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惠譽、穆迪再次唱空中國經濟,外交部最新回應:中國成績有目共睹,評估中國經濟需要"更全面、更扎實、更准確"。經濟之聲評論:唱空中國經濟的理由站不住腳。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后,國內經濟暖意漸濃,但是國際評級機構卻在這個時候很不適宜地繼續唱空中國經濟。
惠譽發布的最新報告認為,亞洲新興經濟體的主權評級展望基本為穩定,但是中國和印度除外。惠譽認為中國的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而且惠譽認為,由於國內信貸規模佔GDP的比例不斷攀升,因此未來很可能會下調中國的評級。
無獨有偶,穆迪也在最新的報告裡警告,中國地方政府近期越來越多地利用政府信托合作產品為資本項目融資,雖然這類產品的金額目前仍然比較小,但如果繼續增長,就會對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惠譽的評級報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17日)回應,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有目共睹。中方希望有關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有"更全面、更扎實、更准確"的評估。
短期市場資金加速回流中國
中國經濟向好的趨勢不容忽視。今年11月,制造業PMI達到50.6,創下今年5月以來新高﹔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加7.6%﹔前11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20.7%。各種數據都體現出,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新的上行通道。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表示,從短期市場動向看,惠譽和穆迪唱空中國經濟的言論站不住腳。
吳慶:宏觀分析師一致認為今年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將會有恢復,今年三季度的宏觀經濟增速是一個谷底,從四季度開始直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都將會有更高的增長速度。同時,跨境資金流動也正在流向中國,這主要是由於美聯儲9月份開始的第三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剛剛開始的第四輪量化寬鬆,導致流動性全球的流動性過剩,資金正在全世界尋找投資機會,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回流中國。所以從短期市場動向看,我們看不到穆迪和惠譽唱空中國的言論有站得住腳的地方。
中國政府擁有龐大的可流動經營性資產
穆迪看空中國經濟的理由是,政府信托合作產品將會給地方政府帶來更多負擔﹔惠譽則認為,到今年底,中國信貸總規模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2008年底時的128%大幅攀升到190%。吳慶認為,惠譽和穆迪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經營性資產,考慮不夠全面,看空中國經濟的理由不夠充足。
吳慶:中國政府的負債規模有多大,各國家機構有不同估算,口徑也不一樣,所以參照性比較低。作為預測,窄口徑計算中國政府的負債率將從40%左右開始攀升,有可能攀升到60%左右。至於惠譽說的128%到190%的攀升,可能是計算了中國政府的隱形負債,是以最寬的口徑做的計算,而這種計算存在一系列問題,中國GDP未來增速有多少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另外,惠譽和穆迪考慮不夠全面,它隻談論了中國政府的負債而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資產。中國政府的資產數量非常龐大,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經營性資產,流動性非常高。即便債務出現問題,中國政府也可以用這些流動性比較高的經營性資產解決問題。所以從各個方面來看,看空中國的理由不夠充足。
中國經濟具有后發優勢 不必顧忌債務較少投資
用信貸刺激經濟經濟增長是各國常用的方式,但是,惠譽在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研究報告中,把中國和印度打入另冊。而吳慶認為,西方國家沒有經濟過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具有后發優勢。
吳慶:中國作為后發國家享有后發優勢,在過去的30年裡發揮得淋漓盡致。與我們經歷過同樣階段的還有日本和韓國,它們都經歷過非常快速的經濟增長,都是在追趕的過程中發生的。這種過程在美國歷史上從來沒有經歷過,所以西方人可能並不能夠很好理解東亞發生的這種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但是我們的增長方式過度依賴投資,可能會有問題,我們對於投資的認識也存在著一些爭論。作為東亞的后發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有大量欠債,有大量缺陷,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頭,在基礎設施的投資領域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也勢必會增加政府負債。但這種事情是我們應該做的,不應該因為債務的增加而停止、減速投資。當然,我們不能把債務縮得過大,同時也不要過分顧忌債務的增長就縮手縮腳。
中國經濟長期將保持較快可持續增長
在評估未來經濟走勢時,應該更重視長期趨勢,而不是短期表現。但兩家評級機構的最新報告主要還是把目光放在近期。吳慶表示,國內專家普遍預測,中國經濟長期會保持可持續增長。
吳慶:國內對於長期經濟趨勢的預測存在著兩種爭論,國務院發展中心的觀點認為,未來五到十年經濟增長趨勢會有下降,潛在的增長力可能會從8%降到7%或6%。另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學院的意見認為,在未來十年裡,中國經濟還可以保持8%甚至8%以上的增長。當然,任何一種爭論的情況發生都不是穆迪和惠譽預測的狀態,無論8%以上或者6%以上的增長都是非常不錯的、可持續的。現在我們有幾點希望,第一是希望增長率更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提高增長質量,這是“十二五”期間需要努力做的。