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控制物價上漲有助於收入分配合理化--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人民財評:控制物價上漲有助於收入分配合理化

劉先雲

2012年11月12日08:36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物價上漲過快對收入分配有逆向調節效果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10月份經濟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7%,繼續維持在2%以內。物價漲幅得到有效控制,是政府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取得的成果。從收入分配的角度來看,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則有利於居民收入更加合理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隻有個別年份出現過通貨緊縮,比如1992年、1998年、2008年,物價出現了階段性下行,但總體而言,30多年來我國物價保持了較快上漲。

不容忽視的是,物價過快上漲和“負利率”狀態的存在,很可能讓居民儲蓄難敵物價上漲,居民財富在一定意義上被剝奪。物價過快上漲以及實際“負利率”對財富分配產生逆向調節作用,容易加大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

從長期來看,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增發並沒有、也不可能均勻地流向所有的居民。多余的貨幣不是一次性均勻投入經濟體中,而是透過某些管道在不同時間、逐漸為不同人群獲得。新增貨幣首先會流入政府部門,流入各個優勢行業和企業包括壟斷企業,大量貨幣也會以政府投資的方式花出去。壟斷行業及其從業者所能獲得的收入增長明顯高於其他行業。

貨幣非均勻流動還導致了不同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漲幅存在明顯差異。最近10年來,我國價格上漲較快的主要是農業部門、地產業和服務業,其中房地產和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尤為突出。在流動性過剩的狀態下,房地產和農產品價格漲幅超出其他領域。

房價的迅猛上漲,高收入群體通過房地產投資投機身家倍增,而中低收入群體被逐漸擠出市場。部分無支付能力的消費者,住房福利得不到保証。還有一部分工薪階層購房者,在他們購買高價房時,財富也被轉移。房價上漲,不僅使房地產開發商獲取了暴利,而且使不少大城市的買房家庭與未買房家庭形成了明顯的財富“鴻溝”。

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也有逆向分配的效果。高收入群體的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例)已經很低,農產品價格上漲,對高收入家庭影響並不明顯,而對部分城鎮中低收入階層產生較大沖擊。農民固然能從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中獲得收益,但隨著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揚,農民所獲收益被擠壓。

美國經濟學家弗裡德曼指出,“高通脹會無端加劇收入分配的兩極化。”因此,我國必須高度通脹導致的“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現象,將物價漲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正是由於通脹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各國央行大多都把保持物價穩定放在貨幣政策的重要位置。

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其中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一目標令人鼓舞,同時也必須全面理解。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物價漲幅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當是其中應有之義。

關於通貨膨脹對居民收入的影響,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宋國青認為,我國在計算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時,用名義收入剔除通貨膨脹加以校正的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可能被高估了。

比如,通貨膨脹率是8%,銀行存款利率是5%,收入一元錢存入銀行12個月以后取出來,它的價值是1.05元,這時用通貨膨脹率校正就要再除以1.08,最后結果大概是0.97元。宋國青指出,通貨膨脹對利息收入和資本金一起帶來損失,但是統計中對通貨膨脹引起的資本金損失其實並沒有進行調整。

宋國青認為,如果把通脹所造成的資本金損失考慮在內,去年居民人均收入的數據會更低,今年的數據也可能會下降。通貨膨脹導致資本金損益被低估,通脹率越高扭曲程度越大。

因此,我國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實際上還是有所高估。在通貨膨脹率較高的時候,高估的幅度就會更大一些。在計算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時候,對通貨膨脹因素的考慮也需要更全面。

往日財評:

人民財評:人均收入倍增面臨哪些挑戰?

相關新聞:

我國10月份CPI同比上漲1.7%

(責任編輯:譚樹森、劉然)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