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
先漲價再打折
隻喊口號不降價
廣州市民何小姐看中了天貓網愛慕官方網站的一件“男朋友款睡衣”,她放進收藏夾時睡衣打五折,價格是109元。昨日何小姐下班之后順手翻看收藏夾發現該商品打上了“11·11購物狂歡節”標簽,點擊進去一看大跌眼鏡,該商品的標價竟為110元,注釋為“價格30天內最低”。“這不比之前還貴了一元嗎?”驚訝之余,她和店內客服在線溝通表達疑問,客服的回答是“110元未必是11月11日當天價格”,那麼11日當天價格會否比110元更低?客服表示無法確定。
應對策略:
1.使用比價工具或貨比三家。
2.查看商品歷史價格和價格趨勢,看是否在最佳購買時機。
陷阱二:
降價后“缺貨”
再便宜你也買不到!
擁有5年多網購經歷的暨大新聞系大三學生易同學稱,今年的雙十一促銷自己並不太熱衷,因為之前曾經“很受傷”。“8月中幾家電商價格戰前夕,我特別想買一個50升的個人小冰箱,早早看好了京東上價格為299元的特價某品牌冰箱,盼到促銷時間第一時間點擊進去,卻永遠顯示缺貨!”易同學坦言,當時身邊好幾個年輕人都想買,都看好那一款,但當天無一人成功購買。“價格戰中商家總會比你更精明。”易同學總結道。
應對策略:
搜索貨品時可將“有現貨”作為搜索條件輸入,而不是點擊促銷商品頁面進入購買頁面,可節省時間,也避免高興一場失望而歸。
陷阱三:
內部人員
“吃定”部分特價品
LUCIA曾經十分熱衷秒殺的成就感,但近年來她的秒殺熱情漸漸降溫。“買得多了,得知一些‘潛規則’之后,漸漸提不起搶購的興趣。”她說。
一位曾在某大型網購商城做過高校學生代理人的同學爆料稱,以前自己還經常滿懷希望參加網店秒殺搶便宜貨,但后來做了代理才知道,很多存貨內部一早就搶光了,例如在網站上公布有十個秒殺名額,事實上至少一半是先“內部消化”了。
應對策略:先將電腦殺毒再提前“嚴陣以待”加入搶奪戰,而且要調整好心態再秒殺。對秒殺抱太大希望,不如將時間花在比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