101萬元、104萬元、55萬元。 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對財付通、深圳農商行、農行深圳福田支行、中信証券等進行行政處罰。來源: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網站 其中,財付通因存在未按規定報送相關材料、超過登記范圍開展外匯業務、未按規定辦理售匯業務、未按規定採集必要信息等行為,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決定給予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0.2萬元,罰款278萬元。 資料顯示,財付通是微信支付的運營主體,也是騰訊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財付通於2011年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20年4月獲批跨境支付牌照。自獲第三方支付牌照和跨境支付牌照以來,財付通曾多次遭遇行政處罰。例如,2020年12月31日,因違反支付業務相關規定,財付通曾被央行深圳中心予以警告,沒收違法所得318萬元,處罰款558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財付通一起被行政處罰的,還有深圳農商行、中信証券、中國農業銀行深圳福田支行等3家金融機構。 其中,中信証券因存在QDII超額度匯出、國際收支統計漏申報、B股客戶非同名賬戶取款、H股募集資金境外專用賬戶超范圍使用、B股保証金賬戶超范圍支出、未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結售匯綜合頭寸報表遲報等違法事實,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決定責令其改正,警告,沒收違法所得81萬元,處以罰款101萬元。 深圳農商行因存在違規辦理一般貿易項下付匯業務,違規辦理個人超限額提鈔,違規辦理個人收付匯及結匯業務,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決定給予責令改正,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43萬元,處以罰款104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深圳福田支行因存在在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未對交易單証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審查,國家外匯局深圳市分局責令該行改正,沒收違法所得9.89萬元,處以罰款55萬元。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國家外匯局及其各地分支機構通過罰單或通報的形式,對於轄區內運營機構、個人外匯違規案例進行處罰。例如,今年2月3日,國家外匯局通報了11起銀行外匯違規典型案例,涉及14家銀行分支機構,外匯違法行為主要涉及資本金結匯、跨境擔保、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銀行卡交易、跨境債權轉讓等業務。 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監管,推動第三支付機構健康、規范、持續發展,防范行業風險,促使第三方支付機構為市場提供更加安全、合法合規的交易方式。 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機構在開展外匯業務時如果超范圍經營、違規辦理業務,容易擾亂外匯市場秩序,甚至有可能出現逃匯等行為。國家外匯局依法打擊外匯違規行為,對外匯違規案例進行處罰和通報,主要是警示抱有僥幸心理的機構和個人,強化外匯業務管理,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規開展業務,防范化解潛在金融風險。同時,相關機構也要加強業務審核和對重點業務的關注力度,從根源上杜絕虛假、欺騙性外匯交易,遵守合規底線。 據了解,根據外匯管理相關規定,企業、個人在境內購匯、結匯要在銀行進行,小額兌換也可以在批准的貨幣兌換特許機構進行,在上述場所以外辦理結匯、購匯均為非法,涉嫌與地下錢庄交易。 國家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繼續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地下錢庄違法犯罪,加大對地下錢庄交易對手的處罰力度,指導銀行、支付機構強化對合作機構、接入商戶、電商平台等身份識別管理,對為地下錢庄提供資金服務的金融機構加大追責力度,壓實金融機構責任,積極排查、封堵金融機構風險漏洞。 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此前在主持召開黨組會議時強調,今年要持續打好外匯領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分析,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外匯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財經觀察: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在即,跨境互聯網券商何去何從? 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並將於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在即,立足於美港股市場的跨境互聯網券商再度走上風口浪尖。早在2019年7月,受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委托,由全國信息安全標准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成立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工作組就發布通知,評估發現包括老虎証券、富途牛牛等APP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問題且未公開有效聯系方式,並被要求整改。 如今,富途控股及老虎証券均已經完成赴美上市,在《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個人信息跨境提供規則的背景下,內地公民的個人信息出境問題或將成為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場股票交易服務的互聯網券商將要面臨的新考驗。 實測開戶流程,個人信息收集是否安全? 近年來,伴隨著不少國內企業赴美股、港股上市,國內投資者目光也開始關注美股、港股市場,希望能夠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同時,我國居民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也帶來了境外投資規模的快速增長。 根據招商銀行《202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我國居民境外投資規模增長迅速,2008到2020年年均復合增速達32%,在所有可投資品類中增速處於前列。 在此形勢下,提供美股、港股等全球主要市場股票交易服務的跨境互聯網券商,也迎來發展紅利期。以富途為例,其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富途的注冊用戶數超過1550萬,有資產客戶數超過100萬。 近日,人民網記者通過富途牛牛APP實測開通交易賬戶流程。開戶過程中,按照步驟指引,需要提供中國內地身份証及中國內地銀行卡,在同意簽署開戶文件之后,要求進行資料填寫,內容涉及郵箱、最高學歷、職業狀態、公司名稱、職業職位、業務性質、全年收入、總資產淨值、資金來源、投資知識、投資目標、每月交易頻率、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經驗及稅務信息等相關信息。 在風險披露完成后,則要求進行人臉識別,簽字完成后提交開戶申請,大約15分鐘后,富途牛牛APP上顯示賬戶已開通。 而賬戶開通之后,可以選擇存入資金,存入的幣種包括港元、美元和離岸人民幣,存入資金后可通過貨幣兌換其他幣種資金,或通過統一購買力直接投資港股美股及A股市場股票及基金,支付的銀行賬戶地區可選擇“香港銀行賬戶”“中國澳門、台灣銀行賬戶”及“其他地區銀行賬戶”。但上述其他地區賬戶中並不包含中國大陸。 人民網記者完成開戶的第二天,富途証券的客戶經理與記者取得聯系,在確認了記者的富途牛牛賬號之后,該客戶經理表示,如有境外銀行卡可直接轉賬到富途。在記者表示沒有境外銀行卡之后,該客戶經理詢問了記者的內地銀行卡所在城市和銀行,並表示在北京地區,中國銀行比較方便,有最新的匯入方式,確認上述銀行卡能夠正常使用、購匯和跨境轉賬之后,可以聯系該客戶經理協助操作,並給出了指引換匯的指南。 近年來,從事跨境業務的互聯網券商在展業問題上一直備受質疑。2016年7月,中國証監會就曾發布境外投資風險提示,點名“老虎証券”、“積木股票”等境內網站和移動客戶端提供美股、港股等境外証券買賣服務。証監會表示,目前除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滬港通”機制外,未批准任何境內外機構開展為境內投資者參與境外証券交易提供服務的業務。 個人信息跨境提供,互聯網券商將面臨新考驗 在完成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之后,這些個人信息去了哪裡? 以雪球旗下的新西蘭金融注冊服務商雪盈証券為例,公開信息顯示,雪盈証券通過美國最大的網絡經紀商盈透証券進行訂單執行、風控管理、資產清算。 行業知情人士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在用戶完成開戶之后,雪盈証券這樣的服務商會將用戶信息同步至盈透証券,但二者不使用同一賬戶體系,在雪盈証券開戶后,將收到雪盈証券和盈透証券兩個不同的賬號,但操作的是同一個賬戶。近日,雪盈証券宣布獲得由FINRA頒發的美國証券經紀商牌照,獲得該牌照意味著雪盈証券能夠在美提供股票和共同基金的經紀業務。 由於港美股牌照申請耗時長、申請門檻較高,部分跨境互聯網券商在開拓內地市場之初,往往採取借用通道的模式,委托其他券商代理交易以便更快獲取市場份額。 據了解,老虎証券於2017年獲得了盈透証券的戰略投資,在老虎証券創立初期,便使用了盈透証券的全披露賬戶,在香港和美國市場通過與美國盈透証券合作,作為盈透証券的通道商為投資者提供經紀交易服務,而交易清算、資金和資產托管、出入金等底層服務是由盈透提供。 目前,老虎証券官網顯示,其持牌主體US TIGER SECURITIES, INC.為美國証監會(SEC)注冊的持牌主體(SEC編號:8-65324)﹔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的認証會員(中央注冊登記編號CRD:120583)﹔美國証券投資者保護公司(SIPC)認証會員﹔全美期貨協會(NFA)會員(編號:0328552),受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美國証監會(SE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全美期貨協會(NFA)監管。2019年3月,老虎証券在納斯達克挂牌上市。 同樣完成了赴美上市的還有富途控股,2019年3月,富途証券的母公司富途控股在納斯達克上市。根據富途控股的年報顯示,其旗下的全資子公司Futu INC.已在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登記注冊為証券經紀商,並且是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FINRA)成員,有權根據 SEC 和 FINRA 規則作為介紹經紀人開展業務。另一家全資子公司Futu Clearing Inc. 也是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登記注冊証券經紀商,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FINRA )成員,同時也是美國存托信托和清算公司 (DTCC) 的成員,有能力在美國提供清算服務。 人民網記者查詢FINRA關於客戶賬戶信息的規則發現,在賬戶監管方面,FINRA要求,關於會員監督賬戶的義務,會員有責任設計適當的機制來確定賬戶的相關責任人,確保這些人具有適當的資格和注冊資格,並有能力應要求將此類信息提供給FINRA 或 SEC 工作人員,關於該要求富途控股在其公布的年報中也作出了風險提示和說明。 同時,在FINRA的客戶賬戶信息保留期規則中提出,會員應保留任何隨后更新的客戶賬戶信息的記錄,自此類信息更新之日起至少六年。會員應保留任何客戶賬戶信息的最后更新記錄,如果賬戶信息沒有更新,則保留原始賬戶信息,自賬戶關閉之日起至少六年。 《個人信息保護法》中提出,個人信息處理者因業務等需要,確需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按照國家網信部門的規定經專業機構進行個人信息保護認証﹔按照國家網信部門制定的標准合同與境外接收方訂立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網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個人信息跨境提供逐步明確的規則背景下,跨境互聯網券商是否會受到相應影響? 對此,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安邦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出台,對境內投資者數據跨境傳輸及使用提出了更高的合規性要求。首先是明確了個人信息可跨境提供的法定要求,包括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經專業機構認証、訂立標准合同、按照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和協定等條件滿足其一﹔其次是明確了向投資者本人告知及取得其同意的規則﹔最后在監管層面,新法明確了監管部門對於境外的組織、個人存在個人信息處理的違法行為的,可以採取將其列入負面名單,限制或者禁止向其提供個人信息的監管措施。因此,富途、老虎等跨境互聯網券商在用戶信息安全以及合法化、合規化方面存在風險。 今年7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關於《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包括了“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等內容。通知的出台,對赴國外上市的跨境互聯網券商也將是新的考驗。
証監會主席點名的五起案件,背后有何深意? 証監會主席易會滿接受媒體專訪。証監會網站截圖 “樂視網財務造假等案件已作出行政處罰。” “華晨債、永煤債等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查處。” “首單証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康美藥業証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已經啟動。” “康得新已完成退市摘牌。” 近日,証監會主席易會滿就《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意見》印發后,一批重點任務取得了積極進展,從重從快查辦了一批重點類型、重要領域的典型案件。 証監會為何重點提及這五起案件?其背后釋放出哪些監管信號?多位業界人士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這五起案件體現了証券違法活動的共性問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此外,案件也體現出了証券違法活動更深層次、更復雜的發展趨勢。中辦、國辦聯合公布《意見》加大了對違法案件的查處懲治力度,是對“零容忍”要求的全面落實。 圍繞這五起被証監會點名的案件,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正宇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案件涉及了証券違法違規活動的典型形式:樂視網案涉及IPO財務造假﹔華晨債、永煤債案件涉及不能兌付的違約﹔康美藥業、康得新案涉及財務報告虛增營業利潤等虛假陳述。“此次五起案件再被提及,說明監管部門對証券市場違法活動的打擊,並非限定在一個領域的某個專項行動,而是對整體市場的全面從嚴監管。”王正宇說。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接受人民網採訪時也認為,案件體現了重點類型、重點領域的共性問題。這些案件除了問題典型外,還體現了証券違法活動的趨勢特點,問題層次深、涉面廣,涉及人員多,對投資人傷害大,公司治理能力差,需要多部門聯動。 “這五起被查辦的案件對資本市場穩定產生了負面影響,釋放出了監管部門對証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從嚴查處、維護市場穩定、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決心。”紅塔証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人民網說。 趙錫軍認為,案件的從重從快查辦,既是市場對規范發展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對全面落實“零容忍”要求的具體體現。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我國不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証券市場違法行為,堅持嚴格執法主基調,綜合運用各類手段提高証券市場違法違規的行為成本。不僅新修訂的《証券法》大幅強化了財務造假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法律責任,証監會也查辦了財務造假等多起案件。 証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証監會辦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案件59起,這佔辦理信息披露類案件的23%,向公安機關移送相關涉嫌犯罪案件21起。 對於各類証券市場違法行為,此次《意見》也明確,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以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重大違法案件。 一手引導,一手規范。李奇霖認為,依法從重從快查處違法案件,有利於形成有效的懲戒機制,增加違法違規行為的成本,使上市公司不敢做、不能做。 附:五起案件的情況梳理 2020年5月13日,証監會對康美藥業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公司及相關人員涉嫌犯罪行為被移送司法機關。根據通報,康美藥業公司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有預謀、有組織、系統性實施財務造假約300億元。 2021年1月14日,因永煤控股作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存在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自律處分信息,對永煤控股予以公開譴責,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1年。 2021年4月12日,樂視網公告,因公司2007年至2016年連續十年財務造假、2016年非公開發行構成欺詐發行等,北京証監局對公司合計罰款2.4億余元,對賈躍亭罰款2.41億余元。 2021年4月20日,申華控股發布公告稱,間接控股股東華晨集團因涉嫌以虛假申報文件騙取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核准等行為,被証監會罰款5360萬元並給予警告。 2021年5月30日,康得新發布公告,因虛構利潤超百億,同時觸及重大違法類及財務類兩項終止上市情形,截至5月28日,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且退市整理期結束。
中辦國辦發文:完善數據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 加強中概股監管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王震)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進一步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司法協作,完善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中概股監管,切實採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 《意見》提出,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完善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抓緊修訂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証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壓實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跨境信息提供機制與流程的規范管理。堅持依法和對等原則,進一步深化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探索加強國際証券執法協作的有效路徑和方式,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建立打擊跨境証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 加強中概股監管。切實採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修改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 建立健全資本市場法律域外適用制度。抓緊制定証券法有關域外適用條款的司法解釋和配套規則,細化法律域外適用具體條件,明確執法程序、証據效力等事項。加強資本市場涉外審判工作,推動境外國家、地區與我國對司法判決的相互承認與執行。 《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主要內容如下: 打擊証券違法活動是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有效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各有關方面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資本市場執法司法體系建設,依法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取得積極成效。同時,在經濟金融環境深刻變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背景下,資本市場違法行為仍較為突出,案件查處難度加大,相關執法司法等工作面臨新形勢新挑戰。為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現就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體制機制,提高執法司法效能,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加快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堅持零容忍要求。依法嚴厲查處証券違法犯罪案件,加大對大案要案的查處力度,加強誠信約束懲戒,強化震懾效應。 ——堅持法治原則。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統一標准、規范程序,提高專業化水平,提升透明度,不斷增強公信力。 ——堅持統籌協調。加強証券期貨監督管理機構與公安、司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及有關地方的工作協同,形成高效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合力。 ——堅持底線思維。將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與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相結合,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強化源頭風險防控,嚴防風險疊加共振、放大升級。 (三)主要目標。到2022年,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和協調配合機制初步建立,証券違法犯罪成本顯著提高,重大違法犯罪案件多發頻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投資者權利救濟渠道更加通暢,資本市場秩序明顯改善。到2025年,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中國特色証券執法司法體制更加健全,証券執法司法透明度、規范性和公信力顯著提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高效順暢,崇法守信、規范透明、開放包容的良好資本市場生態全面形成。 二、完善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制度體系 (四)完善証券立法機制。充分運用法律修正、法律解釋、授權決定等形式,提高証券領域立法效率,增強法律供給及時性。 (五)加大刑事懲戒力度。貫徹實施刑法修正案(十一),同步修改有關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准,完善相關刑事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 (六)完善行政法律制度。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証券法,加快制定修訂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証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新三板市場監督管理條例、証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實施辦法等配套法規制度,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加快制定期貨法,補齊期貨市場監管執法制度短板。 (七)健全民事賠償制度。抓緊推進証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制度實施。修改因虛假陳述引發民事賠償有關司法解釋,取消民事賠償訴訟前置程序。開展証券行業仲裁制度試點。 (八)強化市場約束機制。推進退市制度改革,強化退市監管,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研究完善已退市公司的監管和風險處置制度,健全上市公司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機制。加強証券投資基金發行和運作監管,對嚴重違法違規的基金管理人依法實施市場退出,做好風險處置工作,保護基金持有人合法利益。完善交易場所、行業協會等對証券違法違規行為的自律監管制度。 三、建立健全依法從嚴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機制 (九)建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機制。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加大對重大案件的協調力度,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推進重要規則制定,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十)完善証券案件偵查體制機制。進一步發揮公安部証券犯罪偵查局派駐中國証監會的體制優勢,完善線索研判、數據共享、情報導偵、協同辦案等方面的行政刑事執法協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公安部証券犯罪偵查編制資源配置,加強一線偵查力量建設。 (十一)完善証券案件檢察體制機制。根據案件數量、人員配備等情況,研究在檢察機關內部組建金融犯罪辦案團隊。探索在中國証監會建立派駐檢察的工作機制,通過參與案件線索會商研判、開展犯罪預防等,加強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証監會、公安部的協同配合。加強証券領域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涉嫌重大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時,同步抄送檢察機關。 (十二)完善証券案件審判體制機制。充分利用現有審判資源,加強北京、深圳等証券交易場所所在地金融審判工作力量建設,探索統籌証券期貨領域刑事、行政、民事案件的管轄和審理。深化金融審判專業化改革,加強金融審判隊伍專業化建設。落實由中級法院和同級檢察院辦理証券犯罪第一審案件的級別管轄。加大行政處罰、司法判決的執行力度。建立專家咨詢制度和專業人士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專門機制。 (十三)加強辦案、審判基地建設。在証券交易場所、期貨交易所所在地等部分地市的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設立証券犯罪辦案、審判基地。加強對証券犯罪辦案基地的案件投放,並由對應的檢察院、法院分別負責提起公訴、審判,通過犯罪地管轄或者指定管轄等方式,依法對証券犯罪案件適當集中管轄。 (十四)強化地方屬地責任。加強中國証監會與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和執法合作,研究建立資本市場重大違法案件內部通報制度,有效防范和約束辦案中可能遇到的地方保護等阻力和干擾,推動高效查辦案件。在堅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權前提下,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地方政府要規范各類區域性交易場所,依法打擊各種非法証券期貨活動,做好區域內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四、強化重大証券違法犯罪案件懲治和重點領域執法 (十五)依法嚴厲查處大案要案。堅持分類監管、精准打擊,全面提升証券違法大案要案查處質量和效率。依法從嚴從快從重查處欺詐發行、虛假陳述、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以及編造、傳播虛假信息等重大違法案件。對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嚴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要依法嚴肅清查追償,限期整改。加大對証券發行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有關責任人証券違法行為的追責力度。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存在証券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追究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責任,對參與、協助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依法從重處罰。加快推進相關案件調查、處罰、移送等工作。依法嚴格控制緩刑適用。 (十六)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証券活動。加強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與中國証監會的協同配合,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堅決取締非法証券經營機構,堅決清理非法証券業務,堅決打擊非法証券投資咨詢等活動。加強場外配資監測,依法堅決打擊規模化、體系化場外配資活動。嚴格核查証券投資資金來源合法性,嚴控杠杆率。加強涉地方交易場所案件的行政處置與司法審判工作銜接,有效防范區域性金融風險。 (十七)加強債券市場統一執法。強化對債券市場各類違法行為的統一執法,重點打擊欺詐發行債券、信息披露造假、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違法行為。不斷優化債券市場監管協作機制。 (十八)強化私募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加大對私募領域非法集資、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侵佔或挪用基金財產等行為的刑事打擊力度。加快制定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對創業投資企業和創業投資管理企業實行差異化監管和行業自律。 五、進一步加強跨境監管執法司法協作 (十九)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完善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抓緊修訂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証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壓實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跨境信息提供機制與流程的規范管理。堅持依法和對等原則,進一步深化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探索加強國際証券執法協作的有效路徑和方式,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建立打擊跨境証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 (二十)加強中概股監管。切實採取措施做好中概股公司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修改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 (二十一)建立健全資本市場法律域外適用制度。抓緊制定証券法有關域外適用條款的司法解釋和配套規則,細化法律域外適用具體條件,明確執法程序、証據效力等事項。加強資本市場涉外審判工作,推動境外國家、地區與我國對司法判決的相互承認與執行。 六、著力提升証券執法司法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二十二)增強証券執法能力。加強証券執法力量,優化証券稽查執法機構設置,推動完善符合資本市場發展需要的中國特色証券執法體制機制。充分發揮証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功能。完善証券違法線索舉報獎勵制度,加強違法線索舉報受理平台建設。 (二十三)豐富証券執法手段。有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建立証券期貨市場監測預警體系,構建以科技為支撐的現代化監管執法新模式,提高監管執法效能,加強對嚴重違法隱患的排查預警,做到有效預防、及時發現、精准打擊。 (二十四)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牢固樹立權責意識、証據意識、程序意識,切實提升執法司法專業性、規范性、權威性和公信力。加強統一執法,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准,規范執法行為。發揮復議監督、訴訟監督和檢察監督作用,強化對監管執法機構的規范與監督,堅決糾正執法司法工作中的不規范現象,為資本市場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七、加強資本市場信用體系建設 (二十五)夯實資本市場誠信建設制度基礎。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增設誠信建設專門條款,建立資本市場誠信記錄主體職責制度,明確市場參與主體誠信條件、義務和責任,依法合規開展資本市場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 (二十六)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建立資本市場行政許可信用承諾制度,明確適用主體范圍和許可事項。將信用承諾事項及其履行情況納入信用記錄,作為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依據。對嚴重違反承諾的當事人,依法撤銷有關行政許可。 (二十七)強化資本市場誠信監管。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資本市場誠信檔案,全面記錄資本市場參與主體誠信信息。健全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加大信息歸集、查詢、公示力度。將相關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國”網站,形成各方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誠信建設格局。 八、加強組織保障和監督問責 (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資本市場執法司法工作,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明確職責分工,加強工作協同,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十九)加強輿論引導。做好立體化打擊証券違法活動的新聞輿論工作,多渠道多平台強化對重點案件的執法宣傳,充分發揮典型案件查處的警示教育作用,向市場傳遞零容忍明確信號,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資本市場生態。 (三十)加強監督問責。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決落實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要求。執法司法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協同推進風險處置和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堅決查處金融風險背后的各種腐敗問題,同時注重防范腐敗案件可能誘發的資本市場風險。優先查處可能影響資本市場重大改革進程、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案件,以及監管工作人員與市場人員內外勾連等案件。依法嚴格規范証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等行為。對不嚴格執行法律法規、發現線索不報、有案不立、查處不力以及影響干擾案件正常查辦的,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推進“放管服”改革 証監會對十四件証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王震)証監會網站4日發布消息,為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優化証券期貨市場營商環境,中國証監會印發《中國証監會關於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則,對相關行政事項涉及的共十四件証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方案》明確告知承諾制的實施范圍、工作流程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具體要求等,自《方案》印發之日起三十日后,正式實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行政事項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公開募集股份及上市(包括增發)審批、証券公司申請保薦業務資格審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設立審批等,涉及的証明事項主要包括合規納稅証明、營業執照、業務資格証明、法人資格証明、學歷學位証明等。 中國証監會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目錄。制表:王震 根據《方案》,實行告知承諾制的証明事項,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是否採用告知承諾制方式辦理﹔申請人不願承諾或者無法承諾的,應當依法提交相關証明,按照一般程序辦理。申請人有較嚴重的不良信用記錄或者存在曾作出虛假承諾等情形的,在信用修復前或者違法失信信息效力期限內不適用告知承諾制。 証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改進優化服務,強化信用監管,及時總結實踐經驗,逐步擴大告知承諾制的實施范圍,不斷提升行政相對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圖解: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脫貧攻堅“成績單” 人民網北京5月21日電 (記者羅知之)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舉國戰“疫”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大考,2020年,四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聚焦主業發展的同時,堅守防疫底線,積極融入扶貧計劃,扎實推進扶貧工作,為脫貧攻堅的勝利貢獻了重要力量。 相關鏈接: 解讀六大行財報:加大普惠金融力度 嚴控資產質量風險 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明顯 營收利潤雙增長 2020年五家A股上市險企遭受多維沖擊 科技催生保險業態加速迭代 2020年上市白酒公司:業績表現差異大 發力產品結構調整 上市旅企晒2020年成績單:國內旅游市場有序復蘇 免稅市場迎紅利 圖解:從2020年A股年報讀懂中國經濟強大韌性 瞄准智能、加碼研發 我國汽車產業孕育轉型突破 一圖看懂科創板上市公司年報:“硬科技”就是硬實力 6家公司營收超百億 2020年游戲行業進入高速增長期
6家公司營收超百億 2020年游戲行業進入高速增長期 編者按:2020年,百年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織,風險挑戰空前。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企業作為經濟的微觀基礎,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排頭兵”,在過去一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人民網經濟科技頻道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極不平凡之年的上市公司年報。 近期,游戲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20年年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2020年上半年,“宅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游戲行業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景氣程度逐漸攀升。《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游戲用戶規模逾6.6億人,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786.87億元,同比增長20.71%,增速同比提高13.05%。“游戲出海”規模進一步擴大,自主研發游戲在海外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154.50億美元,同比增長33.25%,增速同比提高12.3%,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游戲行業仍朝著正規化的方向不斷前進。2020年10月《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對未成年人玩家的身份識別、游戲時間提出要求,部分企業積極響應,基於大數據推出定期檢測等措施對未成年人進行監測。相關監管部門逐漸重視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游戲研發、出版、運營實行較為嚴格的資質管理及內容審查等監管措施。 數據來源:公開財報數據 制圖:楊虞波羅 頭部效應凸顯 游戲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較強 此前發布的《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游戲市場營收2786.87億元,同比增長20.71%。與2019年相比(同比增長7.66%),增速明顯加快。 體現在年報中,有6家游戲公司營收超百億。其中騰訊、網易持續佔據中國游戲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 騰訊的《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為其主要營收貢獻產品。同時,新游《天涯明月刀》《使命召喚》等產品的成功同樣為其營收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2020年,騰訊控股公司營收共4820.64億元,其中,游戲業務收入為1561億元,同比增長36%。 網易旗下經典IP游戲結合龐大的游戲產品架構為其營收的穩步增長提供了保障。《夢幻西游》《大話西游》為其主要營收貢獻產品,《荒野行動》在日本仍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2020年,網易營收共736.67億元,其中,游戲業務收入為546.8億元,同比增長17.6%。 2020年,絕大部分游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均實現正值。其中,神州泰岳營收同比增長率的快速提升主要源自殼木游戲,殼木2020年實現收入24.08億元,同比增長180%,其旗下《Age of Z》長期位列中國手游收入前30﹔嗶哩嗶哩營收同比增長77.03%,穩健的增長主要來源於嗶哩嗶哩所擁有的獨家代理權,嗶哩嗶哩移動游戲業務以發行為主,其中獨家發行佔比約75%。二次元類游戲的傾向讓嗶哩嗶哩手握大量優質資源,為其營收的增長提供必要條件。 頭部游戲公司的營業收入規模能夠間接反應游戲產業整體的發展態勢,逐漸增長的公司體量讓游戲產業整體市場規模穩步攀升,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娛樂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出海”成關鍵詞 海外市場收入規模增加 隨著中國游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用戶關注的焦點更加注重於內容質量,大眾對精品游戲的需求更加強烈。而在這種環境變化下,相較國內市場,海外市場空間更為廣闊,對於中國游戲公司來說,出海成為了關鍵詞。 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走出去”依然是頭部企業的重要戰略選擇,也是中小企業尋求突破的重要手段。 《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54.50億美元,比2019年增加了38.55億美元,同比增長33.25%。 除未披露海外收入的騰訊、網易外,世紀華通以56.6億元,排名海外營收規模榜單第一。世紀華通主要有以下兩大競爭優勢。其一,世紀華通旗下點點互動是中國最早面向海外市場的集研發、發行及運營為一體的游戲公司之一。《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在SLG領域常年佔據一定量的市場份額。其二,其擁有持續推出優質、有針對性的新品的能力。2020年,世紀華通推出了模擬類游戲《Dragonscapes Adventure》《Idle Mafia》,在美國市場流水表現優秀。 神州泰岳、三七互娛、吉比特、姚記科技2020年海外營收同比增長率較高。其中,神州泰岳主要為旗下子公司殼木游戲的產品流水大幅增長所致﹔三七互娛推廣至歐美市場的《Puzzles & Survival》成績表現突出,抬高了三七互娛2020年的海外營收﹔吉比特海外營收的同比增長主要來自旗下的《最強蝸牛》。 研發投入持續提升 研發人才更加集中 近年來,具備創新性、質量優秀且可玩性強的產品受到玩家青睞,頭部游戲公司更加關注游戲研發的投入,通過投入資金、招聘人才,公司在游戲研發領域同樣展開了競爭。 “根據我們的觀察,在2020年度市場營銷組合中,貢獻率最大的依然是自主研發游戲,”張毅君表示。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國內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401.92億元,比上年增加506.78億元,同比增長26.74%。 2020年,騰訊控股整體集團研究及開發產生的開支共389.72億元,同比增長28.3%。網易研發費用總額共103.69億元。騰訊、網易業務線較為豐富,公司規模較大,研發投入相對更高。 除騰訊、網易以外,共15家游戲公司研發費用呈正增長,其中,嗶哩嗶哩、三七互娛、心動公司、浙數文化、游族網絡、吉比特、創夢天地、中手游、寶通科技等增幅均高於平均值,表明頭部公司對研發的重視程度持續增強。心動公司同比增幅最高,達到106.9%,心動公司通過加大投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自研的短板,其投入主要落實在兩款正在研發的休閑競技類游戲中﹔創夢天地研發費用同比增幅排名第二,主要為了提高移動游戲開發能力、SaaS產品孵化領域而進行資本投入。 騰訊、網易暫未披露具體研發員工數量。A股及部分港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具體數量。2020年,完美世界研發員工數量增幅較大,略超世紀華通。完美世界自主研發游戲引擎,並在雲游戲、AR、VR領域均有所布局,故研發員工數量有所增加﹔世紀華通方面,其研發費用已實現連續3年增長,研發員工數量同步攀升。緊跟在完美世界、世紀華通之后的是三七互娛,其旗下研發品牌三七游戲連續多年擴張,計劃2023年增至4000人以上,注重游戲研發人才招募與培養。三七互娛研發費用主要以薪資福利、設計、股權支付費用為主。 研發投入是游戲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在渠道多樣化、玩家挑剔化、產品豐富化的未來,能否自主研發出優秀且能夠長期運行的產品,將是決定游戲公司命運的重要因素。同時,游戲行業仍面臨著較大的變數和較強的發展潛力,在此背景下,優秀人才將成為游戲游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一圖看懂科創板上市公司年報:“硬科技”就是硬實力 編者按: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經濟逆勢前行,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績。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實驗田”,科創板在服務國家科技創新的作用日益顯現。近期2020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完畢,科創板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硬科技”的成色如何?
証監會:嚴肅查處借“市值管理”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 人民網北京5月14日電 (記者王震)近日,有媒體報道某微博大V爆料某上市公司與盤方合謀進行市值管理、“坐庄賴賬”等情況。 對此,証監會14日晚間回應,已約談公司及相關各方,並啟動核查程序。 對於媒體報道情況,5月13日,上交所即啟動排查相關賬戶,並於當日下午向公司發出《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進行自查,並如實披露相關情況。 証監會表示,對於以市值管理之名實施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証監會始終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予以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一旦發現上市公司及實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關機構從事或參與相關違法違規活動,我會將一查到底、依法嚴懲,並及時向社會公布。 什麼是市值管理?事實上,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於公司市值信號,綜合運用多種科學、合規的價值經營方式和手段,以達到公司價值創造最大化、價值實現最優化的一種戰略管理行為。 “市值管理廣義概念是指提升企業內在價值,這包括完善的公司治理、良好的財務管理、清晰的發展戰略、前瞻的技術以及有效的投資者關系管理等方面。”今年3月,上海証監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張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市值管理不等於“庄股”,市場上不少誤導信息,打著市值管理的幌子進行內幕交易或操縱股價。 相關報道 被爆“市值管理”還賴賬,中源家居否認 據廣州日報報道,5月13日晚間,上海証券交易所向中源家居發出監管函,要求就媒體報道相關事項予以核實。在收到監管函后,中源家居當晚發布公告稱,自上市以來,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未直接或通過第三方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委托有關盤方購買公司股票,開展市值管理,未接觸或與蒲菲迪、微博大V“葉飛私募冠軍直說”相識。 (人民網綜合証監會網站、國際金融報、廣州日報等)
2020年五家A股上市險企遭受多維沖擊 科技催生保險業態加速迭代 編者按:2020年,百年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織,風險挑戰空前。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企業作為經濟的微觀基礎,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排頭兵”,在過去一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人民網經濟科技頻道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極不平凡之年的上市公司年報。 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2020年業績披露“鳴金收兵”。與以往發布的“成績單”相比,除了保費收入、投資收益這些常規指標,科技亦成為各家公司年報的焦點。保費、投資、科技三輪並驅的保險業時代已悄然而至。 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2020年歸母淨利潤集體下滑。(制圖:張文婷) 多維沖擊:淨利潤、新業務價值集體下滑 2020年,保險業受到了多維沖擊。一方面來自於行業各項改革帶來的業務轉型壓力,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公司正常展業受阻。基於此,這一年度的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業績略顯單薄,淨利潤集體下滑。 年報數據顯示,中國平安實現淨利潤1430.99億元,同比下降4.2%﹔中國人壽實現淨利潤502.68億元,同比下降13.8%﹔中國太保實現淨利潤245.84億元,同比下降11.44%﹔中國人保實現淨利潤200.69億元,同比下降10.4%﹔新華保險實現淨利潤142.94億元,同比下降1.8%。 對於淨利潤下滑的原因,興業証券研究報告顯示,主要受稅收基數高和會計估計變更影響出現負增長。2019年5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保險企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公告》。根據公告,險企手續費及佣金支出稅前扣除比例提至18%。當年,上市險企普遍迎來了一波淨利潤大增。因此,不少險企去年同期利潤基數較高。 2020年,各家險企的新業務價值亦普遍遭遇“滑鐵盧”。年報顯示,中國平安以及中國太保的新業務價值同比下滑幅度在三成上下,中國人壽大致持平,新華保險小幅下跌6%。 保險公司的新業務價值,一方面反映了保費的絕對增速,另一方面反映了保費結構的變化。廣發証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表示,去年整個保險行業的保費結構實際上是有所惡化的。 他解釋稱,去年由於疫情影響居民收入,保障型產品佔比下滑。從不同客群來看,高端消費客群更多會選擇儲蓄類產品﹔中產階層原本是購買健康險和重疾險的主要客群,但在收入產生不確定的情況下,這類客群購買保險的意願也會偏謹慎,因此產生消費端的延后。 多位保險從業者也表示,新業務價值的降低究其根本在於疫情對於重疾等長期保障型產品的影響,上半年主要是客戶線下見面意願低,代理人線下展業難,下半年更多的是疫情對經濟負面影響,客戶整體的可支配收入有所下降,導致消費屬性較強的保障型產品繼續承壓。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曾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新業務價值的下降今年會有所緩解。 單向拉動:權益類投資推高險企業績 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2020年總投資收益。(制圖:張文婷) 2020年五家A股上市保險公司的投資依舊亮眼,為各家貢獻了不菲的利潤。具體來看,2020年,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為1996.36億元,同比增長4.38%﹔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為1985.96億元,同比增長17.5%﹔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為567.41億元,同比增長15.3%﹔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為839.97億元,同比增長25.4%﹔新華保險總投資收益為466.64億元,同比增長28.4%。 梳理年報發現,在資產配置方面,上市險企大多選擇增加了國債和地方債等長久期債券的佔比,縮短資產負債久期的缺口,非標資產佔比普遍有所下降。此外,在權益市場行情較好的情況下,險企在股票和基金佔比有所提升。 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提升源於政策的利好。去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根據償付能力等指標,對險企的權益類資產投資監管比例進行差異化設置,最高能夠達到上季末總資產的45%,突破了此前30%的上限。去年11月,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的行業限制也被取消。 中國太保總裁傅帆表示,上述政策客觀上有利於加大保險公司對權益性資產的投資。他提到,在中長期市場利率中樞下移的背景下,權益類資產具有較高的長期投資回報預期,公司基於自身的風險偏好,在戰略資產配置中適當增加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並逐步增加未上市股權的配置,以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水平。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也持相同意見。他表示,2020年權益類投資方面,堅持在結構性行情環境下繼續積累核心資產,優化品種策略安排,提高組合收益貢獻。 談及未來的投資策略,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認為,中國的權益市場長期向好的方向不變,中國的資本市場越來越規范。2021年,中國人壽將圍繞中樞和敞口來進行投資安排,發揮內外部管理人的優勢互補,提供長期穩定的回報﹔同時圍繞市場的變化,進行配置的平衡,管控風險。 部分險企負責人則表示,面對利率波動和資本市場變化的挑戰,未來將更重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和主業的協同,比如康養等領域的投資﹔開始重視新經濟的投資,通過調整機制和人才布局,提升互聯網、消費等領域的投資能力。 側面進攻:科技催生保險業態加速迭代 受到疫情的影響,消費者的保險意識顯著提升,同時對於通過互聯網購買保險的接受度和認可度更高。在傳統線下代理渠道受阻的情況下,互聯網銷售渠道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較2019年同比增長13.6%。 A股上市險企作為保險行業的領頭軍,自然深諳科技的重要性,紛紛表示要與“數字時代”同步,用科技全面賦能行業發展。 中國人壽董事長王濱在年報致辭中表示,要承接深厚的線下基礎,構建線上數字化平台,建成業內領先的混合雲,科技賦能為抵消疫情帶來的負面沖擊貢獻了強大的基礎力量,運營服務加快向線上化、智能化、集約化、生態化轉型,有效滿足客戶高品質服務需求。 中國平安則是幾家公司中科技的先行者。年報顯示,2020年,中國平安科技業務總收入903.75億元,同比增長10.1%,相關的4家上市科技公司市值總額達684億美元。 當前,科技對於保險行業的影響已從前端銷售過渡到了中后端核保理賠,甚至代理人的招募,代理人培訓等全保險業務的環節。在這個階段中,保險科技的創新方向慢慢的過渡到了服務驅動型。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此前曾提到,疫情影響使得以高價值業務為特點的代理人展業模式難以開展,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保險銷售的數字化能力提升,壽險營銷逐步由線下轉往線上,也同樣受到保險客戶的歡迎。從中長期來看,此次疫情將倒逼保險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程,因勢利導、乘勢而上,反而加快了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相關閱讀 解讀六大行財報:加大普惠金融力度 嚴控資產質量風險 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明顯 營收利潤雙增長
科創板“硬科技”特色明顯 營收利潤雙增長 編者按:2020年,百年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織,風險挑戰空前。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企業作為經濟的微觀基礎,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排頭兵”,在過去一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人民網經濟科技頻道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極不平凡之年的上市公司年報。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王震)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進入尾聲,科創板265家企業的經營業績與科創成色成為關注焦點。 記者統計,截至4月22日,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已有180家披露了2020年年度報告。180家科創板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906.5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7.97億元,同比增長近六成。 發展態勢良好—— 營收利潤雙增長,超七成公司現金分紅 2020年年報顯示,科創板公司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180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906.53億元,同比增長11.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57.97億元,同比增長57.5%。 記者統計發現,有近八成公司在營業收入方面實現了同比正增長,達到140家,其中有108家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科創板公司盈利水平也繼續穩步提升,在已披露年報的180家科創板公司中僅4家出現虧損,133家公司歸母淨利潤正增長,其中118家增速達到兩位數。 現金分紅保持較高比例。年報顯示,截至目前,有134家科創板公司計劃2020年度進行現金分紅,佔比達74.4%。120家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1元以上,其中,14家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以上(含10元)。業內分析,披露分紅預案的公司佔比較高,間接說明科創板企業盈利能力增強,企業現金流較為充沛。 突出科創屬性—— “硬科技”特色明顯,研發投入持續增加 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已達265家,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公司,涵蓋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領域,“硬科技”特色明顯。 2020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高新技術企業恢復勢頭強勁,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產業表現搶眼,實現逆勢增長。年報數據顯示,醫藥制造、醫療行業科創板公司表現搶眼,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大幅增長。在營業收入增速最快的科創板公司中,排在前8位的均為醫藥制造或醫療行業公司,增速均超過100%﹔在電子元件、集成電路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有9家公司收入增速超過50%。 同時,研發投入在持續增加。數據顯示,已披露年報的180家科創板公司,2020年合計投入研發金額259.48億元,同比增長18%,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8.9%。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研發投入研發佔比較高,微芯生物、金山辦公等22家公司研發投入佔比超過20%。在科研團隊方面,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科創板公司研發人員平均每家275人,佔員工總數比例超過27%。 釋放創新活力—— 暢通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渠道 科創板暢通了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讓金融“活水”流向創新高地。2020年,A股共有394家公司完成首發上市,合計募集資金4699.63億元,其中,145家登錄科創板,合計募資達2226.22億元。 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22日,科創板265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34723.23億元,流通市值11543.68億元,平均市盈率約85倍。 上海証券交易所網站4月22日數據。 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佔比超九成超過240家,其中有三分之二是中小微企業。在已披露年報的180家科創板公司中,民企及混合所有制企業貢獻了其中八成的營業收入,近九成的淨利潤。科創板的持續健康發展,在科技創新注入活力的同時,也讓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相關閱讀 解讀六大行財報:加大普惠金融力度 嚴控資產質量風險
解讀六大行財報:加大普惠金融力度 嚴控資產質量風險 編者按:2020年,百年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織,風險挑戰空前。但中國經濟逆勢而上、破浪前行,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極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極不平凡的成就。企業作為經濟的微觀基礎,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排頭兵”,在過去一年交出了怎樣的一份答卷?人民網經濟科技頻道推出系列報道,聚焦極不平凡之年的上市公司年報。 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營收與淨利潤數據。 制表:黃盛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黃盛、李彤)近期,六家國有銀行(工、農、中、建、交、郵儲)公布了2020財年報告。初步統計,2020年六大行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39萬億元,歸母淨利潤累計約為1.14萬億元。 財報顯示,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頂住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國內外經營壓力,落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推出了一系列數字化服務,加大了信息科技資金投入力度,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並提升了不良資產處理力度,穩定了自身資產質量。 多位行業人士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六家國有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一個縮影,從財報看這六家國有銀行經營狀況相對穩健。值得注意的是,銀行機構在防范金融風險、處理不良資產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穩中有升,持續發力普惠金融 2020年以來,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支持小微企業,是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工作。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 15.3萬億元,增速超過30%。其中,資金更多流向了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了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財報顯示,六家國有銀行落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了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數據。 制表:黃盛 工行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去年工行新發放人民幣貸款利率為4.46%,比上年下降了47個BP,其中新發放普惠貸款利率4.13%,比上年下降了39個BP﹔對符合條件的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本延息安排,過去一年累計為10萬多戶客戶辦理了延本延息,涉及境內貸款1萬多億元﹔還通過授權分行,為與防疫有關的醫院、企業辦理相關對公結算費用的減免,主動免除和下調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部分服務的收費。 農行去年也制定了《2020年普惠金融信貸政策指引》,通過優惠利率、新增授信、信用貸款、展期續貸等方式,保障抗擊疫情和企業復工復產所需的普惠金融服務。 今年,普惠金融仍是六家國有銀行的業務重點。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原定於今年一季度末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延至今年底。銀保監會也在4月12日表示,2021年銀行要繼續將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作為投放重點,努力實現此類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不低於年初水平的“兩增”目標。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六家國有銀行業績上漲說明其經營狀況相對穩健,形成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六家國有銀行普惠型小額貸款上升,既體現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踐行社會責任,又反映出銀行實施業務轉型,正在“下沉”信貸業務。“但新冠肺炎疫情對國有銀行的沖擊尚未完全暴露,銀行機構也要做好風險防控。”李廣子說。 擴充科技人員,繼續加碼科技投入 今年3月2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銀行機構信息科技資金總投入達2078億元,同比增長20%。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新興技術的創新發展,六家國有銀行不斷增加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資金投入,加大科技人員數量。在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已將發展金融科技提升到戰略層面,在人員配置、資金投入上持續發力。 財報顯示,六家國有銀行在金融科技和信息科技領域的資金投入共約956.86億元,佔營收比平均約為2.9%。同時不斷擴大科技人員佔比,發力技術創新。 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科技投入與科研人員數據。 制表:黃盛 通過梳理,六家國有銀行科技投入主要投向系統運營、電子設備和軟件採購、信息科技人力資源配置、信息科技咨詢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劉秋萬在業績發布會上介紹說,中國銀行圍繞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興領域開展應用共享,已形成集團數字化發展的支撐能力。財報顯示,中國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銀金科開展金融科技技術創新、軟件開發、平台運營與技術咨詢等相關業務,中銀金科全年實現淨利潤0.14億元。 “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是大勢所趨。”李廣子認為,六家國有銀行加大科技的投入,既是自身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也是應對外部市場變化的需要。 武漢大學客座研究院唐大杰向人民網表示,當前不少同業機構的網絡化服務效率大大提高,信用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投資決策咨詢等能力和相關金融產品較為領先。國有大行在此情況下加大科技投入,是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 對國有銀行而言,加碼科技投入、增加科技人員數量,最終將提升業務數字化經營及盈利能力。建行在財報中表示,2020年建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收入290.07億元,增幅13.02%,主因是加強金融科技創新和應用,穩步提升線上經營優勢,網絡支付交易額逐步提升。 不良率上升,資產風險總體可控 不良貸款是銀行最重要的風險指標之一。六家國有銀行2020年不良貸款合計達到11471.58萬億,合計新增2081.66億元,不良貸款和不良率較上年出現上升。 2020年六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貸款情況。 制表:黃盛 數據顯示,六家國有銀行中,郵儲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基數最小,漲幅也最低。工行不良貸款余額基數最大,增漲金額最多。對於不良貸款余額的上升,工行在財報中稱,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部分客戶貸款出現劣變。 中行黨委委員陳懷宇在業績發布會上稱,2020年受疫情影響,該行不良貸款有所反彈,尤其是海外機構受疫情沖擊較大,不良貸款顯著上升。境內的新發生不良,集中在制造業、房地產業和批發零售業,境外的新發生不良集中在油氣、航空、房地產業。 數據顯示,六家國有銀行加大了不良貸款核銷處置和清收力度,資產質量整體維持在可控水平。去年,工行累計處置不良貸款2716億元,農行累計處置了278.4億元,中行累計處置了606.3億元,建行累計處置了406億元,交行累計處置了829.11億元,郵儲銀行累計處置379.2億元。 “從去年三季度以來,不良貸款率上升的勢頭已初步得到遏制。”交通銀行副行長殷久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去年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0.2個百分點,但是隨著存量風險加速出清,以及疫情沖擊減弱,交行資產質量逐步企穩。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六家國有銀行全面加強風險管控,提升資產質量監控,開展多輪疫情影響排查,提升了管理的主動性和前瞻性。
團餐試水背后:順豐的執念與焦慮 疫情期間,順豐試水企業員工團餐外賣服務,德克士、必勝客、西貝莜面村、望湘園等餐飲企業入駐“豐食”小程序。盡管順豐方面表示其初衷是為解決自己企業內部員工用餐問題,但還是引起媒體與行業人士的種種猜想。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順豐在佔據快遞市場頭部地位之后,一直致力向綜合物流與供應鏈生態模式方向發展,此次再次嘗試本地生活服務、涉水B端外賣,是其在固有優勢基礎上,試圖追求更高的邊際收益的表現。 早已功成名就、50多歲的王衛,真的准備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上展開又一場較量嗎?順豐到底是虛晃了一槍,還是在做“戰”前演習? 生活服務市場上的野望 “靠出賣勞力搬貨不是順豐的終極宿命。”2015年,王衛在《順豐王衛的最新反思:直面創新之路的挑戰》一文中說到。 彼時,王衛在2014年已經帶領順豐推出了一系列變革舉措,開拓新的增值服務,提出“嘿客”經營模式,進軍社區O2O,推出電商速配、電商特惠、順豐小盒、商盟惠、綠色通道等電商惠系列產品,布局“海淘”業務……王衛在反思中坦言,這些創新有一半是失敗的。 於1993年創辦順豐的王衛,在打造出快遞領域“老大哥”的同時,還一直帶領順豐在生活服務市場向“終極宿命”挑戰。 之前,順豐推出電商“E商圈” 、生鮮平台“順豐優先”、O2O 社區“嘿店”,投資豐巢快遞櫃,打造“同城急送”業務,都體現了王衛對本地生活市場的執念。 從2019年10月宣布“同城急送”業務獨立運營開始,順豐便將即時物流版圖延伸至餐飲、商超、生鮮、服裝、醫藥、奢侈品等多個領域。順豐此次涉足B端外賣,是看到了餐企自建外賣渠道的需求。 “強大的網絡運輸體系與足夠多的基礎客戶群體,使得順豐進入外賣行業的門檻變得很低,可以說是觸手可及。”行業觀察人士郭宇軒對順豐鐘情生活服務市場、未來或將涉足外賣業務的選擇並不意外。 郭宇軒分析,對順豐來說,外賣入局門檻和邊際成本較低,邊際收益卻較高,此次試水,戰略定位明確,通過錯位競爭,重點放在對B端市場的開拓。 過去二十多年,伴隨互聯網產業的不斷裂變,以及消費需求、資本、基礎設施、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中國生活服務市場增長快速。作為生活服務市場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外賣成為現象級服務產品。 艾瑞咨詢預測,2017年-2023年,餐飲外賣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為 31%,2023年外賣交易金額有望達到2017年的5倍。 市場蛋糕的誘惑,曾刺激出“百團大戰”這一互聯網創投史上濃墨重彩的故事篇章,資本和創業者魚貫而入。 在王衛眼裡,“快遞行業是一個比較辛苦的行業……如果我們不能從出賣勞力賺錢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那麼順豐就不算真正‘蛻變’成功。” 隻要邏輯上具有可行性,任何企業都有可能嘗試進入新領域。而生活服務市場有可能是順豐“蛻變”的重要落腳點。 業務增長的焦慮 順豐不斷嘗試新業務已經不是新鮮事。 物流行業觀察者王陽(化名)在談到順豐時評價:“可不甘於眼下成績,一直頗具創新精神”。這與快遞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以及順豐自我更新需要不無關系。 王衛曾坦言順豐轉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在目前公司利潤稀薄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在降低前線員工勞動強度的同時能夠保証其收入甚至提高收入。 事實上,順豐近幾年的業務轉型和擴張,體現出其在利潤、員工收入及自身發展層面的焦慮。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同比增長25.3%,最高日處理量達5.4億件,同比增長28.5%。全國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累計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增量規模連續兩年超過1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97.8億元,同比增長24.2%,量收增速差從去年的4.8%進一步縮小為1.1%,行業逐漸由規模單向驅動向規模效益雙向驅動轉變。與2010年相比,快遞業務量收分別增長了26.1倍和12.0倍,業務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4倍。 中國快遞行業營收快速增長的另一面,是具有多重優勢的順豐在市場上備受“三通一達”的壓力。 數據顯示,“三通一達”四家快遞公司,佔據了2019年快遞市場約60%的份額。順豐雖然是第一家營業收入突破千億的上市快遞公司,但其在2019年僅完成業務量48.21億件,隻佔據約7.59%的市場份額。2010年,順豐物流業務量佔比是18.8%。 “‘三通一達’具有價格優勢,他們的快遞單量在近些年一直保持較快增速。再加上能反映溢價能力的單件毛利、毛利率等數據,‘三通一達’的財報在這些方面比較好看,這些都是對順豐形成有力競爭的表現。”曾近距離接觸順豐企業內部運營的張力(化名)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去年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季度,申通總體業務量增速為52.73%,韻達為47.00%、中通為45.90%、圓通為44.11%、百世為37.90%,順豐為31.33%。這一趨勢在疫情期間有所反復,隨著疫情防控總體向好,各行業復工復產加速,順豐與“三通一達”的競爭值得關注。 財報顯示,2019年順豐單票收入為21.94元,2018年同期為23.26元,同比下滑5.67%﹔2019年總負債500.42億元(2018年總負債347.01億元),佔全年總營收的44.6%﹔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是54.08%,2018年同期為48.35%。 順豐傳統業務量受壓的另一方面,是新業務在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上有所提高。順豐在2019年供應鏈業務收入49.18億元,上年同期隻有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11.28倍。冷運及醫藥業務整體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50.94 億元,同比增長32.54%,相較其2018年的84.9%增速則有所下降。 “傳統業務下行帶來的壓力,順豐肯定是有的,再加上小米、拼多多等在2019年財報中都提及要自建物流,傳統快遞業務已經無‘護城河’,新的堡壘與陣地尚有空間。” 王陽認為,順豐能做到“快遞一哥”,說明其在航空、國際運輸、技術裝備以及智能化轉型上具有優勢,利用這些優勢去開創新局面,是不錯的選擇。 在張力看來,在快遞業務上,順豐最需要注意的競爭對手是京東和拼多多。京東物流已經打造了一套非常成熟的倉、運、配“銷地供應鏈”服務,貨物可直接對接到銷售地﹔拼多多也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台,打通產銷全鏈路。 難以避免的競爭 “外賣領域已形成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歷經過充分競爭,順豐作為攪局者再殺入,成功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張力認為,做外賣不是做快遞,兩者的業務是有差異的。 目前順豐在生活服務市場已形成一定影響。2019年3月,順豐同城實現獨立公司化運作,同年10月24日,正式發布“順豐同城急送”品牌。這個第三方即時物流平台,主打專業定制服務,目前已經為麥當勞、喜茶、海底撈、真功夫等知名餐飲商家帶來便利。 除了為餐飲配送場景提供代買代辦服務外,順豐同城急送的業務已涵蓋餐飲外賣、商超日用、生鮮蔬果、個人物品取送,以及代買代辦跑腿業務,服務場景不斷拓寬。 相較於傳統配送業務,商務場景下的同城即時配送需求特點更鮮明。順豐同城急送擁有商務配送領域的優勢。數據顯示,順豐同城業務已擁有超過100萬個訂單、30萬以上的騎士,已布局上海、廣州、深圳等200個以上的城市。 順豐同城CEO孫海金曾直言,順豐同城的差異化打法在於,“其他平台做的是簡單、標准化的連接,而我們可以在線下做N種連接,這個就是我們跟外賣等平台的差別。” “B端外賣要解決客戶口味標准化問題。當一家公司內部員工喜好大相徑庭時,順豐怎樣用to B的方式最大化滿足客戶口味需求,值得深思。”郭宇軒稱,順豐能否克服這一障礙,將直接決定B端市場的“蛋糕”能做多大。 在採訪中,部分生活服務行業人士提醒,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於全渠道的生活服務市場早就由粗放增長步入優化升級階段,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大型生活服務綜合平台逐漸確立,巨大的需求潛力還催生出每日優鮮、蘑菇街等垂直平台,多元競爭格局早已成型。他們提醒,順豐雖有強大的快遞網絡和渠道優勢,但在這一領域會遇到各種形式的競爭。 在團餐市場,頭部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中國烹飪協會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國團餐企業數量超過10萬家,年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佔比僅有0.1%。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今年3月發布的報告透露,在外賣市場,美團外賣及餓了麼在用戶中使用率最高,67.1%的用戶最常用美團外賣服務,32.2%的用戶最常用餓了麼服務。如果切入團餐市場,順豐將面臨與美團外賣、餓了麼同時競爭。 在團餐這一垂直領域,資本企業和知名互聯網公司也已開始布局。2018年5月,禧雲國際獲得螞蟻金服、口碑、鼎暉投資2億美元融資﹔趣頭條扶持的、主要面向城市白領階層的庫盒也不斷發力﹔愛奇藝也在今年5月成立了“北京格芮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餐飲管理、食品銷售等,對外宣稱布局餐飲業是為了經營需要。 “順豐如果正式入局,將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線下餐飲業整體正在向數字化方向轉型,這是一塊新老融合的蛋糕,既不同於傳統簡單的外賣配送,也不同於簡單的ERP管理升級,具有高度的一體化色彩。”中經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端表示,團餐模式更是具有運營成本上的集約性優勢,但順豐在這一領域積累優勢並不明顯,入局效果如何,需要拭目以待。 順豐同城最近公開回應稱,“豐食”項目做得很輕,本身沒有上升到公司的戰略層面,甚至不是順豐同城的重點業務,下一步怎麼做並無定論。 在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歐陽國仁看來, “無論哪個行業,多家參與,多家競爭,對於老百姓來講都是好事。” 歐陽國仁稱,順豐還是存在一定的競爭優勢,那些固守舊思維的人要有所覺醒。“原來搶奪陣地是你不去佔領我才佔領,但互聯網時代,佔領思路變成‘雖然你佔領了陣地,但你未必能守得住,我稍動個心思,你就得把陣地讓給我’。” “別把以前的經驗當作是‘寶’,你所以為的‘經驗’很可能是一種‘包袱’,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都要有歸零的心態。”王衛曾向順豐的員工表示,在變化過程中,順豐設計任何東西都是雙向考慮的,既要照顧到員工的利益又要考慮到公司的發展。 不過,公眾對快遞服務企業有更高期待。《人民日報》6月3日刊登的《讓快遞“最后一百米”更便利》一文提醒,快遞服務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企業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要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這一次,秉持歸零心態的王衛是否會擠進喧鬧的餐飲“江湖”? (應採訪者要求,張力、王陽均為化名)
“頭騰”之爭背后的互聯網壟斷變遷 這段時間,創業者李易易時常后悔自己沒早幾年創業。他創辦的公司最近剛研發出一款軟件,就被平台強制“二選一”,不僅要求他提供高額的擔保金,還對產品“指手畫腳”。 原本,李易易希望公司將來能上市,但現在他對這個目標動搖了,面對當前的大環境,公司的生存問題是擺在面前最大的難題。 圖片來源:ssyer 中國互聯網產業經歷了多年急速發展,誕生了一批國際知名公司。 但巨頭們之間一直纏斗不休。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初, 微信採用流量監控、技術屏蔽等方式對字節跳動公司的在線辦公軟件飛書展開“封殺”。其間,字節跳動高層不斷向外界控訴騰訊。而騰訊發布的《在微信裡,這些違法行為請繞行》文章則稱,部分第三方 App 通過分享等行為,涉嫌拉取微信關系鏈、誘導下載,對用戶隱私安全造成了威脅。 在互聯網產業發展進程中,競爭對象之間看似“擦槍走火”引起的“事故”並不少見。今日頭條與騰訊之間的一系列的矛盾沖突被媒體描述為“頭騰大戰”。 在多位創業者看來,部分互聯網巨頭涉嫌利用優勢資源影響市場的方式有:採用屏蔽和封殺方式,排除潛在對手﹔利用平台影響力,將付費信息和廣告隨意安插其中,其中甚至存在詐騙鏈接﹔隨意抬價,合作商家被要求“二選一”﹔版權使用費用與日俱增…… 2020年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這是《反壟斷法》在施行11年之后迎來首次大修,其中最大的亮點便是新增了針對互聯網領域的反壟斷條款。 國內國際屢見不鮮 李易易時常感嘆,互聯網市場中小魚互毆不斷,最終又被大魚吃掉。 他認為,壟斷對於初創企業的傷害非常明顯,過去,優質產品可以以較低成本讓用戶熟知,但現在,它們正被埋沒。產品無法在早期盈利,上線成本不斷增加,這導致初創企業資金鏈時刻處於緊繃狀態。 “ToC的比ToB的好一些,ToB的公司直接和巨頭們競爭,前期投入成本高,普通創業者很難涉及。”李易易說。 中國出海公司同樣面臨困境。今年2月20日,谷歌以打擊“破壞性”廣告為由,下架600多款應用程序,其中包括諸多來自中國開發商的產品。 APUS是中國最早出海的公司之一,早在2018年,APUS的 Google廣告賬號就被谷歌封禁。 相比被谷歌多次鐵腕處罰的出海企業來說,APUS已經算是幸運的了。由於APUS提前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並進行了自有廣告平台的布局,谷歌沒有下架APUS的相關應用。 “我認為谷歌是故意的,他們要求填報國籍和公司的注冊地址,還要求軟件進行各種整改,這並不友好。”某互聯網公司的知情人士說,谷歌在對軟件進行下架之前,還對諸多程序的來源和出處進行過調查,他們對目標的選擇具有一定針對性。 國內互聯網公司涉嫌壟斷的行為亦屢見不鮮。PC時代是以搜索為王。2008年,淘寶控訴百度,稱通過百度搜索,淘寶官網並不在搜索結果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崛起的平台微信成為流量之王,對其他的應用同樣有屏蔽行為。 互聯網“新貴”今日頭條也步其后塵。2018年,今日頭條發布公告,要求禁止在頭條號中推廣向微博、微信等導流的二維碼,禁止在頭條號中推廣淘寶微店產品。 而在2019年,電商巨頭阿裡和京東因要求商家“二選一”鬧得沸沸揚揚,最終對簿公堂。阿裡認為,所謂“二選一”只是一個偽命題,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是良幣驅逐劣幣。京東回應稱,法律法規已明確“二選一”是違法行為。 在國外,臉書收購Instagram之后,Twitter對Instagram關閉了開發接口,同樣被媒體視為是一種競爭手段。 伴隨著流量風口的轉移,“屏蔽戰”從PC互聯網時代延續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從未停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朱岩表示,騰訊微信封殺飛書,主要涉及對互聯網用戶以及流量的爭奪。處於優勢地位的微信,肯定不想讓別人搭便車,而騰訊也希望盡早排除潛在競爭對手。 朱岩說,體量較大的互聯網公司涉嫌壟斷一直是普遍現象,比如,360和騰訊之間的“3Q大戰”、阿裡和京東之間的“二選一”爭議,都有壟斷的陰影存在。 新型形式更加隱蔽 “不管是中國,還是國外,壟斷都破壞了互聯網經濟體系。”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張西懷說,這次谷歌下架600多款應用程序,難道一點都沒有針對特定國家或公司?他認為這不可能。對於出海公司而言,應做好常年打壟斷官司的准備。 中國一位出海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中國出海開發者業務和體量的不斷壯大已經引起谷歌的忌憚,谷歌更希望安卓生態裡都是小公司,這樣就永遠沒有人能夠挑戰它的統治地位。另外,工具類產品是安卓生態的底層基石,谷歌自己也在開發布局,其“裁判員”身份的另一面,是與開發者爭搶地盤的“運動員”。對於這種說法,人民網創投頻道聯系谷歌,但並未得到回應。 谷歌是PC時代搜索引擎的王者,是互聯網生態的重要核心。在谷歌早期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採用廣告導流的模式增加收入,但在近期的下架案例中,商家使用谷歌的方式賺錢卻遭到處罰。在廣告分發流程中,谷歌屬於中間商,但中間商的強大導致開發者、用戶和品牌商議價權變弱。 Aptoide是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最大的替代者之一。2014年,Aptoide針對谷歌在歐盟提出了反壟斷訴訟,稱用戶在使用安卓手機下載和使用Aptoide應用商店時,谷歌將其標記並向用戶提示“不安全”,導致Aptoide唯一用戶的潛在數量減少了20%。歐盟委員會在經過多年的調查之后,確認了Aptoide對谷歌的指控,並在2018年夏天對谷歌處以50億美元罰款。 這已是歐盟在過去三年對谷歌開出的第三筆巨額反壟斷罰款。曾主導過調查的德克薩斯州檢察長Ken Paxton表示,調查側重谷歌“在網絡廣告市場和搜索流量方面的總體控制,其可能造成不利於消費者的反競爭行為。” 朱岩說,互聯網本來是最具有開放、自由競爭的行業,但也會形成“領先一步,步步領先”的競爭格局,出現壟斷巨頭或是雙巨頭。最典型的是電商、搜索和社交媒體等業態,企業控制了用戶,控制了流量之后,很容易成為影響競爭的壟斷組織。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分析,某些互聯網產品憑借無可匹敵的用戶粘性和穩定的海量用戶,擁有“互聯網操作系統”的地位。借助這種無可撼動的超級地位,他們通過投資、流量控制、流量分發等方式,影響、控制了主要合作伙伴,形成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卡特爾現象。他們就像流量黑洞,“合作伙伴”會逐漸失去獨立性。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東總結,網絡平台的新型壟斷的形式不同以往,更加隱蔽。一是拒絕交易。被拒絕使用的數據集對競爭者而言是一項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關鍵設施﹔二是差別待遇。通過運算法則的設計,將競爭對手的信息列在搜索結果較靠后的位置﹔三是捆綁銷售。掌控數據的廠商可以要求數據使用平台必須同時使用其數據分析工具或其他不具市場支配地位的數據集,作為使用關鍵數據的條件,進而將市場擴張至數據分析工具或其他數據類型市場,封鎖該市場中的競爭者﹔四是策略性合並。當前,市場存在諸多擁有數據集合的網絡平台,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等,提升數據服務價值,產生新的競爭效應。比如,Facebook/WhatsApp案,說明了數據驅動型合並的競爭效應。 楊東解釋,壟斷者通過強大且快速的算法,可以形成分析數據,在競爭價值上可能遠超過競爭者自其他網絡平台所能取得的數據。在消費者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平台經營者重視並願意保護網絡用戶個人數據的隱私權,因此隱私權保障已逐漸成為平台所不可忽視的非價格競爭。 依法、創新探索治理模式 “之前百度把部分貼吧外包出去,再加上競價排名,導致魏則西事件出現,這完全就是壟斷行為造成的惡果,如果沒有壟斷,這些公司就不會肆無忌憚的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張西懷說,互聯網具有外部性,用戶越多,網絡價值就越大,這與傳統經濟的邊際效用不同,互聯網經濟的零邊際成本直接導致壟斷局面出現。 楊東表示,通過掌控流量而建立起來的新型壟斷行為,正在嚴重危害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侵蝕互聯網開放分享的價值觀,同時影響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對新興產業的保護,對國家安全、經濟安全造成潛在威脅。 壟斷被也稱作是創新的“殺手”。互聯網創業圈內有一種說法,“現在已經不是BAT模仿你怎麼辦的時代了,而是如果BAT不投你怎麼辦的時代了”。對於部分互聯網創業公司或小型企業來說,BAT等互聯網巨頭掌握了幾乎所有的上游資源和下游渠道,如果無法獲得他們的青睞,也就意味著企業無法在這個行業立足。 APUS創始人李濤曾表示,當中國互聯網開始走沉下去這條路的時候,也意味著趨向高度集中化,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同一片紅海裡不斷掙扎,虎口奪食。 針對互聯網巨頭限制競爭的行為,各國開展了大量的反壟斷執法和司法工作。近年來,歐盟及成員國對美國谷歌、微軟、亞馬遜、高通、蘋果、Facebook等平台都開展過反壟斷調查。 中國也針對互聯網行業壟斷問題出台了新的法條或者立法解釋。比如,2019年開始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提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2019年8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平台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二選一”壟斷問題進行了解釋和規定,嚴禁平台單邊簽訂排他性服務提供合同,保障平台經濟相關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今年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了《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稿),新增了互聯網領域的反壟斷條款。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指出,以前提到互聯網的壟斷問題,有人會強調行業特殊性,這屬於“白馬非馬”的錯誤理論。壟斷並不是傳統產業獨有的現象,即使是在互聯網產業,其危害也應當受到重視,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互聯網產業,都要打破壟斷,鼓勵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 但薛軍提醒,互聯網壟斷具有新的特點,判定非常困難。之前的《反壟斷法》是工業經濟時代的法律,想要跟上數據經濟時代,就要進行相應修訂。 在薛軍看來,對互聯網企業到底是要管死一點還是鬆一點,還需要有更深入的考慮。當巨頭們的行為觸碰監管紅線時,受害者可以舉報並發起訴訟,對壟斷行為的處罰是有法可依的。“但針對某一個行業進行法律限制,值得商榷。” 薛軍說,巨型平台影響大、市場份額高,可能會引發一些限制、排除競爭現象產生,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在壟斷執法方面,歐盟比中國嚴格的多,曾對多家互聯網巨頭公司開出巨額罰單,這像是在高速公路上設立了一個收費站,缺錢的時候就去收錢,這不利於市場競爭,所以歐盟內的這些國家很難出現優秀的互聯網公司。 朱岩認為,針對互聯網壟斷現象,原則還是貫徹《反壟斷法》的基本精神,不能讓個別企業在某個領域形成寡頭,否則影響其他中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需要創新力量發揮更大作用的背景下,要適當防止出現互聯網巨頭的壟斷行為。 楊東說,隨著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即將爆發,面對新局面,首先完善管理網絡平台的法律法規﹔其次鼓勵創新,避免貿然進行反壟斷執法﹔再次探索數據治理新維度。 薛軍分析,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契約法理論仍然需要堅守,必須形成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契約觀念。私人自治、理性消費者等契約法理念並未過時,法律應採取審慎態度,不應當過度干預,要給企業間的競爭留足契約自由的空間。在互聯網經濟領域的治理結構中,應當引入一些多元化、多層次的治理機制。對於大型平台和企業在某方面是否應當被規制,除了監管部門的意見之外,還可以引入一些社會性評議機制,考察公眾接受度。 張西懷則認為,解決壟斷問題,首先要依靠法律,其次還要依靠行政手段。對於市場經濟而言,壟斷是必然發生的現象,單一手段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李易易為化名)
風口上的電子煙:焊接廠“變身”代加工廠,孕婦專用電子煙對胎兒無害? 摘要:電子煙作為新風口,在資本盲目逐利和監管暫時缺失的背景下,“千煙大戰”格局帶來的是行業野蠻生長。針對市場亂象,8月份以來,人民網組織系列報道,“五問電子煙”——《電子煙是“戒煙神器”嗎?》,不少商家以“能戒煙”為賣點宣傳電子煙,但消費者在實際使用中,對其戒煙效果褒貶不一,戒煙說法缺乏科學依據﹔《電子煙是否影響健康?》,電子煙“蒸汽”並非無害,“二手電子煙”同樣危害健康,劣質煙具煙液存在安全隱患﹔《電子煙如何影響青少年?》,盡管國家已專門通告“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但電子煙正通過線上線下向青少年滲透,“未成年禁售”並未真正得到有效實現﹔《電子煙應該怎麼管?》,市場上繁雜的電子煙品類,如何區分、如何監管?電子煙究竟是有害還是無害?是否有確切証據表明其比卷煙更健康?這些都亟待討論和厘清﹔《電子煙產業和公眾健康如何平衡?》,中國電子煙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專家指出,要在電子煙產業和公眾健康之間實現平衡,還需要我國政府、企業、學界等各方主體共同努力。近日,人民網創投頻道從電子煙原料供應商、代加工廠、投資人、品牌商、銷售渠道等整個利益鏈進行調查,揭露更多不為人知的行業內幕。從採訪得到的信息來看,全球針對電子煙的監管正在趨嚴,行業規范迫在眉睫,投資者應認清監管邏輯,加強自我約束,為產業發展塑造好良好環境。 電子煙愛好者張涌經常熬夜加班,有一次連抽五個煙彈,突然感覺頭暈、渾身發麻,直到次日中午才恢復過來。自從沾上“電子煙”后,他感覺比抽真香煙刺激,覺得自己“上癮了”。 對電子煙行業來說,2019年是狂歡的一年,也是陰雲密布的一年。僅2019年上半年,至少9起電子煙領域的創業項目獲得融資。而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1日,美國48個州和美屬維爾京群島已報告與使用電子煙相關的確認和疑似肺病病例1080例,至少有18人死亡。9月11日,美國白宮宣布將頒布調味電子煙的銷售禁令。 面對美國越發嚴格的電子煙產品監管,中國兩大電商阿裡巴巴和京東決定暫停對美出售。但人民網創投頻道調查發現,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搜索“戒煙神器”關鍵詞,出現了“告別真煙,隻需三天” 、“30天戒煙”、“無害孕婦專用電子煙”等廣告語。 此外,人民網創投頻道在河北調查時還發現,在利益驅動下,三河市一家主營貼裝、焊接的公司居然搖身變為“電子煙代加工廠”。該廠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地表示,“不管你提供什麼配方,我都能給你生產,還不需要任何資質。”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生產國,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設備產自深圳。有關專家表示,電子煙既不是煙草,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一直處於“無產品標准、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估”狀態,而霧化電子煙存在超細微粒,含有包括鉛在內的重金屬物質,易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孕婦專用電子煙? 電子煙雖是新風口,但不是新行業。早在2003年,中國藥劑師韓力便發明出第一款電子煙“如煙”,自此電子煙便在中國這片熱土野蠻生長。 直到2019年315晚會,央視矛頭直指電子煙,質疑長時間吸食電子煙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節目播出后,京東、天貓、蘇寧等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對“電子煙”這一關鍵詞屏蔽。 今年7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國家衛健委正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電子煙監管的研究,計劃通過立法監管電子煙,並且嚴禁商家將電子煙宣傳為“戒煙神器”。 但人民網創投頻道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搜索關鍵詞“戒煙神器”,仍搜到大量電子煙產品。 京東一家商鋪售賣孕婦專用電子煙,售價378元,其中一款規格包含7瓶不同水果味道+3瓶煙草。其宣稱是女士戒煙神器,無害水煙,並附送10瓶煙油。一家淘寶店鋪也稱,其產品屬於孕婦專用,不含尼古丁,對胎兒沒有傷害。但多名加工廠老板、投資人和品牌商均表示,他們從未聽過孕婦專用電子煙,也從來不建議孕婦抽電子煙。 淘寶電子煙店主張賀表示,電子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戒煙作用,因為尼古丁含量少,不燃燒,基本不含焦油,讓人不會產生依賴感,電子煙不摻有令人上癮的物質,這就像果汁一樣,不上癮,但也有回頭客。 “五花八門”的口味是電子煙賣點之一。“你想要什麼口味,我都能給你生產。”張賀說,電子煙的煙彈含有香精,升華后,霧化進入口中,這跟喝飲料一樣,只是霧和水區別。 “電子煙夸張宣傳很正常。”深圳代工廠老板李亞說,他曾經見過一張九宮格海報,不同口味的電子煙呈現在上面,均標注尼古丁含量不高於3%。 據人民網創投頻道了解,市面上的電子煙油濃度主要分為無0mg、低6mg、中12mg、高18mg等四種常見標准。 “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蘑菇、番茄之類也有含微量的尼古丁,而煙油的尼古丁含量會比糧食裡面高一些,但這些微量的尼古丁是用來戒煙,對身體沒有傷害。”一家在淘寶售賣電子煙的店主認為。“為什麼是尼古丁鹽(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有機成分的化合物)?尼古丁鹽是為了讓煙油接近真煙的味道。”該店主補充說。 西安某生物工程技術公司專做電子煙原料,提供高濃縮香精、涼味劑、甜味劑和尼古丁,其中香精口味高達800多種。據其工作人員說,尼古丁用途是使電子煙具有普通香煙的煙草味道,市場上煙油正常劑量是3mg和6mg,但有些電子煙煙油量是12mg,甚至更高,這不僅讓人上癮,而且容易讓人“醉煙”。 “神秘”的成分 電子煙民張偉就出現過“醉煙”症狀。他第一次購買電子煙前,簡單掃一眼包裝盒的化學成分,抽完后,感覺輕微頭暈,站不穩。 “我們對客戶的產品包裝的時候,有些原材料沒有印到包裝盒上,更不會標明有害物質的具體含量。”李亞說,如今電子煙的宣傳,主要披露個別數據和成分含量,部分危險成分沒在包裝上列出來。 電子煙檢測機構研究員李燕表示,電子煙肯定會添加尼古丁,目前電子煙的尼古丁含量沒有相應標准出台,諸多品牌電子煙的尼古丁實際含量與包裝上標注的含量存在較大差異。為讓電子煙被用戶熟知,市場上還出現一些不正常競爭,令人上癮的尼古丁含量及相關煙草提取物含量越來越多,味道也是越來越濃,甚至添加違禁品,讓人在吸過電子煙后,感到真煙索然無味。 李燕說,尼古丁鹽維持在中低度不會對身體有明顯傷害,同時能夠帶來滿足和刺激感。對於煙癮不大的人,選擇中低度的尼古丁鹽比較合適,如果煙癮較大,可以選擇中高含量的煙油。但煙油含量不要超過24mg,否則會出現身體不適,甚至昏厥。 讓李燕擔憂的是,因電子煙監管空白,來路不明的電子煙越來越多,個別商家還添加違規成分,這無法讓用戶保持身體健康,甚至會對吸煙者的神經造成損害。 今年10月4日,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發布聲明,警告消費者停止使用添加四氫大麻酚(THC,一種從工業大麻中提取的高濃度化學成分)的電子煙產品,也不要使用任何從街上或其他非正規渠道獲取的電子煙產品。 聲明還提到,調查表明含有四氫大麻酚的電子煙產品與日前報告的大量肺病病例相關,建議消費者不要使用添加四氫大麻酚的電子煙產品和非正規渠道購入的電子煙產品,也不要擅自修改電子煙成分或添加任何物質,如四氫大麻酚或其他油類物質等。 李燕表示,四氫大麻酚是大麻的一種致幻成分,含有四氫大麻酚的電子煙產品來路不明,如果攝入四氫大麻酚超過限度,可能導致吸食者猝死。 在李燕看來,電子煙比普通煙草危害更大,除尼古丁和焦油,電子煙還含有尼古丁鹽、甲醛、丙二醇和甘油等有害物質,而甲醛、丙二醇和甘油會對呼吸道產生強烈刺激作用,雜質和香料也可能存在健康安全風險。甚至,霧化電子煙存在超細微粒,包括鉛在內的重金屬物質,甚至致癌。 李燕說,隨著電子煙風口到來,一些不良商家為攫取利益,蜂擁而至,生產劣質電子煙,所以煙民不要吸食從街上或其他非正規渠道獲取的電子煙產品,其煙液可能來自小作坊。 在淘寶平台上,專屬於女性和孕婦的電子煙正在售賣,商家對外宣稱“品真煙口感,無真煙危害” 虛假的資質 在利益驅使下,河北一家主營貼裝、波峰焊接的公司也“搖身一變”成為電子煙的代加工廠。 這家公司位於河北三河市潮白大街上,其自稱是一家電子產品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SMT(表面組裝技術)貼裝、焊接和電子產品組裝。據該公司員工介紹,除主營業務外,他們也代加工電子煙,收費分為工時和設備租賃,一條生產線每小時60元。 “我們以前從沒代加工過電子煙。”上述工作人員說,不過電子煙的組裝簡單,你隻需提供資金、設計方案和原材料,其公司就可以批量生產,而且不需要任何資質。 如今,在資本催生下,諸多電子煙品牌紛紛成立。因缺乏有效的監管,電子煙一直游離在法律邊緣,添加違禁品、夸大宣傳和資質造假等問題頻現。 人民網創投頻道通過對多家網購平台調查時發現,“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証” 、“FDA食品報告”、“歐盟CE認証”、“國家質量檢測”等資質宣傳在霧化型電子煙市場頗為常見。據了解,它只是為每個注冊食品機構簽發的注冊號,FDA注冊號並不代表經過美國FDA批准,所以淘寶上的零售商所稱的“FDA認証”証書根本不存在。FDA官方也曾宣布過,不承認第三方簽發的注冊証書。 北京市律師協會侵權法專業委員會主任郭聰表示,國內電子煙零售商一般都打著“FDA認証”的名義虛假宣傳,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設備產自深圳。據李亞介紹,在深圳,因為電子煙生產難度低,幾十萬成本租個小工廠,招聘工人,便可接單生產。此外,電子煙沒有太多專利,大多數電子煙品牌的知識產權主要集中在外觀和設計層面,而不是技術層面。 “為什麼深圳電子煙發達?那是深圳的電子工業和加工業發達,管理成熟,其他地方的工廠很難與其競爭。”李亞說,有些工廠不一定隻專注於電子煙,它們什麼都做。比如電子煙風口來臨,這些工廠馬上改頭換面,成為電子煙生產商,而后他們形成聯盟,採取一致價格,把其他地方的電子煙生產商排除在外。 幾塊錢的煙杆成本 李亞2005年進入電子煙生產領域。他曾做過代工和貼牌,為了維持生存,工廠還生產加工食品。 2005年是電子煙市場最為混亂的年代,一直延續到2010年,當時不僅沒有電子煙的含量指標,連電子煙的外貌也五花八門,有八厘米的,有五厘米的,有透明煙管裝煙油的,也有帶有過濾嘴加味道的。 從2018年開始,電子煙風口來臨,代加工的數量陡增,這也讓李亞看到商機,他從印度進口霧化器,自己改裝舊式生產線並尋找原材料供應商,經過長期努力,目前產能已趨於穩定。 “我們已經接了很多大單,專門制作煙彈,就是在煙彈中放入香精和其它原料,但我們不生產專門的霧化器,因為在交貨的時候,對方會對霧化器的規格和指標進行檢查。”李亞說。 李亞不願做霧化器的理由是,霧化器太便宜,盈利空間低,比如煙杆是霧化器套上一個磨具加工后的鋼制或者塑料制成的煙管,制作簡單,成本不過幾塊錢,但原材料和煙彈生產的盈利空間高。 高盈利也伴隨高風險。李亞說,如今的煙彈還沒有完全實現口味一致,甚至原材料出現過質量問題,導致同一批次的煙彈全部被貼上不合格標簽。 過去,李亞從中間商採購原材料,但中間商為賺錢,不知從哪裡進口了不合格的原材料,最后產品檢驗不合格,客戶不付錢,他隻能通過法院起訴原材料商,至今幾百萬的賬目沒收回來。 李亞說,不同的客戶要求不一樣,但對方都會提供配方,然后他們進行採購、生產。一般而言,各家電子煙的配方都是保密的,但是大家都清楚,原材料都差不多,只是含量不同而已。 在李亞看來,這次電子煙的風口來了后,訂單源源不斷,工廠基本實現滿負荷運營,雖然他有生產電子煙技術,但始終沒有生產自己品牌的機會。 “先把能賺的錢掙到,等到以后有了生產能力,我可能會自己投資一個電子煙品牌,不用多生產,隻做幾百個電子煙,把它們當作禮物送人。”李亞說。 在京東平台上,專供孕婦吸食的電子煙正在售賣,商家的廣告語顯示“購買這款標價378元電子煙,附送10瓶煙油” 監管“風暴”來臨 電子煙作為傳統煙草的替代品,早期的電子煙更像是醫療產品和“類煙玩具”,一直沒有被市場和相關監管機構給出一個准確的定位。 無法監管並不意味著無視。美國CDC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17日,全美與使用電子煙有關的嚴重肺病案例上升到530例,其中7人確認死亡。數據初步表示,這些患者有使用含四氫大麻酚和尼古丁電子煙產品的歷史。目前,全球已經有美國、印度、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新西蘭、泰國、巴西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全面或部分禁止電子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自2014年以后,煙草行業每年向政府上繳利稅達到一萬億元,作為納稅大戶,中國煙草總公司被稱為“最賺錢的公司”。2018年,中國煙草稅前利潤11556.2億元,大概是阿裡巴巴的16倍,騰訊的14倍,蘋果的3倍。 清華大學《公共健康與技術監管研究報告之電子煙產業監管狀況報告(2019)》顯示, 2017年中國電子煙消費人數達740萬人,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子煙產品最大生產國(佔全球95%份額)與出口國(佔全球90%份額)。 截至 2018 年 8 月,全球電子煙專利數共 25979 件,中國擁有 22825 件,佔將近 87.9% 。但近十年的發展,電子煙在中國煙草市場的佔有率不到1%,遠不如美國市場的13%。 巨大市場引來資本瘋狂追逐。2019年4月,羅永浩在手機上折戟沉沙后,加入錘子科技前總裁彭錦洲創立的電子煙品牌小野。福祿電子煙品牌也是由錘子科技前產品總監朱蕭木創立,其號稱是錘子科技第一號員工。截至今年上半年,福祿電子煙已融資千萬美元。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與黃太吉創始人赫暢宣布推出“YOOZ柚子”電子煙,現貨銷售首日賣出的電子煙營業額便達到了500萬。 同道大叔前CEO,知名自媒體人章晉源、微媒控股集團CEO李岩創辦LINX靈犀,上線之初便獲得了天使輪千萬元投資,隨后陸續完成兩輪千萬元融資。目前,國內市場電子煙品牌已經有上千家,形成“千煙大戰”的格局。 “千煙大戰”的背后,是無產品標准、無質量監管、無安全評估的“三無”狀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司長毛群安在今年7月22日透露,國家衛健委正會同有關,部門進行電子煙監管的研究,計劃通過立法監管電子煙。 某電子煙品牌的聯合創始人楊霍認為,如果今年的監管細節出台,可以對兩方面進行管控,一是電子煙原材料的來源,渠道的建設,二是電子煙的煙彈成分控制。政府監管可能從電子煙的煙具、電子煙的煙液、電子煙的釋放物等細節進行規范。 李燕也認為,電子煙可以根據產品構成進行監管,比如電子煙的電池、霧化設備和煙彈,隻有滿足這些要求后,再進行組裝,這樣的產品才可以在市場上流通。 李燕進一步指出,對電子煙進行監管,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監管利於降低安全風險,保証用戶的人身健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樣,這也有利於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李燕、楊霍、張賀、李亞均為化名)
貼牌、發布違法廣告 新氧背后的醫療美容亂象 近日,媒體曝出新氧APP商家涉售違禁藥、“美麗日記”造假刷評,這把當時剛剛上市的新氧推上風口浪尖。新氧對外回應道,已組建內部調查小組,下架涉事機構,針對醫美日記,新氧將上線人臉識別技術,進一步提升平台審核能力。 新氧事件揭開的僅僅是醫美行業亂象的冰山一角。 一位行業內部人士稱,有的醫美機構低價引客,將“衡力”和“保妥適”兩款經國家批准的肉毒素品牌售價壓得很低,就靠再引進一些“三無”產品賺錢。還有一些小美容機構採購其他肉毒素后再做包裝,利用部分消費者崇洋媚外心理,夸大肉毒素效果。一旦出現問題,這些醫美機構要麼改換門面,要麼跑路。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總局關於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消費警示》,目前批准上市的A型肉毒毒素有2種,分別為國產的“衡力”和進口的“保妥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目前批准上市的玻尿酸品牌也隻有十余種。 亂象背后,醫美行業投資熱度持續不減,阿裡、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行業領頭企業融資不斷:2017年8月,悅美完成8000萬人民幣C輪融資﹔2018年7月,更美宣布完成5000萬美元D1輪融資﹔今年3月,美唄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B+輪融資﹔5月2日,新氧登陸納斯達克。德勤2018年9月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O2O市場分析》報告認為,2022年中國醫美市場全年規模預計將達到4810億人民幣。 “舊瓶裝新藥” 有醫美行業內部人士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部分沒有注射資質的美容院會給顧客注射醫美藥劑,卻無法出示藥劑批准文件。一些“三無”醫美藥品的小作坊在淘寶上還有店鋪,首頁主推無創類美容產品,私聊時卻賣未經國家注冊批准的產品。 根據內部人士的介紹,人民網創投頻道在淘寶上搜索某涂抹類美容產品,找到一些信用等級和銷量低的店鋪,隨機選取其中一家名為“廣州悅美電子科技”的店鋪跟蹤。當詢問是否出售肉毒素和玻尿酸時,店主提出添加微信私聊,按照店主提供的信息,人民網創投頻道添加了一名為“AS-霧化儀器產品工廠直銷”的微信號,微信主推薦了名為“蘭迪”的肉毒素和玻尿酸產品,聲稱原料均為法國進口,然后在“廣州悅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組裝”,可以為顧客定制貼牌產品、貼Logo。“蘭迪”肉毒素售價280人民幣一套,“蘭迪”玻尿酸售價200人民幣一套,均為100套起拿貨。之后人民網創投頻道以另外的身份詢問時,他又表示“蘭迪”肉毒素和玻尿酸產品的原料均為瑞士進口,其他情況與之前相同。人民網創投頻道並未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肉毒素和玻尿酸批准上市名單內查詢到“蘭迪”品牌。 人民網創投頻道詢問淘寶另一家名為“美容產品廠家直售”是否出售肉毒素和玻尿酸產品時,店主提出添加一名為“廣州美業化妝品儀器源頭廠家”的微信號。這名微信主表示現在國家對肉毒素的管控太嚴,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隻對老客戶出售肉毒素產品,但可以提供玻尿酸產品,原料從韓國進口,然后按照他們的操作方式和計量標准重新做包裝,提供貼盒服務。玻尿酸一套售價為50—1000人民幣不等,500套起拿貨。詢問過程中,此人沒有說明這款玻尿酸產品是何種品牌。 據另一位在醫美行業工作的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醫美藥品共分為三類:一是正規藥品,它們經過了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二是水貨,比如在韓國、美國、歐洲有相關認証和批准的藥品,在所屬地使用沒有問題,但卻未經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上市﹔三是假貨,由不具備醫藥資質的企業生產。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欒杰表示,藥品沒有按照國家專門醫療機構審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等流程的產品,屬於違規藥品。 問到低價肉毒素與玻尿酸產品,一家名為“廣州愛美無針霧化微整產品”淘寶店主說:“200多塊錢,連關稅都不夠,你想一下怎麼會是進口產品?市面上流通的‘蘭迪’產品,全部從‘廣州悅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拿貨。因為分銷商銷售量大,他們就自行創建了平台,起個洋氣的名字,售賣給美容院。” “那些平台把空瓶子發到廠裡,連標簽都不貼,廠家直接罐裝發貨,然后平台再貼上專門定做的產品標簽,就直接發貨給美容院。”“廣州愛美無針霧化微整產品”店主說:“所以你在網上問‘蘭迪’產品,真實廠家都問不到,因為一樣的產品,除了叫‘蘭迪’,還可以換成其他名字,很多廠家做外包裝定制。” 醫療美容行業資深人士杜濤介紹,一些小美容機構採購“衡力”和“保妥適”之外的其他肉毒素后再進行包裝,利用國人崇洋媚外心理,虛假宣傳,比如在維持時間、術后恢復期等方面夸大效果。 “船小好調頭嘛,一旦出問題,改換個門面繼續干。”杜濤說,但現在風險大了,一些小機構使用水貨的現象也少了。 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總局關於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的消費警示》中,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全國29個省份指定了77家經銷商,“保妥適”在全國30個省份指定了56家二級經銷商。 人民網創投頻道梳理發現,上述店主談話中均提及的、僅負責生產和研發的“廣州悅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未在這些經銷商名單中。企查查數據顯示,這家公司工商信息狀態在2019年7月30日從“在業”變更為“注銷”。 人民網創投頻道調查了解到,淘寶上提供瘦臉針服務的美容機構多稱自家提供的衡力和保妥適進貨渠道正規,但都以涉及到商業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具體進貨廠家,因此無從得知貨源是否為國家指定的經銷商。 淘寶搜索結果顯示,“衡力”瘦臉針100單位的價格從380至1500元人民幣不等,“保妥適”瘦臉針100單位的價格從688至4388元人民幣不等。 醫療事故“高發區” “一旦發生意外,商家承諾賠償500萬”,“廣州悅美電子科技”店主再三保証,但現實中發生的真實案例難言美好。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19年,國內衛生部門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有10000余家,而經過逐級正規訓練、達到衛生部要求的整形外科醫生不足3000人。其中每百萬人保有的整形外科醫生數量為2.88位,遠低於美國的20.88位和日本的17.54位。 小雪在去年10月通過微博找到了一家名為“太原雅詩蓮醫療美容門診部”的美容醫院,隨后在其中先后注射了一個療程的韓國伊婉和法國絲麗兩款玻尿酸,每個療程注射三針。小雪說:“術前做了體檢,但是沒有抽血,最后也沒有拿到體檢報告,醫生就說直接可以做。本來說是院長給我打,但做手術的當天才第一次見到醫生,是一名年輕醫生,在一個小房間裡給我打的。”注射完韓國伊婉玻尿酸后,小雪臉上出現了很多痘痘,一個月多之后才消除。她覺得這款玻尿酸持久度不好,於是10個月后在朋友的推薦下又在這家醫院注射了法國絲麗玻尿酸。注射韓國伊婉玻尿酸醫院共收取小雪8000多元人民幣,法國絲麗計價10000多元人民幣。但是,法國絲麗玻尿酸並不在我國批准上市的玻尿酸產品名單內。 “我們的貨都是賣給一些大型的美容機構、小美容院、代理商和分銷商。”“廣州美業化妝品儀器源頭廠家”的工作人員說。 “我們貨的銷量挺好的,美容院和注冊過的整形醫院都在我們這裡拿貨,小一點的美容院直接賣‘蘭迪’的牌子,大的整形醫院有他們自己的品牌,我們負責給包裝他們指定的品牌,像這種有指定品牌的是需要加錢的。”“廣州悅美電子科技”的工作人員介紹。 人民網創投頻道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到,給小雪注射玻尿酸的“太原雅詩蓮醫療美容門診部”雖然經過相關注冊,但現已被列入市場監督部門經營異常名錄,正在進行營業執照作廢聲明。 為醫療美容亂象買單的,最終還是消費者。 據媒體報道,2010年11月,“超女”王貝在武漢中墺整形醫院做整容手術時發生意外死亡,年僅24歲,因尸體火化專家組已無法確定真正死因﹔今年1月,19歲女孩小夏在貴州利美康外科醫院接受隆鼻手術時出現意外而身亡,該涉事醫院隸屬於新三板公司貴州利美康外科醫院股份有限公司﹔今年7月24日,制藥公司愛力根(allergan)在全球范圍內召回紋理乳房植入物,其可能導致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目前全球有573人患上該病,其中80%都使用過該隆胸假體,15人死亡。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欒杰介紹,肉毒素和玻尿酸等醫美藥品的注射屬於有創醫療行為,即可能給人體造成創傷的醫療行為,這類醫療行為隻有經過國家相關部門注冊和認証的醫療美容機構或是公立醫院才有資格操作。醫療美容機構不同於普通的美容機構,普通美容機構到當地工商部門注冊即可,一般提供無創的美容服務,如按摩、SPA等,而醫療美容機構必須到相關衛生部門注冊審批。 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顯示,在具體服務投訴中,繼遠程購物、網絡接入服務、經營性互聯網服務、移動電話服務之后,美容美發服務投訴量由去年的排名第六升至第五。 人民網創投頻道梳理黑貓投訴平台發現,在2019年1月到2019年7月的505條醫美類投訴中,佔比最大的是拒絕退款,共167條﹔第二是欺詐消費或誘導貸款,共112條﹔第三是虛假宣傳,共78條。此外,投訴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上廣一線城市及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市場爭奪戰與監管挑戰 “醫美市場真的很大,而且會越來越大。”杜濤說,伴隨互聯網發展和醫美消費者年輕化,APP成為眾多醫美機構引流的重要渠道。 根據德勤於2018年9月發布的《中國醫療美容O2O市場分析》,中國醫療美容市場2017年規模達到1925億元人民幣,2013—2017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2.0%。2018年至2022年期間,預計將以20.1%的年化復合增長率增長,2022年全年預計將達到4810億元人民幣。 如此龐大的市場自然引起了巨頭的關注。 阿裡、京東紛紛入局互聯網醫美市場:美麗神器簽署天貓醫美平台入駐協議,京東與悅美所達成戰略合作。行業中已有的產品也開始頻繁融資。 新氧創始人金星在採訪中也提出了自己對未來的希望,“BAT最大的價值是平台和流量,我可以把所有的醫療機構資源整合在一起,和他們的流量平台合作。”他說,相當於變成了他們的供應鏈。 杜濤表示,APP成為醫美機構引流的重要渠道,並參與分成,但線上平台隻負責營銷卻不負責把關,所以部分醫美機構在線上低價攬客,虛假宣傳,把顧客吸引到線下,再推銷價格昂貴項目。 讓杜濤擔憂的是,醫美APP最終都要落地,對於監管者來說,更像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 杜濤舉例說明行業的復雜性:國內沒有批准任何一台美容超聲刀儀器,但超聲刀卻是醫美行業皮膚科最火爆的儀器之一。欒杰解釋,根本沒有機構申請報批美容超聲刀產品。任何一種醫療器械都需經過國家相關藥監部門的嚴格檢測方能批准上市,以保証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是一個費錢又費時的過程。經銷商往往不願進行如此大的投入,加上有供應這種美容超聲刀的非法渠道,於是就出現了國內沒有經批准的美容超聲刀現身市場的情況。 醫美亂象背后,還有市場需求未得到滿足的情形。資深整容愛好人士汪月表示,國內批准的醫美注射產品太少,她一般去國外比如韓國或者歐洲注射某些國內未批准的產品,這些在國外都是合法的。 在新氧、更美、悅美等醫美電商平台社區中,人民網創投頻道均發現“去韓國整容求帶”“去韓國整容提供酒店和機票聯系微信”等類似的信息。 市場還受其它因素影響。遠卓消費產業研究中心發表的《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洞察(2018)》顯示,目前國內還沒有權威專業的醫療美容事故認証機構。在行業自律方面,國外醫療美容市場通常由行業協會統一管理,但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相關的協會眾多,包括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以及中國醫師學分會等,各協會缺乏統一管理。 市場監管其實並非無章可循、無法可依。早在2012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市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北京市醫療美容機構分級管理和專業機構培訓條件進行了規定,這是國內第一個地方性的醫療美容服務行業管理辦法,為各地方開展行業監管做出了示范。 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相應法律其實比較完善,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等對醫療類廣告做出了規定,指出不得斷言和夸大產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外《電子商務法》對虛假宣傳也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 處罰案例也不少見。6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非法醫療問題專項治理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問題回復,自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市場監管部門檢查醫療美容廣告29878條次,責令743條醫療美容廣告予以改正,51家機構停業整頓,查處違法醫療美容廣告251件,罰沒款270萬元。網信等部門檢查互聯網醫療美容相關信息19612條次,責令77條信息予以改正,查處案件55件,罰沒款30萬元。 人民網創投頻道在淘寶上以“肉毒素”為關鍵詞搜索,選取了幾個排名靠前的美容機構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進行查詢發現,北京凱潤婷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因從2017年3月30日起發布未取得醫療廣告審查的違法廣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六條,於2018年9月6日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澱分局處以罰款138454.44元。2018年9月6日,安徽維多利亞整形外科醫院在其網站利用廣告代言人宣傳其醫療服務並通過百度及360進行推廣,構成發布違法廣告,被合肥市工商局處以行政處罰。 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監管機構面臨著諸多挑戰。朱巍說,目前醫美行業利用社交平台發布廣告,比如微信、微博、朋友圈、直播等社交平台線上引流,線下銷售,監管難度變得更大了,這也讓不法分子鑽了空。此外,某些醫美電商平台對這些入駐商家相關資質審核不到位,這也讓他們有了“挂羊頭賣狗肉”的可乘之機,新氧事件就是真實的例子。 在欒杰看來,醫美市場最終都會變得有秩序,不守規矩的機構都會被淘汰。現在大量的醫美機構或被查封關門,或是虧損倒閉,說明整個行業正在慢慢淨化。大浪淘沙到最后,肯定是守規矩、重技術、求質量的專業人員和機構才能夠長期活下去。 對於醫美行業的規范,欒杰建議,一是醫美機構自身要誠信經營,不要急功近利﹔二是相關監管部門要狠抓嚴打非法經營的美容機構以及倒賣醫美藥品、器械的黑心廠家﹔三是消費者要加強安全意識﹔媒體也應協助相關部門普及知識,讓“水貨”“假貨”沒有生存空間。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杜濤、汪月、小雪為化名)
消費狂熱背后,線上培訓戴上“緊箍咒” 自2018年開始,K12線上教育行業迎來“多事之秋”:“小猿搜題”等線上培訓APP相繼被曝涉黃﹔“學霸1對1”、“理優1對1”陷入財務危機﹔“掌門1對1”涉嫌過度營銷﹔英孚教育外教涉毒…… 7月15日,教育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辦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指出:培訓人員要提供教師資格証明,聘用外籍人員須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相關信息要公示﹔培訓內容健康,課程時長合理,家長可在線監管﹔實施備案審查制度﹔經營規范,維護用戶信息安全﹔2020年6月底前限期整改﹔建立企業黑白名單並公示等。 這是國家出台的首個針對校外線上培訓活動的規范性文件,K12線上教育行業步入監管新階段。 “來了就上崗” “現在沒有不給孩子報培訓班的,但家長平時工作都忙,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如果家裡是老人負責照顧孩子,不方便來回奔波,所以選擇線上補習班。”楊晴給上三年級的孩子報了線上培訓班。其實線上培訓費並不比線下的便宜,但電子設備對孩子有巨大吸引力,孩子不會產生太大抗拒。 艾瑞網數據顯示,目前全國K12公立學校約有小學生1億人,初中生4300萬人,高中生2300萬人,這1.6億多學生成為了推動K12教育市場發展的主力軍,此外每年還有近1600萬6歲的適齡兒童進入小學,不斷為這個市場注入新鮮血液。 據人民網創投頻道了解,暑假是線上培訓的高峰期,各大機構對教師的需求是多多益善。新東方、學而思等老牌教育巨頭的對應聘教師的要求比較嚴格,入職教師需取得教師資格証,通過入職考試,並且設有年終考核,採取優勝劣汰制。由於頭部企業待遇好、提升快,求職者都會爭相應聘,於是企業掌握了主動選擇權,這也使得小機構隻能“撿剩”。面對潛力如此之大的市場,教師在大小培訓機構中成為香餑餑,供不應求。 在狂熱消費背后,師資卻是良莠不齊。 張一雪先后在兩家K12線上培訓機構任教,她說:“現在國家對於課外線上培訓的政策越來越嚴格,但大小機構都存在缺少教師的情況,尤其現在正值暑期檔,一些對於教師需求量較大的培訓機構,要求在崗教師盡快考取教師資格証,招聘上也不一定要求應聘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証或者全職在崗。” 據人民網創投頻道了解,一些線上培訓機構屬於“來了就上崗”制,隻要應聘教師的基本英語聽說能力沒問題,至於是否取得教師資格証,大家都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態度。某些機構對外宣傳的所謂名牌大學出身的教師,實際為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只是利用課余時間掙取生活費,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教學培訓,在教學實操方面也沒有什麼經驗。 李黎是一名在讀研究生,曾在海風教育兼職初中英語線上授課。海風面試通過視頻進行,要求她試講一篇初中英語完形填空,通過即可直接授課,在此之前她沒有任何授課經驗。她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我雖然本科學的英語專業,但是我也沒覺得我英語有多好。不過海風都提供了現成的授課PPT,我隻要照著講就行,難度不大。” 如今,《意見》要求所有線上培訓機構的教師明年6月之前取得教師資格証,這對難以吸引到足夠師資的線上培訓機構而言無疑是巨大挑戰。 此外,用戶信息安全難以保障、課時太長、內容超綱,出現涉黃、網絡游戲信息等也是現在課外線上培訓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 野蠻生長與盈利困境 搭乘互聯網便利車,一批線上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傳統線下培訓也紛紛轉戰線上,更有互聯網巨頭不惜斥巨資搶佔線上培訓高地。鯨媒體《2018教育行業年度投融資報告》顯示,2018年教育行業一級市場融資579起,較去年同比增長40.53%,融資金額高達523.9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比增長87.79%。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K12線上教育行業CR4(行業前4名份額集中度指標)不到5%,是一個呈多元化發展的市場,行業者在多個賽道競相角逐。新東方在線、海風教育等是模式化的在線直播授課平台﹔學霸君、小盒科技(原“作業盒子”)等是以作業輔導為主打產品的個性品牌﹔英語流利說、51Talk等是趣味性學習APP﹔更有“虎視眈眈”的阿裡、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據統計,騰訊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已達25起,其中包括新東方在線、VIPKID兩大頭部企業﹔阿裡9起,包括VIPKID、小盒科技,后者如今轉型深耕AI教育生態。 進入2014年,在線教育投融資開啟狂奔模式。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5年間,在線教育投融資事件從42起上升至470起,達到歷史最高點。2018年共有8起超過1億美元的K12線上教育投融資事件。2019年投資熱度仍未消退:掌門1對1獲3.5億美元E輪融資﹔小盒科技獲阿裡巴巴1.5億美元D輪融資﹔高思教育獲1.4億美元D輪融資﹔洋蔥數學獲3億人民幣D輪融資。 受資本追捧的同時,在線教育機構卻陷入盈利困境。目前已上市或擬上市的公司大多面臨巨額虧損。 登陸紐交所的51Talk及英語流利說去年淨虧損額分別為4.17億元及4.88億元。 滬江於去年年底通過港交所聆訊,更新了一次招股書之后,其上市進度就停滯不前,進入2019年,突然被曝大規模裁員。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滬江虧損總額已超過12億元,且虧損持續擴大,導致其對賭上市協議失敗。根據對賭協議,滬江須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否則要求回購投資者持有的股份。 據廣証恆生發布的報告,2018年一級市場總體表現為教育投資趨於理性,高額投資涌向較成熟標的,行業大趨勢向好。從投融資數量看,2018年Q2后投資事件數量下滑,市場回歸理性。 廣証恆生分析,在線教育企業衡量指標包括4大方面:獲客能力、留客能力、用戶質量和變現能力。獲客成本高、付費轉化率低是在線教育行業普遍虧損的症結所在。 九鼎投資某在線教育投資人表示:“線上教育最重要的是獲客能力,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高額營銷費用的支出,其次是人工成本高,因為教師流動性很大。” 張一雪認為,流量是線上培訓機構其擴大影響力以獲取客戶的關鍵途徑。現在的流量幾乎被搜索引擎巨頭牢牢攥在手中,企業花在流量上的錢佔其營收的很大比例。 有媒體引用業內人士數據稱,在線教育“三大金剛”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每天平均投放約1000萬元人民幣廣告費用。 但是“燒錢”策略似乎並未取得預期效果。張一雪認為,線上機構“留客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線上互動性沒有線下強,溝通沒有線下順暢便捷,孩子很難對老師產生較強的依賴感﹔二是線上培訓提分效果差,不容易獲得家長認同﹔三是機構對教師的管理大多基於線上,很難進行有效地溝通和監管﹔四是根據以往經驗,與家長面談所獲的續費率遠遠高於電話或視頻溝通,但面談實際操作起來很困難。 對於線上教育盈利困境,有投資人認為應從兩個方面解決問題:第一、面對教師的高成本以及高流失率問題,應制定標准化課程﹔第二、找到精准的獲客渠道,目前互聯網推廣的精准性和留存率一般比較低。 監管“緊箍咒”加身 在盈利困境中,監管既是一棒大錘,打破無資質企業的“投機夢”,同時也是催化劑,加速市場朝著更加規范、朝著以學生為本的方向發展。 對於如何監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韓立福說:“第一,培訓機構自身應樹立高質量意識,落實好國家的相應政策和相關要求。機構除了關注學生知識和學習能力的獲得,還應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包括道德、社會責任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培養。第二,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素質。各大機構師資參差不齊,總體來說都是知識型教師,而非能力型教師,缺乏專業培訓。第三,對培訓機構進行過程式監管。明確各類型培訓機構的監管歸屬部門,歸屬部門要適當地進行檢查、評估和考核。今后,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培訓,都應該走向規范。 湖南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宋善炎說:“《意見》中提出的實施備案審查制度、開展排查整改和健全監管機制非常好,關鍵在於落實到位。在健全監管機制的運行體系中,一是要做到嚴把線上培訓入口關,二是日常監管常抓不懈並持續改進。” 監管“緊箍咒”加身,必然會導致一批不具備自我造血能力、教研體系混亂、盲目“燒錢”的在線教育企業被逐漸淘汰,從而實現市場的“自我淨化”。 在線教育投資者張麗君表示:“值得投資的是那些真正關注學習者,關注長期教學效果而非短期利益,能用技術來提升教育資源供給的個性化和性價比、用技術來協助解決教育資源公平和稀缺性的在線教育公司。” 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韓立福認為,線上培訓機構應在以下幾方面做出改變:一是轉變其教學理念,讓學生由過去的先教后學走向先學后導,由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由單打獨斗走向團隊合作學習,由告知式教學走向主動建構學習﹔二是改善指導方式,由傳統的知識講解式教學走向能力培養式教學,指導學生獲得學習能力。不過現在的線上培訓機構在指導學生獲得學習能力這方面都不會操作,這也是線上培訓面臨的一大挑戰。 宋善炎表示,線上培訓涌現出來的優秀教師是重要的優質資源,這支隊伍不該拒之門外,應該開辟綠色通道。建議由政府和學校組織遴選優秀教師發揮自身教育特長和優勢、創建線上培訓課程,提供優質的線上公共教育資源,為學生服務,促進教育公平。 (文中楊晴、李黎、張一雪為化名)
蔚來汽車“生死時速” 2017年12月16日,北京五棵鬆凱迪拉克中心,李斌和蔚來汽車站在聚光燈下。這是蔚來ES8發布儀式。 這場蔚來ES8的亮相儀式,在汽車發布會歷史上絕無僅有:除整個五棵鬆會場和周圍部分場地,蔚來汽車包下了8架飛機、60節高鐵車廂、160輛大巴,上海機場設置了專門登記口,邀請了5000名ES8准用戶和數千家媒體,萬人五棵鬆會館座無虛席,以致五棵鬆附近19家五星級酒店一房難求。 “主角”蔚來ES8高調亮相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如今卻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煩。2019年6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蔚來ES8電動汽車召回的通知》,即日起召回部分搭載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蔚來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這相當於全部銷量四分之一。 麻煩遠不止這些。作為中國電動車赴美上市第一股,蔚來汽車於2018年9月12日如願在紐交所IPO,蔚來汽車股票發行價為6.26美元,整體估值大約在64億美元,但上市不到10個月,市值相比最高時期蒸發了80%。 在車市低迷、新能源車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新勢力造車企業壓力巨大。正如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所說:“每一年都是生死存亡的一年”。 股價下跌 在蔚來2018年第三輪融資的時候,投資人李如涵以基金方式投入100萬。 彼時,P2P風口剛過,她埋怨自己錯過這個賺錢良機。而后,她在新聞上看到一篇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文章,發現不僅小米投資了,其它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入局。 這讓她堅信新能源汽車風口來了。 2011年冬夜,李斌和好友貝塔斯曼中國的CEO龍宇在一家小酒館吃飯,他向對方吐露了造車計劃。龍宇后來說,李斌的眼裡放著光,盡管那個冬天很冷。 在創辦蔚來汽車前,李斌在2000年6月創辦易車網,並於2010年11月帶領易車網在紐交所上市。2018年1月,李斌卸任了易車網CEO。 2015年,蔚來剛剛成立,李斌往返國內外17次,輾轉北京上海,到各大老牌汽車公司挖人才,僅僅不到4年的時間,李斌一手將蔚來打造成上市公司。這也是他第二次將自己一手打造的“孩子”送上紐交所。 高調“流血上市”,不曾想市場反應冷淡。蔚來汽車股票發行價為6.26美元,整體估值大約在64億美元左右。自2019年3月以來,蔚來汽車的股價便陷入到“跌跌不休”的狀態,股價從最高的10.64美元已降到2.52美元,市值則降至25.9億美元,縮水超過70%。截至2019年7月3日,蔚來汽車收盤價2.82美元。 李如涵說,在投資蔚來汽車后,她隻收回5萬元本金,蔚來市值蒸發80%,投入的百萬也蒸發掉80%。“沒跟家人說投資蔚來汽車,我已經不抱賺錢希望,但希望本錢能夠回來。” “投資者應當理解,開發新車需要花錢。蔚來不超過10年就能盈利,指望蔚來從一開始就賺取很大利潤不現實,但蔚來汽車將比特斯拉更早實現盈利。”李斌曾對公司三個月市值縮水70%如此回應。 一次溝通會上,有人問李斌,你如何看待蔚來汽車股價波動、外界對其評論紛紛一事。他表示,在上市這個小的高光時刻,的確招黑不少。 他還舉例稱:“有些文章說我們為什麼巨額虧損了這麼多錢還能上市?但我想說你要看我們投資研發、投資服務體系的錢有多少。我們現在還處在投資階段,一年有10億美金的研發投入。在這一點上我們的投入是很堅決的,但不能要求我們現階段就能盈利。” “在董明珠放棄新能源汽車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這個領域可能並不是什麼風口,而是當時炒作起來的概念。”李如涵懊悔不已,很明顯,新能源汽車可能是一個要發展十年甚至是幾十年的行業,技術並不完善,當時投資有些欠妥。 補貼“輸血” 李斌曾說,“蔚來只是一個剛成立四年的公司,你不能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養家。” 蔚來汽車ES8從2018年6月開始交付,當年實現11348的交付量,到2019年,銷量出現下滑。 2019年第一季度,蔚來ES8交付量為3989輛,相比2018年第四季度的7980輛下降將近50%,其中3月交付1373輛, 4月交付1139輛,5月交付1089輛,幾乎每個月呈現下降趨勢。 此前,蔚來汽車就預計,新能源補貼政策變化可能會造成公司營收下滑55%-60%,最終下滑了52.5%。 蔚來汽車CFO謝東螢表示,ES6的補貼從67000元降到不足4萬,ES8的補貼降到最低11000元。“補貼減少帶來了變化,我們正在調整電動汽車產品計劃。” 李斌也同樣表示,“這是包括蔚來在內的不少新能源汽車企業眼下為之焦慮的事。” 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等四部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該《通知》顯示,從6月26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標准將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到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 蔚來汽車一家售后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永透露,對於新能源汽車銷售而言,每輛汽車存在兩種價格,一是官方指導價,一是補貼后價格,每輛車平均補貼在10萬到20萬之間,如果補貼減少,每輛新能源汽車將會平均漲價5到10萬元。 “在補貼減少情況下,汽車零售價不上漲基本不可能,如果價格不漲,對於蔚來而言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張永說。 張永稱,如今,市場上有上百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在補貼減少政策正式施行后,加上國外品牌不斷滲透,這將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競爭局面,甚至全面洗牌。 面對銷售額下滑、慘淡財報、暴跌股市時,李斌表示,“這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他說,“指望我們這樣的公司從一開始就賺取很大利潤是不現實的,蔚來汽車的長期投資價值尚未被市場充分了解。特斯拉成立16年盈利,蔚來建立才4年多,我們不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來賺錢。” 資本加持 蔚來幾乎是中國當今所有大資本合力下的產物。 蔚來一出生,便受資本青睞。2014年11月,蔚來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知名互聯網企業與企業家聯合發起創立,並獲得淡馬錫、百度資本、紅杉、厚朴、聯想集團、華平、TPG、GIC、IDG、愉悅資本等數十家知名機構投資。 蔚來汽車自成立以來,共計完成5輪融資,總額超22億美元。其中,騰訊參與了3輪,且均為領投方,這也使其持股比達到了15.2%,僅次於創始人李斌的17.2%,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迄今為止,騰訊參與投資了三家汽車公司,分別是蔚來汽車、愛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對愛馳汽車的投資發生在2016年,對威馬投資金額僅數千萬元。 2019年第一季度未審計的財報顯示,蔚來第一季度汽車銷售額為15.352億元,環比下降54.6%。總收入為16.312億元,環比下降52.5%﹔淨虧損26.236億元,環比減少25.1%,同比增長71.4%。 蔚來汽車量產交付能力無法承擔其巨額研發支出。據網易科技報道,在過去三年中,蔚來因研發EP9和ES8電動汽車而虧損了16億美元,預計未來三年將虧損18億美元。成立三年便急於上市,也被外界一致認為是極度缺錢的表現。 杜威做汽車技術起家,曾和蔚來汽車合作多年。他說,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時間、技術對汽車尤為重要,如果一家汽車公司純粹隻靠燒錢,就想擁有成熟的技術,這不可能,這個行業需要長時間更新和進步,幾十年甚至都不夠。 杜威認為,在蔚來汽車發生自燃和召回信息出現的時候,比亞迪、榮威、北汽等新能源汽車開始搶佔市場,國外的特斯拉和寶馬巨頭也准備搶佔中國市場,蔚來遇到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讓技術更加成熟,且能夠量產出性價比高的汽車,隻有實現了這些,才能扳回一局。 杜威表示,如果蔚來汽車能夠融到大額度的資金,度過技術不成熟階段,再撐五年,基本就能成氣候。如今,正是蔚來汽車最嚴峻的時候。 安全隱患 汽車自燃是蔚來眼前最大麻煩。 不到兩個月,蔚來汽車發生過三次起火事件。2019年4月22日,西安蔚來授權服務中心一輛ES8突然自燃﹔5月16日,上海嘉定區安禮路附近一輛ES8突然冒煙﹔6月14日,武漢漢西建材城門口,一輛白色蔚來ES8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 對於ES8自燃事件,目前蔚來汽車方面已經確定是電池問題。 但李斌表示,“電動車起火的概率並不比燃油車的概率高。” 張永說,從四月份到現在,蔚來汽車發生三次自燃事故,說明電池質量有硬傷,氣溫越高,自燃概率越大。在夏季,蔚來應該停止銷售ES8,並且全部召回。 6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蔚來ES8電動汽車召回的通知》。即日起,召回部分搭載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動力電池包的蔚來ES8電動汽車,共計4803輛。 從數字來看,與蔚來對標競品奔馳、寶馬動輒數十萬輛召回量相比,蔚來4803輛汽車召回似乎是小巫見大巫。 但是,截至今年5月,蔚來ES8的銷量17750輛左右,平均算下來大概每5916輛車出現1例自燃事件。 多地多起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引起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重視。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明確,廠商是新能源汽車安全第一責任人。 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蔚來接二連三出現安全事故,這會讓購買者望而卻步,銷量可能出現一定下滑。蔚來汽車在經歷召回事件后,也會讓投資者信心受挫。近期,蔚來汽車沒有進一步融資,現金流可能會受限。 競爭慘烈 蔚來汽車的宿敵是小鵬汽車,它是阿裡巴巴與騰訊在汽車領域角逐的主角。 2018年8月初,小鵬汽車完成了B+輪融資,累計融資額已超過100億元,估值近250億元。在上兩輪的融資中,阿裡巴巴都參與了領投。 自去年12月12日小鵬G3廣州上市發布,到今年6月18日第10000輛小鵬G3正式駛下生產線,歷時188天, 2018年8月,小鵬汽車宣布計劃在2019年實現總融資300億元,並實現交付3萬輛新車。 財通証券發布的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調研和分析報告中提到,國內造車新勢力普遍存在批量交付困難、造車進度緩慢,其原因主要與供應鏈不成熟、造車經驗不足、行業本身的研發周期長等相關,創新又比較多,生產過程很難一帆風順。 張翔表示,汽車是利潤很高產業,比較來看,美國汽車最便宜,因為美國汽車產業鏈較長。如果想降低汽車價格和成本,不僅需要研發技術、培育市場,而且要不斷擴大產業鏈,這些都需資金支持。 在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比日本、美國、歐洲低,從長遠發展看,汽車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新能源汽車成為投資者比較青睞的產業之一。 隨著傳統車企在電動化及智能化上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加上不斷有新企業入局,2019年造車新勢力遇到的外部競爭會更加激烈。 據財通証券統計,國內至少有50家新興造車企業,除蔚來、威馬以及小鵬汽車已經形成規模外,其余新勢力造車企業並未見有大動作。還有部分企業至今仍未正式量產交付。 杜威說,蔚來汽車體現出的問題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普便問題,蔚來發展時間短,剛起步兩年就要量產汽車,這本身就是催熟表現,最終結局一定是漏洞百出,即使現在召回,也不能完全彌補漏洞。 杜威認為,不管蔚來汽車的未來如何,從宏觀的角度看,為了推動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建議中國顧客能夠多購買國內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要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挑剔。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李如涵、杜威、張永為化名)
OYO,沖擊全球最大連鎖酒店集團背后的狂熱 在2019年4月前,連鎖酒店品牌 OYO 中國公司員工郝雲出差住酒店,隻需在社交軟件提出申請、填寫預算,待領導審批后,開發票就能報銷。 如今,這一切都變了。OYO引入費控系統后,郝雲出差必須入住OYO挂牌酒店,因為這裡有協議價。OYO還出台一系列條款,對內限制資金支出。 郝雲感到OYO內外管理嚴格起來了。今年5月,OYO在成都舉行發布會,宣布自己進入“2.0模式”,即“保障業主收益”階段,並喊出了“規模化+精細化”的口號。 在OYO酒店2.0計劃中,單體酒店的品牌化模式將從“收取加盟費、簡單抽成”的方式,轉變為OYO與業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OYO酒店首席收益官朱磊在發布會上表示,OYO酒店將與簽約“OYO酒店2.0”的酒店業主共同承擔經營狀況波動、市場形勢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將加大對物業更新的投入,為酒店提供更多流量,提升經營收益,讓業主坐享其成。同時,OYO酒店也在這次發布會上公布了2019年的目標——全國1500+城,20000+酒店,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集團。 至此,過去的抽佣模式結束。而在郝雲看來,2.0模式保底的是營業額,OYO是想拿到業主定價權,沒考慮酒店業主成本,所以酒店業主也很猶豫。對此,OYO以涉及商業機密為由,拒絕向記者透露。 OYO酒店狂飆式擴張,在創投市場引人注目,但人民網創投頻道在獲取到的OYO內部資料中看到,數據造假、刷單和內部腐敗等問題也同時頻現。對此,OYO回應稱,平台大了,難免會出現個別違規操作,這在阿裡、京東等平台型企業也都出現過﹔同時稱OYO公司已在全國范圍內查獲多起涉嫌行為不端事件,並依照公司規章制度和相關法規對涉事員工作辭退處理,同時對涉事員工提出嚴重警告,過去幾個月,已下線多家質量不達標以及客戶體驗不佳的酒店。 瘋狂擴張 在進入中國一年多的時間裡,OYO酒店就像一匹黑馬闖入酒店業,拓店速度驚人。 OYO酒店於2013年在印度正式成立。其創始人阿加瓦爾在19歲時輟學,后到印度各地旅游。因經費有限,他住過不少條件很差的招待所。彼時,他萌生了創辦OYO的想法——做一個連鎖的、便宜又干淨的酒店。 如今,OYO酒店已成為印度最大連鎖酒店集團、印度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並從印度拓展到中國、英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017年11月,OYO正式登陸中國,並將第一家酒店落地到深圳,命名為OYO 8001天邸酒店。不到兩年的時間裡,OYO酒店迅速以特許經營、委托管理以及租賃經營模式招徠加盟酒店。截至今年5月,OYO擁有超過50萬間客房,成為國內最大單品牌酒店。 “我們第一步先選擇了速度,為什麼?我們要先有規模,有了規模才有成本優勢,然后來幫助業主提升。”為何選擇高速擴張之路,這是OYO酒店合伙人、首席財務官(CFO)李維給出的答案。 對李維來說,增長速度成了OYO引以為豪的一點,先打市場規模再進行運營已經是OYO不用掩藏的打法。“未來,OYO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在瘋狂擴張的背后,資本身影頻現。OYO在2018年8月獲得由軟銀遠景領投的10億美元融資,12月又獲得Grab追加的1億美元融資。2019年2月,滴滴也向OYO追加1億美元投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4月,OYO融資總額超過17億美元。 郝雲記得,在獲得軟銀等資本機構的投資后,OYO酒店在中國大量招聘員工,在兩個月左右時間裡,招聘了2000余名員工。大多數新員工來自Uber、滴滴、神州租車、餓了麼等知名互聯網公司。 “OYO給市場人員的工資很高,底薪在七八千元左右,這在二三線城市已經很高了。”郝雲說。 郝雲粗略估計,按一名員工基本工資六千元來算,加上差旅、補貼和酒店招牌,每月OYO支出約2億元。 “開銷最大的是招牌和補貼,一個招牌預算在10萬元以上。”郝雲說,補貼是OTA(Online Travel Agency)立減,比如100立減35。 OYO某區第四季度預算申請表顯示,2018年11月舉辦的兩場業主推介會,在費用項目中,OTA廣告投放(商圈、廣告位等)佔比較高,為13.4萬元,業主推介會和業主沙龍共計15萬元,HMI(員工激勵)費用為70萬元,合計139萬元。而2018年12月費用項目共計是168萬元。2018年11月和12月,線下活動預算為70萬元和71萬元。 郝雲覺得,優厚的加盟條件和較高的市場人員提成,提升了大家的工作熱情,但也帶來了造假空間。 據郝雲介紹,OYO對加盟店每一間客房投入在800—1600元,一個擁有30間客房的酒店,投入在3萬元左右,包括人工成本、裝修、系統使用等。並且,OYO隻抽取加盟酒店營業額3%-8%佣金,但市場人員開拓一個加盟酒店都可以從OYO酒店公司獲得8%-10%獎勵。 郝雲表示,很多市場人員為了拿到獎勵,往往將公司獎勵的佣金私下返給一部分給業主,這樣業主不用向OYO支付任何費用,就能獲得OYO的“貼牌”和客房升級改造。這樣的話,市場人員更容易招攬加盟酒店,所以拓店速度很快。 對於如何考核和獎勵加盟酒店運營人員,OYO方面表示不方便透露。 數據造假 瘋狂擴張的背后,OYO付出的代價是不斷燒掉的錢。 1997年,第一家“錦江之星”酒店開業,22年后,錦江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門店數超過7000家,和如家、華住並稱為中國連鎖酒店行業三巨頭。 同樣是從0到7000家門店,OYO酒店在中國達到同樣規模僅僅用了16個月時間。 燒錢是OYO擴張的秘訣。傳統連鎖酒店會收取高額加盟費、統一裝修,甚至派駐高管參與經營。 OYO瞄准的則是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單體酒店,不收取加盟費、保証金等費用,不對酒店的內部裝修做統一要求,加盟酒店隻需要挂上OYO招牌、接入OYOAPP等官方訂房渠道即可。加盟酒店舊有的店名可以保留,布草、洗漱用品等耗材由OYO統一提供。 對於小本經營且自身客源有限的單體酒店來說,這無疑有很大吸引力。 但是,問題也在滋生。 人民網創投頻道獲得的一份OYO粵桂瓊2018年OCC(入住率)表格顯示,2018年10月,2018YTD(即year to date ,到現在為止最近的一年)44.30%,Walkin(散客)27.67%,OTA(即Online Travel Agency,線上旅行訂購)11.63%,APP2.10%,Sales(銷售)2.89%。 “從OYO的粵桂瓊2018年OCC表格數據來看,OYO的品牌沒有特別吸引力。” 某知名券商酒旅行業分析師陳陽分析稱,中小型單體酒店入住率本身就偏低,該表格數據也說明OYO的入住率並不高,以散客為主,品牌和APP自有渠道也不行。 陳陽還稱,國內成熟酒店集團的自有渠道OCC佔比非常高,中小酒店加入OYO之后,入住率提高多少,或者說加盟業主扣除給OYO的佣金后,是不是比以前更賺錢,這決定了他們是否繼續加盟。 郝雲說,酒店加盟后,OYO運營崗位工作人員進行對接,幫助酒店業主運維和提升入住率。運營人員的獎金與加盟酒店入住率挂鉤。 據郝雲介紹,OYO根據入住率給運營人員8%-10%提成獎勵,OYO則會從加盟酒店業主身上,參照入住率按3%-6%比例抽取佣金,8%-10%與3%-6%之間的差價,滋生出了運營人員與業主聯手“造假”數據現象。 郝雲說,為提高加盟酒店入住率,OYO運營人員和酒店業主虛報入住數據,以“騙取”提成——運營人員在從OYO公司拿到獎金后,私下把加盟酒店業主向OYO繳納的入住佣金以個人名義返還,運營人員實際賺取8%-10%與3%-6%之間的差價。 在郝雲提供的一份OYO今年2月數據圖表中,廣東、廣西兩個省區加盟酒店的身份証讀卡器完成率,沒有100%完成率,甚至完成率超過50%的酒店也屈指可數。這意味著,這兩個省區加盟酒店在對入住人員身份驗証上,並不很嚴格。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的入住旅客沒有在酒店進行身份登記。 “有些員工還在網絡平台上購買居民身份証信息,填寫入住統計報表中,刷高入住率。”郝雲說,通過數據造假,OYO運營人員不僅在公司內獲得更高的“業績”,還能拿到一定數額獎金。 對此,OYO回應稱,公司成立了廉政合規委員會,委員會對員工違反公司廉政合規制度的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查獲多起涉嫌行為不端的事件,並依照公司規章制度和相關法規對涉事員工作辭退處理,同時對員工提出嚴重警告,過去幾個月已下線多家質量不達標以及客戶體驗不佳的酒店。 員工離職 同樣在幾個月前,不少OYO員工離職了。 在郝雲看來,大批員工離職和OYO推出2.0計劃有一定關系。 2019年5月30日,OYO在成都舉行了發布會,宣布自己進入了“2.0模式”,即“保障業主收益”階段,並喊出了“規模化+精細化”的口號。 在OYO酒店2.0的計劃中,單體酒店的品牌化模式將從“支付加盟費、簡單抽成”的方式,轉變為OYO與業主“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OYO酒店首席收益官朱磊在成都的發布會上表示,OYO酒店將與簽約“OYO酒店2.0”的酒店業主共同承擔經營狀況波動、市場形勢變化所帶來的風險,並將加大對物業更新的投入、為酒店提供更多流量,提升經營收益,讓業主“坐享其成”。 這裡所說的“坐享其成”是指,通過對近萬家酒店建立收益狀況模型,並運用大數據進行解析和收益預測,OYO酒店將為酒店業主設計,為其“量身定做”收益保障方案,憑借技術手段和高效的執行團隊落實到店。 “2.0模式推進后,加盟業主的收益如果達不到既定數值,OYO會進行補貼,業主收入不比以前少﹔如果收益高了,雙方再進行分成。”郝雲說。 “OYO推出2.0計劃后,大家都覺得沒什麼油水了。”據郝雲介紹,對於內部出現的貪腐、數據造假問題,OYO也有警惕,以前也查出一些貪腐和造假問題,還在內部郵件通報,處理了一些涉事員工。與以前相比,目前的管理嚴格很多。 OYO對人民網創投頻道回應稱,公司絕不會向不講誠信的行為妥協,也絕不會容忍持續的績效不達標,公司的管理文化是業績導向、數據驅動,績優者上,有力者為。對於真正的人才,OYO酒店會給到足夠的回報。 盈利模式 迅速拓店的OYO就像一條鯰魚,讓行業看到了中小型低端酒店整合的可能性。 在中國酒店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裡,錦江國際、首旅如家、華住三家酒店集團已佔據國內連鎖酒店業六成以上的市場,在OYO酒店進入中國時,酒店業的市場格局已經清晰而牢固。 中國飯店協會和盈蝶資訊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酒店連鎖發展與投資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月1日,經濟型酒店營業數為32444家,客房數2009738間,客房同比增長9.95%。市場存量依然不小。 在陳陽看來,中小型酒店盈利能力較弱,整合管理又麻煩,“大型酒店集團看不上”。華住、鉑濤、同城藝龍等連鎖品牌目前進入這一市場,具有一定優勢。“他們有品牌、有經驗、有渠道,如果針對小酒店適當放鬆加盟標准,還有很大的機會。” 某資本機構分析師陳強表示,大型酒店集團一般採用直營+加盟的形式,形成連鎖酒店品牌,品牌效應和統一管理造就酒店集團穩定發展。對於傳統酒店企業而言,要綜合考慮開拓下沉市場的成本與預期收益,而不會像OYO以互聯網公司前期近乎不計成本的模式去推廣。 陳強認為,這種酒店擴張的方式被很多媒體稱之為“流血狂奔”,與互聯網創業公司前期的模式類似,屬於“補貼換市場”,這種模式是否有可持續性,還要看市場份額提升后的實際收益如何。 從每家酒店來看,OYO酒店的收益是“酒店營收X抽佣比例”。OYO方面表示,這些是OYO酒店總收益,除掉人力成本、運營成本、改造成本等,就是OYO酒店盈利點。具體抽佣比例,根據雙方約定,每家酒店不同。 OYO方面表示,公司在國外的商業模式是盈利的,也很清楚怎麼走下去。單體酒店通過提升客房入住率和動態調價,RevPAR(平均客房收益)能夠實現較大幅度的增長,而在日常運營成本基本維持原本水平,以及沒有額外成本支出的情況下,盈利是建立在酒店營收增長的基礎之上,有較為清晰和可觀的增長預期。 OYO還稱,創新的品牌化也對合作伙伴的投入成本可控﹔而規模化和效率提升,讓OYO酒店的邊際成本降低、營收總量保持穩定增長。 陳陽認為,中小型低端酒店有其固定的消費群體,有價值也有市場,未來行業品牌化、連鎖化率會有所提高。 下沉市場 旅悅集團索性事業部CEO莫步寧曾認為,錦江國際、首旅如家、華住三家酒店集團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重心在於增量酒店的擴張以及一、二線城市核心市場的爭奪,所以以往的擴張速度較慢。再加上酒店業“下沉市場”開拓難度大、利潤薄弱等,傳統酒店巨頭之前並未被這一市場吸引。 陳陽認為,OYO在與加盟業主在合同期內收回成本並盈利,模式才可以持續。目前OYO的擴張相當於把“產品端”打通了,之后打通“客戶端”是正常邏輯。 在今年5月底的發布會上,OYO酒店公布了2019年的目標——全國1500+城,20000+酒店,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集團。 面對2019年的新目標,OYO酒店合伙人兼CFO李維在發布會上表示:“以全棧式的商業模式為基礎,我們將通過技術和人才,持續構建開發、改造、運營、分銷四項核心能力:繼續保持速度,開拓城市﹔對酒店進行創新性改造﹔幫助酒店提高運營管理能力﹔通過OYO自有渠道、OTA運營和旅行社等分銷,幫助酒店業主提升收益。 “OYO擴張速度這麼快,主要是瞄准了此前被市場忽略的低端小賓館,避開了和國內巨頭競爭﹔另外,加盟政策對小酒店經營者友好,容易吸引加盟商。”陳陽說,國內經濟型小酒店多而亂,缺乏品牌和標准,雖有整合,但很分散,這也為OYO發展提供了肥厚土壤。 但是,郝雲提供的OYO福建三明、南平、莆田區域情況介紹材料顯示,在總結共性問題上,OYO缺乏比較有說服力的運營數據作為商務拓展的支持,公司品牌對改造酒店帶來的意義不大,屬於可有可無﹔區域市場沒有空白市場可進行拓展,已經全方位覆蓋﹔旅游城市的拓展難度大,酒店業主的利潤低,能接受的合作成本低。 這份材料還稱,在縣城問題總結上,縣城區域小,區域保護原因限制拓展﹔縣城人口流量少,人口流失嚴重,外來流動人口少﹔縣城酒店行業市場發展出現畸形趨勢﹔縣城的網絡流量訂單少,提升空間有限。 在陳陽看來,酒店是周期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大,這一行業正處於周期底部,RevPAR(平均客房收益)增速放緩。這幾年,不少酒店集團在發展加盟模式、開發新的產品,從根本上沒有模式創新, OYO的打法算是一種創新,“但能不能成功還不好說”。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郝雲、陳陽、陳強為化名)
色情、暴力歌曲屢禁不止 互聯網音樂平台該當何“罪” 2019年5月的一天上午,在北京五棵鬆的華熙live,民謠歌手王凡背著沉重行囊,掏出樂器,反復調音。他和團隊成員從事音樂超過三年,沒有接受正統音樂教育,但一年前發行了單曲和專輯。 王凡一直堅持做自己的音樂,他說有些歌手為了出名和博眼球,故意寫低俗歌曲,歌詞帶有“臟話”,甚至引誘犯罪,他很反感,覺得不道德。 早在2015年,文化部開展了對內容違規的網絡音樂產品的集中排查,查出120首含有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或者危害社會公德的音樂產品,要求互聯網文化單位對此進行集中下架,拒不下架的單位,文化部將依法從嚴查處。李志、趙雷、張震岳、許嵩等知名度較高的歌手,赫然在列。 時隔四年,部分歌曲依舊沒有下架。人民網創投頻道調查發現,張震岳和Mc Hotdog的《我愛台妹》在千千音樂平台還能播放,甚至“好看視頻”網站可以播放這首音樂MV﹔在酷狗音樂平台上,新街口組合《一夜情》依舊能搜索到。 在文化部被禁的120首歌曲中,張震岳熱狗《我愛台妹》依舊在“好看視頻”播放 酷狗音樂在2016年7月與QQ音樂、酷我音樂合並成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的一部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於2018年正式登陸紐交所,在2018年第2季度,騰訊音樂月活已超8億,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時長達70分鐘。 2017年,騰訊系的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市場份額分別為28%、15%和13%。阿裡系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位列其后。 2018年10月,網易雲音樂獲得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百度為其戰略投資方。在2018年騰訊、阿裡巴巴大招迭出的背景下,李彥宏聯手丁磊,一時讓媒體與資本市場對中國在線音樂未來不吝表達出樂觀預期。 但在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和QQ音樂平台上,不少歌曲含有暴力、色情、教唆犯罪等內容。 北京心岸心理訓練營創始人范經韌表示,哼唱低俗音樂,是內心負向情緒宣泄。但對青少年而言,這種方式像毒癮一樣,它能給人培養出一種慣性,一旦遇挫或不滿,容易沉浸在這些垃圾音樂裡面,麻醉自己,甚至在這些歌曲引導下攻擊他人,產生自毀行為。 在音樂制作人李進看來,很明顯,這是平台失職,歌曲下架的原因,一種可能是歌詞低俗或含有不正確價值觀,另一種可能是歌手本人的價值觀有問題,或者個人生活不夠檢點,這些有不良背景的歌手應該是重點關注對象。 音樂平台的監管問題遠不止這些。博納音樂CEO江凌表示,在一些音樂平台上,宣揚軍國主義、涉及敏感政治問題的音樂屢見不鮮,這可能是創作者犯了低級錯誤或帶有政治目的,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后果都應該由平台和創作者承擔。 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楊華建議,對於互聯網音樂“頑疾”,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審核領域,但這需要專業人才艱苦的研究與攻堅,路阻且長。 低俗 在2015年文化部要求下架的120首歌曲中,半數以上是饒舌歌曲,“陰三兒”以17首曲目最多,“新街口組合”以8首歌排名第二。 在被禁名單中,羅百吉的《那一夜》等三首歌曲榜上有名,他曾被問及此事,自認年輕時唱的有些歌確實不太好,“被禁也好”。 張震岳所屬的本色音樂表示,被禁的歌是張震岳20多歲時寫的,他至少10年沒唱了,現在也都沒唱,版權在其它公司,若要下架,他們不會有意見。 所謂下架,是指禁止出現在KTV等點播系統,禁止在經營性表演中演出,禁止在互聯網上網被下載、復制和傳播,禁止以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形式出現。 人民網創投頻道調查時發現,部分被禁歌曲的歌詞非常露骨,比如《我愛台妹》的歌詞是:“如果是你肚子大我帶你去看順風***,我就不信你現在還有***都是凱子搓,把衣服都掀起來,把**都丟上來。” 調查還發現,在QQ音樂平台上,Young thug的《Pick up the phone》和G-eazy的《shake it up》,Lil baby 的《Pure cocaine》,歌詞或者MV視頻含有色情和暴力等內容。其中,在《Pick up the phone》MV中,兩名裸露上半身的女子跟隨音樂節奏在跳舞。甚至,這首歌曲被QQ音樂標注為“獨家”。 而在蝦米音樂平台上,部分歌曲同樣含有色情和暴力等內容,比如鬆小嗑的《吃誰你得捧誰,*誰你得疼誰》。其中,駁倒樂隊的《火腿腸》歌詞內容描述的是,“你被扔到熱火朝天的人群裡,你被劉嘉瑞給騙到長城賓館裡,他們心裡隻有一句話,扒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 此外,在網易雲音樂平台上,部分歌曲也含有色情和暴力等內容,台北公案的《維士比是合法的毒品》。其中,駁倒樂隊的《死了丈夫好出門》歌詞內容描述的是,“別人丈夫乖又乖,我家丈夫呆又呆,斑鳩叫來要天晴,烏鴉叫來要死人,死人就死我丈夫,死了丈夫好出門。” 在文化部被禁的120首歌曲中,張震岳的《我愛台妹》MV依舊在“千千音樂”播放 在李進看來,音樂市場充斥著浮躁、不安、焦慮,為讓自己音樂被記住,有些音樂人故意生產低俗音樂,博取大眾眼球。 作為民謠歌手,王凡說,低俗文化表現方式多樣,有時民謠和鄉村音樂也會被批為“喪文化”,主要是曲調和歌詞不積極向上。 “有人說一些民謠涉嫌‘喪文化’,我也無話可說,起碼在我們樂隊的觀念中,低俗主要與歌詞有關,歌詞裡是不是有臟話,是不是有引誘犯罪,是不是有涉及不道德。”王凡說。 “投機者很多,他們為出名放棄節操。”在李進看來,如今,音樂市場充斥大量低水平的音樂制作人,為了能夠立足,生產低俗歌曲搶佔市場,部分低俗歌曲雖然下架,但有些游離在紅線邊緣的歌曲仍然存活。 在部分音樂平台上,宣揚軍國主義、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的音樂也屢見不鮮。 樂評人盧世偉稱,一些音樂平台在這個方面犯錯,大部分原因是認知水平不高,而監管不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某音樂集團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聶偉表示,音樂平台有審查內容的義務,但審查的時效與技術能力等多因素相關,是否及時在海量內容中發現違規內容,這很難做到,這需要平台和政府、用戶等多方面協同。 范經韌認為,從心理學角度看,如果歌曲內容涉及政治敏感問題,這也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影響,對於青少年而言,他們對於政治理解比較淺,容易被他人操縱,從而做出出格事情。 談到低俗音樂,范經韌坦言,“有些低俗音樂確實能夠帶來流量,歌手明知對自己名聲不好,但他們甘願冒險。”他說,自己認識一個樂隊組合,專門唱低俗歌曲,以前駐唱時薪幾十元,但名聲炒起來后,時薪已達上千元,這與不出名歌手相比,算是一種“成功”,但對社會卻造成了傷害。 低俗音樂為何屢禁不止?李進說,對於制作人而言,最嚴重的處罰是音樂下架,很少歌曲唱作人受到行政處罰,違法成本低是鋌而走險的重要誘因。 某音樂公司CEO王易相信,讓某些音樂制作公司放棄眼前利益比較困難,但他們要考慮的是,專輯外部會印公司LOGO,擁有好名聲遠比眼前利益重要。他始終相信,優秀的音樂公司是創作好歌曲,不會傳播低俗音樂,更不會借助政治敏感話題炒作。作為內容的承載方、傳播方,互聯網音樂平台在抵制低俗、有害音樂上應該承擔責任。 毒害 低俗音樂一直受到媒體公開指責。 2018年1月,《中國婦女報》官方微博批評,PG one的《聖誕夜》歌詞有“純白色的粉末在板上走”,“送你去見姚貝娜”等內容,涉嫌不尊重婦女和教唆青少年吸毒,渲染性濫交,挑戰了社會公序良俗的底線。 同年9月,《海南日報》公眾號在《實在不能忍!這樣的海南話歌曲竟上架抖音、網易雲等各大平台?》一文表示,唐強創作的網絡歌曲《魯迅買墨汁》用海南方言對魯迅先生進行侮辱,疑似違反《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建議海南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立案調查。 經調查,有關部門依法對唐強作出停止從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活動、予以警告、處3萬元行政罰款的決定,並責令唐強在微信公眾號內就侮辱魯迅先生一事向公眾道歉。 在眾多低俗歌曲中,嘻哈類音樂比較引人關注。眾所周知,嘻哈是一種較新的說唱表演形式,其淵源可上溯至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黑人社區。隨著我國文化產業開放度提升,嘻哈也漂洋過海而來,並被不斷演繹,進入大眾音樂愛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的視野。 范經韌表示,近年,PG One、紅花會等嘻哈音樂文化人,給青少年傳遞了叛逆、自負、暴力自私,不顧及他人的理念,甚至教唆年輕人吸毒,公開侮辱婦女。 范經韌認為,音樂是一種表達方式,它主要體現歌手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以及對壓力、情感、婚姻、學習、父母、工作、國家等多元素的看法。同樣,它也包含歌手的經歷、認知、情緒和三觀等,這是一種極具傳染性、影響力的傳播工具。此外,音樂也是一種傾聽工具,是一種信息輸入方式,聽者在無形中會對歌者表達對社會、學習、他人、情感、老師和壓力等觀點,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音樂本身的社會教化作用無可替代。”范經韌說,對於6-12歲、12-18歲年齡段的青少年而言,身體、心理都在成長,對自我、他人、事情的看法都處在整合期,容易情緒化。 范經韌稱,正因如此,青少年對事情的看法處在形成期,遇到學習、生活中的難事,容易積累很多不滿、焦慮、不安、自卑、挫敗等負向情緒,由於不能完全控制情緒,產生負面情緒后,既容易攻擊他人、也容易攻擊自己,所以社會要正確、及時引導,讓負面情緒得到宣泄和轉化。 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青少年犯罪佔全部犯罪的70%以上,且低齡化趨勢明顯,犯罪率急劇上升。 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白皮書(2009.6-2017.6)》顯示,截至2017年6月,該庭共受理涉未成年人刑事一審案件72件、二審案件173件,判處未成年罪犯234人,減刑假釋案件1631件。其中,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人員佔14.96%。 在李進看來,當今青少年犯罪低齡化和互聯網低俗文化的泛濫有直接關系,低俗文化對於青少年心理的危害在於,它們有一套似是而非的邏輯,引誘青少年上鉤,讓青少年認為犯罪或從事某種不道德的事是比較“潮”的行為。 他建議,在音樂平台方面,歌曲上架必須內容審查,尤其是歌曲內容,價值觀扭曲的歌曲要避免上架﹔一些惡趣味、純粹情緒發泄的歌曲要避免上架﹔對歌手進行積分管理,這樣既鼓勵了創作創新,又間接引導了方向。 新街口組合的歌曲《一夜情》仍在酷狗音樂平台播放 監管 “如果有人問我,互聯網一天出現多少新歌,我不知道,沒有相關機構統計過數據。”王易說,據他了解,八大音樂唱片公司和幾十家小型音樂公司,每天產出上千首歌曲。 王易說,除了音樂公司外,音樂論壇、平台、影視公司、藝人中介公司等也創作音樂,比如抖音上的流行歌曲,這些非專業音樂公司制作的歌曲,每天產量過萬,加上國外流入的音樂和音頻,每秒鐘就有一首歌曲或音頻出現。 王易表示,音樂平台之所以對低俗內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覺得其它平台下架了低俗音樂,而他沒有下架,就能獲得更多流量。 “據我了解,120首歌曲被文化部列為禁曲的時候,很多音樂平台持觀望態度,都在等競爭對手下架,然后自己再慢慢下架,直到現在,有些歌曲還沒有下架。” 盈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金認為,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審美不一樣,但對明顯低俗的歌曲,必須封殺。 王金說,對於低俗歌曲的管控,首先應當防止這類歌曲出版,對於互聯網上鑽空子的漏網之魚,要結合網上巡查、網站自查、網民舉報等方式進行實時監控。 王易表示,在音樂監管方面,音樂制作公司應在源頭上對歌曲內容進行防范。比如,音樂制作公司常對外出租錄音棚,也會有償為歌手制作專輯,如果發現歌曲內容出現低俗或者違規,音樂公司應該拒絕為其提供制作服務。 某音樂平台內容審核相關負責人透露, 他們對音樂平台內容審核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歌手進行審核,因為有些歌手本身就是個爭議人物,或者有些歌手在某個歷史階段創作的歌曲屬於禁曲﹔第二個階段是對內容進行審核﹔第三個階段是抽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2018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明確提出節目中邀請嘉賓藝人的原則和標准。音樂平台響應規定下架了曲風低俗的演唱團體“紅花會”的作品。 6月8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約談網易雲音樂、百度網盤、B站、貓耳FM、蜻蜓FM等多家網站負責人,要求各平台大力清理涉色情低俗問題,加強對相關內容的監管和審核。 8月,文化和旅游部部署18家主要網絡音樂平台開展自查清理,下線涉嫌違規網絡音樂產品4664首、視頻10萬余條,清理歌單891個。 有關互聯網文化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正在日趨完善。 《互聯網文化暫行管理條例》第十六條明確規定了評定互聯網內容是否違規的十個標准。 《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不良內容的9類信息。 智能審核 王金建議,對於低俗歌曲,一定要封殺,同時也可考慮引入國外的音樂分級制度,進而保護好青少年。 李進認為,分級制度可以讓孩子們聽孩子們該聽的歌曲,成年人也有自己聽歌渠道。 在美國和英國,對限制級音樂會貼上“家長指導標志”,俗稱“臟標”,比如大家熟知的埃米納姆或者其他歌手的專輯封面經常有這樣的標志。 此外,標為“限制級”的音樂作品還有一套“干淨版”,歌曲裡的敏感內容會做刪除或消音處理,因此大家經常看到同一首歌曲分為explicit(限制級)和clean(干淨)兩個版本。 但在王易看來,美國音樂產出量龐大,每個社區都有錄音棚,大量音樂作品涌入市場,分級制度難以跟上潮流。如果中國直接引入分級制度,很難解決低俗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未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低俗音樂進行識別是未來發展方向,隻有這樣,分級制度才有存在可能性。 2019年2月,中央音樂學院發布“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博士”招生簡章。簡章提出,這次博士生培養計劃是中央音樂學院首次決定將人工智能和音樂結合,培養學科交叉復合型創新人才。 楊華是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也是該博士項目專家評定組和籌備組成員之一。在他看來,人工智能技術和音樂的結合對音樂產業具有裡程碑式意義。他認為博士培養應該著重三個方向,除了人工智能作曲、人工智能音樂教育外,更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對低俗音樂內容進行審核。 楊華稱,從80年代開始,人工智能和音樂的交叉學科已經開始研究,甚至有些音樂公司率先嘗試“無人錄音棚”等高科技音樂錄制技術,但是最終都因為技術不成熟而放棄。反觀現在,既然人工語音識別技術已經實現了長足進步,將人工智能引入音樂內容審核未嘗不可。 楊華承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音樂內容審核仍然存在障礙,現在人工智能技術無法精確辨識某歌曲是否低俗,這需要專業的人工智能技術人才研究與攻堅。 “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就現在技術來看,還不能擺脫對聲調依賴,因為中文有很多字、口型和發音很像。如果不依靠聲調,就沒有辦法精准識別,如果聲調受到曲調影響,識別精准度大大降低,現有技術還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在王易看來,在音樂內容審核上,人工智能技術仍不夠完善。在互聯網時代,識別、抵制低俗音樂仍需付出高昂成本,而音樂平台作為內容審核方和傳播方,一定要承擔起責任,阻止低俗音樂泛濫。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聶偉、李進、王凡、王金、王易、楊華為化名)
瑞幸“跑步”上市,會是下一個商業奇跡? 5月4日,北京朝陽門外大街三豐北裡悠唐生活廣場,舉辦一場投資人沙龍。這次沙龍上,創新工場、順為資本和源碼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紛紛到場,他們討論的主題:如何看待瑞幸咖啡的投資機會。 有投資人認為,瑞幸咖啡資本充沛,手段高明,這種互聯網餐飲模式相當有前途。但也有投資人持謹慎態度,認為瑞幸風險太大,在瑞幸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之前,建議謹慎投資,哪怕沒有抓住這個風口,也不能將投機當做投資。 自瑞幸咖啡成立以來,“燒錢補貼”、“虧損”、“瘋狂擴店”等瘋狂商業打法,這也讓不少投資人摸不透,但這一度讓瑞幸咖啡成為咖啡界的“網紅”。 在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看來,燒10個億不代表虧損10個億,燒10億是代表已經花掉這些錢,燒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能換來用戶的,我認為是值得的。 據最新招股書顯示,瑞幸咖啡向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申請,將其IPO定價區間設定在每股美國存托股票15美元到17美元,擬最高籌資5.87億美元。 招商証券零售業分析師張建稱,雖然上市是瑞幸咖啡的必經之路,但在融資方面,行動迅速且頻繁的公司並不多見。 在張建看來,納斯達克上市標准相對寬鬆,但瑞幸咖啡成功上市的概率不過50%,假如申請港股市場,審核標准較嚴,瑞幸咖啡很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某咖啡品牌創始人李磊表示,瑞幸咖啡是“賭徒標的”,也就是為投機者用來“賭博”的資產,人們都相信自己不會被套住,投資人紛紛加入投資行列,第一輪投資人退出后,第二輪投資人再跟進“賭博”。 上市之路——扑朔迷離 瑞幸咖啡上市,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從2017年10月第一家門店開業算起,瑞幸咖啡完成多輪融資,在40個城市開業了2000多家門店,並宣稱要在2019年底門店總數超過4500家,實現國內市場杯數和門店數量雙雙超過行業第一星巴克。 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已在中國28個城市開設直營店鋪2370家,服務顧客達1.68億人次,2018年整年銷售咖啡杯量約為9000萬杯。相比之下,成立於1971年的星巴克,用了近三十年,歷經多次股權變更,才從西雅圖走向世界。 “作為投資人,我希望瑞幸能順利在納斯達克上市,很多投資人付出很多,他們需要這樣的機會退出項目,實現變現。”海通証券零售業分析師李梅說。 她認為,一家公司想上市到成功上市需要長時間的醞釀,畢竟B+輪融資剛結束就謀求上市,說明本身資金鏈並不寬裕,也說明內在運營不健康,別人可能不知道內部管理風險,但納斯達克一定對瑞幸咖啡的實際情況詳細調研。 招股說明書顯示,隨著瑞幸開店速度遞減,其資金鏈的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某咖啡品牌投資人李可表示,瑞幸咖啡的發展迅速,這既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劣勢。瑞幸咖啡的上市之路很可能一波三折,瑞幸不一定完全具備上市條件。在納斯達克批准前,深度盡調一定會到來,如果瑞幸咖啡的盈利模式沒有成熟,長期數據缺失,最終很難上市。 李可認為,他看好瑞幸的主要原因是,瑞幸咖啡通過補貼,成為優質流量入口。當瑞幸成為高品質和白領代名詞的時候,賺錢方式五花八門。“咖啡只是噱頭,只是外表,盈利一定是其他東西。預計五年后,瑞幸咖啡能夠比星巴克價格更低,但是估值更高。” 餐飲業獨立投資人沈洋對瑞幸咖啡頗為樂觀。他認為,從誕生之日起,瑞幸咖啡的融資模式就非常成熟,且富有遠見,瑞幸咖啡暫時不會出現資金鏈條斷裂的情況,瑞幸咖啡的非常健康。 李磊認為,瑞幸咖啡是就是為投機者用來賭博的資產,人們都相信自己不會被套住,紛紛加入投資瑞幸咖啡的行列。 “現在,瑞幸咖啡店面建設數量在下降,他們的錢快不夠用了,在登陸納斯達克后,第一批投資者已經有了退出的機會,但是,還會有一系列的投資人進入,他們參與第二輪的“賭博”。 融資不斷——神州系加持 瑞幸咖啡一邊瘋狂“燒錢”,一邊不斷融資。 2018年5月,錢治亞說,瑞幸咖啡在連續虧損的2個月后,宣布完成了A輪2億美元融資。5個月后,瑞幸咖啡又完成B輪2億美元融資。 4月18日,瑞幸咖啡結束了1.5億美元B+輪融資后,啟動美國上市計劃,向美國証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IPO申請,以LK為代碼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尋求上市,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海通國際等機構為承銷商。本次上市,瑞幸咖啡計劃向納斯達克融資1億美元。 很快,瑞幸咖啡更新IPO招股書,將其IPO定價區間設定在每股美國存托股票15美元到17美元,擬最高籌資5.87億美元。 創立初期,瑞幸咖啡並非首先採用股權方式進行融資,而是先於股權融資進行了6次的債權融資。 李梅表示,“這種融資形式相當高明,實際上,如果瑞幸咖啡失敗,優先支付債權,那麼創始人團隊最多隻會賠掉自己的投資份額。未來,如果項目成功,那麼創始人團隊能夠獲得更多的股權,這樣的資本布局相當成熟。” 錢治亞曾表示,雖然她在資本方面是短板,但是背后有資本大佬陸正耀的支持,這讓她能夠更好的專注運營。 陸正耀是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神州租車董事局主席。 “去年我出來獨立創業,陸總對我很支持,不但投資我們,還借錢給我,他本來就是我們的投資人。”錢治亞解釋為什麼請陸正耀出任公司董事長時稱,“我不擅長資本,陸總做董事長可以在戰略和資本上幫我們把把關,公司現在跑的非常快,這樣我可以更專注業務和運營。”錢治亞稱,綜合這些原因,她就說服陸正耀出任瑞幸咖啡的非執行董事長,她還透露,現在的瑞幸咖啡,自己和陸正耀的股權比例差不多。 招股書顯示,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持股比例為30.53%,CEO錢治亞佔股19.68%。另外,黎輝(大鉦資本)佔股11.90%,劉二海(愉悅資本)佔股6.75%。 在張健看來,投資者對於瑞幸咖啡的支持,很大程度是對陸正耀的支持,這也是風險投機者的慣用手法。 在他看來,很多風險投資人關注人甚於項目,既然所有項目、理念和創意差不多,那麼如何挑選投資方向呢?核心就是看團隊,看是否有大佬的加持。這也是中國大量風險投資者的慣用手法,在瑞幸咖啡的盈利模式仍然沒有成形的時候,就願意無條件的支持,不得不說這是“賭”的一種表現。 拓店減緩——虧損20億 如今,瑞幸咖啡一直被貼上“野蠻擴張”“虧損”等標簽。 2019年1月,瑞幸咖啡官方宣布,年末,以門店數量計算,將今年瑞幸咖啡會新建門店超過2500家,成為中國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 根據招股說明書,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過去18個月共計開設2370家門店,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開店最快,數量達到884家。其店面數量居於全國第二,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北京、江蘇和浙江等地區。 但是,2018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瑞幸淨增門店數量分別為281家、334家、 565家、 884家,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其淨增門店數量僅為297家。 張建認為,瑞幸咖啡不是一流咖啡制造商,根本沒法達到2019年底的4500家門店,宣布B輪融資前,資產已經被抵押。另外,瑞幸咖啡成立不過一年多,就要登陸納斯達克,這說明他們的資金鏈和現金流不足,如果納斯達克拖他半年,這家企業肯定完蛋。 “從B輪融資到B+輪融資,本來是僅一次的融資變成了兩輪,說明B輪融資並不順暢,一般是預算成本不足導致。”張建說,瑞幸咖啡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在融資金額不確定前提下,開店速度放緩是必然選擇。 “瘋狂”拓店,這也讓瑞幸資金鏈捉襟見肘。 招股書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店鋪租金1億元 ,比上季度增長39%,但門店數量僅增長了14%。瑞幸咖啡面臨“維持歷史增長率的能力”和“獲取足以維持擴張的資金的能力”均不足等風險。 另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瑞幸咖啡成本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8%。收入4.7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6倍。較高成本導致瑞幸咖啡虧損水漲船高,約8221.8萬美元,較去年同期317%。成立不足兩年的瑞幸,累計虧損金額已超過22億元人民幣。 4月份,瑞幸咖啡即將結束B輪融資時,曾進行一筆常規設備融資租賃,即動產抵押,將咖啡機、奶箱、粉倉等物品抵押做了4500萬元的債務擔保。 據瑞幸咖啡后來解釋,本次動產抵押的抵押權人為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被擔保債權數額4500萬元,所屬地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門店。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為2019年3月27日至2020年3月31日。 張建表示,瑞幸咖啡本次抵押行為意圖明顯,為了獲取足夠資金,願意嘗試不同方式。雖然現在說瑞幸咖啡資金鏈緊張,為時過早,但它們通過各式各樣融資行為在為自己的未來鋪路。如今,瑞星咖啡把所有東西抵押換成金錢,不得不說是孤注一擲。” 燒錢補貼——毛利豐厚 在錢治亞看來,瑞幸咖啡還沒有盈利時間表,目前確實在虧損狀態,並且做好了長期虧損的准備。甚至表示,隻有“瘋狂”一把,才能培養客戶的消費習慣、改變固有的認知,未來,針對瑞幸的后續融資,一切盡在掌控當中! 根據招股書數據推算,瑞幸咖啡獲得1680萬客戶平均成本隻有103.5元到16.9元。其中促銷費用從15.8元降到了6.9元,平均每月交易客戶數從2018年第四季度的430萬人次提升到440萬人次。 “瑞幸咖啡的獲客成本低廉,我常關注互聯網公司的獲客成本,從這一點來看,我看好瑞幸咖啡。隻要涉及大體量的商業行為和商業組織的構建,隻要獲客成本低於100元,最終基本都是穩賺的。”李梅說。 但張建認為,瑞幸咖啡的獲客成本很可能高於100元。瑞幸咖啡是否能獲得大於成本的收益,這要看咖啡的流量是否順利向其他領域轉移。 “瑞幸咖啡的流量和摩拜單車的流量能比?在衡量流量效率方面,不僅要看數量,還要看頻率。如果某個顧客是瑞幸咖啡的忠實客戶,但他一個月才喝一杯咖啡,那麼瑞幸咖啡並不能從這個單一流量中獲得更多利潤。” 張建說。 一直以來,瑞幸咖啡對新老用戶的補貼力度之大令人咂舌,不僅有“首單免費”、“買一贈一”、“送TA咖啡”等活動,還在8月初推出面包等輕食,並宣布到今年年底“一律5折”。與此同時,用戶在APP上購買或充值,一般會得到1.8-5折的咖啡券,遇到節假日優惠更多。 瑞幸方面認為,虧損是暫時的,是符合瑞幸咖啡預期的。通過補貼,獲取大量客戶,是瑞幸的既定戰略。 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CMO楊飛曾表示,“用適度的補貼獲取這一年的市場規模和速度是非常值得的。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持續補貼,3到5年內長期堅持。至於盈利,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3-5年之后再說吧”。 張建認為,時間越長,風險越大,三到五年,任何不確定時間都可能摧毀一個資金鏈緊張的餐飲公司。這就像OFO一樣,資金鏈斷裂,只是一個瞬間的事情。 躋身獨角獸,“死磕”星巴克,瑞幸咖啡已然成功,但星巴克市值超過762億美元,毛利率已連續5 年超過50%,成為咖啡界巨頭。 但陳磊表示,從利潤率來看,瑞幸咖啡比星巴克低很多,如果瑞幸咖啡在中國大規模開設門店,星巴克的盈利空間會被不斷擠壓。但是,咖啡領域的毛利率一直過高,即使把毛利的80%到90%拿出做營銷和公關,最終的結局仍然盈利。 爭奪戰——藍海市場 2017年,中國咖啡年消費量約15萬噸,不及美國的10%,在世界范圍內位於下位圈。而作為人口小國的日本,2017年也有46.5萬噸的咖啡消費量。 時任神州優車董事、副總經理的錢治亞是一名重度咖啡愛好者。她說中國咖啡市場處於爆發前夜,有巨大市場和無限商機。她用一組數據分析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在人均咖啡消費量的差距,“中國每年人均咖啡消費量隻有4杯左右,即使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不過是在20杯左右。” 於是,錢治亞准備了10億元,開始折騰起了咖啡生意。 根據CBNData 《2018年度中國咖啡行業洞察報告》提供的數據,我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在700億左右,而從咖啡飲用結構上看,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僅佔16%,也就是112億。 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咖啡消費的增速是2%,而中國是15%,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咖啡市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 星巴克CEO凱文·約翰遜在2017年就說過,中國消費者平均每年每人消費1.5杯咖啡,而美國這個數字是300杯。 此外,中國中產階層將在2021年達到6億人,是美國人口總量的兩倍。但因價格太貴、購買不方便等因素,咖啡在中國是一個遠未爆發的行業。 正因如此,2017年以來,資本開始關注本土咖啡品牌。除了瑞幸咖啡,連咖啡、seesaw、Greybox、友飲咖啡、萊杯咖啡以及咖啡零點吧等都獲得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完成1.5億美元B+輪融資,其中私募基金管理者、星巴克最大主動投資商貝萊德的投資多達1.25億美元。 此前,瑞幸和星巴克在營銷方面的隔空喊話和無形競爭,讓這兩家咖啡公司綁定在一起。 2018年5月,瑞幸咖啡初建時,曾在公開信中表示,“在業務開展過程中,遇到來自星巴克的不正當競爭,並以壟斷為理由,擬向有關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星巴克回應稱,“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歡迎有序競爭彼此促進”。 陳磊認為,瑞幸咖啡只是二流品牌。這種品牌我見得多了,尤其是紅酒,口味一般,價格昂貴,專注於營銷和廣告,基本都一個套路,大筆燒錢,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這是典型的碰瓷行為,我們管這個叫做‘碰瓷營銷’。”在陳磊看來,瑞幸咖啡對一家市場排名首位的老牌公司隔空喊話,相互扭打,這讓初創公司和老品牌綁定在一起,成為新聞焦點。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張建、李可、李磊、李梅為化名)
狂奔的生鮮零售“踩下”急剎車 兩年前,正值盛夏,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人群簇擁中,首次“巡視”盒馬鮮生(以下簡稱盒馬)上海金橋店。駐足在海鮮池的時候,饒有興致的馬雲還捧起一隻帝王蟹。攝影師拍攝的這一幕照片火爆網絡,盒馬也名噪一時。 馬雲在參觀時問盒馬CEO侯毅:“按照這種模式,盒馬鮮生可以開多少個店?”侯毅回答,“如果把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都算在內,可以開2000家。” 時隔不足兩年,盒馬關閉了昆山一家門店,這是盒馬開店150家之后,首次閉店。盒馬回應稱,做零售沒有百分百的事情,尤其門店規模上去了,好的要更好,差的也要及時調整。 三年以來,不僅互聯網巨頭布局“生鮮超市+餐飲”,永輝、大潤發、新華都、物美、蘇寧、聯華、步步高等傳統商超也紛紛入局。 彼時,以盒馬為代表的“生鮮超市+餐飲”模式,伴隨新零售風口,攪動實體門店和生鮮消費市場。 關注生鮮供應鏈產、供、銷、端環節項目投資的星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認為,盒馬依靠阿裡資本和巨大流量,也沒有保持一路狂奔的姿態,主要問題是生鮮果蔬、日常農產品及快消品等做成精品,商業模式相對較“重”,價值增值很難從成本和供應效率上體現出來。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巨頭以生鮮+餐飲+即時配送的零售模式,或停業調改,或開店遇阻,它們在舍命狂奔一段時間后,“踩下”急剎車。 關店 “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2016年,馬雲在杭州舉辦的雲棲大會上說,從明年起,阿裡巴巴將不再提出電子商務這一概念,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新零售時代。 當年年底開出第一家門店的盒馬,便是阿裡開啟新零售時代的嘗試。 次年,馬雲和阿裡高管們“站台”的盒馬,被媒體捧為線下新零售創新樣品,布局B2C生鮮零售也成為熱潮。 一時,家樂福的極鮮工坊、新華都的海物會、步步高的鮮食演義、百聯的RISO系食、大潤發的大潤發優鮮、聯華的精選未來店、復華集團旗下的地球港、本來生活實體店、京東7FRESH、蘇寧蘇鮮生、美團小象生鮮等,“生鮮超市+餐飲”模式遍地開花。 彼時的侯毅說,“目前,盒馬鮮生正處在‘舍命狂奔’的狀態,隻要有地方,有成熟的社區,就能開店。” 2018年12月12日,盒馬武漢帝斯曼廣場店開業,這是盒馬第100家門店。甚至,侯毅高調宣布,未來盒馬要開1000家門店。 把100家、1000家作為拓店目標的不僅是盒馬。據網絡平台上的公開報道顯示,2018年,超級物種曾計劃開店100家﹔同年,京東7FRESH宣稱未來3-5年開設1000家門店﹔小象生鮮也曾流出“2018年開出20家店,2019年開出50家店”的目標。 但是,曾經的豪言壯語尚未散去,背后的困境接踵而至。 2019年4月,美團旗下新零售業態小象生鮮位於常州、無錫的門店關閉。美團回應稱,小象生鮮正在進行試點期內的調整。一個月后,蘇州昆山吾悅廣場的盒馬門店閉店,這是盒馬開店150家之后,首次關店。 2019年4月,侯毅坦言,“此前,盒馬舍命狂奔,肯定會有開過頭的(情況),開過頭就調整。” 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楊志偉曾向人民網創投頻道表示,新零售、盒馬模式、無人零售等風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流量變得越來越貴,客戶的消費體驗要求越來越高,場景化消費也越來越多,當阿裡、京東等電商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其瓶頸在於消費體驗無法滿足,而場景化消費在線下才能滿足,隻有把線上、線下融合打通才可能解決體驗約束、場景的問題。 楊志偉認為,傳統零售業到電商,再從電商回到實體店是一個螺旋式發展過程。絕對不是說線上到了線下,或者線下到了線上,他們必須提升讓1+1大於2,提升新零售、新消費體驗、新商業模式。“螺旋式發展的過程和技術、移動互聯網連接,大數據驅動息息相關,這些基礎設施帶來了行業變革和新O2O融合機會。”楊志偉說。 “填坑之戰” 但在生鮮創業者王志飛看來,雖然生鮮零售高頻剛需,GMV也非常大,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美好”。 “阿裡的生鮮零售沒做起來,因為商品價格昂貴。”曾在阿裡集團任職過的王志飛說,盒馬是餐飲結合,賣高檔海鮮和烹飪,客戶偶爾體驗,並非高頻,“生鮮行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改變行業效率,但供應鏈成本和流量依舊是個難題。” 侯毅在談到當下“生鮮超市+餐飲”模式將餐飲作為新零售標配時表示,“一定酸甜苦辣,各有各的收獲”。 侯毅坦言,“在市中心做餐飲很好,因為中午有大量的人群來會吃飯,但你去了社區,你發現周一到周五中午,餐飲生意很差。這個時候,你就得反思在哪一類商圈的店,我們要高配餐飲﹔在哪一類商圈的店,我們要低配餐飲。” 2019年伊始,盒馬開始布局“一大四小”門店體系。即盒馬鮮生以4000平米以上的大店擔當“一大”的模式,覆蓋購物中心,模式為“生鮮+超市+餐飲+外賣”。另有四小,分別為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F2、盒馬小站。 以前,盒馬選址以人氣旺、核心區域型商圈為主,比鄰高端社區,方便做縱深客群經營,保証相對穩定的消費力和客流。其消費人群畫像集中於有房、有車一族,佔客戶比重為65%~70%,平均消費力能力高。過往,盒馬對自身客戶群的定位是對價格不敏感,對品質、新鮮有高要求的群體。 “大多數人還是價格敏感性驅動,在打中高端市場的時候,難度較大。”楊歌說,忠實客戶相對還比較少,大多數人群都是嘗鮮。 在楊歌看來,類盒馬模式的“生鮮超市+餐飲”業態,多是通過“包裝”做獨立零售品牌、高級連鎖門店及生鮮產品。中高端、高質量的門店及蔬果生鮮模式要在產品的高效物流倉儲及細化管理上下功夫。 眾海投資副總裁張燁秋向人民網創投頻道表示,目前,生鮮零售市場高度分散,但各個玩家仍然有利可圖,是一個具備顛覆可能性和價值的行業。“從品類來看,生鮮品類是一個高購買頻次且在一定區域內具備馬太效應,容易規模提速。 另外,近幾年下游互聯網滲透率足夠高,上游隨著物流和冷鏈資源、技術的完善,借助互聯網顛覆,原有行業在這幾年也看到曙光,一旦這個模式成立,不僅僅隻賣生鮮。” 在楊歌看來,生鮮零售店通常有五種成本,商品的採購經銷成本、倉儲成本、物流成本,店面和倉儲工作人員的運營管理成本(一般來講,小店3個人左右,大店則5到10個人,一般的小型倉3到6個人,大型倉在20人以上),以及金融成本。 楊歌算了一筆賬,在中國二三線城市,中小體量門店通常在50到100平米,甚至低於50平米,SKU在千種以上,客單均價低於30元,平均耗損率在5%~10%,店員四個人左右,每個店員月工資大概2000到2500元,每月銷售額在5至10萬。 “小店客單價很低,平均在30塊錢以下,但消費頻次高,這樣的話,一個店的流水做到月銷售額10萬就是極端了。”楊歌說。 楊歌說,小型創業公司做不到這點,小公司在系統管理和人員招聘、金融層面、供應鏈的成熟及成本上都有劣勢。 侯毅毫不避諱地說,新零售有很多坑需要去改變,需要進行“零售填坑之戰”。他直言,“我們也在反思,盒馬的商品是不是最佳的商業模式?” 盈利困局 有券商人士認為,至於盒馬,其自2016年開出第一家門店至今,單店盈利始終是其難以逾越的鴻溝。 近期,三江購物在《三江購物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全資子公司股權轉讓暨關聯交易的公告》中稱,將出售子公司浙海華地給杭州盒馬﹔同時,浙海華地營業收入佔三江購物2018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00%。 這裡,浙海華地是盒馬原來在浙江地區的加盟商,共有4家盒馬門店。而三江購物2018年營收為41.33億,由此不難算出浙海華地營收約為2.89億。另外,2018年浙海華地淨利潤為-2349.14萬元,這也不難看出4家盒馬門店的虧損狀態。 永輝雲創向人民網創投頻道稱,超級物種的核心定位是品質食材體驗店,而餐飲是為食材打造最好的“試吃體驗感”,也是引導用戶購買食材的重要前提,他們希望用戶在超級物種餐飲體驗后,產生購買食材的意願。“作為零售品牌,我們最終目的是食材零售。” “體驗式消費無疑是吸引客流一種方式,但到底是體驗主導還是消費佔主導,我認為門店最終靠消費者的消費把成本賺回來,體驗只是一種感覺。”楊歌說,門店在體驗感上,要高設計、低成本,投入比產出高,但你花了大量的成本在體驗上,而體驗本身的現金回流不好。 楊歌說,目前,生鮮零售只是打造體驗感覺和提升市場熱度,這種新零售模式還是通過展現形式吸引客流,從C端增加影響力。另外,生鮮零售要把B端做強,繼而再去映射其他領域,這其中與宣傳品牌和增加市場黏性有關。 2018年9月,侯毅在阿裡集團投資人大會上分享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7月,七家運營1.5年以上的盒馬門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和單店坪效(平均營業面積4000平米)超過5萬元,線上銷售佔比超過60%。但對於2017年和2018年新拓門店的狀況卻未提及。 據北京晨報報道,盒馬最小的門店面積也在4000平方米到6000平方米,開店成本在幾千萬元不等,算是“重資產”。 “開店成本很高,經營難度大。”楊歌告訴人民網創投頻道,單個門店回本周期在18個月內。也就是說,在這期間打平運營成本再收回開辦成本,就可具備生存能力,形成一個較好的財務模型。但是,收回成本的前提條件是門店月現金流為正、每個月有淨利。 “如果你在18個月內,收不回來成本,這個模型就不佳,所以18個月就是一個門檻。”他說。 在張燁秋看來,目前,盡管各區域內陸續有頭部品牌出現,但國內生鮮零售市場仍然比較分散,這不僅受制於各地需求的差異化,還受制於背后非標品保質期短、生產集約度低的供應鏈體系。 招商証券商業零售首席分析師寧浮潔向人民網創投頻道表示,既可到店消費又可到家消費的本土化“生鮮超市+餐飲”門店模式,是零售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由於到家與到店相交叉,在門店前端上給C端用戶的感受可能類似,但后端的供應鏈能力不同。“但供應鏈的打磨需要較長時間,包括盒馬也在探索。” 寧浮潔說,新零售門店要將商品結構,隨著門店所在地區進行調整﹔另外門店要打造面向中高端、中低端等全等級、全品類劃分的多維度供應鏈體系,降低採購成本。 資本助力 在外界看來,馬雲的“巡店”意味著阿裡集團正式“認親”盒馬鮮生。 早在2016年,首家盒馬門店開業后便獲得阿裡巴巴集團1.5億美元戰略投資,甚至被視為阿裡新零售戰略的重要一環。此后,盒馬開啟了瘋狂擴張之路,短短三年時間內,盒馬已在全國布局150家門店。 侯毅曾公開表示,盒馬將是阿裡新零售的核心項目,並且會共享阿裡生態的諸多資源。 “生鮮是個大事業,需要大體系的支撐,要麼有巨額資本,要麼投入足夠時間。”百果園創始人余惠勇說。 深圳的百果園做了18年水果生意,去年獲得由中金智德、中植資本、中金匯融等機構投資的15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但百果園在前七年都虧損。 此后,百果園開始拓寬邊界、尋求自身增長,戰略發展方向從一家專業、垂直的水果連鎖商,轉向生鮮領域,推出獨立生鮮平台“百果心享”。 百果園運營總監孫鵬認為,對於生鮮零售而言,單純做渠道意義不大,企業布局生鮮市場應該跳出單純的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要做就做成生鮮食材裡的小米,做好商品,做好供應鏈、做好生態鏈。” 在楊歌、王志飛等多位新零售行業人士看來,生鮮零售門店要成功,一定要翻過四座大山,一是行業資質和政策,二是地產,三是互聯網流量,四是供應鏈。 他們認為,在這四個方面有極強的優勢,通過精細化運營把成本降低,生鮮零售門店才能生存。 楊歌說,“生鮮超市+餐飲”連鎖門店往往需要前置倉,以滿足少則100個SKU,多則四五千個的SKU。 “你要收回前置倉的建造成本,基本上需要在3到5年之間。一般來說,小前置倉一個區一個,大前置倉一個市區一個,如果大前置倉在4年以內收回成本,那這個商業模式就很好,但大多數的前置倉都在4年以上才能把成本收回。”楊歌說。 在楊歌看來,像永輝這種公司,它已經擁有連鎖超市和供應鏈,然后再“自上而下”去開生鮮門店,前置倉和供應鏈相對成熟,有利於店面在早期控制經營成本。 楊歌認為,“自上而下”的零售大品牌,本身具備極強的運營能力和融資能力,財務模型輕便,可以度過開辦和迭代周期,它們更容易度過3到4年的瓶頸期。 “如果創業者‘自下而上’去拓店,一旦運營效率上不來,在18個月內,收不回成本,而又要去繼續建倉,在沒有極強融資能力的情況下,根本活不過三年。” “農村包圍城市” 這幾年,大批生鮮零售門店在資本助力下,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提供的數據,2011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僅為10.5億元,到2012年增至40.5億元,同比增長286%,到2013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為130.2億元,同比增長221%,2014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為260億元,同比增長100%,2015年市場規模為560億元,同比增長115%。 凍品在線CEO林志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生鮮電商市場滲透率在4%,這很正常,生鮮這一領域目前還處於一個高度分散狀態,並沒有形成寡頭市場,無論是京東、天貓、阿裡等生鮮頻道所佔據整個市場份額都不是太大。 王志飛坦言,他和其他生鮮創業者都在摸索新零售模式,對於“生鮮超市+餐飲”模式而言,探討模式是趨向剛需還是個性化。如果趨向個性化,即使是同一種模式門店也都各有設計﹔如果要選擇體驗式,那就是餐廳的路線,切入市場,最終還是切入大眾剛需,回歸下沉。 楊歌認為,中國是個典型“農村包圍城市”的市場,隻有下沉了才能做好。對於生鮮零售而言,你想增值這一部分,難度非常大,最終走向高端餐飲的路線才能繼續。不可能既做中低廉的供應鏈,又做這種高端的體驗,這樣就兩套體系分叉了。” “盒馬、7FRESH,超級物種等生鮮零售門店,是在入口點捕捉大眾眼光,讓消費者覺得這種模式很好玩、很新鮮。但最終這種模式又不得不選擇‘下沉’。”楊歌說。 在楊歌看來,生鮮零售很像抖音,如果你定位於一線城市,持續時間不會太久,用戶量也不會增長到4億以上,所以下沉到大眾人群才能做大。 楊歌認為,目前,生鮮零售門店也是抖音經歷的過程,最終是網紅商品佔據主導地位,商品多樣化,毛利高,流水速度快,單店坪效足夠,這可以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調整,但不管新型的餐飲店,還是生鮮零售店,甚至消費品零售店,大同小異。 張燁秋也表示,全國性生鮮大品牌的窗口期,已對大多數新進入的創業公司關閉了,生鮮行業創業,尤其是尚未獲得巨頭企業支持的創業者,應該調整自己的定位,聚焦在巨頭尚未進入的市場,致力打造區域性頭部品牌。 “生鮮零售的市場,可能出現基於全國供應鏈和流量的獨角獸企業,甚至可能出現基於不同區域的多個獨角獸品牌。”張燁秋說,不過,SKU豐富度、履約效率及成本、性價比,折舊率等要求生鮮創業者要做好流量和GMV規模,還要基於大流量和大GMV,建立深層次供應鏈,打造產地優化能力。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王志飛為化名)
互聯網“菜場”爭奪戰 “外賣!” 4月14日,從公司加班回到家不久的互聯網人士王益從外賣小哥的手裡接過蔬菜和海鮮。半小時前,住在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北的他,在新下載的某買菜app上,購買了周末做飯的食材。 “這兩天,聽同事們說有個新平台也在這邊做買菜業務了,不僅送貨上門,折扣多,比社區菜市場還便宜!”每逢周末,王益喜歡買菜做飯。 近期,互聯網買菜風潮涌動,新平台猶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好奇心強的王益也不時更換平台“嘗鮮”。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生鮮零售的年度總銷售額達4.93萬億,僅有不到3%的交易來源於線上。 互聯網買菜也成為巨頭眼中“肥肉”。美團、蘇寧、餓了麼等在近期動作頻頻,蘇寧小店於4月下旬上線蘇寧菜場﹔美團直接上線美團買菜APP﹔餓了麼與叮咚買菜戰略合作﹔盒馬菜市也在上海低調開業﹔騰訊投資誼品生鮮﹔連羅森便利店也開始嘗試社區生鮮…… 一時,“買菜”爭奪戰打響,在互聯網“菜場”上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01 “去年,全市場已經有幾十家這樣公司了。” 聚焦垂直電商領域的投資咨詢師張瑞對人民創投說,早在2016年,市場就出現了不少針對社區C端用戶的互聯網買菜相關公司,以及一些在支付、電商、社交、本地服務等領域有一定市場基礎的公司,它們或多或少布局了互聯網買菜業務。 如今,互聯網“菜場”正逐漸成為新消費模式。以餓了麼為例,其通過App上的“買菜”版塊業務,連接上不少城市的線下實體菜商:2018年,6成的買菜外賣訂單實現了客單價超過40元。其中,定福庄北一區農貿市場2018年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了11倍。近一年來,北京消費者線上買菜的客單價接近60元,比全國整體高出18%。 與餓了麼連接一線菜商不同的是,美團買菜APP和小程序在上海和北京的試點運營,是通過自建“便民服務點”,服務周邊1.5公裡范圍內的用戶,外賣配送上門﹔蘇寧小店的“買菜”業務,則需要用戶到線下門店自提。 按配送與否劃分,互聯網買菜分為美團買菜、餓了麼等果蔬配送上門,另一種是不進行配送,由用戶到指定線下門店或攤位自提,這種模式是讓C端用戶辦理家庭卡,習慣互聯網購物的年輕人下訂單,老年人拿卡去取貨。 在張瑞看來,社區裡看似潛在客源的大爺大媽,大多數人沒有互聯網購物習慣,而且中老年人這一買菜群體對價格很敏感,所以互聯網買菜業務的主要客群是年輕白領,但是白領做飯又不多。 這次,吸引王益在新上線APP買菜的是價格,注冊、下單能領取38元新人紅包。“很多菜和海鮮折扣不錯,有4.4折、6折、7折、9折等不同力度的優惠。” 據王益所用的買菜App顯示,約600g黃瓜3.99元,約500g的絲瓜5.8元,約350g的西紅柿折后3.9元,近600g的藕5.29元,500g左右的牛肉塊25.9元,3個蒜頭2.9元等。 “家裡長輩總買菜,如果網上持續優惠,那還省去超市採購的時間和力氣。這次我買的果蔬質量比較好,其中一種水果沒有(貨)了,店家主動電話詢問是否可更換另一種等價水果。”王益說。 02 “有優惠才有人買,多做促銷活動。”在談到社區互聯網買菜時,一位從事跨境電商業務人士說,目前社區生鮮的出貨量很大,但“不小心虧死你”。 “競爭太激烈,還是靠燒錢補貼,因為大家沒有這種消費習慣。互聯網買菜公司沒有補貼的話,很難開展業務。”該人士說,去年,他接觸過不少類似社區果蔬的互聯網業務,但是這些公司死了一批又一批。 北京的一家菜市場攤主王敏告訴人民創投,去年,他們就接入互聯網外賣業務,通過“外賣”把自家的蔬菜賣出去。“一般情況,周一到周五的外賣訂單多一些,周六日也會有訂單,但很少,具體訂單數量沒統計。” 王敏說,她通常在網上接到訂單后,根據訂單的菜品需求進行人工分揀和包裝,然后等外賣小哥過來,配送給客戶。 但是,王敏並不知道顧客在網上平台下單時的商品價格。她稱,外賣平台每單要收取她們18%的抽成,“時間長了,網上買的價錢,肯定比我們店裡貴,要不然平台怎麼賺錢?” “為了培養消費者消費習慣,就靠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了,也就是成本比超市和菜市場高,所以質量差不多,售價反而低,而消費者不管你后台投入,不低沒人買。”張瑞認為,但補貼結束后,互聯網買菜業務盈利太難了。 “蔬菜肉類這種屬於非標品,做成標品比較難,傳統大型綜合超市不需要把非標品分揀成標品,但消費者在互聯網買菜平台上下單是單個的,要分成一單才行,所以分揀還是要靠人工,但分揀的時候不能有一點壞的,分揀工人為了提高效率,有一點疤痕的東西就直接扔了,損耗比傳統超市還要高。”在張瑞看來,互聯網買菜的的模式分揀損耗與成本都比傳統大型超市高,但蔬菜價格又不能比傳統超市貴。 他認為,美團買菜、蘇寧菜場、餓了麼買菜等規模做起來之后可能會向生鮮果蔬集採的方向發展,相對成本較高的蔬菜二批商採購只是一個補充。 張瑞說, 社區電商是互聯網“由虛落實”又一次重大進步,互聯網衍生出的電商改變了公民的消費習慣,促進零售業變革,衍生出的O2O又在引領服務業變革,而社區電商則是在傳統B2C電商、O2O基礎上的升級,進一步拓展互聯網在公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 “但前置倉成本、配送成本以及生鮮果蔬的損耗,都決定了這門生意成本高。”張瑞說,現在還是處於補貼獲客階段,保証商品質量基礎上有折扣,C端用戶才會買賬。 03 大多數互聯網買菜公司或相關業務,採取的是城市前置倉。 “在小區門口開個小倉庫一樣的門臉,或者和小區附近的便利店合作,一個前置倉大概覆蓋2-3個小區。然后互聯網公司需要計算有多少戶家庭,開幾個前置店。”張瑞說,蔬菜本身價格低,從蔬菜基地直採或者從菜市場批發再集中運送到前置倉的配送成本,平均下來並沒有多少。但供應鏈環節上的最后一公裡配送成本最高,消費者也不太願意承擔這種成本,即使公司本身就有配送團隊,但向C端用戶收取配送費也不劃算。 張瑞稱,因為配送成本很高,他所接觸到的互聯網買菜業務公司希望用戶下單后,在晚上下班后自取,但白領消費者正希望省去菜市場和實體店選購的時間。 在國泰君安証券2019年度策略報告中,我國生鮮市場規模超4萬億,但生鮮超市佔比仍然較小。農貿市場仍然是滿足食材需求的主要採購渠道,佔生鮮總體規模的73%。此外,自2011年起,生鮮超市的交易規模增速正在穩健提升。 上述國泰君安的報告認為,在生鮮產業化的過程中,供應鏈變革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國內傳統生鮮供應鏈從農戶生產到食材供應商、加工商,然后再經歷多層經銷商到達銷地批發市場,不僅提高了生鮮的損耗率,也使得最終生鮮加價甚多。 當下的互聯網買菜模式,也繞不開供應鏈的話題。 李文是一名曾在2018年參與社區拼團項目投資的私募投資經理。他告訴人民創投,生鮮果蔬是不受經濟大形勢影響的剛性需求,BATJ等互聯網頭部企業和沃爾瑪、家樂福等傳統商超在近幾年通過各種形式來挖掘這一市場,所以互聯網買菜業務的出現不難理解。但是,當巨頭企業的電商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垂直領域的需求自然會催生更加細分針對性的業務條線。 “其實美妝、母嬰、拼團,甚至針對男性的經濟消費,垂直電商的邏輯與互聯網買菜業務的邏輯有一定相似性,電商產業在到達一定規模后更加細分的模式。”李文認為,雖然生鮮電商已經不乏入局者,但供應鏈、分揀、配送等成本一直是果蔬生鮮業務難題,這與入局者是否有巨頭背景沒有關系。 “在保証更好的果蔬品質基礎上,怎麼降低成本和保証價格實惠,這並不容易。”李文說,互聯網買菜業務需要配送到家的話,不管是設立前置倉還是自設門店,成本都不低。 國泰君安証券的研究也顯示 , 線上線下聯動正在讓生鮮從過去的滿足消費者痛點向新模式邁進。電商業務標品滲透率邊際提升空間有限,生鮮品類成為目前線上、線下參與者主要競爭點之一,到家業務將成為新零售業態演進過程中標志性的一站。到家業態主要形態有門店到家和前置倉到家,核心在於將倉儲環節前移。兩者在成本與效率上定位不同:門店到家成本相對較低,但同時效率也相對較低,且SKU量少﹔前置倉模式效率高,同時成本相對較高。 “我覺得我們賣的菜跟外賣訂飯的不一樣。”被問及互聯網企業自建門店或前置倉會不會對他們傳統菜場帶來挑戰,王敏坦言,顧客上班的時候,蔬菜外賣的訂單才會多點,但她家菜市場的菜,價格不賴,分揀也不比網上差,而且新鮮。如今,周邊的居民都是常年老顧客了,哪那麼容易都被他們挖走,“我們也跟著互聯網升級啊!” “實話跟你說,你在手機上買菜,真不如到我們這買。”王敏正忙著把打包好的蔬菜遞給外賣人員。 (文中張瑞、王益、王敏、李文均為化名)
人人車“轉型”風波與李健成長試錯 “李健是個有情懷的人,作為創業者,他很值得敬重。”近日,北京二手車公司CEO張峰表示,人人車當下的狀況,屬於“人對”、“事兒不對”。 張峰所說的人人車當下狀況,是指近日在李健宣布人人車戰略升級前后,“暴力裁員”、“關閉所有站點”、“資金鏈斷裂”等人人車相關破產傳聞的發酵。 不僅如此,近日還有媒體披露,最近人人車長春分公司下發的口頭通知,要求2月28號全員正式上班,而且還帶上了幾個附加條件——全員都要進行一天3次簽到,早上9點、中午13點、晚上18點各簽一次,如果有漏簽的將自動離職。 在輿論的廣泛關注中,人人車以“假消息”、“一切業務運轉正常”等公開回應傳聞。人人車公關部相關人士向人民創投稱,如今,人人車會先集中精力,合法合規地解決因為公司戰略升級出現的人員過渡問題,而一日多次打卡並不是公司統一的安排,是有的分公司正在進行合伙人相關的業務培訓,但關於公司當下的運營情況和人員過渡問題的解決方案等話題,不願多談。 2月22日,李健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採訪時透露,人人車下一輪融資也即將開啟,更重要的任務是,把新戰略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今年之內實現盈利。 盡管李健試圖通過開啟融資的消息向外界傳達自己的信心,人人車公司也在面對質疑時稱,與成都市金牛區的合作將是由政府搭台協助人人車,通過銀行、基金、金控平台等市場方式,逐步實現獲得40億元甚至更高的資金支持。但網絡傳聞和戰略調整期帶來的裁員風波,不斷凸顯著人人車成長的陣痛和李健在商業模式上的試錯。 “過氣”的C2C模式 從事二手車行業的李靚認為,目前,人人車、瓜子、優信三家公司算得上二手車交易平台行業的頭部企業。 “人人車、優信和瓜子二手車身上都有創始人的影子。”在李靚看來,她對戴琨了解不多,但是聽接觸過的人說他相對比較高冷,視野也比較高﹔楊浩涌是個典型的商人,追求曝光量、追求領先,瓜子的戰略也是這樣。而李健創業是因為自己賣二手車的時候被人宰了,所以他想自己辦個二手車買賣平台,沒啥經驗。” 人人車創始人兼CEO李健在百度工作7年,曾是百度最年輕的產品總監,后歷任58同城產品副總裁和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具備豐富的互聯網產品開發和運營管理經驗。 2014年4月,在上地科實大廈成立二手車C2C交易模式的人人車,當時依托互聯網進行二手車交易平台新業態。 瓜子二手車創始人楊浩涌同樣擁有58同城工作經歷。 作為趕集網的創始人,他也在2014年布局了二手車業務——上線“趕集好車”——也就是現在瓜子前身。 在趕集網和58同城合並后,出任新公司聯席CEO的楊浩涌宣布,“趕集好車”更名為“瓜子二手車直賣網”。2015年11月,“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宣布從趕集分拆,之后楊浩涌辭去在58趕集集團的所有職務,開啟了瓜子二手車全新發展之路。 李健與楊浩涌都選擇了C2C模式作為創業切入點。“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也成為承載他們創業夢想的口號。 “C2C是一個很美好的事情,利用了大家相信‘無中間商’的美好,但實際上我們從商品零售環節來看,賣什麼東西沒有零售商?這都是有的,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個能做下去的事情。”在二手車公司高管王沖看來,零售商解決了行業囤貨市場風險的問題,不同商品會有不同經銷商在囤貨。 “車商隻有去囤自己所了解的、符合所在地區消費人群的車才最經濟,如果整個市場庫存都是一家公司來囤或者沒有人囤,這就變成消費者來承擔這個巨大風險。”王沖說,這樣的話,二手車C2C模式是走不下去的。 在王沖看來,以C2B交易模式為例,該商業模式來已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應用,比如已經獲得數億美元融資的Auto1公司,覆蓋歐洲很多城市,成為跨國C2B模式的代表。東南亞、中東、俄羅斯等地域也都有很大的C2B企業,日本的Gulliver採用C2B和B2B兩種模式也已經上市。 張峰也同樣認為,李健採用C2C 模式進入二手車市場,已被人人車的實踐全面否定了,之前同樣採用C2C 模式的瓜子二手車,如今轉成B2C的保賣模式。 但李健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採訪時表示,C2C模式的本質是透明交易,人人車新戰略仍然是建立在C2C的基礎上,“我們沒有放棄C2C,我覺得今后也不會放棄。” 保賣業務 目前,人人車以C2C模式進入二手車市場,涉足二手車交易、金融服務、滴滴運力生態、售后等交易服務業務,同時還設有二手車嚴選商城。 在二手車交易方面,人人車為車主提供上門估值檢測、代賣、置換等服務。 二手車電商嚴選是從海量二手車中選出優質車源,繼而在線上線下集中展示售賣,買家可一次性集中挑選車源,車輛符合標准的賣家也可提前獲得預付車款。 2018年初,人人車嘗試保賣業務,覆蓋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在內的全國80余座主要城市。 所謂保賣業務,是對於優質二手車,由智能系統定價,平台與車主簽訂保賣協議並預付80%車款,保賣車輛放在線下賣場出售后再支付車主尾款。 王沖並不看好二手車交易平台推出的保賣服務。“在二手車市場,經銷商是按資本回報率來算經營能力。比如賣十台車,有兩台車虧損,但八台車盈利,整體盈利就OK。但是如果說做保賣業務,承諾未來15天賣掉,也就是要拿資金買效率,會導致庫存急劇增加。一旦出現主機廠降價情況,鐵定虧。” 張峰也說,前兩年倒閉的二手車C2C鼻祖美國Beepi公司,就是以給消費者提供二手車在線保賣服務,收取 9%服務費的模式切入市場。“最終害死它的也恰恰是這個保賣服務,大量保賣車輛虧損把 Beepi 拖垮。” “對於平台來說,二手車的毛利4%左右,主機廠降10%,那就做不起。隻要是做二手車交易平台,一定不能拿資金買效率,讓資金規模膨脹,這是底線,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服務優化,不斷提高賣車和買車效率。”王沖認為,二手車電商平台真正的對手根本不是各個電商平台,而是要跟傳統交易模式進行效率競爭。 “雖然二手車電商平台發展迅猛,但車源和效率一直還是二手車行業兩大痛點。”王沖坦言。 除了C2C模式外,人人車方向也在C2B拍賣業務、打造自有金融產品體系、與滴滴合作、在全國開設線下直營店、保賣業務等方向上不斷試錯。 其中,與滴滴的合作則是在人人車獲得滴滴戰略投資之后進行的。據媒體報道,雙方聯手為滴滴平台上的車主提供包括二手車、新車在內的高性價比車源和用車解決方案。 2018年5月,李健對外公布與滴滴合作的“成績單”:自2017年9月滴滴為人人車開放流量入口后,30%流量來自滴滴的導流,新增銷售數量也有近三分之一來自滴滴。 但是,滴滴在資本寒冬中的業務收縮,人人車還能獲得多少支持尚不可知。 “轉型升級” 一度,人人車也曾宣稱要將業務開進200個城市。 2015年11月,人人車簽下黃渤作為代言人,花費7000萬元在全國各大媒體和渠道進行廣告投放。 2017年10月,李健表示,人人車決定投入10億元,正式開啟廣告營銷模式,搶佔市場。這次廣告投放力度是最大的一屆,將從今年持續到明年年初。也就是說,三四個月花掉10億元廣告費。 孫紅雷、王寶強、黃渤作為瓜子、優信和人人車的代言人,以廣告的形式出現在社會媒介載體之上,力圖提高知名度,提升在賽道上的市場佔有率。 艾瑞咨詢的研究數據顯示,2015年二手車電商的廣告投放總額超過8億元,2016年廣告營銷相關支出達到12億元,2017年幾大二手車電商平台廣告費用突破了50億元。 李健也曾這樣解釋廣告戰的意義:“用戶需要一個有品牌的平台,這個需要是實實在在的。廣告戰背后每家的廣告邏輯是不一樣的,但想要盡可能早地出現在用戶面前,就需要付出比較高的成本。但品牌的宣傳在3-5年后就不再是重點,長期來看口碑的沉澱大於一切。” “人人車不盈利,這跟廣告投放沒什麼關系,那是因為員工沒有盡職盡責,導致交易效率不高。”李健說,人人車廣告投放成本並不高,在這個行業的廣告投放裡大概排第三、四名。2019年,二手車行業還會繼續燒錢打廣告,但人人車的廣告投放是理性的。每年廣告預算金額都不大,而且相對平穩,今年投放量會保持去年的節奏。 李靚對人民創投坦言,缺少二手車經驗的李健吃了不少虧,很多模式都在嘗試。 “在廣告上投入太多了,但是二手車不是個流量生意。”在李靚看來,2015年下半年、2016年和2017年是瓜子、優信、人人車廣告戰的高峰期。 “這個行業試錯成本很高,每一個試錯至少幾個億投入,你才能試出個端倪出來。”王沖說。 “二手車公司投廣告能怎麼投?能超過主機廠?中國全是主機廠。”在王沖看來,二手車交易平台核心競爭力還是在於用戶成交量多少,也就是轉化率。“流通服務業核心是流通的半徑和服務成本降低,不顧及效率的公司一定干不下去。”王沖說。 據AI財經社披露,2016年第三季度,大規模燒錢之后,人人車在資金鏈上出現了困難,用李健的話說是“隻能干挺著”,人人車在那時逐漸被瓜子趕超。 “這個行業太激進是沒有用的,我們現在看到有一些平台在瘋狂地投入(廣告),他的目標肯定是把別人干掉,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兩年大家都還活著。”王沖覺得,廣告的投放並不是二手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手車個行業不是短平快,基礎設施沒建好,你去投流量,最后一定會浪費。所以你先要把基礎設施服務建立好,行業痛點解決好。”王沖說,任何創業公司應該專注於一個主營業務,深耕下去,把它做出來,而不是不斷地變換自己的方向。 如今,李健再次將人人車的模式調整為“合伙制”,但這次調整隨之而來的陣痛至今尚未散去。 人人車分公司員工對媒體稱,人人車改成合伙人模式,意味著員工要自擔風險,還得向公司交信息費和押金。“3萬塊錢給250條信息,還有1萬元押金,但不管你是賣服務費還是差價,這些都由個人承擔,我們也感覺不到人人車調整能帶來哪些好處。” 李健認為,如果沿著之前的盈利模式走,人人車也許能找到其他方案,但沒必要繼續向前探索,因為他看到了更好的機會。“創業過程中,你每天都在思考,我們從哪條路能走得更快一些。”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張峰、李靚、王沖均為化名)
九鼎,稱王之路與悲情宿命 九鼎,據傳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貢之銅鑄成,象征九州。神話中,九鼎是權力的象征。 在中國投資界,私募巨頭九鼎的發跡也像是“神話”。從創立到市值千億的新三板“巨無霸”,它僅用了8年時間。 九鼎成立之初,之所以順利拿下許多項目,有人總結:一是因為高價,二是因為關系。業內人士曾說九鼎不止一次在企業主面前夸下海口,保証合作企業能上市。 九鼎創始人黃曉捷曾任職央行研究生院院長助理,創始合伙人吳剛下海之前曾任職監管機構,考慮二人在金融圈的熟絡人脈,這很容易讓企業主相信,自己是“離上市最近的人”。 真正讓業內人看到的“九鼎模式”是,充分利用私募股權、新三板、定增市場以及A股市場的融資規則,通過“搶奪”優質項目、“流水線”投資、重用年輕人、換股等手段快速取勝。這些眼花繚亂的“技巧”曾讓命懸一線的九鼎“起死回生”,更讓它一度坐上私募界頭把交椅。 時過境遷,隨著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變化,九鼎面臨轉型困難,今天已經走到了決定其命運的岔路口。2018年11月27日,九鼎董事會全票通過,擬以215億港元和其他事項金額之和作為出售富通保險的最終定價。 九鼎對人民創投回應稱,出售富通是為了專注投資,只是投資組合的結構調整,回籠現金可以大幅降低負債,減少財務費用。 一位接近九鼎的人士向人民創投也表示,九鼎賣掉富通保險,無異於斷臂求生,如今的九鼎,再次面臨類似2013年它那時所處的艱難處境。 麻煩的事不隻一件:1月5日,中國基金報稱,網爆涉九鼎某理財產品爆倉,15年買的6個月+6個月的產品,延后了四年之后,告訴投資者:淨值歸0了。 據流出的函件顯示,該產品是2015年6月9日成立的“米多資產-九鼎投資定向增發投資基金2號”,九鼎否認與米多、米多財富存在股權關系或其他關聯關系,但這件事再次把九鼎推上風口浪尖。 斷臂求生 九鼎變賣富通保險的傳聞一度甚囂塵上。 早前,彭博社消息稱,周大福與九鼎集團就收購富通保險進行談判。在此之前,九鼎挂牌標售富通保險,未來隻考慮保留少數股權。潛在競購者包括周大福、太盟投資集團以及一家日本保險公司。 傳聞最終變成現實。2018年12月27日,九鼎正式決定出售富通保險股權,其中富通保險的總資產為 511.08 億港元。 根據九鼎集團發布出售富通保險股權的公告,九鼎董事會以同意票 6 票,反對票 0 票,棄權票數 0票的結果最終予以通過,並擬以215億港元和其他事項金額之和作為此次出售富通保險最終定價。 作為九鼎最大現金牛,富通保險在九鼎內部佔據重要地位。2017年財報中,九鼎稱將以 “繼續推進富通保險可持續的價值增長”作為2018年戰略。 九鼎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九鼎營收升19.07%至47.31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升4.34%至5.99億元,其中富通保險貢獻上述兩項財務指標的68.15%和85.48%。 一位接近富通保險人士向人民創投表示,2018年12月底,九鼎旗下富通保險在法律層面上,已經與對手方完成交割。本次擬接替九鼎入主富通保險方為新世界集團旗下周大福。 上述人士說,自2015年控股富通保險算起,通過三年半到四年的掌控,九鼎100多億收購,200多億出售,實現收益翻倍,這次富通保險的出售可能與近期經營現金流緊張有關。 富通誕生於上個世紀90年代,前身是比利時保險公司AG Insurance,后與荷蘭保險公司AMEV合並,組成如今的富通集團。富通被視為優質資產,管理風格偏謹慎。 2015年6月,中信証券的研報稱,在大規模的投資收購布局下,九鼎“大資管平台雛形漸顯”,並樂觀地預計公司未來業務成長“受益於巨大的行業空間”。 彼時,正是九鼎展開外部融資布局的關鍵階段。2015年5月15日,九鼎以41.5億元的出價拍得江西中江集團100%的股權,並間接控股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江地產,隨即宣稱擬將部分資產注入中江地產,開啟了A股市場融資的大門。 此后,九鼎即以“重大資產重組”為由宣布停牌,幸運地躲過了股災暴跌。 兩個月后,隨著A股市場沖上“杠杆牛市”頂峰,停牌中的九鼎推出規模空前的收購:計劃以現金方式支付106.8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88.24億元),收購富通香港100%股權。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富通香港總資產約367.88億港元,淨資產約68.90億港元,2014年會計淨利潤約4.50億港元。 市場投資者們看好這一交易的原因是,九鼎收購富通香港,將為九鼎此后的“綜合資產管理業務”帶來源源不斷的長期資本支持。 而九鼎也借助著這個“巔峰並購”所帶來的市場影響力,適時推出了在新三板挂牌以來首次大規模外部融資。2015年9月22日,九鼎定增發行5億股,融資100億元,其中新增股東20名共購買了4.8億多股股權,出資近97億元。 北京一家投資機構創始人秦杰,如今重倉九鼎,也曾經在Pre-IPO領域與九鼎長期合作。他告訴人民創投,九鼎出售富通保險非常可惜,對於希望成為金控集團的股權基金而言,這麼好的資產,成本這麼低的資金來源,賣掉太遺憾,這就相當於巴菲特賣掉了伯克希爾哈撒韋。 在秦杰看來,對於九鼎而言,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鏈的緊繃,受新三板和宏觀環境的影響,九鼎從千億市值跌到百億,而且還有大量的債務需要償還,撐下去、活下去是九鼎在這段困難時期面臨最直接問題。“九鼎賣掉富通保險,無異於斷臂求生。” 后起之秀 九鼎在PE界並不算元老。 2001年,中科招商創始人單祥雙在深圳市蛇口區新時代廣場27樓對六位同事豪氣沖天宣布:“未來10年,我們管理的基金規模要超過100 億元。” 彼時,九鼎聯合創始人、集團總經理黃曉捷剛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科畢業,正攻讀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下稱五道口)碩士,而后他又考上五道口博士。再后來,黃曉捷選擇留校任教,升至校長辦公室副主任、校長助理,官至副處級。 黃曉捷是學霸,九鼎董事長吳剛也是學霸。出身貧寒的吳剛中專畢業后,考上西南財經大學,然后在閔發証券從事投行業務,同時攻讀北大在職金融博士。幾年后,他感到投行業務太依賴團隊,不適合單干,便考入証監會。 在機緣巧合下,同是四川人的黃曉捷和吳剛相識。 2006年,創業板上線前夕,吳剛意識到原始股將是賺錢良機。有天晚上,他約黃曉捷在世紀金源大飯店的咖啡廳見面,約定買原始股計劃。 吳剛的觀念給了黃曉捷啟發。事后,黃曉捷春節沒回家,專程到上海籌資。2007年,兩人用籌來的幾千萬元創立了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九鼎剛建立的時候,黃曉捷和吳剛都差不多30歲,在論資排輩的投資界,年輕並不佔據優勢。兩人請四川中鐵信托副總裁任職總經理,他們做副總經理。 這名副總裁同意了加盟九鼎的邀請,並將中鐵信托董秘蔡蕾帶了過來。數周后,副總裁離開,蔡蕾留了下來。 彼時,九鼎如虎添翼,依托蔡蕾在中鐵信托的人脈,九鼎投資了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的金亞科技和創業板第一股吉峰農機。 起初,九鼎規模有限,其在2009年募資規模還不足10億。 在昆吾九鼎原投資副總裁張弛看來,2009年是PE發展元年,股權基金在2009年之前數量有限,很多投資人的資金出口隻有個別優質私募,選擇余地少。九鼎成立的時間剛好,競爭壓力較少,融資和項目選擇較為寬鬆,這比2010年后成立的PE更容易做出成績。 秦杰很佩服吳剛的遠見卓識。他說,九鼎誕生的這段時間,正是創業板爆發的前夜。在2007年到2010年之間,股權基金是風口,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段時間出現的投資基金,隻要中間資金鏈不斷,基本現在都活得很好,而九鼎又擁有吉峰農機和金亞科技等優質項目,所向披靡。 PE工廠 2008年四川地震后,為支持災后重建,証監會一度向四川企業上市開啟“綠色通道”,來自四川的吉峰農機和金亞科技在這一政策支持下迅速上市。九鼎“一戰成名”。 九鼎自此便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以“掃街式”項目調研和“上市流水線”式的包裝運作,成為令業界矚目的另類“PE巨頭”。 2011年,九鼎募資規模便高達61億元,到2013年底時投資項目已達218個,形成了被業界稱為“PE工廠”的上市產業鏈模式。 在2013年前,九鼎就顯露出“領頭羊”和“不守規矩”的氣質。 九鼎在投資上非常主動。“我曾經和吳剛的弟弟吳強交流,他不像是傳統的投資家,不高冷,很主動。他們在資本市場的瘋狂掃貨,讓我一度認為九鼎高層腦子進水了。”秦杰說,在掃貨的時候,九鼎不僅上門拜訪,而且開價相比其他機構更高。一般情況,別的私募基金預測有五到十倍的收益率才會入手,但九鼎隻要三倍收益率,這樣主動出擊的效果頗好,以致九鼎入手大量優質項目。 九鼎“不守規矩”地打造出流水線模式。在秦杰看來,傳統股權基金的投資模式是兩、三個合伙人到實地看項目,之后討論做決策是否投資。但是,九鼎創造出來的流水線模式的主要力量由法務、會計、盡調部門組成,它們都由年輕人負責。比如盡調人要填寫130個問題,吳剛、黃曉捷等合伙人在足不出戶的情況下,根據年輕人搜集的資料,討論決定是否投資,這樣的流水線形式讓九鼎在短時間投資了大量優質項目。 張弛認為,除了引用年輕人負責盡調等工作外,九鼎投資,各部門分工清晰。“九鼎直接把整個投資鏈條分成投、融、管、退四個部分,有人負責投資,有人負責融資,有人負責管理,有人負責退出。” 在張馳看來,分工操作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從一定層面看,這與不同時代的投資風格有關。“過去,股權機構主要關注穩定盈利的傳統產業,隨著時代發展,監管層更喜歡高成長性的公司,投資機構更加關注具有高科技屬性,且為行業龍頭、競爭對手少的公司。” 作為PE界后起之秀,九鼎創造性地將PE工作流程打造成為流水線模式,並在2014年4月成功入駐新三板。 起死回生 在登錄新三板之前,九鼎命懸一線。 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2月,証監會決定暫停IPO。從2009年8月開始,A、B股一路下跌,連續3年成為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市場,亟待“停業整頓”。此外,監管層開展了號稱史上最嚴的IPO公司財務大檢查,以擠干擬上市公司財務上的“水分”。 IPO暫停后,依靠Pre-IPO獲取利潤的股權基金們資金鏈變得緊張。對於股權基金而言,項目無法上市就意味資金渠道被鎖死,而LP的兌付期固定,如果無法按時兌付,會引來爭議與糾紛。在政策影響下,不少私募基金機構隻能倒閉。 生死存亡關頭,新三板救了九鼎。此前,股權基金並沒有登錄新三板先例,九鼎一邊著手登錄新三板,一邊同即將到付的LP簽訂換股合同。成功登錄新三板,流動資金進入,救活了即將倒閉的九鼎。 度過2013年危機,市場上優質項目價格走低。九鼎通過將符合IPO要求的上市公司帶入資本市場,賺得盆滿缽滿,體量呈倍數增長。 到2015年,九鼎市場聲譽爆棚,再加上資本市場5100點前的暴漲,讓整個市場陷入瘋狂。此時,九鼎計劃在新三板市場募資,實現新一輪擴張。 實際上,除了操盤人的專業能力之外,九鼎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運氣成分,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也為他們提供了絕佳機會。 2015年年初,九鼎定增規模初設隻有25億,由於行情急劇高漲,其將定增規模調至100億。這一決定的背景是2015年二級市場股價處於最高峰,定增停牌讓九鼎躲過中旬股災,股災結束后,九鼎不僅成功定增,而且規模不減,價格不降。 九鼎開始乘勝追擊,以每股20元的價格,增發5億股,總股本擴大至55億,后將價格定格在18.63元/股。如果以每股20元增發價計算,當時公司估值為1100億元,彼時新三板正一片火熱,市盈率最高達到60倍。這讓九鼎成就了新三板史上最大規模的融資。 當年下半年“股災”過后,眾多公司定增“流產”。秦杰說,2015年,沒有人不瘋狂,如果九鼎價格低一點的話,別說是定增100億,就是500億,也有人買。當時的創業板,有些公司三個月股價能翻四五倍。 2015年之后,資金充裕的九鼎開始不滿足於在新三板小打小鬧,它不僅要登錄A股市場,還試圖打造全金融產業的金控集團。 借殼賣殼 2015年5月,中江集團的股東們與九鼎簽訂的《江西省產權交易合同》一經披露,立即引起資本市場從業者高度關注。如果九鼎正式成為中江股份大股東,這也就意味著,九鼎成為國內首家控股A股上市公司的新三板企業。 2006年《上海証券交易所交易規則》規定,上市公司遇到計劃進行重組情形的應當停牌。 在長時間的停牌后,九鼎收購中江集團正式獲得監管部門許可。 九鼎集團41億元全資收購中江集團,成功將私募股權業務注入中江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江地產,並將新主體更名為“九鼎投資”,將主營業務從房地產轉型為私募股權投資。停牌結束后,中江地產一個月內漲停14次。 “九鼎收購中江集團前夕,大部分從業者均不看好,這種激進的投資風格非常容易受到監管部門的特殊關注。但是這從側面能夠証明,九鼎的實際操控者,也就是黃曉捷和吳剛都是膽大心細的人。”秦杰說。 九鼎故伎重演。九鼎將旗下九信資產注入新三板殼公司優博創,並將主營業務從研發和銷售光模塊及晶體振蕩器轉型為以不良資產收購和處置為主的創新型金融業務。2015年11月6日,優博創發布公告稱,計劃定增融資不超過300億元。 彼時,被稱為“殼王”的中科招商,還在以炒殼為主要盈利模式。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坦言,經歷大跌之后,殼公司重組並購空間很大。 2017年年初,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成功上市,而鼎泰新材正是中科招商握在手中的殼股之一。通過與順豐合作,中科招商浮贏近7億元,這讓單祥雙嘗到了甜頭。 張馳表示,中科招商通過兩次增發融來的70億元,在A股市場購買了十幾個殼,那時殼費幾億到十幾億不等,后來,殼不再值錢,中科招商炒殼虧損巨大。 到2017年末,為盤活資金源,中科招商通過《關於授權管理層減持部分股票的議案》,擬在未來六個月內實施股票減持計劃,總計減持金額約30億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証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PE選擇收購對象,主要傾慕低市值、輕資產的“垃圾股”,在當時資本市場制度下,垃圾股退市難,連續三次股災后,股價低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這給了PE“見縫插針”的機會。股東們都知道,垃圾股已經沒有在資本市場繼續融資的資格,如果PE介入,會為股東提供了退出渠道,拉升股票價格。 這樣的機會並不能持續存在。董登新介紹,隨著2019年春節后科創板設立並試點注冊制,強制退市案例將會更多,垃圾股數量將會減少,直至消亡。PE的風格將從投機轉變為投資,從關注短期轉變為關注長期,從“養豬”轉變為“脫虛向實”,幫助實體經濟成長。 彼時,九鼎使用高超財技,在新三板和主板市場上玩得風聲水起。從2016年開始,九鼎從私募向金控轉型,不斷拿出百億規模融資方案,發起九寨基金,控股九州証券和九信金融,嘗試拓展証券經營到互聯網金融業務。 夢碎金控 2016年,私募基金挂牌“新三板”新八條出台,規定管理費收入與業績報酬之和須佔收入來源的80%以上。為滿足80%底線,九鼎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增加營業成本。 面對窘境,九鼎另辟蹊徑。九鼎的經營已不再單純依賴私募股權投資業務收入,尤其是收購富通亞洲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權之后,賺取保費成為九鼎集團最主要收入來源。 張弛說,對於PE而言,成為金控集團,最直接的好處是能夠抵御金融周期帶來的系統性風險。他認為,金控集團遇到資本寒冬,能通過保險或者銀行等金融業務獲得流動性,將左口袋的錢放到右口袋,保証體系穩定。 “隻要是PE,就有成為金融集團的欲望。”張馳說,巴菲特通過控制伯克希爾哈撒韋,已經成為了涉及多種金融業務的金控集團。 早在2016年12月7日,九鼎集團董事長吳剛在公司線上分享會上表示,九鼎的目標是成為改進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他說,經營保險是為了讓股權投資資金端更健康,比如200億的保險資本,可能撬動1000億—1600億的資金。 但九鼎並非伯克希爾•哈撒韋。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九鼎新增募集基金0.88億,相對於上年同期的6.02億元呈斷崖式下跌。2018年以來,九鼎系上市的公司僅有1家。 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九鼎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0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大降351.18%,其中營業總成本增長了近6成。 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5胡潤百富榜》中,九鼎以931.5億元高居新三板公司市值排行榜首。九鼎創始人吳剛,以180億身家位列百富榜第120位,成為新三板首富。 2018年10月發布的胡潤百富榜顯示,九鼎董事長吳剛財富縮水幅度高達85%,九鼎總裁黃曉捷的財富縮水幅度亦高達84%。 有報道透露,2018年,九鼎裁員1512人,近三分之一員工離開。在一段92天的周期中,九鼎總資產縮水57.7億元,平均每天萎縮6300萬人民幣。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九鼎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基本在70%以上,2018年第三季度高達73.86%。 九鼎系已多次減持其所持的上市公司股份,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包括絕味食品、皇庭國際、誠意藥業等在內的近20家上市公司曾公告,九鼎系擬對其所持的股份進行減持。 九鼎全資子公司富通控股以215億港元將其全資下屬公司富通保險100%股權出售。九鼎集團稱,此筆大資金回流將用於償還公司負債,改善公司財務狀況,保証公司低風險、安全穩健地運營。 據接近富通保險人士透露,這次富通保險出售給周大福,從周大福角度來看,新世界集團近年著力布局金融業務版塊,有富通保險加入,能夠為提升周大福風險控制能力提供支持。除富通保險外,九鼎旗下保險業務已經基本全部被出售。 折戟沉沙 九鼎雖然逐步退出金控,但麻煩依舊不斷。 1月5日,中國基金報稱,網爆九鼎某理財產品爆倉,15年買的6個月+6個月的產品,延后了四年之后,告訴投資者:淨值歸0了。據流出的函件顯示,該產品是2015年6月9日成立的“米多資產-九鼎投資定向增發投資基金2號”。 但這一說法遭到九鼎否認。2019年1月11日,九鼎集團發布公告,理財產品系米多(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多”)管理的資管產品,並非公司或下屬子公司管理的理財產品。 公司稱,2015年公司定向增發過程中,九鼎集團及實際控制人未就米多管理的資管產品參與九鼎集團股票定增事項簽署任何所謂“抽屜協議”或類似協議。 九鼎集團與米多財富並非毫無關聯。據媒體報道稱,米多財富持有米多資產99%的股份。米多資產旗下多隻基金參與了九鼎及其關聯公司的投資。米多財富大股東、法定代表人王晰與九鼎集團現任總經理黃曉捷以自然人股東身份共同投資了北京資立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企查查信息顯示,米多財富截至目前共進行過兩輪融資,A輪融資1000萬人民幣,投資方為國科嘉和、九鼎投資,B輪融資1.47億人民幣,投資方為衛星石化。股權信息中,九鼎集團總裁黃曉捷直接持有米多財富7.45%股權,實繳出資額552萬元。 九鼎方面承認,九鼎集團股東之一黃曉捷是米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資人,持有約7.45%股份。但是,九鼎集團控股股東及下屬公司及九鼎集團與米多、米多財富不存在股權關系或其他關聯關系。 早在2018年4月,九鼎對股東股票質押融資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股票前期停牌時間較長,部分中小股東存在流動性需求,其通過米多資產等平台實施了股票質押融資。該等融資屬於該等股東自行的個人行為,與公司及九鼎控股無關,更不存在所謂“體外輸血”等問題。另據了解,該等股東大多於近期已歸還了通過該等平台的股票質押融資。 從“米多踩雷”到出售富通保險業務,這其中的故事有待媒體進一步挖掘。作為業內人,張馳認為,“九鼎賣掉富通保險,主要是為了補充現金流,優先滿足LP的需求,不至於產生擠兌等不良社會影響。”張弛說,九鼎出售富通保險,也說明在生存壓力下,實現現金流穩定才是當前最重要任務,這次出售富通保險,意味著九鼎暫時放棄成為金控集團的打算,又從多金融業務為主轉變為以股權基金為單金融業務為核心。“這說明九鼎在全金融業務經營上遭遇滑鐵盧。” 兜兜轉轉幾年,九鼎再次回歸到股權基金老路上。(應採訪者要求,文中秦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