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接入“缺斤短兩” 專家:寬帶網速涉嫌詐騙【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寬帶接入“缺斤短兩” 專家:寬帶網速涉嫌詐騙【2】

2012年11月19日11:45    來源:東方網    手機看新聞

  記者從重慶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了解到,今年5月14日至20日僅1周的時間內,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受理的有關寬帶接入服務的申訴就達到79件,上升到申訴熱點的第三位,主要原因是一些寬帶運營商為了獲取更多的客戶資源,夸大宣傳,導致提供的寬帶服務實際流量、收費等與合同約定不符,網絡經常掉線、出現故障后運營商未及時提供售后服務等。

  中國互聯網調查組織機構和數據平台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今年年初公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所使用的寬帶實際下載速率低於寬帶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多數用戶辦理的固網寬帶帶寬為2M或4M。4M寬帶,理論上應有512KB/s的網速,實際上平均網速僅為232.7KB/s﹔2M寬帶,理論網速是256KB/s,而用戶實際平均上網速度僅為142.2KB/s,與名義速度相差很大。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我國寬帶運營體系除聯通公司和電信公司等一級寬帶運營商外,還有許多二級、三級寬帶運營商,以及小區寬帶運營商。他們從上一級寬帶運營商手裡集中購買一定數量的寬帶,然后再轉售給寬帶用戶牟利。為攤薄運營成本,寬帶公司將資源賣給大量的寬帶用戶,導致上網高峰期出現網絡擁擠,網速急速下降的情況。

  ●專家觀點

  寬帶縮水涉嫌消費欺詐

  重慶市南岸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劉長奇告訴記者,今年1-10月,南岸區消委會共受理了50多起針對寬帶接入服務的投訴和咨詢。劉長奇認為,寬帶業務作為一種服務,同樣適用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寬帶運營商與用戶實際上建立的是一種消費服務合同。因此,寬帶運營商承諾的帶寬與消費者實際使用的帶寬如果相差甚遠,就涉嫌構成了消費欺詐,消費者有權要求退網,甚至提出雙倍賠償。

  劉長奇提醒消費者,接受寬帶網絡接入服務時,盡量簽訂服務合同,並在合同中將網絡速度、服務時限、服務價格、違約責任等約定清楚,同時,經營者要誠信經營,履行合同約定的服務內容﹔安排足夠人手,及時上門維修,盡量不要拖延。

(來源:東方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