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2013: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

著力擴大內需 在統籌兼顧中突出發展重點

 □記者 劉振冬 方燁 方家喜 北京報道 

2012年12月17日01: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著力擴大內需 在統籌兼顧中突出發展重點(網絡配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6日閉幕。相關權威機構的專家學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會議透露出的一個重大信號是,“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已成為最高層的一個戰略決策。中央領導人近期表示,要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活力和動力,“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專家和學者表示,在這一戰略決策之下,明年的經濟工作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同時,應突出“三農”、結構調整、城鎮化建設、民生保障、推進體制改革等工作重心。

宏觀政策

適當擴大社會融資

雖然2013年宏觀政策的主基調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明年政策基調將更為積極,政策著力點較今年也將有較大變化。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此次會議定調明年貨幣政策“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這一用語較2011年經濟工作會上定調今年的“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一語更為積極。

這一基調也與一些機構的預期吻合。展望2013年的信貸規模劃定,中國銀行在日前發布的《2013年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展望報告》中稱:“預計2013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約8.5萬億﹔直接融資進一步發展,社會融資總量約16萬億。“預計未來社會融資結構將從銀行間接融資為主逐步轉變為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並重,預計非金融企業股票和債券融資佔社會融資總量比重可望達到15%以上。”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判斷,在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的背景下,2013年新增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比重將繼續走低。同時,要達到會議提出的“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的目的,更多需要依賴非金融企業債券融資的增長,這就要求貨幣市場利率保持低位,要求銀行間市場保持寬貨幣格局。

中金公司判斷,預計2013年M 2增速目標為14%,與今年持平,新增貸款9萬億元,為緩解財政擴張對私人部門融資條件的緊縮影響,央行仍有可能降息一次、降准兩次。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表示,中國明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具體貨幣政策的組合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貨幣工具的選擇會更多樣一些。在歐美量化寬鬆、全球貨幣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央行今年更多採取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是一個“權宜之計”。明年存款准備金率、利率政策運用應該會更多一些。

財政政策方面,專家估計,明年財政政策在結構性減稅上的力度將更大,而營改增也會成為其中的重要抓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3年宏觀經濟布局,其中在財政政策布局上,將最終落實為“結構性減稅”。他認為,結構性減稅一方面有助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又能通過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推進結構調整,對擴大內需也將有很好作用。同時,在當前中國,這也是一個能夠達成共識、歧義較少的政策操作。

堅定發展

積極擴大內需

專家學者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加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這需要在“三農”、產業結構調整、城鎮化建設等方面挖掘潛力。

多家權威機構的專家和學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3年,全球進入新一輪貨幣寬鬆期,但對實體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我國總需求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從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來看,明年出口格局較弱,投資需要培養新的增長點,明年消費對G D P貢獻的佔比較今年會有明顯提升。財政等政策扶植的投資需更多圍繞‘三農’、城鎮化、民生,以此帶動消費需求。”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產業與技術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三農’指出將更多地關注農業經營體制,政策的基本精神應該是在堅持農戶作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等生產經營形式,但不鼓勵工商企業大面積、長時間租種農戶土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要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整體素質。其中一個重要的指向是要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對於傳統制造業,一個重要的政策取向即是要順應國際產業發展趨勢,採取差別性的區域經濟引導政策,實施傳統產業有序轉移。二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綜合實力。

中國科技戰略研究院產業科技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劉峰表示,“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我國需要加快新興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避免陷入不利的國際分工體系。另外,也要切實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專家和學者都注意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加強民生保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會議強調,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表示,明年財政支出可望更多比例調整到民生方面。新的一年農村養老體系、城市居民養老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同時政府也將完善醫療制度改革,減少百姓醫療成本、改善醫療服務。專家和學者預期,2013年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或將得到突破。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調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這將使城鎮化建設作為我國發展和改革的中心工作被提上最高戰略。”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有關學者表示。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說,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從單純的城市化轉向新型的城鎮化,從土地的城鎮化轉向人口的城鎮化,創新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機制,就是如何把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的農民、農業轉移人口或者農民工及其家屬變成真正的城鎮居民和城市居民,提高城鎮化的質量,使城鄉居民公平地共享城鎮化發展成果。

推進改革

著力解決結構問題

一如預期,新一屆領導集體在改革方面展現了決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動搖,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

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對此點評說,推進改革是我黨一貫主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態則對改革的重要性進行了進一步強調。從大的方面來說,中國經濟主要面臨的問題隻有兩個,一個是總量問題,一個是結構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總量問題並不嚴重。但是結構問題卻日益加劇,尤其是經濟增長的效率和質量不高,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最主要問題。一般來說,我國政府要想解決經濟總量增長的問題,要靠宏觀調控﹔要想解決結構問題,則要靠進一步深入推進市場化改革,以此來增強微觀經濟主體的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改革的表態,讓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劍深受鼓舞。談到明年乃至未來十年改革的重點,陳劍認為最關鍵的是兩個方面,一是“明確市場經濟的基礎和主體,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二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陳劍說,十八大之后,中國經濟要保持持續增長的活力,一個重要的努力,就是進一步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同時對國有壟斷企業進行嚴格的限制。道理很簡單,如果中小企業,特別是其中的民有經濟,能夠更有效率地生產和經營,而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無償佔有的資源或象征性的有償佔有,但其效率很低,那就應當通過市場,通過有償交易讓這些資源釋放出更多效率。

陳劍還說,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如果改革到位和徹底,將使中國居民消費潛力得到足夠釋放,進而成為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最重要的引擎。

 

(責任編輯:蘇楠、李海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