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制年內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翹首盼望”成品油下調之際,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再次成為市場熱議的焦點。
媒體報道稱,“新方案或把國際市場的原油平均價格連續變化的時間‘22個工作日’正式變更為‘10個工作日’,而‘4%’的國際油價漲跌幅度則有可能取消,屆時國內成品油價的變動將更加頻繁。”媒體還稱,“相關部門的思路是,10個工作日內,無論國際油價漲跌幅如何,屆時都對其進行硬性調整,調整幅度則根據相應的計算方法進行測算。”這與市場之前多次的猜測幾乎一致。
一位參加過國家發改委相關研討會的能源專家曾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總體的改革方向就是“更往市場靠”,“與國際市場接軌,同時不忘考慮國內市場的具體情況”。同時,可能將22天的時間縮短為14天或10天,並將4%的幅度縮短為2%甚至更小。
“總之,新機制的特點就是更快、更及時、幅度更大。”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昨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另外,在參考油種上,新機制也可能發生變化。盡管國家相關部門始終未公布“三地”的具體來源,但市場機構一直將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作為參考對象。目前,布倫特已是市場人士公認的更能反映全球原油走勢的最基准油價,迪拜現貨原油也是“兩桶油”大力引進的油種之一。而媒體的呼吁是,用阿曼現貨油價取代印尼的辛塔油價。這同樣能貼近國際原油市場。數據顯示,近年來阿曼已逐步成為中國原油的主要進口國之一,2010年,阿曼對中國原油出口一度大增了43%。
值得注意的是,在時間點上,媒體預計,一旦國際油價繼續下跌,新方案有望“在年內亮相”。此前,國家發改委多次強調,要“擇機出台”。市場人士普遍將“時機”理解為“國際油價和國內通脹(CPI)較低的時候”。(黃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